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陈弼臣由公司董事会推举,出任盘谷银行总裁,历时25年。
陈弼臣办事业非常强调现实,自盘谷银行成立以来,他聘请军界要人出任前三任董事长,其主要原因是为了获得当时的泰国军人政权的支持,有这些人出面,就赢得了政府的支持,就有了社会信誉,就有了商业利益,尤其是在银行业中。1973年,泰国军人政权倒台,盘谷银行董事长马博·乍鲁沙大元帅流亡国外,陈弼臣出任第四任董事长兼总裁,此后,盘谷银行再也没有军人参与。
50年代初,东南亚地区商业活动加快,资金相当紧缺,银行业出现新的机遇。当时的大银行都被外资银行所控制,瞧不起海外华人中小企业,不愿意向他们放款。陈弼臣却相反,采取了截然不同的作法,对华人同胞,古道热肠,侠肝义胆,尽其所能支持他们。
他看到华人中小企业的商业活动非常活跃,具有很大的商业潜力,能推动盘谷银行业务的发展,不可低估。于是,他确定了盘谷银行向东南亚发展的战略目标,将银行业务的主要对象确定在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华人及香港经济界,积极主动向他们提供急需的金融贷款,扶持他们发展各类经营业务。陈弼臣多次向下属谈到自己的观点:“在亚洲,开银行是做生意,不只是做金融业务。我判断一笔生意是否可做时,只观察这个顾客本人———他的过去和他的家庭状况。”
那些被大银行家们拒之门外的华人中小企业家和商人,听到消息后,如久旱逢甘露,纷纷来到盘谷银行寻找援助,这些华裔小商人时常突如其来地闯进办公室,身上只穿着粗糙的短裤及雨鞋,都得到了陈弼臣的大力支持。
有人说,只有做富人的生意才能致富,但是,如果做新富阶层的生意,就会更快地发财。陈弼臣认识到这些,对有发展潜力的华侨商人给予大力援助。印尼的中小商人林绍良,是一名闯南洋的华侨,早期得到陈弼臣的资金支助,事业越来越红火,后来准备建立一家印尼的私人银行。他找到陈弼臣,希望能获得大量的贷款,陈弼臣欣然同意注入大量资金,帮助林绍良建立了印尼中央亚洲银行。后来这家银行与陈弼臣的盘谷银行相继成为世界12家最大的银行之一,分别在印度尼西亚与泰国的经济建设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陈弼臣表现出深刻的商业洞察力,强调华人相互支持与合作,促进海外华人势力网的形成,从而使东南亚华侨在当代世界经济中独领风骚。
陈弼臣以互惠互利的方式保持了盘谷银行高速增长的势头。陈弼臣的炎黄情怀与慧眼识珠和出奇制胜的手段,终于将自己的银行发展成当时东南亚最大的商业银行。
陈弼臣继续奋斗,银行规模更大,美国《时代》周刊报道:“1981年,盘谷银行总资产73亿美元,年利润4 840万美元,一举跃升成全球最大的集资银行。”
1982年,曼谷主要商业中心诗隆路,新建的33层高的现代化的大厦格外高大、豪华、气派,使当时曼谷所有的建筑黯然失色,这就是新落成的盘谷银行大厦。陈弼臣花了4 400多万美元将该银行从中国城迁到此处,显示了他的雄心与壮志,他要在泰国及东南亚做出一番顶天立地的大事业。当年,盘谷银行在泰国拥有282家分行,职工17 900多名,拥有140家保险、金融和船务公司。
是年,“美联社”的特稿对此作出如下评价:
“陈弼臣所积累的亿万财富与新加坡、香港等地的船王、地产大王、富豪的资产相比,不分伯仲。”
1983年,美国《投资家》杂志在统计后进行评论:近20年内,盘谷银行的资产每年保持20%的增长率。世界其他5种金融杂志都分别将盘谷银行列入世界上发展最快的银行之一。
陈弼臣目光早就瞄准了海外,50年代末,泰国政局不稳,陈弼臣再次受到迫害,流亡香港,没有消沉,在香港的5年期间,大力扩展海外业务,先以香港为立足点,向东南亚投资扩张,随后形成震惊世界的“陈弼臣旋风”。
从香港回国后,他更加注重向欧美国家开展银行业务,先后建立了15个分支机构,分布在伦敦、洛杉矶、纽约、汉堡、雅加达、吉隆坡、大阪、新加坡、东京、香港、台北等,国外资产达28.08亿美元,贷款15.5亿美元,其中在香港贷款5.56亿美元,年盈利2.6亿泰株(约1 000万美元)。
1986年5月,盘谷银行在北京设立办事处,随后在上海、广州等地开展业务。
为了拓展银行业务,扩大影响,陈弼臣创立了“专用银行系统”,利用“综合服务点”为客户提供综合型的金融服务,包括证券投资、不动产投资、税务及法律、私人业务咨询等。此外,他还设立了“盘谷银行信用卡”系统,客户能充分利用银行给予的信用,不用携带现金,就可以安全地支付款项,为客户提供了一项零售性服务,指导消费者了解并利用自己的信用。这些作法在当时是开风气之先,极大地拓展了银行业务。陈弼臣还将盘谷银行的业务多元化,提高效率,争取客户,事业一日千里。
1985年,盘谷银行拥有资产2 570亿铢,约等于98亿美元,占泰国16家银行资产总额的1/3,存款超过30亿美元,成为泰国三大金融机构之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陈弼臣不断推陈出新,加速推广新技术,在泰国率先引进现代银行管理手段,提高银行自身的管理效益。例如他采用了总行与全国分行之间的通讯联网,为客户提供电脑服务,建立了泰国最大的现代化局部信息网络,提高了信贷管理效益。盘谷银行在他的领导下,完成了银行的现代化,变得更加具有活力。
1988年,在存款、放贷、职工人数等方面,盘谷银行远远超过泰国29家商业银行,包括14家外资银行在泰国的办事处。当年与1979年相比,盘谷银行的资产总额增长3.34倍,存款增加4.1倍,税前利润增加2.4倍,纯利收入增加2.1倍,银行总资产达135亿美元;营运资金128亿美元;放款达104.4亿美元。盘谷银行在规模与其增长速度方面不仅令整个泰国震惊,甚至让世界银行业刮目相看。
盘谷银行的发展为陈弼臣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在银行总资产中,他拥有35%的股份。1983年,美国金融月刊《投资家》杂志将陈弼臣列为当今世界12名拥有10亿美元资产的首富银行家之一。
此外,盘谷银行还经营泰国40%的大米对外贸易以及泰国的制糖出口,在泰国80亿美元的商品出口贸易中,有40%是由盘谷银行资助的。陈弼臣还在建筑、房地产、制糖、纺织等行业进行大量的投资,均获得相当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