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列霍夫家的二儿子葛利高里,把家里人的脸给丢尽了。这愣小子居然跟邻居斯杰灌的老婆阿克西尼娅热乎起来,两人像魔鬼附身一般,总找机会凑在一起。宁静的黠鞋村,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异常。人们议论纷纷,都在背后指指点点,他们俩却毫不忌讳。村里的人都知道,斯杰潘几天之后就要回来,他可是一个非常暴庚的家伙。人们等着看好戏,等着一场即将来临的暴风雨。斯杰擂回来的时候,那场面可想而知,几个人打成一团,几个人都留下伤痕。那个夜晚,阿克西尼娅的哭叫声,半个村子都昕得到。出乎大家的预料,没过多长时间,人们又在河岸上看到了他俩的身影。
顿河在不息地流淌,村子里升起白色的炊烟,间或可以看到哥萨克的骏马,在村道上奔驰而过,留下一阵清晰的马蹄声。
在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爱情是其中一条线,作品描绘的是一幅广阔的历史长卷:战争、杀戮,红军、白军,是非、善恶,离合、悲欢,逃亡、追寻等等。在历史急剧变动的非常时期,在纷乱的社会表象下面,作者探寻的是人类的生存精神,其中所包含的深刻意蕴,现在再读,显得更加清断。人类生存的伟力,在历史发展的血与火中铸就,百折不挠,生生不息。书中展现的哥萨克的野性与坚韧,那种不屈不挠的倔强,在我看来,正是人类生存精神的生动体现。
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娅,这一对被村里人叫作野小子和母狗的家伙,他们置各自的婚姻于不顾,私奔到外村去生活。当葛利高里从战场上回来时,他发现阿克西尼娅东家的儿子尤金有染,就用马鞭子分别把他们狠狠地抽打一顿。葛利高里和阿克西尼娅分分合合,始终难以割舍。葛利高里一会儿参加白军一会儿参加红军,东撞西撞,找不到归属。最后,战火纷飞中葛利高里出逃,他抛弃一切,就带着阿克西尼娅。非常不幸,阿克西尼娅中弹倒下。葛利高里扔掉枪支,回到自己的村庄,在门口抱起年幼的儿子。四部八卷小说到此怅然而止。
作品中写了很多的事,时间跨度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到三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到国内战争,处在中心位置的始终不是历史大事件,而是人物的个人命运。
主要人物最后的结局,是作者一开始就想好的呢,还是写着写着变成了这个样子?
《静静的顿河》自问世之日起,便遭到不断的质疑。
肖洛霍夫把书稿送到杂志社的时候,编辑们难以置信。一个23岁的小伙子,以前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突然捧出一部大作?等他盯细细读完小说,更加疑云重重。一位参与编辑的责任编辑,中年女性,老布尔什维克,觉得那么年轻的作者,怎么能够如此深刻细微地洞察女人的心,而且是各种不同女人的心理。她来到顿河边上,跟肖洛霍夫接触了一段时间,还是没有解开心中的谜团。编辑的怀疑有一定的代表性。质疑之声很多,比较坚挺的说法有,他剿窃了一位离世的白军军官的作品,有具体的线索和依据。这一说法持续多年,不断地由不同的人提出来。
相信也罢怀疑也罢,一幅带着青草和泥土气息的鲜活的顿河哥萨克生活画卷,已经呈现在世人面前。不管怎么说,这样的小说不可能不发表。1928年1月,》静静的顿河》第一部在苏联权威文学杂志《十月》上发表。肖洛霍夫对质疑之声没有太多的理会,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去为自己辩护。他埋首案头,继续往下写,孜孜不倦,镇而不舍。他写得很慢,从20岁开始一直到34岁,整整花去14年时间,才把四部八卷的小说全部完成。
随着小说后续几个部分陆续问世,批评的声音接踵而至。在第兰部中,肖洛霍夫用很多篇幅描写顿河地区哥萨克的暴动。这在当时属于很敏感的话题,几乎无人敢于涉及。作者通过大量的情节说明,国内战争时期哥萨克的暴动事出有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红军中一部分人对哥萨克采取过火的举动所致。主流意识形态显然不能容忍这样的观点,》真理报》认为,参加暴动的人就是敌人。《十月》杂志社停止小说连载,指责作者捏造暴动事实。肖洛霍夫说:因为不写这些就不能揭示暴动的原因,不然,这样无缘无故的,不仅不会发生暴乱,就连跳蚤也不会咬人。小说的第三部完成之后拖了三年,才在《十月》上刊登,被删节去许多内容。后来出单行本的时候,肖洛霍夫想方设法,找出种种理由,恢复原来的文字。小说第四部出来后,出现一个更严重的问题,故事结尾的时候,主人公没有成为布尔什维克。
争议很大,贬褒不一。1940年底,在斯大林文学奖评选委员会的讨论会上,围绕是否给《静静的顿河》授奖的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与会者有阿·托尔斯泰、法捷耶夫等著名人士,评的声音占主导。法捷耶夫,"拉普"(无产阶级作家协会)的负责人,时任《十月》主编,对这部作品意见很大,主要针对两点,对葛利高里最后的结局,对作品中布尔什维克的形象。候选的作品有好几部,接下来投票推选,35人无记名投票。无记名投票的结果,与场面上激烈的批评声相反,竟然有31票赞成,其他几部参加评选的作品分别只得了一票。《静静的顿河》以压倒性的多数票通过,被授予斯大林文学奖一等奖。
小说公开出版之后,数十次再版,还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到许多国家,受到罗曼·罗兰、鲁迅和海明威等作家的高度赞扬。1965年瑞典文学院把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肖洛霍夫,授奖词为:由于肖洛霍夫在描绘顿河流域农村的史诗性作品中,以艺术家的热忱和活力,成功地表现了俄罗斯民族生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侧面。《静静的顿河》的影响是世界性的,它成为当代世界文学中流传最广泛、读者最多的名著之一。
关于是否剿窃的问题也有了着落。1999年发现肖洛霍夫早年的手稿,在他的一个密友的远亲家里。经过文献部门鉴定,确认是肖洛霍夫的于迹。普京生怕于稿流失海外,从财政部拨款50万美金收购,现存于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所发现手稿的第一张,刊登在苏联《工人论坛报》上。第一张手,稿的左上角,写着1925年秋,那年肖洛霍夫20岁。
肖洛霍夫100周年诞辰的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肖洛霍夫年川。俄罗斯政府拨出巨款,持续开展纪念活动,世界各地的人们也以各种方式表达对这位伟大作家的景仰。
这部小说何以具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联,在艺术创作领域,以国内战争与革命为题材的作品为多,主角基本上以无产阶级英雄人物为主,歌颂他们为革命献身的高尚品质和琅苦奋斗的光荣事迹。这样的一批作品,主要出于宣传的需要。文学确实也有宣传的功能。因为宣传的需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被塑造得很完美,现实生活也会根据需要被过度粉饰。其时文艺理论的说法,就是革命的现实主义,既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对于这个"高于丹的理解,非常明确,就是要"高大全"《静静的顿河》则是一个另类。
如此不合时宜的一部作品,却能够一步步地走过来。斯大林对它有诸多的不满意,并且要求修改作品的结局。肖洛霍夫坚持不修改。他不但逃过迫害和清洗,还能够让作品完整地面世。肖洛霍夫到底是怎样过关的?原因究竟何在?这些已经成为历史的谜团。
后人有多种推断和猜测,比较符合逻辑的说法大概有两个,一是斯大林有个愿望,在高尔基去世之后,苏联仍然需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作家;二是斯大林和肖洛霍夫达成协议,肖洛霍夫答应写一部歌颂农业集体化的作品,斯大林则同意《静静的顿河》完整出版。也确实,在1931年,高尔基促成一次斯大林与肖洛霍夫的会见,会见中讨论了作品的倾肉性等相关问题。之后斯大林下令出版《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后来写成一部小说《新垦地》,反映30年代苏联农村从私有制的个体经济走肉集体化道路的历史进程。据说里面其实也有两个声部,我没有读过,不好说。
在世界文学史上,肖洛霍夫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贡献包含两个部分:用良知与智慧,写出一部不凡的小说;用正直与勇气,保住了一部完整的小说。这样的作家不多。
我喜欢小说的名字"静静的顿河",博大深邃,庄严厚重,寓意深长。从中,我甚至还读出了肖洛霍夫的品格:可贵的坚守,决不退却的倔强。如果没有作者一昧的坚持,小说早就流于平庸,失去了经典的意义。
现在,在顿河岸边,矗立着一组雕像,阿克西尼娅挑着水桶正要回家,葛里高利骑在马上拦着去路。一部被誉为史诗般的小说,反映披澜壮阔的一段历史,雕塑家只截取这么一个情节,是不是有点失之偏颇?我们当然可以再想一想,除此之外,还有没有更加富有表现力的画面呢?
去西柏坡,途经北京,我建议同事们去一下798艺术区。不同于北京的其他景点,这里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流,显得冷冷清清。静悄悄之中,传来一阵尖利的笑声,扭头望去,在一尊巨大的光光的男性人体前,三个女孩子在拍照。她们作手托小鸡鸡状,疯笑疯闹着。整个艺术区外表看上去破败不堪,废弃多年的厂房,满眼涂鸦的墙壁,不冒烟的烟囱,到处是杂乱无章的堆放。与外部环境形成鲜明对照的,一家家画廊里面都非常整洁,装饰十分讲究。这张照片,摄于一家画廊门前。进得里面,就不让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