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大意是:有两个人争论什么最大,争来争去,最后的结论是人心最大,因为人心可以把整个宇宙装进去,这里的人心就是人的想像力。
一个人的想像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任何一个创造性人才,都是具有丰富的想像力的。反之,缺乏想像力头脑的人,则是很难成为创造性人才的。因此,父母要想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必须重视他们想像能力的培养。
(1)没有想像就没有创新
一切创新活动都离不开想像,想像是创新的火种和出发点,所以爱因斯坦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没有想像,思维的海洋就是一潭死水。
世界上第一架飞机的研制,开端于人想像着生出飞鸟的翅膀;第一艘潜艇起源于人们想像具有鱼翔海底的本领……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创造出来的机智勇敢、爱憎分明、活泼可爱、具有七十二变招数的孙悟空,赢得全世界少年儿童喜爱,这正是作者惊人的想像力完美发挥的结果。
一个建筑师,一个发明家、艺术家、运动员,不论何种职业,离开了想像,就没有创造、没有创新,社会就会停滞不前。
纵观众多自然、社会科学家的创造过程,他们总是靠想像的奇异翅膀周游未知世界,然后脚踏实地地实践,铺设通向未知世界的金光大道,打铸出一个创新的世界。
(2)增强想像才能铸就创新能力
[1]教孩子敢想,会想
想像作为创新的先导,如果不敢想,就不能产生有创意的新东西,同时,想像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它不完全是凭空而想。所谓会想,就是不乱想、瞎想。如果我们平时就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基础,那么想像就来得快,就会出成果。
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世界儿童绘画比赛,所给的题目是:我在2000年的生活。上海的小朋友胡晓丹画的一幅《我在月球上荡秋千》获得了最高奖。月球和秋千都是客观存在的实物,我们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一种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积累在我们大脑里。但是胡晓丹小朋友敢于把它们与主题《我在2000年的生活》结合起来,巧妙地构筑成我在月球上荡秋千的画面,既超越现实,又不是无稽之谈,而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给人一种全新的想像。
[2]引导孩子奇思,异想
要想使我们想像中有更多创新的成分,想像事物更具有新颖性,就要依靠非凡的想像力——奇思异想,它能使不少创造者美梦成真。
有一位中学生在看聋残人表演舞蹈节目时,发现舞台两侧各有一位教师用手语指导表演。他突发奇想,能不能找一种比手语更准确、更先进的方法呢?经过两年的努力,他和同学一起发明了“聋残人律动教学仪”并在1997年全国第十届发明展览会上获奖。世界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还曾亲临他所在学校,并为其颁奖。
[3]鼓励孩子善于幻想
幻想是想像的特殊形式,它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愿望对未来事物和未来生活的大胆想像。少年儿童最喜欢幻想,例如他们幻想着登上火星游览,幻想着深山探宝,幻想着在大海深处建造美丽家园,幻想着在广阔无垠的沙漠上耕耘种植……
幻想可以成为激励学习的动力,能开阔思路、活跃思想、增长智慧。幻想犹如滔滔大海中的滚滚波浪,使智慧的海洋沸腾起来。正如列宁所说:“幻想是极其可贵的品质。”
19世纪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家儒勒·凡尔纳一生写了80多部科幻小说和探险小说,他在书中写到的霓虹灯、坦克、潜水艇、直升飞机、导弹、电视等,到20世纪都变成了现实。
爱因斯坦在16岁时就曾产生过大胆奇特的幻想,假如骑上一条光线,去追赶另一条光线,将会产生什么现象?后来终于独树一帜地提出了相对论的假说,在物理学研究史上树起了一块光辉的里程碑。
幻想如此可贵,富于幻想的中学生要像珍惜生命那样珍视幻想,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幻想,使自己头脑中的幻想如幼苗那样成长和发展起来,以引导我们去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