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 弃小利以成大德
唐代宰相张公艺的家族一向以九代同居、和睦相处著称于世,为世人所艳羡。一天,唐高宗亲自去到他家,向他询问维持这么一个大家庭的和睦的道理,张公艺没说话,只是让家仆取来一纸一笔,一口气写下了一百多个“忍”字。高宗看后不禁连连点头,赏赐了他许多绸缎与绵帛。
俗语讲的好:“小不忍则乱大谋。”有时忍小愤亦可以成大谋。
清朝乾隆年间,郑板桥正在外地做官。忽然有一天,收到在老家务农的弟弟郑墨一封来信。老弟兄俩经常通信,然而这一次却非同寻常。原来弟弟想让哥哥出面,到当地县令那里说说情。这一下子弄得郑板桥很不自在。这郑墨粗识文墨,原也不是个好惹事生非之徒,只是这次明显受人欺侮,心里的怨恨实在咽不下去。原来,郑家与邻居的房屋共用一墙。郑家想翻修老屋,邻居出来干预,说那堵墙是他们祖上传下来的,不是郑家的,郑家无权拆掉。其实,这契约上写得明明白白,那堵墙是郑家的,邻居借光盖了房子。这官司打到县里,尚无结果,双方都难免求人说情。郑墨自然想到了做官的哥哥。想来有契约在,再加上哥哥出面说情,官官相护嘛,这官司就必赢无疑了。郑板桥考虑再三,给弟弟写了一封劝他息事宁人的信,同时寄去了一个条幅,上写“吃亏是福”四个大字。同时又给弟弟另附了一首打油诗:
千里告状只为墙,
让他一墙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郑墨接到信,羞愧难当,当即撤了诉状,向邻居表示不再相争。那邻居也被郑氏兄弟的一片至诚所感动,表示也不愿继续闹下去。于是两家重归于好,仍然共用一墙。这在当地一直传为佳话。
大凡平民百姓,最难得吃亏的是财,最难得忍受的是气。往往被气所激,被财所迷,做出不可收拾的局面来。一打官司,难免为了争个输赢而打点官府衙门,大多是丢了西瓜,捡个芝麻,为人耻笑,自己倾家荡产。这样的关口,两相争必相伤,两相和必各保,实在不值得争赢斗狠,种下深仇大恨。
郑板桥的意思无非是钱财乃身外之物,值不得相争。像长城那样宏伟的工程,秦始皇死后尚不能拥有,将国比家,道理还不是一样吗?人赤条条来到世上,又赤条条复归黄土,争来没啥意思,更何况还要惊动官府、伤害邻居呢?
“让他一墙又何妨”!一件小事便表现了郑板桥的宽宏大量。
第十七节 不屈小则无以成大谋
因为懂得了忍让,才具备了成功者所必须具备的度量。如此才知道权衡利弊,知道应时而变,在不利的形势下也会以退为进,坐等转机。
小不忍则乱大谋。对于一个血气方刚之人来说,隐忍不易做到,它不仅不是胆小、怯懦,相反更有赖毅力和勇气。忍,更需要功夫。忍,有时更能锻炼一个人。忍痛,忍小痛没什么,忍大痛就很难了,忍辱也一样。
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定先使他狂妄。一个人除非先控制了自己,否则他将无法控制别人。能战胜自我的人,才有可能克敌制胜。
韩信年轻时,家里很穷,但自己不会谋生,时常四处漂流,向人讨饭吃。一天,韩信在街上逛,被一个杀猪佬的儿子瞧见了。这小子见韩信贫寒的样子,就存心欺侮他。他来到韩信面前,故意挑衅地说:“你这么大的个子,腰里还挎着刀哇剑的,有多大能耐!我看你是表面上强壮,实际上虚弱,胆子没有兔子大!”这小子一吵吵,许多人围上来看热闹,他就更来劲了。他当众侮辱韩信说:“你有本事,不怕死,就用你那宝贝剑把我杀了;若胆小怕死,就从我胯下钻过去!”说着,还真的叉开双腿,露出一副街头小流氓的无赖相。韩信看看这小子,摇摇头,叹口气,就俯下身子,从他的胯下爬过。围观的人哄堂大笑,都以为韩信是个胆小鬼。
后来,韩信受到刘邦重用,拜为大将军,带领千军万马向北进攻。在和赵王的决战中,韩信只有几万人,而赵王有20万人马。但韩信毫无惧色,背水一战,结果把敌人杀得大败,灭了赵国。韩信屡建战功,被刘邦封为齐王,又封为楚王。路过家乡时,韩信派人把那个杀猪佬的儿子找来,那小子吓得战战兢兢,以为非死不可。韩信不但没杀他,还给了他一个小官,并且对手下的将官说:“我不但现在可以杀这个人,当年我也可以杀死他。但我想,杀了他我就要偿命,怎么建立大丈夫的功业呢?不能因小失大。所以就忍下这口气。不然,怎么有今天呢?”
第十八节 咽下这口气又如何
常常听别人说,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其实有许多时候,处世的智慧就在于你能不能适时地咽下一口气,不去做无谓的坚持。
明代才子冯梦龙在《广笑府尚气》篇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从前,有父子二人,性格都非常刚直,生活中从来不对人低头,也不让人,且不后退半步。一日,家中来了客人,父亲命儿子去集贸市场买肉。儿子拿着钱在屠夫处买了几斤上好的肉,用绳子串着转身回家,来到城门时,迎面碰上一个人,双方都寸步不退后,也坚决不避开,于是,面对面地挺立在那儿,相持了很久很久。
日已正中,家中还在等肉下锅待客饮酒,做父亲的不由得十分焦急起来,便出门去寻找买肉未归的儿子。刚到城门处,看见儿子还僵立在那儿,半点也没有让人的意思。父亲心下大喜:这真是我的好儿子,性格刚直如此;又大怒:你算老几,竟敢在我父子面前如此放肆。他蹿步上前,大声说道:“好儿子,你先将肉送回去,陪客人吃饭,让我站在这儿与他比一比,看谁撑得过谁!”
话音刚落,父亲与儿子交换了一个位置,儿子回家去烹肉煮酒待客;父亲则站在那个人的对面,如怒目金刚般挺立不动。惹得众多的围观者大笑不止。
一般而言,性格刚直者在处世中不易吃亏,受人钦佩,但太刚直了会走向反面,这种人往往固执己见,严守自我的做人准则,不退让,不变通,没有半点柔弱的气象。
人生在世,无一点刚直之气是不行的,尤其是应该心有所主,拥有一些确定的做人的准则。这样,人们可勇气倍增,可与人抗争、与社会黑暗的东西抗衡,凸显出自我的个性和风貌。
但是,刚直并不是赌气,不是去追求无益的个人“胜利”,犹如冯梦龙先生笔下所叙述的这对刚直的父子,仅仅为了避让的小事,就与人对着干,不管其他的事,这就由刚直走向了蛮干,久之会引起别人的厌恶,最终会在人生旅途中碰得头破血流,尝尽苦头。
第十九节 人生路上的得失祸福
很早就看过《塞翁失马》的故事。
在远久的时候,山上的部落有个年轻小伙子,有一天到外狩猎时,非常意外地捕捉到一匹野马。他兴奋地带着野马回到了部落,好消息传遍了族内,人们无不对野马的骏美夸赞,并为年轻人的奇遇感到嫉妒。大家都说他是一个幸运的男孩。
然而好景不常,年轻人为了驾驭野马,不慎被摔下马背、跌断了腿。于是族人开始传说野马为不祥,才会为年轻人带来如此的灾祸。
不良于行的年轻人只得留在床上休养,家人对这匹野马心生怨感,纷纷走避,并为年轻人的遭遇感到难过。
正巧,那时正逢兵荒马乱,族内的年轻男丁皆被抓去充军,躺在病床上的年轻人,因摔断了腿,留在家中,免受征召。族人又开始众说纷坛,赞许“良驹”为年轻人带来幸运,免于一劫。
人生路上的得失祸福,岂是一时可以论断的?
生命行进的过程中,或许会遭遇一些起承转合,我喜欢这个“少年野马故事”,它教我们用平实的心情看待人生一时的喜与忧,也用乎适的心情随波成长,在不同的激流中发现一些人生的智能与契机。
挫折何尝不是老天交付的功课,挫折又何尝不该值得感激?
有人抱怨上帝——因玫瑰有刺;
有人却赞美上帝——因刺中有玫瑰。
人生无常,当下最真。
一位企业家谈及他的生死观。他说,他曾生过大病,住过加护病房,在生死一线间被拉回人间。从此思索着:“我还有什么事还没做,要及时做?”他说:“现在我的每一天,都过得很感恩的生活。以前怕死,之后不怕了。像前些时候常摔飞机,我却照样搭飞机来去国内外。事业上越来越放下,志业越来越提起。”
他从死亡边缘回来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回馈社会。他说:“真正的欢喜,是亲身投入。”
兰登曾说过一段深具寓意的话:“在我们一出生时,就应该有人告诉我们:你以朝向死亡前进。那么我们就会全心全意地好好生活,善用每一天和每一分钟。”
时间,由无数个“当下”串在一起。每一瞬间、每一个当下,都带有有恒的种子。抓住每一个当下,人生了无缺憾。
许多人一心想活得长寿些,与其活得长,倒不如活得好。重要的不是你活了多久,而是你活得“好”;重视生命的“亮度”而非长度。
套一句伯纳德·杰森的话:活得够长,不一定活得够好;但是活得够好,就是够长了。
有些时间专家建议你,假如自己只剩下七天生命,那么你将如何安排?和谁共度?多半的回答是:
“如果我只剩七天,我会告诉××我对他的爱。”
“如果我只能活七天,我要坐在海边,欣赏夕阳……”
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做些使生命更完整的事,而且也都意识到这件事的迫切。那么,还等什么呢?为什么要等到只剩下“最后”的七天,才愿意去做这些事?为什么不现在就做?
为什么不现在就做?
第二十节 放弃自我偏见善于沟通人际
放弃自我的偏见,就能在人示沟通中寻得祥和。
每个人都有缺点,若人不去计较缺点,则每个人都是很好的人。
在美国发生一件趣事:加州有位女士养了一只珍贵的鹦鹉,非常可爱美丽,但是它却有一个怪毛病,常常咳嗽,而且声音重浊难听,喉咙里好像塞满了令人作呕的痰。女主人十分焦虑,急忙带它去看兽医,惟恐它患上了呼吸系统的疾病。
不料检查结果,鹦鹉完全健康,没有毛病。问题出在女主人身上,因为她抽烟,所以经常咳嗽,这只鹅鹅只是惟妙惟肖地把主人的声音仿得以假乱真罢了。那女主人若有所悟,立即戒了烟。
这个故事,能否给予我们一点启示呢?人的通病,总觉得别人不是,自己总是对的。殊不知大家来自不同的生活层面,所见所想的角度和程度不一样,加上个性、知识的差异,便形成观念的分歧;特别是以“自我为中心”,故此社会上常有不愉快、不和谐的事,乃至极大的争端发生。
谁不希望在此纷乱的尘世,寻求一点祥和与温馨呢?
日本有个著名的法师为了医院的事,前去拜访一位董事,那位董事端出一杯茶招待法师,当时她突然发现杯子稍有缺口,于是很不好意思地说:“师父,很抱歉,这杯子缺了一角……”法师回答:“缺角的地方不去看它,整个杯子就是圆的。每个人都有缺点,若人不去计较缺点,则每个人都是很好的人。”
第二十一节 谁都不会“一无是处”
当你把自己彻底放弃时,你就没有了选择,那就真的是一无是处了。
法国文豪大仲马在成名前,穷困潦倒。有一次,他跑到巴黎去拜访他父亲的一位朋友,请他帮忙找个工作。
他父亲的朋友问他:“你能做什么?”
“没有什么了不得的本事,老伯。”
“数学精通吗?”
“不行。”
‘你懂得物理吗?或者历史?”
“什么都不知道,老伯。”
“会计呢?法律如何?”
大仲马满脸通红,第一次知道自己太不行了,便说:“我真惭愧,现在我一定要努力补救我的这些不行。我相信不久之后,我一定会给老伯一个满意的答复。”
他父亲的朋友对他说:“可是,你要生活啊?将你的住处留在这张纸上吧。”大仲马无可奈何地写下了他的住址。他父亲的朋友叫着说:“你终究有一样长处,你的名字写得很好呀!”
你看,大仲马在成名前,也曾有过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的时候。然而,他父亲的朋友,却发现了他的一个看似并不是什么优点的优点——把名字写得很好。
把名字写得好,也许你对此不屑一顾:这算什么!然而,不管这个优点有多么“小”,但它毕竟是个优点。你便以此为基地,扩大你的优点范围。名字能写好,字也就能写好;字能写好,文章为什么就不能写好?
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不自信的人,切不可把优点的标准订得太高,而对自身的优点视而不见。你不要死盯着自己学习不好、没钱、相貌不佳等等不足的一面,你还应看到自己身体好、会唱歌、字写得好等等不被外人和自己发现或承认的优点。
你不会“一无是处”,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潜藏着独特的天赋,这种天赋就像金矿一样埋藏在我们平淡无奇的生命中。那些总在羡慕别人而认为自己一无是处的人,是永远挖掘不到自身的金矿的。
第二十二节 不要吝啬你的夸奖
哈佛,是多少学者心中的圣地,同时也是他们的伤心地。因为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学子提出入学申请,相比之下,哈佛的录取名额却少得可怜。因此,许多人把哈佛的面试看成是“过五关、斩六将”的残酷“战斗”。这种经历我也有过,只是结局有些戏剧性,至今都觉得是场梦。我的面试官是墨菲先生。他与我寒暄了几句后,便直入正题:“你为什么觉得自己具有领导潜力?”我心头一惊这不是我所准备的问题。但我尽量不露声色,开始讲一些自己在工作中如何领导他人的例子。但由于事先没有准备,讲得没有条理。墨菲先生面无表情,低头忙着作笔记。
还未等我喘口气,一个出人意料的问题又发问过来:“我们这里培养的是高级管理人才,你除了自己的本行外,对其它行业还有什么了解?”这个问题看似面很宽,但正因如此,回答起来难度更大。我心中暗想,今天面试八成要砸锅。好在平时常看报纸,再加上对投资兴趣较大,所以对当今经济发展趋势略知一二,特别是对高科技领域,于是便东拉西扯地说了一大堆。
除了偶尔抬起头外,墨菲先生基本上一直忙着奋笔疾书,也不知在记些什么。我因对自己的回答缺乏信心,于是越发觉得墨菲先生的脸色阴沉,希望正一步步离我远去。
“折磨”了我好长一段时间后,他总算停止发问,反过来问我有些什么问题。我觉得反正没多大希望了,就不客气地说:“很多人评论哈佛自诩老大,作风官僚,课程设置跟不上时代,所以这几年排名每况愈下,对此您有什么看法?”一下子,墨菲先生脸上的表情变得诚恳起来,他说:“前几年我们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现在从院长到职员都在努力从各个方面改进,新的课程、新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正在逐步建立,我相信这些很快就会反映在排名上的。”
我与墨菲先生道别时,看到他戴一条绿色条纹的领带,猛然记起今天是以绿色为标志的爱尔兰传统节日——圣派屈克日,于是随口说:“您今天戴了一条特别的领带,圣派屈克日快乐!”此时他才第一次露出笑容,说:“谢谢!你的围巾上也有绿色,圣派屈克日快乐!”
走出小楼,美丽的校园景色迎面而来,这让我更加伤心,就像“恋人结婚了,新郎不是我”的感觉。
一星期后收到一封来自哈佛的信,映入眼帘的居然是“祝贺!”我几乎不能相信这是真的。不知是什么打动了墨菲先生,难道是无意间夸了他的领带?
第二十三节 做人处事要懂得放弃
人生难免空白和遗憾,够成熟的人才懂得该放弃时放弃。
台湾作家吴淡如谈了对放弃的理解,以下是他个人的经历: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有很多人来问我这个问题:“哪有时间写稿?”
真的有啊。(因为真的还是有很多时间写稿和睡觉,所以用很心虚的口气肯定地回答。)习惯于探索“HOWTO”捷径的现代人,还是会问:为什么有呢?什么时间?
起床后和睡觉前都可以。只要我感觉这件事必须完成,而我还有力气可以把它完成。不过,我发现自己并没有以前勤快了,惟一能解释的是“年华老大,气力渐衰”,现在碰到“你还是一天写三千字吗?”的问题,总是有点汗颜。我不想拿什么“重质不重量”来安慰自己,过去有一段很长的时间,我确实有每天想写、而平均也可以写二千字的本事(问题里面多出来的一千字是以讹传讹的结果),现在,当我感觉体力不济时,我会选择睡觉,当我觉得坐得四体不勤时,我会选择游泳,当我感到自己应该放松时,我会出去鬼混——鬼混的意思是在人群中享受无所事事的快感,逛逛街,看看喜剧片和动作片,和朋友喝下午茶言不及义都可以,尽管觉得有东西要写,仍然有一股热在心中冒了出来,在煽动着我……我还是会放弃,选择做其他的事情。
我变得比较懒了。我想,我比较知道什么时候该节制一下。尽管连节制本身都得有节制。“以前像一只牛,仰着头一直往前耕田,却不知道自己为的是什么,也没有时间嚼一嚼自己的血汗耕出的稻子啊。”一个早早进入中年、事业有成的朋友对找说:“好像很有成就感但是心里空空的,好像拥有很多,又好像什么都没有……副作用倒是不少,没注意自己的身体,搞得一身都是病……以前以为退休后可以坐豪华邮轮去环游世界,现在我发现,即使退休后环游世界,也要带着医生、护士同行,一边打点滴,一边看风景……”
我缺德地笑了笑:“如果你愿意付足够的钱,那一天你可以找到貌美如花的女护士……”
“到那一天,找到貌美如花的女护土又能怎么样呢?”他说。
好像要到某种年纪,在得到拥有某些东西之后,你才能够悟到,你建构的人生像一栋华美的大厦,但只有硬体,里面水管失修,配备不足,墙壁剥落,又很难找出原因来整修,除非你把整栋房子拆掉。
你又舍不得拆掉。那是一生的心血,拆掉了,所有的人会不知道你是谁,你也很可能会不知道自己是谁。
很多事业有成的人在这些年来开始看到,他们的房子出了问题,很多人半皈依了怫门,很多人打禅七(打的时候精神很享受,回来不久又是爱恶欲贪嗔痴了),我,还在找一种方式,但我知道,离开真正的生活,所有想迅速解决痛恼的方式,只是一帖麻醉剂。
一位心灵运动的领导者说,这世界上有八成的人太彷徨太犹豫太懒惰,但有两成的人人生过得太努力,太努力也是会彷徨的,但是,你还是很努力,到了最后,再来放弃你的努力。
不曾努力得过什么,什么都没有的人,“放弃”对他们来说是容易的,因为他们没什么好放弃。许多路即使错误,还是要走过一遍,就好像释迦牟尼,如果他的出身不是一位王子,看尽天下繁华,他不会看透,在酒地肉林和升平歌舞的背后那么空虚。一个乞丐什么都没有,没什么好放弃,但他们也没办法放弃贪婪。
我一直在咀嚼其中的味道。我想,很幸运的,我是属于那些太努力的人。有梦就追,不愿意让生命有空白和遗憾,但仍有遗憾。
除了生命不能放弃。够成熟的人,才懂得在该放弃时放弃。不够成熟的人,像我,到底还是在害怕,放弃之后,空白让我恐惧。我还在用奥修(Osho)的话安慰自己:
“如果世界仍吸引着你,如果你觉得有一些事必须被达成,那么你就要去历尽那个挫折。你将会感到挫折,那意味着你还需要到处多逛逛,你还需要误入歧途。”
我还要误入歧途,所以,看起来我做了好多好多的事。有时把自己搞得好累,躺在浴缸里喘气。
不肯放弃一个放弃了之后并不会失去什么的工作,只因我会对自己说,你可以做得比现在更好,或怕找不到更好的。
很难推拒一个不适合自己的应酬,怕人家说越来越牛了;在某些不适合的场合,想走时很难转身就走,怕自己的EQ值实在太低;很难离开一个情人,即使你知道他根本不适合你。是不是还想多得到一些什么呢?(“什么”是什么呢?我们都说不出来。)所以我们明知不能够再混沌下去,还是舍不得。耽搁无益,贪多无益,都晓得,但还是舍不得。
甚至舍不得自己的不快乐和忧郁。
曾经在把自己整得很累的工作中挣扎很久,和一个不适合自己的爱情挣扎很久,在自己的原则和人情的矛盾中挣扎很多次,凡事都想有个结果,不想和过去付出的心血在该说再见时干干脆脆说再见,所以苦。
我还在忖度,什么该放弃,什么不该放弃。看到“在你死后,一定有很多事仍尚待完成”这句话时,我苦笑了。为了那些不能放弃的,我们放弃了哪些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呢?工作狂的父亲为了成就感与责任感,放弃孩子们的童年;女人为了朝朝暮暮而放弃了自己生命可能挖掘的深度;情人们为一时的小小计较和面子之争放弃可能有的爱情……如果说,现代人都会算投资报酬率,但没有人算得出,在得到一些看得到的东西时,有多少和生命休戚相关的美丽像沙子一样在指掌间流去。而我们掌中所握的生命的沙是有限的,一旦失去,捞不回去。
我的脑袋常像一个塞满食物的冰箱。
我还在盘算,什么东西应该丢出去。否则,永远不可能有新的东西放进来。不丢出去,任何东西总还是会在里头慢慢变坏;有些东西,丢了可惜,但放了一辈子,也吃不了。所谓的“人生观”,大概就是如何为自己的冰箱决定内容物的去留的问题。
我们都还在盘算,什么该放弃。盘算之际,有挣扎有犹豫。没有人能够为我们决定,什么该舍,什么该留。所谓的豁达,也不过是明白,留不得,留了也应无益。
第二十四节 放弃维护个人“尊严”
只有放弃去维护个人的“尊严”,我们才能有尊严,一味坚持自己的错误,能谈何尊严?
作为教师,也许“道歉”比“训诉”难度大得多。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小学教师向我讲述了他的一次“经历”:四年级语文单元测验,老师误将一位学生答对的题扣了分。卷子发下来,这位学生举起手:“老师,我认为这道题这样答是对的,理由是……”老师重新看后作了纠正。按说这件事就过去了。不料,一会儿这位学生又举手:“老师,您错了,应该向我道歉。品德课上老师就是这么说的。”顿时,教室里一片寂静,老师也愣住了。片刻,这位老师笑着说:“是我疏忽了。对不起!?”我问这位老师:“您当时不觉得窘迫吗?”他却说:“像这样有道德勇气的学生,很少见,我喜欢。”
这句话深深地震动了我。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敢于坚持自己认知的正确性,要求教师纠正自己的错误已属不易,更可贵的是他用品德课上构架起来的道德标准会待人处世,坚持学生和老师不仅在真理面前平等而且在人格上平等,更为勇敢。更何况这份勇敢还可能是要承担“胆大妄为”、“得寸进尺”,甚至“目无尊长”的嘲笑和训斥。
尽管道歉是生活中一个再平常不过的细节,但在我的所见所闻中,作为老师,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诚恳道歉的并不多。因为,道歉对于老师来说,同样承担着“威信”一落千丈,学生效仿找“茬儿”等风险。但是,那位老师做了,他用自己的道德勇气呵护了幼小学生心田里刚刚萌芽的异常圣洁的光芒。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育人,就是教孩子做具有健全人格、高尚人格的人。如果说“教书”是教师以知识的力量征服、感召自己的教育对象,那么,“育人”就需要教师以人格的力量征服、感召自己的教育对象。因此,塑造和维护好自己的人格形象,是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必要条件。教师人格上的“失足”,不仅会导致“育人”不能,甚至连“教书”也会难以为继。试想,如果那位老师坚持维护个人“尊严”,动辄训斥学生,那个小学生还敢与老师“据理力争”吗?
“做好人的工作要凭两种力量,一是真理的力量,一是人格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就是知识的力量,多数教师是比较注意的。可是,人格的力量、人格的形象呢?
第二十五节 聚散都是缘路要自己走
化缘而来,随缘而去,聚散乃人生常态,有缘成为同路人,到站各自奔东西。
古人送别到十里长亭,到灞陵。如今,突然觉得人生处处布满驿站,一挥手,便成别离。
自小,每年分班或毕业典礼都像大祸临头。不断结交的好友又不断失去。上大学时,老同学写来信,读了深有感憾。他说,回顾同窗三载,前后桌到左右班,再到现在两个学校、两个城市,距离越来越远,而朋友也越来越“老”了,其间的几句玩笑也成了我们仅有的谈笑了。可不是吗?相聚的日子太长,很容易变得平淡,正像那歌中唱的: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得太慢,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却各奔东西!
朋友在分开之后,冷暖自如,久别重逢,似乎有了机会倾吐无边的感慨,却往往不知从何说起,于是只有数句寒暄,加上搜肠刮肚的几个并不可笑的身边奇闻轶事。多年不见的朋友,再见面时,觉得彼此都有一点不同了。有人有了一双悲伤的眼睛,有人有了冷酷的嘴角,有人是一脸的喜悦,有人却一脸风霜,岁月沧桑都隐隐约约地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人生像划船,一降生,你便上了家庭的这条船,父母兄弟由不得你挑选,长大了,学校又是一条船,同学们相助相帮,朝同一目标努力;毕业好似船靠岸,你有你的理想,他有他的打算,我有我的观念,尽管友情难舍仍免不了道声“再见”,以便各自选择喜欢的其它船,就这样一直划下去。
其实,人生的路要每个人自己去走,谁也代替不了谁,正像这“路”字,一半是“足”,意思是要脚踏实地,一半是“各”,代表各人有各人的走向,有所往,有所返,有所聚,有所离,有所予,有所求,全在这路上。不舍与伤别是始终不能改变的,但是有些是改变了的。随着年少的远去,知道长相忆比长相聚更为可贵,学习不是虚度光阴和情感。这样,作别之时,没必要把气氛装点得很悲壮,阴晴圆缺,前有古人后继来者,何必哀哀戚戚,儿女共沾巾?“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知交零落是人生常态,能够偶尔话起,而心中依然感到温存,就是好朋友,再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就让我们潇洒的挥别,留取彼此的美丽,放在心里。
人说贾宝玉多情,“多情自古伤别离,所以喜聚不喜散”。林黛玉深情,不喜相聚,她的理由是聚时欢乐,散后尤其冷清,所以,不如不聚。要想不聚,正如人生一世无悲无喜,恐怕不够深刻,何况,谈何容易?
路还是要自己走,聚散且随缘吧!
第二十六节 调整好心态面对自己的不幸
不幸已经发生了再怎么悲伤也无济于事,而如果你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不幸,那你将是最幸福的人。
米契尔曾经是一个不幸的人。
一次意外事故,把他身上65%以上的皮肤都烧坏了,为此他动了16次手术。手术后,他无法拿起叉子,无法拨电话,也无法一个人上厕所,但以前曾是海军陆战队员的米契尔从不认为他被打败了。他说:“我完全可以掌握我自己的人生之船,我可以选择把目前的状况看成倒退或是一个起点。”6个月之后,他又能开飞机了!
米契尔为自己在科罗拉多州买了一幢维多利亚式的房子,另外也买了房地产,一架飞机及一家酒吧,后来他和两个朋友合资开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以木材为燃料的炉子,这家公司后来变成佛蒙特州第二大私人公司。
在米契尔开办公司后的第4年,他开的飞机在起飞时又摔回跑道,把他胸部的十二条脊椎骨全压得粉碎,腰部以下永远瘫痪!“我木解的是为何这些事老是发生在我身上,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要遭到这样的报应?”
米契尔仍选择不屈不挠,丝毫不放弃,还日夜努力使自己能达到最高限度的独立自主,他被选为科罗拉多州孤峰顶镇的镇长,以保护小镇的美景及环境,使之不因矿产的开采而遭受破坏。米契尔后来也竞选国会议员,他用一句“不只是另一张小白脸”的口号,将自己难看的脸转化成一项有利的资产。
尽管面貌骇人、行动不便,米契尔却坠入爱河,且完成终身大事,也拿到了公共行政硕士,并持续他的飞行活动、环保运动及公共演说。
米契尔说:“我瘫痪之前可以做1万件事,现在我只能做9000件,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我无法再做的1000件事上,或是把目光放在我还能做的9000件事上,告诉大家说我的人生曾遭受过两次重大的挫折,如果我能选择不把挫折拿来当成放弃努力的借口,那么,或许你们可以用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一些一直让你们裹足不前的经历。你可以退一步,想开一点,然后你就有机会说:‘或许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二十七节 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有些人一边抱怨不自由的同时,一边在作茧自缚。明明是自己缺乏水准底气不足,偏偏还要在自己的周围杜撰几个“假想敌”,以达到“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对手太狡猾”的心理平衡。
有个女人抱怨她住的街区太过脏乱。比如,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的早晨,她打开窗户想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砰!砰!砰!楼上的邻居狠命地拍打他家的擦脚垫。女人猛地又关上窗子,想以关窗的响声表示抗议,不料因用力过大,震落了窗玻璃,反而划伤了自己的手!
女人打算离开这个可怕的地方。去哪里比较好呢?她想起了住在德国某城市的姐姐一直希望她搬过去和自己做伴,记得姐姐这样说过,“你有听说过吗?这里可是个天堂般的城市哦!蓝天白云,宁静安逸,每一缕空气你都可以深深地吸进肺里……”
女人觉得,在作出去的决定之前,应该尽可能多地掌握那儿的讯息,特别是社区环境方面的细节,以免搬过去又后悔。于是她给姐姐打了电话。
接到电话姐姐非常开心,当然是有问必答啦,“晚上10点以后不能大声喧闹;星期天不能开割草机;垃圾要分门别类,并在规定的时间里扔在规定的地方;如果你准备在家里聚会,必须提前告示你的近邻,征得同意或谅解;如果你想搭建一个阳台,必须征得地方政府的许可,并按规定的要求实施……”
放下电话,女人感慨良多,那个被人形容为“天堂”般的城市,原来一点也不自由啊!
人人都希望拥有一个洁净、舒适的生活空间,宽松、明朗的工作环境。然而要想得到这份快乐,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人在追求这份快乐的过程中,比较容易犯“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结果反而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和消极后果,好了,真正的天堂在自己的心中,只有自己拿得起,放得下,你的生活空间才会有快乐。
第二十八节 不用负面心态看事
手指扎了一根刺,乐观的人会高兴喊一声:“幸亏不是扎在眼睛里!”
有一天,汤姆到酒吧喝闷酒,服务生见他一副眉头深锁的样子,便问他:“先生,您到底为了什么事烦心呢?”
汤姆答道:“上个月,我叔父去世,因为他没有后代,所以,在遗嘱中,将他仅有的5000张股票,全部留给了我!”
服务生听后安慰汤姆道:“你的叔父去世固然让人觉得遗憾,但是人死不能复生;而且,你能继承你叔父的股票,应该也算是一件好事啊!”
汤姆答道:“一开始,我也认为是件好事。但问题是,这5000张股票,全部是面临融资催缴、准备断头的股票啊!”
假使你能选择正面的心态来面对问题,就算你真的面临像故事中的汤姆那样股票即将断头的危机,只要你能妥善应对,终究会有“解套”的一天。
坎伯曾经写道:“我们无法矫治这个苦难的世界,但我们能选择快乐地活着。”
天底下没有绝对的好事和绝对的坏事,有的只是你如何选择面对事情的态度。如果你凡事皆抱着负面的心态来看待,那么就算让你中了1000万的彩金,也是坏事一桩。因为你害怕中了彩金之后,有人会觊觎你的钱财,进而对你采取不利的行动。
中岛熏曾说:“认为自己‘做不到’,只是一种错觉,我们开始做某件事情前,往往先考虑做不做得到,接着就开始怀疑自己做得到。”
因此,如果你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就一味地采取消极的心态,告诉自己绝对做不到,恐怕,只有一辈子住在自己一手打造的心灵“套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