林氏财富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他与福建同乡林文镜合资组成的“林氏集团”,分别各占30%的股份,下属第一太平洋投资公司等,遍及亚、美和欧洲;第二部分是“三林经济开发公司”(林绍喜、林绍良、林绍根兄弟),下属两大财团:中央亚细亚银行和华仁谊根集团,并拥有350家国内外附属企业,1989年营业额达48.04亿美元,资产额32.62亿美元,纳税额160亿印尼盾,居印尼纳税人之冠。
1984年,新加坡《联合日报》称:“林绍良的资产,包括银行的贷款在内,总数达到70亿美元。”美国一家杂志在世界巨富排名榜中,把林绍良列在第 6 位。对此,他摊开双手笑着说:“不知有何根据,我也没有仔细计算过自己到底有多少资产。”
有人问他发家的奥妙是什么?他说:“生意成功的秘诀是为顾客服务,赢得顾客的信任,生意就会兴旺起来。”
与林绍良熟悉的人都说:他无论是筹划经营、聘人任事或是生意来往,都能“从大处入手,考虑周全并深入到细节”,决不马虎从事。有人说他具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经营才干。对此,他谈到:“发展事业,首先要在健全的组织和现代化的有效管理上努力。孙子所说的:道天地将法,道占第一位,道法强调内部团结,要达到内部团结,必须有一个公平合理的组织制度。”
“人间正道是苍桑”,“道”还体现在他在做生意时,时时不忘政治。
他清醒地认识到:要在印尼社会立足,发展,就必须置身其中,他自己常说:“我们是印尼人,这是我们的国籍。”三林集团将发展方向始终与印尼前途相结合,竭力促进印尼经济发展,其下属的纺织厂、面粉厂、水泥厂等填补了印尼民族经济的空白。为国解忧,为民服务,商业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机结合是他在异国他乡致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1969年,印尼农业歉收,饥民哀号,政府急需外购上百万吨粮食。一些华侨从台湾购得约30万吨米粮,林绍良更是义不容辞,主动请缨,从中国大陆取得60万吨米粮的援助,为苏哈托总统雪中送炭,此举也促进了中印关系的松动。林绍良成为总统的入幕之宾,更能长袖善舞,左右逢源。
1977年,印尼一家石油公司与国际海运集团签订了一项运输协议。事后,发现对印尼不利,政府希望以赔偿废约,对方不肯通融,双方僵持不下。如果单方毁约将降低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形象,影响借贷和吸引外资。林绍良受委托与对方多次周旋,最终妥善解决此问题,使印尼避免了更大的损失,此举更是盛誉有加。
以人为本,以本固根。他十分注意福利待遇,重视员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中亚银行在印尼最先实行了超龄职工(工龄在25年以上者)全薪退休制,这样大大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他重感情,讲信义,广交朋友,遍织网罗,在商场上四通八达,化险为夷。军政各界的高官要员,民间的商号厂家,无不对他敬重有加。他得意不忘形,得势不施威,凡是有求于他的厂商,不论私交如何,在急难处总是得到他的慷慨解囊。有人送他一个雅号“慈善银行家”。他的印尼名字苏多诺·沙林的另一个含义是“慈悲为怀”。
林绍良礼贤下士,使许多能干和忠实的能人都愿投到他的麾下。他说:“个人精力及财力有限,‘孤掌难鸣’。”因此他在用人上有两大原则:“量才任职,不必求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他重金聘请,以股票出让来吸引“钱王”李文正一事便传为佳谈。
林绍良以重金邀请李文正入主亚细亚银行任总经理,并分给他一些股份,让其共享利益。李文正———擅长理财的专家,精于世故的干才,对亚细亚银行进行大胆整治,林绍良则全力支持,在业务上从不干涉李文正。在李文正的经营下,亚细亚银行经营得如火如荼。后来,林绍良还扶持后者建立力宝集团,使李文正也成为世界著名的银行家之一,并进一步帮助李文正组建了印尼第4大私人企业集团。
林绍良不仅善于用人,还表现出博大的胸怀,这在商界中实属难能可贵。此外,他对华人在海外创业更是直言相告:
“一个人的创业,一半靠机遇,一半靠个人奋斗。以勤奋为本,善于苦干、实干加巧干。”
林绍良认为:商场如战场,掌握市场信息,对经营者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机敏的头脑,善于观察、分析、判断,有果断的气魄,紧跟市场,抢夺先机,推陈出新,这就是巧。从不急功近利,而是稳扎稳打,这就是实,从不投机取巧。
他每天上午8时准时到办公室,下午4时离去,“数十年如一日”。他常为生意而在世界各地奔走,在雅加达通常不过呆3天,来访者总会碰到他“商旅未归”。
他虽然拥有亿万财富,但他的生活并不奢侈,也不炫耀自己的财富。他平时不饮酒过量。丁香大王,从来不吸烟,不爱赌博,更不像欧美一些大富豪那样追时髦,玩情调,进舞厅,养情人,泡小蜜。他与糟糠之妻举案齐眉,在各种重要场所,必定偕夫人同行。他生活不讲排场,在雅加达的住宅是一间中型平房,从外观看,与一般的住宅无异,有人到他家时惊奇地说:“真不敢相信这位大富豪住在这里”。他在任何时刻都坚持并发扬中华传统的节俭美德。
他起居有定,每天清晨坚持跑步,既锻练身体也培养意志,他喜欢高尔夫球,精神与身体格外精神,有人用唐诗来称他:“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
他热心公益事业。1980年,他与其他华商一起筹资50亿印尼盾(约合800万美元),成立崇高理想基金会,帮助有困难的印尼人以及与印尼人合作发展经济。此举深得各界好评,他自己也常津津乐道,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助人为快乐之本”。此外,印尼的红十字会、文化教育事业、养老院等都有他的大量捐赠。
他怀念故乡,崇尚中华文化。虽然他懂得印尼的语言文字,但他仍然要求下属将重要的信息用中文向他送达,他用家乡话与家人交谈,闲暇时,津津有味地阅读中文古籍和历史人物传记,从中吸收营养。他经常收看中国中央电视台,关注“根”的一切发展与变化,尽一切可能促进中国与印尼的友好关系。
“自强不息”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事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提倡:“笃行信道,自强不息。”荀子更给后人留下:“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金玉之言。林绍良与广大的华侨在异国他乡,历经磨难,孜孜奋进,这种奋斗精神使他们将事业做大。在印尼,华侨人口不到总人口的3%,却控制了印尼70%的经济、80%的贸易和90%的农村商业经济,而林绍良更是富可敌国。他们的成就充分显示了东方的理财观念与精神是何等的博大精深,这是他们创业致富的动力来源。林良绍对此深有体会,鼓励后来者:
“创基立业,一半靠运气,一半靠自己努力,勤俭奋发是华人的美德;方向、意志和策略是第一要素;不怕失败,奋斗不懈,运筹帷幄,出奇制胜和深思熟虑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生根深耕的财富———塑胶大王王永庆
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一个米商在劳累后已进入梦乡。突然,急促的敲门声将他惊醒,他睁着睡眼,很不情愿地开门见客。原来,对面的旅馆中来了一群住宿的客人,需要1斗米,但卖这一斗米仅仅赚一分钱。风更狂,雨更猛,不时还带着闪电。年轻的米商二话没有,量好米,将旧式的雨衣盖在米袋上,顶风冒雨消失在黑夜中。
他不满足靠卖米赚钱,决定开碾米厂,一场较劲在华人与日本人之间悄悄进行。日本人的厂房、设备、工人与原料都比华人占有优势,日本人能吃苦,每天工作10小时。华人更能吃苦,每天干活16—17小时。一身灰尘,疲惫不堪,日本人每天花3分钱洗热水浴。华人却冲凉水澡,省下3分钱,并认为这等于多赚了3分钱。结果,华人胜出。
以这种方式创业的农家子弟就是台湾的王永庆,他出身贫寒,幼年时,其父因贫困自杀未遂,妹妹被送人寄养。他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几番拼搏,数度沉浮,终成世界第 6 大富豪,1996年,财富超过70亿美元,人称“东方经营之神”。大富豪生活简朴,多次说:“我一生中最大的享受是晚餐时喝6罐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