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孤独地躺在病榻上,等待的死神的来临。护工们不禁窃窃私语,同情着这晚景凄凉的老人。有一天,天色格外阴沉,老人的精神却忽然很好,她目不转睛地望着窗外。
护工好奇地问:“您在等什么人吗?”大家都知道她是没有亲人的。
老人摇摇头:“看这天儿是要下一场雪了,我在等雪落下来。”
“这老太太,下雪和您又有什么关系呢?您整天躺在病床上。”
“下了雪,春天就不远了,春天来了,我家院子里的玉兰就会开花了,那棵玉兰还是我儿子种下的。”
大家猜想,这个老人大概是想念儿子吧。可是,她的儿子已经先于她去了天堂。她活到85岁,身边却一个亲人都没有了,她必定是因为孤独才会时常自说自话。
护工们可怜她,偶尔也会陪她聊一会儿:“老太太,您这一生吃了很多苦吧?”
她扁扁掉光了牙齿的嘴,仿佛在咀嚼自己人生的味道,然后肯定地说:“不苦,我这辈子很幸福,很幸福。”
旁人不做声地笑,谁都知道她的苦。十几岁去做童养媳,等到丈夫成人了,却撇下已经有身孕的她去参军。她独自把儿子生下来,辛苦抚养到5岁,却等来了丈夫阵亡的消息。儿子自幼身体单薄,为了治病,花掉了家里所有的钱。她是靠拣垃圾抚养儿子长大的,可是儿子刚刚有了份可以养活母子俩的工作,却因为意外的事故身亡了。只剩下她,尝尽孤独与凄凉。
那天,雪一直也没有落下来,老人固执地等在窗子前,很晚才睡下。直到凌晨,真的下了一场雪,很大,不知道老人是否看到了。
第二天天亮,人们发现老人已经安详地死在了病床上,嘴角还若有若无地带着笑意。
我相信,这个孤单离世的老人,她的一生如她自己所言,是幸福的。幸福,并不是别人看到的表象。谁能说,花团锦簇、子孙满堂就必定有幸福可言?谁又能说,孤苦伶仃、一生清苦就注定与幸福无缘?
老人的心里有一朵隐秘的幸福之花。
年轻时,她日日期待丈夫的归来。因为期待,每一天都努力、乐观地度过。她想着有一天,丈夫会凯旋归来,与她们母子俩过平淡的生活。因为对团圆的盼望,她心里充满美好希望,日子也不像别人所以为的那样孤苦。
丈夫阵亡之后,她的期待又落在儿子的身上。她期待儿子能平安顺利地长大,能够有所作为,能够成家立业。儿子的每一步成长,都是她心里最坚强的力量,每一次进步,于她都是甜蜜幸福的回赠。
她凭借着那些期待,坚强地走过了漫长的岁月。
只是,她的人生充满遗憾而已。丈夫没有回来,儿子壮年身亡。她心里必定也有说不出的苦,但是,那苦并未占据整个人生,因为她的一生都没有放弃过期待。就在生命快要终结的时候,她还在期待春天,期待一朵花的盛开,期待在花香中闻见儿子的味道。
求而不得,固然是人生一种难以言说的苦。可是因为有所盼望有所追求,这漫长的人生才值得我们去探索、去寻找。
难道不是吗?
在期待一个人、一件事、一种结果的过程中,我们的心会为之欣然、雀跃;我们的行动会因之充满力量;我们的想像会随之生动、蓬勃。因为怀抱着某种期待,生命中的每一天都变得充实、有所向往。仿佛是向日葵,快乐又执著地追着光。
一个人单纯地靠身体的力量机械地完成某件事,其过程必定是枯燥无味的。唯有有所期待、有所盼望,才能在我们的心中开出一朵心灵之花,心灵所散发的精神的力量,在某些时刻远胜于身体的力量。
尽管,你所心心盼望的结果,也许并不如你之意,你的期待可能会落空,但你心里生出的那朵花,绝对不会因此枯萎。从某种意义上说,你已经感受到了那份期待带来的幸福,而真正的结果反倒不重要了。因为,你为了那个期待,在过程中就已经感受到了爱与美。
初谙世事的少年,期待成长后的精彩生活,因此努力丰满自己的羽翼,等待可以飞翔的那天;坠入情网的青年,期待得到对方的青睐,因此热情十足地展现自己的魅力,等待对方被自己打动;餐风露宿的行者,期待春天的温暖与南风的和煦,因此以顽强的毅力度过漫长的寒冬……
期待,是茫茫人生路上一盏盏明灯,在我们茫然无助、失去方向时发出温暖绚丽的光芒,为路人指点出明确的方向。也许,当你为了那盏遥远的灯不辞辛苦地去奔赴,但是到了近前,却发现那盏灯已经熄了,或者它不如你想像的美丽。都无须感到失望与遗憾,回过头去,你可曾发现,因为对这盏灯的追逐,你竟已跨过了曾经以为多么艰难的千山万水的路途。
这世间原本是暗淡无光的世界,因为有所期待,才被一盏盏明灯照亮与温暖。一盏灯熄了,在它的前方还会有另一盏灯亮起。只要你不放弃追寻,不放弃希望,你的路途就永远有光亮,就永远不会失去前行的乐趣。
人生这座迷宫,因为若干盏期待的灯光此起彼伏,才变得愈加绚烂迷人。
他是一个普通的大专毕业生,在北京城里做一份极普通的工作,薪资不高,但也够轻松度日。他对现状并不满意,他期待能够进入公司对面那座大厦去工作。在那座大厦里,有一家业内颇有名气的大公司。
可是,他也清醒地知道,这个期望对于自己而言有些过高。首先,他没有对方所要求的最基本的本科学历;再次,他没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最重要的是,他没有足够抢眼的专业水平。但,他最可贵的一点,是敢于期待那盏高处的明灯。
每天早晨来上班,他都会在窗前仰望一下对面的大厦,然后深吸一口气,快乐地开始一天的工作。虽然这份工作做起来有些枯燥无趣,但他很努力地去做。别的同事不免笑他,何必这么认真,有些事敷衍一下就可以;也有人笑他付出的劳动,早就超越了他得到的薪水,多么不值得。只有老板很赏识这个卖力的员工,渐渐也就把公司里最重要的工作交给他。
他仍旧是那么精力十足地做着鸡肋的工作。但是别人并不知道,他是在利用这份工作来蓄积自己的经验,来提高能力。周末的时候,他就去读本科的自学考试。他一心按照那家大公司的用人标准来约束自己。
终于,在他自己觉得有信心有把握的时候,他等来了对方招聘员工的信息。他欣然地去面试,负责招聘的人却遗憾地告诉他:“对不起,您的条件很合适,可是我们公司上层突然调整了招聘计划,这个职位我们暂时不需要人了。”
一瞬间,他懈了气。就好比一路披荆斩棘地爬到最高的山顶,结果却发现山顶上什么都没有。当期待落空,失望像一座巨大的山峰,压在他的背上。他忽然觉得茫然,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但是,就在他沮丧地坐在马路边时,命运之神主动向他伸手了。面试他的人,主动给他打了电话,说:“我朋友那里正在招聘像你这样的人才,如果你感兴趣,可以去试一下。”对方给了他一个地址,那是一家与这个大公司齐名的单位。他投了简历,接受了面试,竟然很快被录用了。
几年之后,他已经成功地升为部门的主管,事业顺畅。他不无感慨地说:“我职业生涯中最好的时光,其实不是有所成就之后,而是那段在小公司仰望对面大厦的日子。因为对那座大厦充满期待,所以自己心里充满了力量,觉得每一天都过得很有朝气。”
因为有所期待,你行走的每一步都神采飞扬。虽然期待难免落空,可是人生并不会因此遗憾,因为在期待的过程里,你为了所期待的目标而努力、追寻,必定已经得到了那份期待的馈赠,那就是,你化茧成蝶的蜕变。
在北美洲有一种穴居17年才能化羽而出的蝉。
在地下生活17年,简直让人无从想像。可是蝉只要想到自己17年后羽化蜕变的美丽,它的内心就生出乐观的力量。它唱着不被人知晓的歌,在黑暗的地下,期待着阳光、期待和风、期待着飞翔。凭借那份美好的期待,它在黑暗中为自己开辟了美丽的心灵花园。
所以,蝉的17年过得并不如其他昆虫所想像的那样凄苦。在它的地下洞穴旁,偶尔会搬来新的邻居,邻居想这只蝉多可怜,没有光、没有自由还傻傻地唱歌。它们不曾期待过,当然不知道蝉心里的快乐。
17年终于到了,蝉钻出地面,震动漂亮翅膀飞上了树枝。阳光那么明亮,和风细暖,蝉真快活。蝉很快找到了理想中的伴侣,它们举行了婚礼。可是雄蝉交配后即死去,母蝉亦于产卵后死去了。因为,这是17年蝉无法逃脱的宿命,是它们必然要面对的生命历程。
17年的等待,期望终于成真,结果却在一瞬间又全部失去,包括生命本身。大家不禁为蝉抱不平。可是这只蝉却死得心满意足,因为它曾经拥有过快乐的17年。
人生数十载,其实也不过如蝉的17年。大多时刻,我们需要忍耐、需要找寻、需要不断地充实提高,也需要不断地跌倒、失望,因为幸福并不是唾手可得的事情。幸福是挂在树上的果子,无论那棵树是高是矮,都需要你去攀爬。每一颗果子都是你的一个期待,也许你顺利地就摘到了它们;也许你费力爬上去,果子已经烂掉了。可是人生的乐趣并不完全在于享受那枚果子的甘甜,你不觉得,摘取果子的过程更令我们振奋吗?
懂得生活的人,是乐于去寻找幸福的,而不是呆呆地等待幸福来敲门。然后你会发现,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你曾有所期待,才会感到失望。若连期待都不曾存在,这生活还不如同一口干涸的枯井,只剩下机械的呼吸。
在漫天的冬雪中,我总是像孩子一样欢喜。因为我也像那孤独的老人一样,热切地盼望着春天。虽然冬日漫长,但冬雪之后,春天就不远了。忍受过寒冬,我期待着春天的第一朵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