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节 心里有快乐才能真快乐
对于爱而言,有时候,瞬间就意味着永恒。仅含情脉脉的一瞥已让相爱的人幸福一生。
在森林的一条小路上,一个商人和一个樵夫经常相遇。
商人拥有长长的驼队,一箱箱的绫罗绸缎都是商人的财富。
樵夫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斧头和绳子是他最亲密的伙伴。
然而,商人整天愁眉苦脸,他不快乐。樵夫每天歌声不断,笑声朗朗,他很幸福。
一天,商人又与樵夫相遇,他们同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休息。
“唉!”商人叹道,“我真不明白,小伙子,你够穷的了,怎么那么快乐呢?你是否有一个无价之宝藏而不露呢?”
“哈哈!”樵夫笑道,“我也不明白,您拥有那么多财富,怎么整天愁眉苦脸呢?”
“唉!”商人说:“虽然我是那样的富有,但我的一家人总是为了钱财吵得不可开交。他们整天想的就是如何比其他人拥有更多,却没有一个想到为我付出哪怕一丁点儿真情实意。当然,我一回到家他们就会喜笑颜开,可是我始终弄不明白,他们是对着钱笑还是对着我笑。我虽家财万贯,但我却常常感到自己实际上是一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我能快乐吗?”
“哦,原来如此!”樵夫道,“我虽然一无所有,但我时时感觉到我拥有永恒的幸福,所以我经常乐不可支。”
“是么?那么你家里一定有一个贤慧的妻子?”商人问。
“没有,我是个快乐的光棍汉。”樵夫道。
“那么,你一定有一个不久就可迎娶进门的未婚妻。”商人肯定地说。
“没有,我从来没有过什么未婚妻。”
“那么,你一定有一件使自己快乐的宝物?”
“假如你要称它为宝物的话,也可以。那是一位美丽的姑娘送给我的。”樵夫说。
“哦?”商人惊奇了,“是一件什么样永恒的宝物,令你如此幸福呢?一件金光闪闪的定情物?一个甜蜜的吻?还是……”
“这个美丽的姑娘从来没有同我说过一句话,每次在村里与我相遇,她总是匆匆而过。三年前,她去了另一个城市生活。就在她临走之前,上车的时候,她……”樵夫沉浸在幸福之中了。
“她怎么样?”商人急切地问。
“她向我投来了含情脉脉的一瞥!”樵夫继续道,“这一瞬间的目光,对于我来说,已经足够我幸福一生了。我已经把它珍藏在我的心中,它成了我瞬间的永恒。”
商人看着幸福无比的樵夫,心中说道:
“真正的富翁应该是他,我才是个名符其实的穷光蛋。”
第三十节 承担责任是人生的快乐
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没有责任就没有发展,很多的快乐源于你敢于去承担责任,而不是源于你抛却使命。
一位农民每天肩挑柴禾翻山越岭,去集市用柴禾换取一天的口粮钱,并用剩余的钱供儿子上学。
儿子放暑假回来,父亲为了培养儿子的吃苦精神,便叫儿子替他挑柴禾上集市去卖。儿子挺不愿意地挑了两挑,翻山越岭肩挑柴禾着实把他给累坏了。挑了两天,儿子再也挑不动了。
父亲没办法,只好叹着气让儿子一边歇着去,自己还是一天接一天挣钱养家糊口。可天有不测风云,父亲不幸病倒了,这一躺就是半月起不了床。家里失去了生活来源,眼看就要断炊了,儿子没办法,终于主动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每天天不亮,儿子学着父亲的样子,上山砍柴,然后挑着去集市卖,一点也不觉得累。
“儿子,别累坏了身子!”父亲又喜又爱地看着儿子忙碌的身影说。
儿子这时停下手中的活儿,对父亲说:“父亲,真是奇怪,刚开始你叫我挑柴禾那两天,我挑那么轻的担子觉得特别累,怎么现在我挑得越来越重,相反倒觉得担子越来越轻了呢?”
父亲赞许地点点头,道:“这一方面是你身体承受能力练出来了,更多的是因为你心理成熟的缘故啊!成熟使你产生了勇挑重担的勇气,当然就觉得担子轻了!”
第三十一节 温馨的问候唤醒冷漠的心
人是很容易被感动的,而感动一个人靠的未必都是慷慨的施舍,巨大的投入。往往一句热情的问候,一个温馨微笑,就足以唤醒一颗冷漠的心。
20世纪30年代,在德国的一个小镇,有一个犹太传教士,每天早晨总是按时到一条幽静的小路上散步。不论见到谁,他总会热情地打一声招呼:早安!
小镇上一个叫米勒的年轻人,对传教士每天早晨的问候,反应很冷淡,甚至连头都不点一下。然而,面对米勒的冷漠,传教士未曾改变他的热情,每天早晨依然给这个年轻人道早安。几年以后,德国的纳粹党上台执政。传教士和镇上的犹太人,都被纳粹党集中起来,送往集中营。下了火车,列队前行的时候,有一个手拿指挥棒的军官,在队列前挥舞着指挥棒,叫道:“左、右。”指向左边的将被处死,指向右边的则有生还的希望。轮到点传教士的名字了、当他无望地抬起头来,眼睛一下子与军官的眼睛相遇了。传教士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早安,米勒先生。
米勒虽然板着一副冷酷的面孔,但仍禁不住说了一声:早安。声音低得只有他们两人才能听到。然后,米勒果断地将指挥棒往右边一指。
传教士获得了生的希望……
第三十二节 不要把自己的痛苦强加于他人
人生的快乐是相对的,如果把自己痛苦强加于别人以获得快感,那这样的快乐不仅是自欺欺人的快乐,而且还无异于打了自己左耳光后又打右耳光。
国王最近懊恼极了,因为头发大把大把地掉,御医束手无策,换多种秘方也不管用,眼看就要秃头了。
“我身为一国之尊,居然保不住头上的毛,岂不丢人?”国王对皇后说,“每次看到头发浓密的巨子对我笑,就觉得他是嘲笑我,真想把他拖出去斩首!”
话传出去,满朝文武都不敢笑了,只有几个人不怕,照样盯着国王笑,因为那几个人比国王还秃。
皇后看了灵机一动,对国王说:“你何不把那些秀头全升为高官?”
国王照做了,而且自从秀头都升官之后,国王也就变得快乐。“秃头可以做高官,秃头走运,秃头有什么不好?”国王心想,“那些有头发的人,想秃还秃不成呢!”
人的快乐常建立在“同”上,譬如我们是同一家人、同一国人、同一种人、同一遭遇的人……你有过这样“同”的经历吗?
第三十三节 选择生命难以选择幸福
有时我们可以选择生命,但我们难以去选择幸福,因为不懂得去放弃。
有一个名叫韦格的奥地利女孩,天生丽质,聪慧可人。她在一所大学专修油画,她的男友为她筹备个人画展。当出现经济危机时,男友鼓励她参加世界小姐选美,因为初赛的奖金高达5000美元。她去了,而且一路选到了拉斯维加斯。她成了1987年度的世界小姐。
韦格想开画展,可她已经不需要画展了;韦格想和男友浪漫缠绵,可她也不缺少浪漫了。身为世界小姐,她一下子站在了荣耀和财富的顶端。
当她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她患上了一种名叫克里曼特的综合症。这种病症的最大危机在于,双眼视力逐渐衰竭,直到失明。韦格几乎是绝望地陷入黑暗之中了。消息传出,一位名叫帕迪的南非小男孩给她寄来了一包土,说他们那里的人用此治病。韦格不相信那包土,怀着姑且一试的想法用了,奇迹却发生了,她康复了。
韦格后来嫁给一个美国富翁。
她先后嫁了六次,可是没有一个男人令她倾心。她自杀了。
关于这个故事,一百个人能会有一百种说法,可我要告诉你的是:你可以用自己不喜欢的方式赚到财富,也可以用自己不相信的药治好病,但你无法从自己不爱的人身上获得幸福。
第三十四节 吃亏是福而贪得是祸
贪是人类祸害的根源。
清代志士郑板桥积十载为官之辛酸用血泪凝成的条幅“吃亏是福”,屡被认做是怪论,其人也被视为怪人。于是,友人送此条幅良久,我终不敢理直气壮地将其挂起来。
此“论”怪耶?非怪耶?笔者人微言轻,不便“正面冲突”,还是从与之对应的命题“贪得是祸”着笔,拈些事例来个旁敲侧击,学走迂回论证之道吧!
郑板桥得此绝“论”,并非一时冲动。他始作秀才时就断然将家奴契券付之一炬,宣称此举“是为人处,即是为己处”,其中便隐含了“贪得是祸”的含义。及至登上县令之位,他谈及为人之道时又披露的某些人“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做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走错了路头,后来越做越坏,总没有个好结果。”这就明言“贪得是祸”了。
看几个《东方时报》(1988年8月20日)的记载吧!
——广东建行××分行营业部某票据交换员,贪污200余万元巨款潜逃澳门,原以为“过了海便是神仙”,且不说此人早被反解回佛山,“神仙”将成“鬼仙”,就是过海之后也何曾“神仙”过一阵子?如若不信,但看他自供的在澳门惶惶然如惊弓之鸟的窘态:半步不敢出街门,常以腐乳、大头菜佐餐度日。此情此景,也许是孔老夫子描述的“小人常戚戚”吧,不亦“贪得是祸”乎?
——湖南某县某人收受贿赂,贪污、挪用公家的建筑物资。两院(通告)发布后,眼看就要雨随雷声下,便如热锅上的蚂蚁,时时观“气候”,阵阵看“动静”,本来几次想投案自首,但直到提笔写下“自首书”并取出赃款时,仍“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终以一小时之差而被拘审,痛失良机!这前前后后,他每一根神经都处于极端紧张状态,如同怀揣小鹿,何曾坦荡过一片刻?岂非“贪得是祸”乎?
所以别看别人一时“金满箱,银满箱”,到头人财两空,“转眼乞丐人皆谤”!
这“贪得是祸”即立,“吃亏是福”就理所当然了。甘心吃亏之辈当年较之贪得之徒当然是亏了,殊不知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是:
满者,损之机;亏者,盈之渐。
更何况那些贪得者本来就如同在刀尖上跳舞,时刻提心吊胆,只要稍有闪失,就会身首异处。而今眼下,廉政之风劲吹,举报之声四起,“满者”更不免有勾魂牵命之感,但“亏者”却既平且安,纵今半夜敲门,也不心惊,实可谓其福无穷也!
由上而令尔叹服:信哉,吃亏是福,贪得是祸,什么财应该去选择,什么财一定要放弃。
第三十五节 放弃完美的人才能接受自我
只有放弃完美的人,才能自我接受、自我肯定。
古语云:甘瓜苦蒂,物不全美。从理念上讲,人们大都承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如世界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一样,也不存在精灵神通的完人。但在认识自我,看待别人的具体问题上,许多人仍然习惯于追求完美,求全责备,对自己要求样样都是,对别人也往往是全面衡量。
难道那些英魂、名人果真那么光彩夺目、无可挑剔吗?绝非如此。任何人总有其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
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有过一千多项发明,被誉为发明大王,但他在晚年却固执地反对交流输电,一味主张直流输电。
电影艺术大师卓别林创造了生动而深刻的喜剧形象,但他却极力反对有声电影。
人是可以认识自己,操纵自己的,人的自信不仅是相信自己有能力有价值,同时也相信自己有缺点毛病。我们放弃了完美,就会明白我们每个人的两重性是不可改变的。所以,我们应当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和感觉,我知道自己的长处,优点,也知道自己的短处缺点,我知道自己的潜能和心愿,也知道自己的困难和局限,自己永远具有灵与肉、好与坏、真与伪、友好与孤独。坚定与灵活等等的两重性。
自我容纳的人,能够实事求是地看自己,也能正确理解和看待别人的两重性,这样就会抛弃骄傲自大、清高孤僻、鲁莽草率之类导致失败的弱点。我们以这种自我肯定,自我容纳的观念意识付诸行动,就能从自身条件不足和所处的环境不利的局限中解脱出来,去说自己想说的话,去做自己的事,不必藏拙,不怕露怯,即使明知在某方面不如别人,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事,也会果敢行动,我行我素。因为任何一个人只有经过东倒西歪、羞怯紧张、让自己像个笨蛋那样的分阶段,才能学会走路、讲话、游泳、滑冰、骑车、跳舞等等一切本领和技有目。
任何人都有缺点和弱点,任何人也都是无知无能的,只不过表现在不同的事情上而已。因而,人人在自我表现和与交际中都会有笨拙的表现。有些人由于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缺点,拿出勇气,去革新自己,突破自己,所以,他们情愿不做事、不讲话、不玩乐交际,也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如在灯火绚丽、乐曲悠扬的宴会厅里,他们很想站起来跳舞,可是怕别笑话自己笨拙。宁愿做一晚上的看客。跳得好的人越多,他们就越鼓不起勇气。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写道:倘要所有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最多是一个平庸的组织。所谓“样样都是”,必然“一无是处”。才干越高的人,其缺点往往也越明显,有高峰必有深谷。
谁也不可能十项全能,与人类现有的博大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汇集总和相比,任何伟大的天才都不及格。一位经营者如果只能见人之所短处而不能见人之所长,从而刻意于挑其短而不着眼于其长,这样的经营者本身就是弱者。有些人,搞不清楚为什么要放弃完美。尽管追求完美而达不到理想的目标,但总可以促使自己有所改进和提高吧!我们要有所改进和提高,必须要通过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学会自我接受,自我肯定。因而,我们只有放弃完美,才能树立起自信自爱的意识,才能真正地认识和确立自己的价值、选择和追求。
第三十六节 调整好心情抛弃坏心情
人在心情不好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把坏心情抱得更紧;关门不跟人说话,嘟着嘴生闷气,锁着眉头胡思乱想,结果心情更坏、更难过。所以,人要学习放下心情,拒绝让它折磨才行。
我们想拥有好心情,就得从原有的环心情中开脱,从烦恼的死胡同中走出来。请注意,肯放下心情的包袱,好好检机清楚,看看哪些是事实,把它留下来,设法解决。哪些是垃圾,是给自己制造困扰的想法,要狠下心来,把它抛开,这就能应付自如,带来好心情和清醒的头脑。因此,人人都应该学放下、学割舍。
谈到放下与割舍,在《星云禅话》中有一则故事,讲得很生动、很具启发性。这故事大略是,有一位旅者,经过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掉落山谷,情急之下攀抓住崖壁下的树枝,上下不得,祈求怫陀慈悲营救,这时怫阳真的出现了,伸出手过来接他,并说:“好!现在你把攀住树枝的手放下。”但是旅者执迷不松手,他说:“把手一放,势必掉到万丈深渊,粉身碎骨。”
旅者这时反而更抓紧树枝,不肯放下。这样一位执迷不悟的人,佛陀也救不了他。坏心情就是紧抓住某个念头,死死握紧,不肯松手去寻找新的机会,发现新的思考空间,所以陷入愁云惨雾中。
其实,人只要肯换个想法,调整一下态度,或者更动一下作息,就能让自己有新的心境。只要我们肯稍作改变,就能抛开坏心情,迎接新的处境。
有个女人习惯每天愁眉苦脸,小小的事情似乎就引起不安、紧张。孩子的成绩不好,会令她一整天忧心,先生几句无心的话会让她黯然神伤。她说:“几乎每一件事情,都会在我的心中盘据报久,造成坏心情,影响生活和工作。”
有一天,她有个重要的会议,但是沮丧的心情却挥之不去,看看镜子里自己的脸庞,竟然无精打采。她打了电话问我,“该怎么做?我的心情沮丧,我的模样憔悴,没有精神,怎么参加重要的会议?”
一个朋友告诉她:“把令你沮丧的事放下,洗把脸把无精打采的愁容洗掉,修饰一下仪容以增强自信,想着自己就是得愈快乐的人。注意!装成高兴充满自信的样子,你的心情会好起来。很快地你就会谈笑风生,笑容可掬。”她照着去做,当天晚上在电话中先诉朋友说:“我成功地参加这次会议,争取到新的计划和工作。我没想到强装信心,信心真的会来;装着好心情,坏心情自然消失。”
人要懂得改变情绪,才能改变思想和行。思想改变情绪会跟着改变。
这里有几则练习技巧:
当我们需要打起精神应付一件事情时,可以用今天的方法。经常培养好心情,认清坏心情的背后,一定有不少垃圾思想和消极情绪,要把它扫地出门。
多读励志的书,它能给我们许多改变情绪的效果。
注意我们的仪容:挺直身子,抬起头来衣着更要端庄。萎靡不振的表情,是招惹霉运的根本原因。
学习在危机中保持冷静,在紧张时给自己松弛的机会,如运动、静坐、旅行等。
美国加州大学心理学家艾克曼曾作实验,要受试者装出惊讶、厌恶、忧伤、愤怒、恐惧和快乐等表情,却发现他们的身心跟着起了变化。当受试着装出害怕时,他们的心跳加速,皮肤温度降低等等,表现其他五种情绪时,也有不同的变化。我们怎么装,心情就怎么改变。
第三十七节 清理心理垃圾保持健康心态
心里的黑盒子,是埋藏心事的好所在。
人生是一连串的考验,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问题和烦恼,心里难免郁闷,老是隐忍,有碍健康。
生活中琐碎的事很多,有些不足与外人道,有些根本不能与人道,虽然始终坚持“事无不可对人言”,但好事者众,挑拨离间者不乏其人,总在吃了亏后才觉得可以谈心事的人少得可怜。
生命的徒劳与无奈总让人抓狂,要活得轻松自在,又没有负担,非得以智能的方式处理不可;感情用事,只会将自己推入更痛苦的深渊。
处在环保意识提高的今天,强调心灵的环保。为了保有健康的心灵,心事也实施垃圾分类:一般的随风飘,普通的写日记,机密与极机密的放进黑盒子。因为日记有被窥视之虞,难保机密不外泄;心里的黑盒子则不会有此顾虑。
每个人大可不必担心这种作法会造成负担,因为不快的丢入黑盒子后,再回头看时已经降温,早已不复当时的激动与鲜明,只不过记忆里再添一笔罢了。
心里的黑盒子,藏着最私密的心语,独处时取出,细细品味思量,小心翼翼地收藏上销;走出黑盒子,于现实生活里尽力、努力地扮演各种角色。
在右心房还是左心室?不!都不是!它在心底的最深处。黑盒子是疗伤止痛的良方,是自我反省的途径,能促使心情平静安定,绝对符合心理卫生。
第三十八节 不要无谓的固执
放下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去做正确的抉择。每次正确无误的选择,将指引您永远走在通往成功的坦途上。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的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棉花卖掉,可供家人一个月衣食丰足。当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赶路回家。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有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有十多匹。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肩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想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换麻布。先前发现麻布的樵夫屡劝同伴不听,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走近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来挑黄金。
同伴仍是不愿丢下棉花,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发现黄金的樵夫不要白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肩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无法再背得动,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黄金的同伴回家去。
在人生的每一次关键时刻,审慎地运用您的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属于您的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随时检视自己选择的角度是否产生偏差,适时地进行调整,千万不能像背棉花的樵夫一般,只凭一套哲学,便欲强渡人生所有的关卡。时时留意自己执著的意念是否与成功的法则相抵触,追求成功,并非意味着您必须全盘放弃自己的执著,去迁就成功法则。只需您在意念上做合理的修正,使之契合成功者的经验及建议,即可走上成功的轻松之道。
第三十九节 永远避免争吵
世上有一种人,总是和别人过不去,每提到一个事情,他都要去和别人争论不休。这种人走到哪里,哪里的人就会退避三舍,不愿和他谈话。他好像就是一个爱挑毛病的“语言检查官”,把别人的一切不是都时刻挂在嘴上,让别人不好下台。这种爱指责爱抬杠的人在做这种事的时候感到自己无比的快乐,而带给别人的却是尴尬和愤怒,没有人会喜欢这种人的。著名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在他的书中讲了一个他自己的例子。
卡耐基在二次大战结束后不久参加了一个宴会。卡耐基左边的一个先生讲了一个幽默故事,然后在结尾的时候引用了一句话,意思是:此地无银三百两。那位先生还特意指出这是《圣经》上说的。
卡耐基一听就知道他错了。他看到过这句话,然而不是在《圣经》上,而是在莎士比亚的书中,他前几天还翻阅过,他敢肯定这位先生一定是搞错了。于是他纠正那位先生说,这句话是出自莎士比亚的书。
“什么?出自莎士比亚的书,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先生你一定弄错了,我前几天才特意翻了《圣经》的那一段,我敢打赌,我说的是正确的,一定是出自《圣经》,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以把那一段背出来让你听听。怎么样?”那位先生听了卡耐基的反驳,马上应战说了一大堆话。
卡耐基正想继续反驳,忽然想起自己的老友——维克多·里诺在右边坐着。维克多·里诺是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对莎士比亚的著作已浸淫多年,他想他一定会证明自己的话是对的。
卡耐基转向他说:“维克多,你说说,是不是莎士比亚说的这句话。”
维克多盯着卡耐基说:“戴尔,是你搞错了,这位先生是正确的,《圣经》上确实有这句话。”随即卡耐基感到维克多在桌下踢了自己一脚。他大惑不解,出于礼貌,他向那位先生道了歉。
回家的路上,满腹疑问的卡耐基埋怨维克多:“你明白那本来就是莎士比亚说的,你还帮着他说话,真不够朋友。还让我不得不向他道歉,真是颠倒黑白了。”维克多一听,笑了,“李尔王第二幕第一场上,有这句话。但是我可爱的戴尔,我们只是参加宴会的客人,而你知道吗,那个人也是一位有名的学者,为什么要我去证明他是错的,你以为证明了你是对的,那些人和那位先生会喜欢你,认为你学识渊博吗?不,决不会。为什么不保留一下他的颜面呢?为什么要让他下不了台呢?他并不需要你的意见,为什么要和他抬杠?记住,永远不要和别人正面冲突?”
记住,生活中要永远避免争吵,永远!
试想想,争吵能带给我们什么呢?能带来双方的快乐吗?能带来彼此间的尊重和理解吗?能带来深厚的友谊吗?能带来生活的安定吗?能证明你掌握的是真理,而别人的都是谬误吗?
都不能。争吵所能带给我们的只是心理上的烦躁,彼此的怨恨与误解,甚至多年的友情因之逝去,生活因之充满了火药味儿。真理也不会因为你的争争吵吵而屈身于你。争吵发生的时候,骤然升温的情绪之火灼烧着你的头脑,使你烦闷,使你愤怒,甚至想揍对方一顿。对方的强词夺理,唾沫横飞令你愤恨不已,而在对方眼里,你又何尝不是同样可恶的形象。当不断上升的情绪之火达到足以烧毁你仅存的一点理智的时候,一股无以抑制的仇恨之火便由心底升起。这就足以解释为什么口角之争会发展到大动干戈的地步。
在争吵中,双方都会受到伤害。争吵往往并不会争出什么是非曲直来,其结果只会使双方都比以前更坚信自己是绝对的正确。其实世间很多事物并非仅有一种说法,大多数都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为什么一定要去争个面红耳赤呢?
即使在争论中你振振有词,似乎有把对方逼得走投无路而终于被你打倒了的感觉。但这样你就真正是一个成功者了吗?当然不是。别人的观点被你攻击得千疮百孔,体无完肤,又能说明什么呢?证明了他的观点一无是处,又能证明你比他优越,你比他知识更广博吗?错了,你的所作所为使人家自惭,你伤了人家的自尊,你让别人当众出丑,人家只会怨恨你的胜利,不要幻想人家会从心底里敬佩作,向你屈服,你只会更加被人瞧不起。在你的洋洋自得中,你的虚荣得以满足,殊不知此时的你在众人眼里只是一只好斗的公鸡而已。永远不要在争论中打倒对方。
相反,当你在争论中被逼得走投无路时,你永远都会找到一个更好的理由来引起新的争论,而那只会更加伤害感情。
小者在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家庭之内,大者在整个社会,争吵都是无助于和睦、理解和和谐的。朋友之间为了一点小事吵个不休只能削弱友谊,使彼此心存芥蒂;同事之间为了琐碎杂事而争争吵吵只会影响工作,使彼此心环戒备;家庭之内为了锅碗瓢盆而吵吵闹闹只会妨碍理解,使家中缺乏温情。若整个社会都充满了争吵,那只会使社会缺乏效率。争吵与和谐是尖锐对立的,永远不要和别人正面冲突,永远!天底下只有一种能在争吵中获胜的方法,那就是避免争吵。
人人都知道时间的宝贵,如果把大量宝贵的时间用于争吵中,你将是一个愚蠢透顶的人,愚蠢得把自己的生命如儿戏般地丢给了那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因此要永远避免争吵。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应该把充沛的精力用于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的实践。若不这样,而是把精力用于无用的争吵,你同样是一个傻瓜。
生活中少了面红耳赤的争论,只会使人更加理性,更有爱心;只会使人们互相尊重,友谊倍增;只会有利于思想的交流,意见的沟通;只会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只会使社会充满温馨与和谐。
第四十节 谁是谁非不重要
生活中,我们常碰到一些爱讲死理的人。往往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他们非要争出个子丑寅卯来不可,遇到这种人,千万不能和他们硬抬杠,最好的办法是不在一些是非问题上和他们争论,敬而远之。让他们沉醉在一种良好的感觉里,而你则只要达到了你的目标,岂非是更好?
有时候,一件事情本身的是是非非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顾客和售货员为谁应负责任争得脸红脖子粗,走了冤枉路的乘客和司机为谁没说清楚而大动干戈,最后,事情越闹越大,该退的货没退成,该节约的时间没节约,双方还都憋了一肚子的气。何苦呢?有人说,我就要争这个理儿。是,争下一个“理”,的确有一种胜利的感觉。但你想没想到过这个理儿的代价呢?
反而是不争辩,放弃无谓的辩解,有时却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结果。下面这个故事便是个很好的例子。
“您好,”我对老总说:“昨天我交给您的文件签了吗?”老总转动眼睛想了想,然后翻箱倒柜地在办公室里折腾了一番,最后他耸了耸肩,摊开两手无奈地说:“对不起,我从未见过你的文件。”如果是刚从学校毕业的我,我会义正严辞地说:“我看着您的秘书将文件摆在桌子上,您可能将它卷进废纸篓了!”可我现在才不会这样说呢。既然老总能睁眼说瞎话,我又何必与他计较呢?我要的是他的签字。于是我平静地说:“那好吧,我回去找找那份文件。”于是,我下楼回到自己办公室,把电脑中的文件重新调出再次打印,当我再把文件放到杰克先生面前时,他连看都没看就签了字,其实他比我还清楚文件原稿的去向。
是的,这就是我在与上司发生冲突时的解决方式。我不赞成在冲突发生以后一走了之,因为在新环境里还会出现老问题,到那时你又怎样呢?我也不赞成为了争口气大闹一场,因为吵闹不能解决问题,反倒有可能断送了职位,还是实际些吧!说到实际,谁是谁非也并不重要,可能即便我对了上司错了,我也会开动脑筋为上司寻找一个下台的台阶,无论如何解决冲突的前提是合作!
主动言和,你可以当作是好汉不吃眼前亏,但它还包括更深的层面;主动言和是运用智慧寻找冲突的最佳解决方案,使问题最终得以处理;主动言和更需要团队精神,发挥团队精神可以使合作得以延续。在处理冲突的问题上应该冷静,决不能像个孩子一样在冲突中放任自己,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团队精神与上司及同事尽量合作,让他们发现依其实是个理想的合作伙伴,这样做的同时也就给自己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空间!
第四十一节 该放手时就放手
有句老话:退一步,海阔天空。那就退上一步又如何?时机成熟,“卷土重来”何尝不是上策呢?
非洲土人抓狒狒有一绝招:故意让躲在远处的狒狒看见,将其爱吃的食物放进一个口小里大的洞中。等人走远,狒狒就欢蹦乱跳地来了,它将爪子伸进洞里,紧紧抓住食物,但由于洞口很小,它的爪子握成拳后就无法从洞中抽出来了,这时人只管不慌不忙地来收获猎物,根本不用担心它会跑掉,因为狒狒舍不得那些可口的食物,越是惊慌和急躁,就将食物提得越紧,爪子就越无法从洞中抽出。
听说过这个故事的朋友都大呼“妙”!此招妙就妙在人将自己的心理推及到了类人的动物。其实,狒狒们只要稍一撒手就可以溜之大吉,可它们偏偏不!在这一点上,说狒狒类人,亦可说人类狒狒。狒狒的举止大都是无意识的本能,而人如果像狒狒一般只见利而不见害地死不撒手,那只能怪他利令智昏或执迷不悟。
失恋者只要肯对抛弃自己的恋人撒手,何至于把自己弄得失魂落魄、心灰意冷?失业者只要肯对头脑中僵化的择业观撒手,何至于整天萎靡不振、怨天尤人?赌徒只要肯对侥幸心理撒手,何至于血本无归、倾家荡产?痛君子只要肯对******撒手,何至于如行尸走肉、浑噩一生?贪赃枉法者只要肯对一个“钱”字撒手,又何至于入狱甚至搭上卿卿性命……
该放手时请放手,不可执迷太深。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事实上,放手可以减轻一些麻烦和折磨,去开始另一件更有意义的事。行就做,不行,该放就放。
第四十二节 放弃沮丧愉快生活
1.宣布今天为我的日子。
列出五件你喜欢但很少做的事,例如:买件漂亮的衣服、洗一个澡、看场好电影、听优美的音乐、选本喜欢的书坐在麦当劳里喝着咖啡听着音乐,累时偶而抬头欣赏来来往往的人群。你也可以为自己一起争取做这五件事。
2.不要说:“只要我减掉十公斤,只要我有男朋友,只要我换了新工作,我就会快乐。”为何将快乐推到以后呢?完成一件工作,读完一篇文章,整理房间,洗完今天的衣服,即使是小小的成功,也能带给你快乐。
3.让自己忙一些。
勿尝试回避世界,你越忙于工作和交友,你就越能将忧虑在脑后。
4.为他人做些好事。
这不仅可以使你的情绪脱离痛苦,而且也因此使别人得到快乐。你看:你是个多么好的人呀!
5.微笑,认真的微笑。
研究显示,我们可以“骗”我们的身体进入快乐的状态,即使我们没有真正感到快乐。微笑和真正的快乐一样,可以对我们的心脏、血压、脑,产生实际的推动力。
6.行动起来!
如果你能抑制你忧虑的原因,例如:完成最后限期的工作,那么,立即做。将你的忧虑使你受到伤害的情况告诉好友,并立即行动,从痛苦的情绪中摆脱出来。
7.接受这样的事实: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我们经常将自己和他人比较:比较工作、比较成就、比较外形、比较能力;但是,我们却忽略了他们的缺点和问题。须知,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
8.将自己来一次改造。
对自己的外貌感到快乐,是精神快乐的一半。换一个新发型、做敷面的护理、穿着适宜清爽的服饰。自信和修饰外貌的人,可赢得他人较多的尊重。
9.要自我爱护。
或许童年时,当你不快乐,你的母亲会让你洗热水浴;现在,你可以为自己温杯热茶,在床上静躺一会儿。你已成长,有能力自我爱护、自求快乐。
10.做一评估。
将你昔日做的所有事写下来。现在,你可以看出,生活不像你认为的那么坏。
11.要运动!
心情不快乐,会损耗我们的活力和精力,因此,利用运动促进新陈代谢,是很重要的。血液供给增多,不仅可增加你的精力,而且还可以改善你的精神状态。
12.给自己处方不太贵的香草提神剂。
它们是香草精,滴几滴即可使你的精神振奋,将你心中的不快驱散。你不要认为这是小事而不做。
13.拥抱伴侣或孩子或某物。
虽然你的宠物狗、猫不如你的伴侣、孩子那么可爱、美丽,但是,抚摸或拥抱他,可使你的血压和紧张降低。
14.将情绪低沉的想法到一边。
如果你因情况而无法做什么事,不必将它和他人商议,以免更引起你的注意而使你痛苦。当情绪低沉的想法一进入你的脑内时,立即想其他的事。
15.快乐不一定是欣喜雀跃。
我们需要的是温和而持久的快乐,天天有快乐的心情,还可以保持健康!
16.从日常的小地方寻找快乐。
身旁的风景、花鸟、友人突来的电话都是你身边的小事,然而他们带给你的轻快感,可使你快乐。
17.吃健康的食物。
食物和精神有关。如果你想吃巧克力,要改吃复合碳水化合物——面条、米饭,因它们可以刺激身体制作较多的血清亲。它是可使我们心情快乐的荷尔蒙。
18.到化妆品商店走一走,索取一些免费的化妆品新产品样品。了解化妆品的新趋势,有利你的美容、护肤,你可从中得到快乐。
19.不要使自己难受。
总是杞人忧天地想着将来的事,会使你生活在忧虑之中。将那些想法完全抛在脑后,你只要想着如何使自己快乐的事就够了。
20.用一束鲜花善待自己。
将它摆在床头或办公桌上,你一闻到鲜花的香味,便想到你对自己的好,心中会因此快乐。
21.大笑。
专家指出,造成全身活动的大笑,可使心率、新陈代谢的速度加快,也会使制造有镇静作用的荷尔蒙增多。
22.不要总是梦想,要采取行动。
如果你想参加有氧舞蹈班,立即找出广告,打电话去报名。不要让生活支配你,而是你要支配生活,行动是支配生活的重要方法。
23.打破惯例!
做些与日常生活不同的事情,例如:改变午餐的地方;早起一小时,到公园散步,这些都可以带给你快乐。
24.和使你快乐的人交往。
你需要和使你沮丧的“朋友”保持联系吗?谁能使你大笑,你就可和他(她)交往。写这么多快乐的方法,并不是要你每个方法都去做。只是想提醒你:在繁忙的日子里,有没有记得让自己快乐?!
第四十三节 超越痛苦
人惧怕自由和责任,所以人们宁愿藏身在自铸的牢笼中。
有一只兀鹰,猛烈地啄着村夫的双脚,将他的靴子和袜子撕成碎片后,便狠狠地啃起村夫双脚来了。正好这时有一位绅士经过,看见村夫如此鲜血淋漓地忍受痛苦,不禁驻足问他,为什么要受兀鹰啄食呢?村夫答道:“我没有办法啊。这只兀鹰刚开始袭击我的时候,我曾经试图赶走它,但是它太顽强了,几乎抓伤我脸颊,因此我宁愿牺牲双脚。呵,我的脚差不多被撕成碎屑了,真可怕!”
绅士说:“你只要一枪就可以结束它的牲命呀。”村夫听了,尖声叫嚷着:“真的吗?那么你助我一臂之力好吗?”
绅士回答:“我很乐意,可是我得去拿枪,你还能支撑一会儿吗?”
在剧痛中呻吟的村夫,强忍着撕扯的痛苦说:“无论如何,我会忍下去的。”
于是纳士飞快地跑去拿枪。但就在绅士转身的瞬间,兀鹰蓦然拔身冲起,在空中把身子向后拉得远远的,以便获得更大的冲力,如同一根标枪般,把它的利喙刺向村夫的喉头,深深插入。村夫终于等不及地扑死在地了。死前稍感安慰的是,兀鹰也因太过费力,淹溺在村夫的血泊里。
卡夫卡的寓言,大部分并不好懂,这是一个稍可加以诠释的小故事。你会问:村夫为什么不自己去拿枪结束掉兀鹰的性命,宁愿像傻瓜一样忍受兀鹰的袭击?兀鹰只是一个比喻,它可以象征着萦绕人生的内在与外在的痛苦。
其实,任何一个凡人,都会不知不觉地像村夫一样,沉溺于自己臆造幻想中,痛苦得不能自拔,甚且,“爱”上自己的痛苦,不愿亲手挥掉它,尽管是举手之劳而已。卡夫卡另有一段格言,正是深明人身种种苦痛的洞彻哲理:“人们惧怕自由和责任,所以人们宁愿藏身在自铸牢笼中。”所以,村夫与他臆想的痛苦(兀鹰)同归于尽。然而这个寓言也悄悄地告诉我们:不要等待别人解决你的苦,只要愿意,你可以超越它,枪毙了你的痛苦。
卡夫卡一直在教人们,以毅力、决心与爱心解脱人身痛苦,以体会进入人生更高境界的快乐。
第四十四节 不要和老鼠打架
你是狮子,你就要选择好你的对手,对于老鼠的挑战,你要懂得放弃比赛。
有一次,一只鼬鼠向狮子挑战,要同它决一雌雄。狮子果断地拒绝了。“怎么,”鼬鼠说,“你害怕吗?”
“非常害怕,”狮子说,“如果答应你,你就可以得到曾与狮子比武的殊荣;而我呢,以后所有的动物都会耻笑我竟和鼬鼠打架。”
你如果与一个不是同一重量级的人争执不休,就会浪费自己的很多资源,降低人们对你的期望,并无意中提升了对方的层面。同样的,一个人对琐事的兴趣越大,对大事的兴趣就会越小,而非做不可的事越少,越少遭遇到真正问题,人们就越关心琐事。
威廉·詹姆斯说过:“明智的艺术就是清醒地知道该忽略什么的艺术。”不要被不重要的人和事过多打搅,因为成功的秘诀就是抓住目标不放,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牺牲上。
第四十五节 一生的烦恼和一滴油
刘老汉是一个典型的庄稼人。他一生中有一个不大但也绝对不小的烦恼,就是他家的木门在开和关的时候都会发出响声。那响声又尖锐又干燥,常令他心烦意乱,全身上下都不舒服。
响声是什么时候有的,已经无从考证,娶媳妇以前只要忍受自己一个人开关门的尖叫声就可以了,媳妇进门以后就开始忍受别人制造的声音。尤为恼火的是,别人开关门的时间和快慢无法预料,冷不防来一阵或长或短、或轻或重的怪音,刘老汉半天都恢复不了常态。
媳妇一个接一个地生孩子,门的响声也一年比一年增多。孙辈们出世以后,响声增加了几个几何数级,刘老汉的烦恼也增加了同样多。
他的脾气也慢慢变得暴躁,常常为一些小事大发雷霆,儿孙们都害怕接近他。对他来说,一方面,那种声音是恼人的;另一方面,没有烦恼的生活又是不可想象的。后来刘老汉病了,成天躺在床上。一次正在念初中的孙子进门,在门的响声结束以后,他叹着气说:我一听见门响就难受。于是孙子就从厨房拿了一瓶油,往门轴上下磨擦处各倒了一滴。几次开合之后,响声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个月以后,刘老汉去世了。他在去世前才明白,是什么带给了他一生的烦恼,以及消除这个烦恼本来是何等的容易。
这个听起来荒唐的故事却是实实在在发生过,而且在以另外的形式时时处处发生着。比如曾在街上见到一位衣着入时的漂亮女郎,鼻子上长着一颗突出来的比黄豆略大的黑痣。那当然不是一颗美人痣了。相信她曾千百次地照镜子,也曾千百次地为之烦恼过,但就是没有为消除这个烦恼做点什么。即使在一般的医院里,去掉这样一颗痣对医生来说也只是举手之劳,几分钟就彻底解决问题,而且可能疤痕都不会留下。还有我们心灵深处的“噪声”和个性上的“黑痣”呢?想必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些吧。如果我们不设法针对它们做些什么,烦恼就会终身与我们为伴。
谚语里说,春天种一粒种子,秋天你会收获硕大的果实。生活里有很多事,只要你肯付出一滴油的代价,也许就会获得几倍的回报。奇怪的是,总是有好多人只想拥有收获时的喜悦,却不想付出点滴的汗水,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反而一味地怨天尤人,哀叹老天不公,命运多舛,却从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真是可笑又可怜。
同样,易卜生有句名言:“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印度有则寓言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大象波梨耶,年轻时是象群中最强壮的大象,有普通两个大象那么重,走过大地,大地都为之震动。
但波梨耶年老的时候,也比一般的大象沉重而衰老。有一天,它到池塘边喝水,陷入泥潭中,无法脱困。
象园的主人用尽各种方法,也无法救出波梨耶,因为它太重了,没有任何的机具或大象可以拉得动它。由于波梨耶来自王宫,是前国王乘坐的大象,园主只好把这件事秉告国王。
国王听了非常烦忧,因为波梨耶是老国王最珍爱的坐骑,父王虽已去世,波梨耶却不应该陷死在泥潭里。
苦思了一夜,国王想道:“波梨耶原是一只英勇的战象,是由世袭的驯象师家族所训练的,虽然老驯象师死了,战争也结束了,年轻的驯象师应该还知道鼓舞战象的方法吧!”
于是,国王找来老驯象师的儿子,告诉他波梨耶的处境,命他想想办法。
年轻的驯象师说:“那就姑且试试吧!”
国王和驯象师带着敲战鼓的人,一行人抵达波梨耶陷身的地方,命人击奏战鼓。波梨耶一听见战鼓频催,仿佛又回到年轻时代的战场,精神大振,一鼓作气,脱离了困境。
第四十六节 把困扰和情绪暂时打包
一个皇帝想要整修在京城里的一座寺庙,他派人去找技艺高超的设计师,希望能够将寺庙整修得美丽而又庄严。
后来有两组人员被找来了,其中一组是京城里很有名的工匠与画师,另外一组是几个和尚。
由于皇帝没有办法决定到底哪一组人员的手艺比较好,于是他就决定给他们机会作一个比较。
皇帝要求这两组人员,各自去整修一个小寺庙,而这两个寺庙互相面对面。三天之后,皇帝要来验收成果。
工匠们向皇帝要了一百多种颜色的颜料(漆),又要了很多工具;而让皇帝很奇怪的是,和尚们居然只要了一些抹布与水桶等等简单的清洁用具。
三天之后,皇帝来验收。
他首先看了工匠们所装饰的寺庙,工匠们敲锣打鼓地庆祝着工程的完成,他们用了非常多的颜料,以非常精巧的手艺把寺庙装饰得五颜六色。
皇帝很满意地点点头,接着回过头来看看和尚们负责整修的寺庙,他一看之下就愣住了,和尚们所整修的寺庙没有涂上任何颜料,他们只是把所有的墙壁、桌椅、窗户等等都擦拭得非常干净,寺庙中所有的物品都显出了它们原来的颜色,而它们光泽的表面就像镜子一般,无假地反射出从外面而来的色彩,那天边多变的云彩、随风摇曳的树影,甚至是对面五颜六色的寺庙,都变成了这个寺庙美丽色彩的一部分,而这座寺庙只是宁静地接受这一切。
皇帝被这庄严的寺庙深深地感动了,当然我们也知道最后的胜负了。
我们的心就像是一座寺庙,我们不需要用各种精巧的装饰来美化我们的心灵,我们需要的只是让内在原有的美,无暇地显现出来。
有些事,现在的你如果想不通,就别想了吧!
有些人,现在的你如果无法面对,就别面对了吧!
有些困扰,现在的你如果不能处理,就别处理了吧!
有些情绪,现在的你如果不知如何分析,就别分析了吧!
不想不理不是逃避,而是暂时让自己从烦恼里抽离。
若再继续纠缠下去,恐怕只是让自己更深陷于一团乱局!
再说,现在的你没有办法处理,不代表以后的你也如此无能为力,所以,你干脆把那些事那些人那些困扰和情绪暂时打包装箱,等到你有能力解决的时候再从容优雅地处理,毕竟时间的手不但会把你抚慰得更柔软、更有智能,也会在不知不觉之间把你曾经打包的东西悄悄松绑!
第四十七节 放下你的愤怒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别人宽容,也要宽容别人,一味争抢只能使你陷入孤立。
做人应该少一点愤怒,多一点容纳。
亚历山大大帝骑马旅行到俄国西部。一天,他来到一家乡镇小客栈,为进一步了解民情,他决定徒步旅行。当他穿着没有任何军衔标志的平纹布衣走到了一个三岔路口时,记不清回客栈的路了。
亚历山大无意中看见有个军人站在一家旅馆门口,于是他走上去问道:“朋友,你能告诉我去客栈的路吗?”
那军人叼着一只大烟斗,头一扭,高傲地把这身着平纹布衣的旅行者上下打量一番,傲慢地答道:“朝右走!”
“谢谢!”大帝又问道,“请问离客栈还有多远!”
“一英里。”那军人生硬生说,并瞥了陌生人一眼。
大帝抽身道别刚走出几步又停住了,回来微笑着说:“请原谅,我可以再问你一个问题吗?如果你允许我问的话,请问你的军衔是什么?”
军人猛吸了一口烟说:“猜嘛。”
大帝风趣地说:“中尉?”
那烟鬼的嘴唇动了下,意思是说不止中尉。
“上尉?”
烟鬼摆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说:“还要高些。”
“那么,你是少校?”
“是的!”他高傲地回答。于是,大帝敬佩地向他敬了礼。
少校转过身来摆出对下级说话的高贵神气,问道:“假如你不介意;请问你是什么官?”
大帝乐呵呵地回答:“你猜!”
“中尉?”
大帝摇头说:“不是。”
“上尉?”
“也不是!”
少校走近仔细看了看说:“那么你也是少校?”
大帝镇静地说:“继续猜!”
少校取下烟斗,那副高贵的神气一下子消失了。他用十分尊敬的语气低声说:“那么,你是部长或将军?”
“快猜着了。”大帝说。
“殿……殿下是陆军元帅吗?”少校结结巴巴地说。
大帝说:“我的少校,再猜一次吧!”
“皇帝陛下!”少校的烟斗从手中一下掉到了地上,猛地跪在大帝面前,忙不迭地喊道:“陛下,饶恕我!陛下,饶恕我!”
“饶你什么?朋友。”大帝笑着说,“你没伤害我,我向你问路,你告诉了我,我还应该谢谢你呢!”
大千世界,难免会有被人误会的时候,这时你可否会发出沉重的呼声。
每个人都应拥有一颗王者之心,具有超凡的宽容。用我们伟大的心灵去创造辉煌的业绩,何尝不具有一种王者风范呢?事实上,宽容了别人,也就成就了自己。
第四十八节 如何学会消气
气是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蠢行。
古时有一个妇人,特别喜欢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自己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地把她领到一座排房中,落锁而去。
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又开始哀求,高僧仍置若罔闻。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地方来受这份罪。”
“连自己都不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未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气。”
“还知道值不值得,可见心中还有衡量,还是有气根。”高僧笑道。
当高僧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外时,妇人问高僧:“大师,什么是气?”
高僧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视之良久,顿悟。叩谢而去。
何苦要气?气便是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看他时,他便会消散了。
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的蠢行。
夕阳如金,皎月如银,人生的幸福和快乐尚且享受不尽,哪里还有时间去气呢?
第四十九节 忍是大智、大勇、大福
忍学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精髓。中国历史上,许多成名人物都是靠忍字而成大业的。
中国有句古话: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意思是让我们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不要一味使用莽劲去碰壁,而应该分析局势,做出某些以退为进的决策。这句古话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忍”字。
现代世界上许多在事业上非常成功的犹太籍、日籍的企业家、金融巨头亦将忍字奉为修身立本的真经,均在自己家中、办公室中悬挂着巨大的忍字条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忍学是世界上成功的企业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科学家的必修之课。
为什么要提倡“忍”呢?这是根据某些事物的具体情况来决定的。有的时候,你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无论你怎么努力,成效似乎都不大。被你一直信奉不疑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似乎不再有效,这就好比手中拿着一万块钱却想通过自己的精心测算、分析来撼动股市一样。此时,你所做的最好策略就是不要凭着自己的“蛮劲”,一味地相信自己的判断,投入到某些前途极端凶险的股票中,相反,若你退一步,静观一下股市变化,先求其次,买一些绩优股,待选定时机再东山再起,投入到选中的冷门中,这时你才能真正获得成功。
忍能成大器。只要你在做人的准则中牢记住忍这一条,你定能成大器。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甚至以一国之君的身份为人做马夫,终于赢得了后来的“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大业。汉朝时的韩信,若不是能忍得住那“胯下之辱”,怎能从一个街头小痞子一跃而成淮阴侯。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造就出了古今多少“巾帼英雄”,那更不必说了。实在“忍”不住的潘金莲为后人所蔑视的事实更证明了“忍成大器”的真理。
忍能做大官。这是古今官场的绝对真理。如果在上司面前不能忍得,遇事就仿佛对待路人那样粗暴顶撞,绝对不可能做成大官。古代的相命学在某些角度来看不无道理。一个脸大耳圆、嘴角上翘的人,夸他日后做大官八成有道理,因为这种人一看就是个和事佬,他们绝对不会在非原则的事上和上司争得面红耳赤,也不会为上司的一点点小脾气而大动肝火,四平八稳的他们往往能以最省事的办法登上权力的高峰。
忍能赚大钱。这是一个在商海中遨游多年的朋友对我讲的一句话。多年来,他一直坚信,在自己有求于人的时候,一定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忍字带来的后果。有时候,从银行贷款,就硬是要忍住审查人员的吹毛求疵。与老板谈生意,稍一不忍就可能损失一笔大钱。如果你的确要求助于那个对你挑鼻子瞪眼睛的人,你就忍一忍吧!只要不是原则性冲突,忍过了之后,钱就进来了,这何乐而不为之呢?
当然,我们讲一个忍字,并不是劝告你怯懦,真正的忍是以退为进的手段。邓些只是一味地退让,而不考虑自己真正的目标、不思进取的人,忍来忍去反而会让他永远不能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