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州既定,一时间幽州慕容声名大振。附近州县纷纷来投:或上表请求接收防务;或上书表示遵从号令的。
慕容复按照先东后西,由近及远的方针,一步步蚕食。没几年时间,除了朔州,寰州,云州,应州四地之外,其它如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涿州;瀛州;莫州;新州;妫州;武州;蔚州均已归属幽州。
自此,燕云一十六州契丹一个也没得着。契丹主耶律德光期间也没少派兵袭扰各地,非但没有捞到多少好处,反而每次被燕云军民合力击败,损兵折将损失颇重。
耶律又气又恨,无奈之下只好屡屡下诏训斥石敬瑭。契丹使者每次到达石氏朝廷,必直呼石氏之名,宣读诏书,大声训斥石氏。全然不把满朝文武百官放在眼里。石氏每次均需跪拜,口称“儿臣接旨”,卑躬屈膝,毕恭毕敬地道歉。
而后晋的使者到契丹,哪怕是进献供奉契丹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使者回来后向朝廷汇报,朝中百官无不感到莫大耻辱。以致后来大多数朝臣都不愿出使契丹,就连民间百姓们都为此愤愤不平,而石敬瑭却从来没有丝毫不耐烦或者怒色。
面对契丹使者的指责,石氏心里面也是憋屈:“燕云一十六州我明明已经割让给你们了,你契丹自己没本事拿能怪我吗?!”
当然,这些石氏只能在心里想想而已。石氏只能忍气吞声,唯唯诺诺。朝廷如此暗弱,下面藩镇则日渐骄横,有些时候仗着自己兵强马壮不听朝廷号令。石氏竟也无可奈何。武力镇压,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只好采取姑息政策,以抱住其统治地位。
云州节度使吴峦就对石氏奴颜婢膝以事契丹十分不满。契丹使者往来经过云州,吴峦非但不给使者行礼,反而张开两腿坐着谩骂他们,有时使者说话过于张狂,态度倨傲,若毛了吴峦还捕杀他们。在他的带领下,朔、寰、云、应四州一直不接受朝廷诏令,拒不交出四州于契丹。耶律德光异常恼怒,屡次派兵侵袭,钧不得破城而入。
眼见得幽州慕容氏势力越来越大,耶律越来越感到对付起来力不从心。俗话说,柿子尚拣软的捏,在多次下诏训斥石敬瑭未果后,恼羞成怒之际,王聪出了个主意:联合石敬瑭,两面夹击攻打朔、寰、云、应四州。等拿下四州后再以此为基础一步步蚕食燕云其它州县。
此计看似平常,实则不然。要知道契丹乃北方游牧民族。其转徒不定、车马为家的游牧生活决定了根据地思想比较淡薄。契丹始终保持着先人在游牧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居处无常﹐四时转徙。
其主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又称四时捺钵。所谓“捺钵”,乃契丹语,又译作纳拔、纳钵、纳宝、剌钵等,相当于汉语中表示皇帝出行所居之处的“行在”或“行幸顿宿之所”。
再看其军制。契丹军大体分为宫帐军﹑部族军﹑京州军和属国军。
宫帐军,征集直属可汗的着帐户壮丁组成,是契丹族亲军,供宿卫和征战,“以行营为宫,选诸部豪健千人,置腹心部”。
部族军,主要由契丹以外的部族壮丁组成,供守卫四边。以上两种部队是契丹的主力。
京州军,亦称五州乡军,征集五京道各州县的汉族﹑渤海族等的壮丁组成。
属国军,由臣属国壮丁组成。後两种部队为辅助兵力。
初期,贵族男子人人服兵役,年龄在15~50岁之间的列籍正军,兵器﹑战马自备。“正军一名,马三匹,打草谷﹑守营铺家丁各一人”,“人马不给粮草,日遣打草谷骑四出抄掠以供之”‘。
从这里可以看出,契丹人外出打仗不没有后勤的。军队所有日常所需主要就靠掠夺。甚至在其国内亦是如此。
契丹讨要燕云一十六州,也不过是作为其“打谷草”之地而已。因此,每占一地,只知道一味抢夺粮草,掠夺人口物资,这就引起燕云军民极大愤慨。但凡契丹骑兵来犯,各州军民必殊死反抗(不反抗或死或被掳走做奴隶)。
等到后来,像王聪这样前来投奔的汉人多了起来。契丹始设南面官和北面官双轨官制,以“本族之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
北面官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
南面官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大部分官名及职掌沿袭唐制。官有实授、遥授之分。职事官与散官及阶、勋、宪衔、封爵、食邑户数等配套。且多有契丹语官名,如林牙即翰林,惕隐掌管皇族政教,夷离毕掌管刑狱,乙里免为诰命夫人,等等。
在汉人的影响下,沿边各置屯田戍兵,易田积谷以给军饷。慢慢开始改变其靠掳掠(打谷草)供养军队的习惯。契丹占领地人民这才慢慢得以修养生息,各地渐渐地不再反抗契丹的统治了。
假如此次只是契丹一路来攻,四州防御起来也不会很吃力。只要紧闭城门,多备滚木雷石和弓箭也就是了。契丹骑兵本就不善长攻城。问题就出在中原朝廷,石敬瑭接到耶律命令后,不敢怠慢。虽然时局维艰,可还是想尽办法,求爷爷告奶奶拼凑了十万人马攻打应州,于契丹军遥相呼应,形成夹击之势。并切断了应、云两州和朔州,寰州之间的联系。
由于此次耶律德光挟怒而来,志在必得。因此准备比较充分,不像以往打谷草只为掠夺人口物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且南北夹击,各州钧不能互相支援,只能各自为战。
敌军攻势猛烈,特别是云州耶律带了京州军和属国军,这两军大都为步军,善长攻城。吴峦虽沉着指挥,竭尽全力抵抗,可城内物资消耗十分严重。吴峦甚至下令把全城所有铜像、铁器之类的全都收集起来融化后打成兵器用来守城,形势已十分危急。
危急关头,有人提议向幽州求救。于是,吴峦连夜派人偷袭敌营,在损失近千人马后终于掩护信使突出重围,向幽州慕容复求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