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追寻福特的脚步
——企业精神的五个范畴
“我想我是寂寞的,至少在中国的制冷工业界。我一直把踏踏实实做事的“工业精神”作为格力的发展信条之一,但真正读懂其中含义的人又有多少?”
这是董明珠发自内心的一句话。当众多媒体关注到了格力的辉煌与董明珠的张扬的时候,却很少有人试着去了解董明珠的内心。
没有人真正想去弄明白,为什么在众多的企业之中,偏偏格力是个“另类”?为什么大家都在遵守甚至维护共同的游戏规则时,董明珠要打破种种行业陋病?其实有众多的为什么需要解答,可惜的是媒体只喜欢锦上添花,只喜欢报道现象而不愿意挖掘原因。
在董明珠看来,人不是赚钱的机器,人应当有自己的事业心,青史留名谈不上,但留下一个好口碑,搞好一个企业,还是她力所能及的。
儒家说人生应追求“三不朽”,即“立功立德立言”,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在社会上努力奋斗而留下的可供后人怀念的痕迹。“立功”就是建功立业,“立德”就是成为道德楷模,“立言”就是留下深邃的思想言论。董明珠自己承认,“立德”“立言”她不敢奢望,但“立功”她却是可以追求的。
其实,这个世上,就是能够做到立功的人,又有几个?就是敢于想一下去追求这“三立”的人,又能有几个?要知道,这三不朽要是都做到了,那就是“圣人”了。
所以说,格力能得到董明珠,是格力的幸运。在这个大家都在为钱疯狂的年代,董明珠给我们带来了另一种人生态度。如果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企业多几个像董明珠这样的人,何愁国家不能富强,企业不能腾飞?
只有深入到了董明珠的内心,你才能明白为什么她能够创造那么多的传奇,也才能明白格力为什么能成就今天的辉煌。
董明珠喜欢福特,因为福特把制造汽车当成一项事业来做,而不仅仅是通过制造汽车去赚钱。正是因为此,董明珠在读完《亨利·福特自传》后,说出了上面的一段话。福特精神是一种创新精神,是执着于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理想的精神,而这,恰恰是董明珠最为欣赏的。
董明珠很幸运,因为她的做事风格得到了朱江洪的支持;格力很幸运,因为董明珠把她的企业家精神贯穿到了格力的企业精神之中。在很大程度上,格力的企业精神就是董明珠的企业家精神的一种反映。
做企业就是做人,是人们的共识。企业会有企业的精神,企业家也会有企业家的精神,企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之间有着什么样的关系?通过研究分析我发现,如果不了解一个企业的企业家精神,我们就很难明白这个企业的精神。正如我们如果不了解董明珠的思想精神,就无法理解格力的企业精神,因为它们之间,有着共通的东西。
既然企业家精神往往要通过企业精神表现出来,我们就需要弄明白,企业精神包括哪些要素?它又是通过什么方式体现出来?企业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客观性,企业家精神却更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
让我们先看看什么是企业精神。
按一般的定义,企业精神是指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它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通过厂歌、厂训、厂规和厂徽等形式表现出来。
但这样的概括显然并不能代表它的真正内涵。
所谓现代意识,本身是一个玄虚的概念。在今天的商业世界里,也并不是只有“现代”才能生存和发展,无数案例证明:那些传统的、民族的、复古的甚至被归属于夕阳产业的企业,甚至可能生存得比前卫的、时尚的、领先潮流的企业更好。
没有一个企业家和企业没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单纯个性已经成为泛黄的历史标签,那些被简单文字固化的所谓企业精神,往往只存在于企业办公室的墙上。
那么,我们要诊断的企业精神究竟是什么?
在我们看来,企业精神首先是一种符合社会伦理要求的价值观。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承认企业是一种社会公器,企业甚至在今天已经成为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之一:绝大部分家庭里的绝大部分用具都来自于企业,世界上最主要的人群构成了企业这个最大的组织……因此,企业精神的内涵,不可避免地要承受社会伦理的检验。
其次,企业精神是企业家理想与价值观在企业里的真实体现。没有一位企业家会承认自己没有理想、价值观,但是,被社会伦理所接受的价值观与企业家发自内心的理想是否能融为一体,企业家的内心理想是否与企业追求利润的本质相吻合……重重矛盾之中,企业精神往往被无情地误读。
人类丰富的历史和现代企业的快发展不断表明,企业精神主要包括五个大的范畴:政治精神、工业精神、商业精神、社会精神、人格精神。
这五个大的范畴,包含了企业家成长乃至中国社会发展历程的精神地图。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大多数中国企业家的精神成长历程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开始的时候,大家的惟一目标就是寻求生存,因为没有足够的实力去做更大的事情,就只能哪个赚钱做哪个,等到最终发现了一个能赚钱的行业,就开始了企业的原始积累——生存本能和狭义的政治精神在此阶段相应比较突出;等到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人脉、资源之后,企业就开始寻求效益的持续增长和利益的最大化,这时候,企业精神开始有了分化——根据企业选择的方向不同,企业要么表现出工业精神,要么表现出商业精神;要是能够持续增长,企业具备了抗风险的能力,这是就会考虑品牌塑造、回报社会,在此阶段,社会精神相应突出,政治精神也进一步发扬;企业发展到最后,企业家人格理想与企业的长远目标完美融合,形成自我实现,达到人格精神阶段。
实际上,企业精神的五个范畴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每种精神的外延在现实中都可以无限扩大,直至包容整个企业精神。但是,为了更深切地明白什么是企业精神,我在这儿还是决定把它的内涵固化在通俗的范畴里:
一、政治精神:商业即政治,企业的存亡与发展和政治体制、政府公关甚至官商关系息息相关。
二、商业精神:以效率和效益为基本出发点,追求组织(股东)利润的最大化。
三、工业精神:以组织的持续成长为基础思维,通过对产品及服务的持续改进,保证组织在相当长的时间段里具有可持续的增长性。
四、社会精神:通过回报社会、反哺社会,使组织及领导者能赢得社会伦理的认可,同时使领导者获得内心的满足与自我实现。
五、人格精神:组织理想与领导者个人理想高度融合,不以单纯追求利润为目标,通过合乎社会伦理的商业逻辑,在保证组织持续成长的同时,满足领导者兴趣爱好、个人理想的极大充实。
企业精神的这五个范畴,相互之间互相渗透,互相影响。而企业家对它们的不同把握和理解,也直接影响到了企业未来的发展。现实中,每种精神的凸现都会给某些企业带来辉煌,但同样,每种精神的凸现也给某些企业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
一、政治精神。
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与政治体制结构决定了政治情节是中国企业最初承载的精神支柱。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前,政治因素也都是中国的企业生存发展无法逾越的鸿沟。
这就导致了中国的企业经常出现一种现象,那就是成也政治,败也政治。企业的生死,很多时候直接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远近、与具体官员的亲疏有关。以“红顶商人”胡雪岩为例,他之所以至今被中国的企业家推崇,就在于他能看清大的政治气候,同时能良好把握与政府官员之间的距离。但现在,这种“官文化”与“商文化”之间正在发生激烈碰撞与精妙博弈。
企业家对政治精神的追求,首先体现在不能政治幼稚、不辨大局,不能去对抗政府。但是,企业毕竟不是政府部门,不能完全代替政府,不能以政策和目标的实现为己任。企业是经济单位,需要利益优先、效益优先,它只能通过提高自身效益,才能为社会作出自己分内的贡献。
许多企业家对政治精神的理解,是要像胡雪岩那样从容周旋于官府势力,背后则是金钱寻租、利益合谋。其实,靠搞定政府来搞定市场的企业非常脆弱与危险。随着政府的职能转化,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政企关系、官商关系正在发生微妙而巨大的变化。
这是因为,作为公共管理机构,政府需要的是财政收入和社会稳定,而这些都必须依靠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这同时也就意味着,政府需要的不是那些和政府关系好的企业,而是能盈利的,能给社会带来效益的企业。这样一来,政府只要不徇私,就必然会在资源和政策上向成功的企业倾斜。因此,对企业而言,获得政府资源和支持的第一要素不是关系,而是如何办好自己的企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企业良好的盈利能力可以使政府在政策上对之进行扶持,而政府的政策扶持又使企业获得了更好的发展优势。这就是说,一个企业实际上承载着政府的希望和重托,也承载着官员的政治前途。
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说过:“从企业创立之初,皇明公司的主要力量就不是去与某个领导人搞好关系,让某个人来决定企业的命运,这样风险很大。只有企业命运与地方政府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一荣俱荣,一衰俱衰,对企业而言才是最大的安全。因为企业可能破产,但城市从来不会破产。”德州原来的城市名片是扒鸡,现在变为了太阳能。在草创时期,黄鸣也遇到过来自底层行政部门的很多阻力。但随着集团的快速发展,他极力向地方领导展示太阳能产业发展的方向、皇明公司的大好前景。当德州政府看到太阳能产业发展很兴盛,希望其能够更快成长为地方支柱产业,就开始了政企关系更高层次的策划。
企业一旦与城市牵手,就可以调动城市的很多资源来促进企业发展。企业发展遇到大的困境时,政府也不会坐视不理。政府支持了一个成功的企业,既可以展示他们的执政能力,也可以积累他们的政绩和资本,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当企业需求与政府需求一致时,企业就成为了政府及城市发展强大的支持者,没有不成功的。
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把讲政治理解为听党的话,他发现不管政策怎么变化,以万科为代表的一类公司总是受益的,因为他们是几年前就按政府的要求,来做自己的规划战略和服务。这其实也是王石一直的理念:“如果出现一个政策的变化,对行业都是问题,对万科如果不是问题,那不正常;如果只对万科是问题,那万科就有大问题。”这种理解,可以说是掌握了企业政治精神的精髓。
二、工业精神与商业精神。
工业精神在中国企业界的盛期,董明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自从2004年格力和国美叫板后,董明珠提出的“大工业精神”成为工商界讨论的热点。人们无不反思,在商业精神已经泛滥的中国,工业精神是不是应该被人们重新重视?毕竟,中国现代化的经济发展,一直都缺少了工业精神这一课。
如果我们想知道哪种精神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利,就需要先弄清楚这两种精神的概念。
根据业界的归纳,我们可以勾勒出目前人们心中认为的两种精神的大致轮廓。
商业精神就是不惜一切代价通过榨取上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肆意炒作,用侥幸与投机来攫取短期利益,不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目的。功利成了商业时代种在人们心中的病毒,人们开始只注重结果而不问过程。价格战、同质化、产能过剩等不良现象,均因商业精神的泛滥而来。
工业精神的特点是,重视理性,重视实业,重视科学,重视“合理谋利精神”和艰苦奋斗,重视人力资本,重视法治,重视树立经济伦理意识,重视创新。比较简单的说,工业精神包括专业化精神、务实精神;追求效益第一,而不是规模第一。
根据这种理解,工业精神取代商业精神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舆论倾向也表明了工业精神在这场大讨论中的优势地位——中国的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抛弃商业精神,坚守工业精神。
从理论上讲,现实舆论其实有两个误区:其一是将两种精神的平行交融关系误认为是非此即彼关系,必须要谁来取代谁;其二是概念和范畴模糊,以部分商业企业的行为标准来概括商业精神,以部分商业企业与工业企业的博弈关系,将商业精神与工业精神设置为一对天然矛盾体。
零售企业滥用销售终端优势地位,损害供应商合法权益的现象在当前确实大量存在,但这仅仅是狭义、变形的商业精神,或者说是无序的商业竞争行为,它是商业精神的负面显现,掩盖了商业精神的正面意义。
工业与商业是社会价值链上的两个重要环节,是原材料到产品继而到商品出售的主要创造者和实现者。所谓工商不分家,两者的行动指南虽因社会分工不同略有小异,其本质也是一致的。那就是“你的价值取决于你给客户带来的价值,一切企业行为都要以客户为本”。
从深层次来看,商业精神同样包含着工业精神的内涵。少说空话多做实事也好,专业化的务实精神也好,同样是“为客户服务”的价值体现。只是两者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工业精神强调技术创新,商业企业侧重于服务创新。
相对于商业精神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现阶段提倡工业精神是一种理性的做法。不过,对于工业精神的内涵,我们需要进行充实与创新。毕竟,在传统的工业精神里,机械制造业以技术为核心,技术制胜是所有企业的生存依据,技术创新成为压倒一切的主流,科学管理是其支撑,绩效导向是肯定的,但缺乏人文的技术理性也同样是没有持久竞争力的。而现代工业管理已远非“铁人精神”时代可比,埋头苦干、过度理性将导致管理的天平倾向于科学的精神,而忽视人文的精神。
另外的问题还在于:商业精神难道就仅仅在于冒险与投机,仅仅在于贪图财富,商业精神就意味着暴富与浮躁吗?中国每年成千上万项专利,有几项是成功市场化了的?这难道不是商业精神缺乏的例证?市场竞争日益惨烈,即使将铁人精神发挥到极致,没有机智的商业头脑也很可能会徒劳无功。
德国企业对工业精神的执着应为中国企业的榜样,他们在工艺上精益求精,即便是低层次的工人也不把自己看作挣钱的工具,而是一个创造自身工艺的体现。他们的商业精神则体现在产品开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市场营销以功能诉求为焦点,售后服务以客户便利为前提。这是两种精神高度融合的结果。他们数量很多,规模不大,几代人专注于一个产业,不张扬,做“隐形冠军”。中国企业都在争做500强,他们是争活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