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格力电器秉承“空调服务更应注重售前售中服务”、“您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格力的大事”等服务理念,通过售前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售中切实保障安装质量以及先后推出“快速反应部队”、“专家服务”、“免费大回访”、“安装巡视制”、“六年免费包修”等创新的服务举措,在广大消费者中形成了“买品质、选格力”的良好的声誉和口碑,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信任和青睐,并由此连续多年来保持了市场占有率行业首位的领跑地位,2005年还成为家用空调销量的“世界冠军”,因此格力成为“2006年度用户放心空调品牌”理所当然。
4行走的幌子
——诚信是最好的品牌
如果我们对中国众多家电企业的品牌形象进行一次梳理,会发现一个现象,这就是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品牌能够持久地以它原来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以电视广告为例,基本上每隔几年,一个品牌的宣传形象就会改变。
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企业倒闭,品牌也就跟着消失;有的是因为企业的市场定位有变化,或者产品内容有变化,于是品牌宣传也要跟着变化。不管是那种原因,从品牌建设的角度看,频繁的改变品牌形象,不但会损害固有品牌的威信力,而且也难以使品牌的影响力在消费者心中扎根。
在这中间,格力大约是极少见的十几年保持品牌形象不变的一个企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推出“好空调,格力造”这短短6个字的广告语,十多年间格力的广告用语几乎没有改变,即就是现时的推广也是在这一主题之下展开。因而,在消费者脑海中深深地印下了“格力就是好空调”这样一个印象。相反,很多原来比较有名的品牌,在这十多年间,每个时期都会有不同的广告主题语,这样变来变去,虽然每一次的广告主题都还不错,但在消费者脑海中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格力品牌建设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好空调,格力造”这六个字表面反映出的是格力空调的质量保障,背后却隐藏着格力的诚信理念。
简单的说,格力的品牌建设是以“诚信”为基础的。
顾名思义,诚信即诚实守信之意,发乎于心曰诚,言出必行曰信。先哲有“信乃立身之本”的训示传世于今,可见,说话算数对于做事为人是非常重要的。
做人要说实话讲诚信,做企业同样如此。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信用经济,信用是构成市场经济体系的保证,谁拥有信用谁就拥有了畅通无阻的通行证,谁也就最终为市场所认可从而赢得市场。
带着欺骗的心态去做一个企业,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步被消费者所淘汰,被市场所淘汰。
回顾格力走过来的路,在空调行业有几百家,现在能剩下来的不过几家,为什么?原因是多方面,大家都埋怨是外部环境不好,是因为打价格战,更多的是我们有没有把消费者的利益摆在你的心目当中,如果把消费者的利益真正摆在你的脑海里,做每件事情都在想着消费者的利益,可能不会出现像今天的局面。
近些年,中国社会对于品牌的认知、关注热情也在不断升温,大家都开始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并准备做些事。关于品牌的定义多种多样,其中一个是:品牌是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建立的信用关系。换句话说,诚信是品牌的核心价值所在、灵魂所在。
大浪淘沙,真金始现。这些年来,空调行业腥风血雨,假概念漫天飞舞,伪技术招摇过市。听说有家企业实在没得玩,就在颜色上搞花样,据说还要申请专利。类似这种舍本逐末、愚弄百姓的做法大行其道,不能不说是中国企业的悲哀。但市场是公正的,你骗得了一时骗不了一世。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多年的优胜劣汰,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在不断提高,这是市场对理性、对诚信的招唤,也是对像格力这样始终秉承诚信经营的企业最好的回报。
可以说,诚信回归之时,就是市场规范、品牌昌盛之时,如果众多的生产厂家都能够和格力这样讲究诚信,又何愁产品得不到消费者的青睐?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讲信用”,这显然是鉴于长期以来信用缺失而采取的补救措施。其实,不但市场经济需要信用,市场经济本身也包含着对市场主体的信用需求。比如价格规律要求人们遵守等价交换、平等互利的原则,竞争法则则要求人们树立公平的竞争观,经济的复杂性又要求市场主体尊重契约和合同等等。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从商品市场的买卖到资本市场的借贷,从要素市场上的交易到证券市场上的支付等等,无不体现着信用。没有信用就没有交换,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没有信用市场经济就不能正常运行。
同样,一个企业只有主动讲信用了,才能希望它的合作伙伴讲信用,才能让消费者相信它的产品,然后才能具备品牌形象树立的基础,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资本、财富,也是企业无形的竞争力。一个企业,缺少资金可以借贷,而缺少了信用,连借贷这条路也只会被堵死。格力首倡并实行的售前、售中、售后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信用形象。
GE是一家美国公司,它会把诚信这样东西放在第一位,这其实也是必然的:“诚信意味着永远遵纪守法,不仅要遵守法律的条文,而且还要遵守法律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看到:“诚信远远不只是个法律问题,而且是我们一切关系的核心。”正是因为诚信是根本上凝聚起整个公司的核心力量,是联系起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所以GE把诚信看作是公司价值观得以运行的基础,是重中之重。有了诚信,就会使彼此的信赖成为习惯,只要你说了我就相信,无需猜度,一致性非常高。在此基础上,只要是大家都认为有价值的事,就会去做,价值系统就会发生效用。没有诚信,公司无论对内对外都无法建立充满信赖感的氛围,这个公司自然也就没有灵魂,没有文化。
企业毕竟是要做生意的,如果说文化是品牌的灵魂,那么诚信则是品牌的基石,二者缺一不可。诚信问题是现代契约经济的核心本质,不管是政府、企业和个人,都会涉及到这个问题;讲究诚信不仅是建立和谐社会,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实质关键。同时,也是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关键,一个成功的企业品牌如果没有诚信的支撑,这个品牌充其量是个空壳,根本无法存活下去。
在当今发达的信息社会里,随着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一旦企业或个人出现一点微小失信行为,失信的信息会很快地流传开来,失信者立即会被市场、社会所抛弃,美国的知名品牌“安然”和日本的名牌“雪花”,便是我们的前车之鉴。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董事长说过,只要可口可乐这块牌子在,即使是有一天公司的全部有形资产被一场大火化为灰烬;那么我坚信,在第二天全世界报纸的头版头条上,一定会有世界各大银行争先恐后给可口可乐公司贷款的新闻,这不是吹牛和狂妄自大,而是诚信这块企业基石使品牌在公众中产生的巨大力量。
一个品牌,有了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有了至真至爱至诚的企业精神,再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努力奋斗,才能成为消费者迷恋与追求的名牌。
格力这个品牌的含金量有多高,格力电器又是如何重视它的品牌,我们从一件事就可以看出:
2003年10月28日,《粤港信息日报》(现更名《民营经济报》)刊登了《格力进军厨具市场》,并被广泛转载,一时间格力电器被误传将进军厨具市场,格力的专业化道路也受到了人们的质疑与猜测。
接着,2003年11月4日,格力电器在全国二十多家媒体发布声明称格力电器只生产空调,在有关媒体报道中,某公司借用“格力电器”及“格力空调”这一属于格力电器的商号和产品来宣传自己及产品,严重误导了广大投资者和消费者,是一种侵权行为。
而格力电器声明中所指的公司正是与其同属格力集团的子公司珠海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格力小家电”)。
对此,格力小家电也不示弱。2003年11月5日,格力小家电向媒体及各地经销商发了一份落款为格力集团的《“格力”商标授权使用说明》,该说明署名为格力集团公司。说明指出,格力电器以及格力小家电均为集团授权经营的家电产品专业子公司,授权合法使用“格力”字号和商标。
2003年11月11日,格力集团在某全国性大报整版刊登了名为《奋进中的珠海格力集团》的宣传文章。文中声称,格力集团授权珠海格力小家电有限公司使用格力商标。这一澄清否定了此前格力电器声明中的说法。
一时间,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品牌之争达到高潮。人们纷纷疑惑的是,同属格力集团的子公司,格力电器为什么如此霸道,不允许它的“小兄弟”使用“格力”这个品牌?
首先,我们要清楚,“格力”这个品牌,是朱江洪一手创立的。也就是说,“格力”这个品牌不是来自于格力集团,而是来自于格力电器。格力(GREE)创立于1991年5月,之前经历过海利、海乐、GLEE品牌的演变。后来,集团的领导对格力(GREE)很是欣赏,便抓过去充公了。而当时,集团要求每年格力电器不得少于3000万的广告费用。
一直以来,格力电器与格力小家电关系疏离,前者常埋怨后者不重视产品质量,因打的又是“格力”牌子,影响格力空调声誉,而格力小家电的声誉在业界也并不是很好。《中国经济周刊》查看的数据显示,2002年,格力小家电的电风扇总维修率6.4%,电暖器总维修率6.2%;在2003年,电风扇总维修率6.2%,电暖器总维修率6.0%。据业内人士分析,这样的维修率是比较高的,而且还有很多的维修难以统计。
由此,在格力小家电质量不能完全保障的情况下,很多买了格力小家电的消费者纷纷投诉格力电器,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纠纷,这也对格力电器的声誉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正是为了保护“格力”这个来之不易,而又含金量充足的品牌,格力电器才对“小兄弟”板起了脸孔。
由一些外企曾经主动找到格力,希望能为格力做贴牌生产,从赚钱的角度来说,格力自然是求之不得。但是董明珠再一次拒绝了对方,因为她不想砸了格力这个牌子。
一个品牌的建立,需要企业小心翼翼,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而一个品牌的毁灭,却只会是瞬间的事情。我们应该都还记得2001年的“冠生园风波”:
2001年中秋节前,南京冠生园食品厂用陈馅经翻炒后制成月饼出售的事件,被中央电视台曝光。《中国商报》也对“月饼事件”进行了系列报道。南京冠生园月饼顿时无人问津,很快被各地商家撤下柜台。许多商场甚至向消费者承诺:已经售出的冠生园月饼无条件退货。南京冠生园的其他产品如元宵、糕点等很快受到“株连”,没人敢要。南京冠生园从此一蹶不振。住在南京冠生园食品厂附近的居民说:“从前这里车水马龙,很是热闹,真没想到,一个享誉七十年的老企业一下子就垮了。”
可以想象,一个七十年的老企业,肯定已经培养出了很多忠诚于它的消费者,可就是因为不讲诚信,就崩溃于一旦,诚信的力量可见一斑了。
最好的品牌不在电视广告上,也不在平面媒体上,而是在人们的口里,被人们传诵、赞美。口碑相传才是最好的品牌,它应该是一面“行走的幌子”。
根据我在网上的调查,在空调的品牌宣传中,格力空调是最获推崇的。也就是说,如果谁在网上发个帖子咨询买什么空调比较好,大家基本上会首推格力。再有就是美的与海尔。显然,格力已经在良好的口碑宣传中获得了广告宣传的效果。同时我们也可以推测,一个可以被人们口碑相传的产品,必定是值得人们信赖的产品。而口碑相传,实际上也部分解决了人们不得不拿出大量时间辨析各种虚假信息的窘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信息传播的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多。传统的广告与报纸虽仍是企业宣传的首选阵地,但各种新的宣传模式的出现,如网络宣传、分众楼宇广告等无疑在开始瓜分传统宣传阵地的蛋糕。
很多企业每年都会拿出大量的广告费投放到这些宣传渠道去,企业对广告的重视,同时让消费者的世界变成了广告信息汹涌澎湃的汪洋大海。现在,无论我们是坐在公交车上、走在路上、还是在电梯口,广告都会扑面而来,就连每天上班打开电脑都会有数不清的广告扑面而来,让人防不胜防。而对消费者而言,变化越来越快的社会也让他们不得不去关注一些信息,不管是假信息还是真信息,他们都要看一遍,因为他们不知道那个信息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当人们被各种各样的信息包围,不得不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分辨哪些有用,哪些是垃圾,哪些是虚假信息时,他们实际上已经对广告产生了厌倦感。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广告的投入产出比就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被人们称赞了。
面对各种各样的虚假信息时,人们更愿意相信的是什么?对,是口碑。而这,显然是一个企业宣传能达到的完美境界。
营销的宗旨是通过打动消费者从而让企业获得盈利,而对于满意的顾客来说,他们如果愿意将自己对于企业的产品或者服务的经历告诉别人,并一传十、十传百,这种力量将是巨大的。
让人们口口宣传,重视营造人们的口碑无疑是最好并且最廉价的广告形式,特别是在当下消费者生活节奏紧张并缺乏足够的时间来研究、对比各类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的时候,亲朋好友或者其他人的消费体验对于消费者的决策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人们买房子,总是要先到目标楼盘的社区上去看先住的或者先买的人的评论再做考虑;买数码产品,很多人首先是去看网上的各种人的使用感受以及权威的评测结果;人们要去吃一顿窗体底端美食,总是会向周围的人打听哪里的餐厅最有特色……
在消费者的头脑里,当他们要购买某类产品的时候,他们的大脑里面立即的反应是像搜索引擎一样先检索看看自己的亲朋好友同事有没有类似的消费经历,他们非常乐意倾听这样的经验,并把这种别人告诉的经验作为重要参考依据。如果企业的品牌给消费者带来的都是好的印象,那这家企业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因为它赢得了好的口碑,但是如果企业的品牌遭受着别人的批评,那则是企业的悲哀,更悲哀的是企业可能都不知道什么人在什么场合讲了它的坏话,它甚至都不会相信是因为口碑阻挡了它的一部分顾客,遮挡了它的生意。
最伟大的品牌是那些被人们口口相传的品牌,最省钱的宣传也是做到被人们口口相传,虽然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真正地脱离媒体宣传,但如果一家好的企业多了口碑相传的影响,岂不意味着花同样的钱,却得到了更大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