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独立后,百业凋蔽,经济极度困难,重建家园成为当务之急,这给拥有一定资本的林绍良创办实业提供了大好的机会。
1952年,他将商业总部迁到首都雅加达,他不满足做一个中间商,决心兴办实业,为国为民分忧。他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战略,从国计民生的急需着手,从人民大众的衣食住行出发,打开局面,然后再进入其他领域。
他首先投资纺织业,独资建立了2座纺织厂。后来,他与从上海来印尼的实业家合资建立了2座中等规模的纺织厂。这样,林绍良拥有一个有一定实力的纺织集团。
在纺织业中站住脚后,林绍良立即利用当地丰富的橡胶资源,开办轮胎厂,适应当时印尼汽车工业的发展,又得到市场的青睐。
随后,他又投资于市场上十分短缺而所需资本又很少的铁钉厂、自行车零件制造厂与肥皂厂,均收到立竿见影之效。
三步曲相当成功,投资小,市场需求大,资金周转快,财富就像流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进林绍良的钱库。有人评论他早期的成功是:勤奋,拼搏,正义,才智。在起步阶段,他利用前一个厂赚的钱来办下一个厂,环环相扣,形成创业的高招。他不张扬,不自吹,脚踏实地,决不挥霍,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奠定了“工业创业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促进工业创业的发展,林绍良选择了以商养工,不失时机地大力发展进出口贸易,与新加坡、香港的华裔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和转口贸易关系,业务由雅加达发展到新加坡、香港和曼谷。
60年代,印尼每年需要3.6万吨丁香,其中80%靠进口,从事丁香贸易能获得巨大财富。林绍良建立的美卡公司与另一家公司一起控制了整个印尼丁香进口贸易,为了独占垄断利润,两家公司明争暗斗,展开了激烈的商场竞争。林绍良以机智的商业策略,并借助战争时期与军人结下的深厚友谊,终于战胜对手,一举垄断了整个印尼的丁香进口,再次成为印尼的“丁香大王”。
独立后,印尼短期内无法摆脱长期形成的殖民种植园经济的特征,国内粮食长期需要进口,政府每年要花大量的外汇进口面粉,这造成很大的财政负担,因此政府希望能有自己的加工厂。林绍良想政府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1968年,他提出建立面粉加工业的销售报告,获得政府的批准,成为具有竞争性的两家加工厂之一。林绍良自筹资金,又从印尼国家银行得到一大笔贷款,以领先的速度起跑。
以最快的速度进口设备,以最大的努力施工建设,林绍良日日夜夜将整个心系在国民所需之上。该厂如奇迹一样出现在雅加达,其规模令人叹为观止。开工仪式上,苏哈托总统亲自主持庆典并盛赞林绍良忧国忧民的高尚风格。
林绍良的面粉厂以质优价廉、先发制人的方式抢占了市场先机,很快控制了全国80%的面粉销售量。当林氏财团收购了新加坡设在印尼的一家面粉子公司后,一举垄断了全印尼的面粉市场。1983年,其面粉年产量超过200万吨,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面粉加工企业”。林绍良将白色的面粉碾成了巨大的白银,然而他说:“商人投资固然要赚钱,但是一定要先顾及印尼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
70年代,印尼开始吸引外资。林绍良预见到随着外资、合资企业的兴办,建筑业将出现兴旺。于是,他及时把握时机,于1975年,投资 1 亿美元,在雅加达附近建立了“蒂斯德水泥厂”,年产100万吨;同时着手建造另外两座水泥厂。1978年,年产200万吨的大型水泥厂落成。林绍良将所有的水泥企业合并成“印度尼西亚水泥公司”,总产量达到1 000万吨,成为印尼最大的水泥企业集团,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年出口量达350万吨。印尼《时代周报》报道:“印尼水泥公司”的资产达到25亿美元,约占林绍良总资产的1/3.林绍良淘到了一笔巨大的黑色黄金。
印尼钢铁业历来由国家经营,私人企业极少问津。具有远见卓识和大企业家气魄的林绍良却敢于匪人所思,敢为天下先,不管怎样困难,他都要争取在钢铁业中做出一番大事业。
1983年初,他与另一名华侨合资筹建艺勒贡大型冷轧钢板厂,并积极从事国际融资,计划投资8亿美元,年产量85万吨钢板,印尼与东南亚都为之瞠目结舌。1986年,该厂竣工投产,不断扩大规模,实际投入资金8.82亿美元,形成亚洲最早最大的汽车用冷轧钢板厂。林绍良将黑色的金属轧成炫人耳目的黄金,结束了印尼进口钢板的历史,每年节省外汇5亿美元。
此外,他还投资建筑和旅游等行业,70年代,林绍良以低价购进商业用地200英亩,每平方英尺价格1美元,后来价格高涨到每平方英尺70美元。在经营房地产中,他开发了雅加达南区500公顷的中档商住楼,修建了著名的雅加达中国饭店等。房地产为他也增资不少。
林绍良的致富轨迹始终围绕着印尼民族振兴的轴心旋转,深得儒家文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在发迹的同时,对印尼国民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情怀正如他在汉学中读到的“留取丹心照汉青”。菲律宾一家报纸对他作出如下评论:
他的工厂和企业起到了“应民族经济之所需,补民族经济之所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