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从这个陶匏有带鸡形盖来看,可以推测在战国时,天上的匏瓜星座就已经和“天鸡”联系起来了。当然,星座用“匏瓜”命名,时代应当更早。《诗·豳风》上说“八月断壶”,是农民采摘甘瓠作为食物的记载;《诗·小雅》上说“幡幡瓠叶”,反映当时把甘瓠叶煮熟当菜吃的情况;《诗·邶风》上说“匏有苦叶”,是形容古人佩带匏壶涉水的情况;《诗·大雅》上说“绵绵瓜瓞”,是形容子孙昌盛如小匏瓜生殖繁衍一样。其它古文献上,也有类似记载。这些记载同样可以印证,我国古代天文学中对“匏瓜”星的命名由来已久。这样看来,“匏瓜”星的命名,应相当于《诗·豳风》、《邶风》《小雅》等民谣流传的时代,早于东周。
韩:这结论多坚实,任你有多大力气也撼它不动。难怪大任先生说:“这篇文章是张颔考古与天文相结合进行学术研究的代表性例证之一。”读这样的学术文章,真让人有如饮甘泉,浑身清爽之感。
张:过誉了。不过我对这篇文章确实是满意的。“文革”后复出,总得拿出个像样的东西。那一段我正在研究古天文学,对这类事考虑得比较多。
韩:我注意到,文集中你很少注明文章写作时间,注了时间的只有四五篇,三篇谈印的文章有两篇注了时间,这篇也注了,不光注了时间,还写了地点,“一九七八年一月十三日于太原”,可见你对这篇文章的珍爱。
张:这篇文章先是在《山西文物》一九七九年第一期上刊出,后来《光明日报》文物副刊的编辑见了,又在同年八月二十二日刊出。外地老朋友见了,有的打电话祝贺我复出,说经过这么多折磨,仍笔力雄健,宝刀不老。
韩:同一时期,《检选古文物秦汉器考释》中对秦吕不韦“少府”戈的考证,也堪称经典之作。
张先生笑了:你真是搔到痒处了,我正要说这个事呢。
太原有个电解铜厂,是个老厂子,在并州路上,跟省文物工作委员会的关系一直很好,那些年经常从回收的大量废铜中,检选出有价值的历史文物,提供给我们。大约七十年代末期,从陕西运来的大批废铜中,又检选出一批古代文物,其中包括汉唐的各式铜镜,南北朝时期的小型造像。最有价值的两件,一是秦始皇五年吕不韦造的兵器“少府”戈,一是西汉早期的量器“尚方”椭量。量器就不说了,单说“少府”戈。
他们送来,登记造册后我很快就看到了。一看就知道,这是典型的战国式兵器,虽然残损,丝毫无损它的历史价值。“胡”(说着,伸开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拇指朝下),就是拇指这个地方,长十一厘米。援就是食指这个地方,原来要长些,断了一部分,仍有八厘米。胡上有四穿,就是四个穿皮条的小孔,长方形。“内”有一穿。“内”是戈朝里的那个刃,像个斧头似的,斫人用的。字都在“内”上。下面有细线条刻画的文字两行,共十九个字,断句为:“五年,相邦吕不韦造。少府工室阾丞冉,工九。武库。”背面铸造有“少府”二字。正面的铭刻文字,线条流利,笔法熟练,是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秦国文字。吕不韦的“吕”字附于邦字的右下方。“令丞”的令字左旁从“阝”,作“阾”。五年,指秦始皇立为王以后的纪年,公元前二四二年。相邦,这个词儿听起来怪怪的吧?
韩:前不久,湖北作协搞个活动,邀请我去,十几个人去了武当山、神农架、三峡大坝等地参观游览,坐的中巴车上,一路上都在放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里面给吕不韦叫“相邦”,我心里还在想,该叫“丞相”或“相国”,怎么会叫“相邦”呢,原来秦朝真的叫相邦。
张:战国时期,好些许多国家称宰相为“相邦”或“丞相”。一九七一年新郑出土的战国兵器中,有的戈上就刻着“相邦”的名称。《秦会要》职官部分说:“秦……置丞相……武悼王二年始置,有左、右。始皇立,又尊吕不韦为相国。”《史记·吕不韦传》上说:“太子政立为王,尊吕不韦为相国。”《汉书·百官表》里说:“相国、丞相皆秦官。”在古文献中是不见“相邦”这个名称的。王国维《匈奴相邦印跋》一文中说:“考六国执政者均称相邦,秦有相邦吕不韦(见戈文),魏有相邦建信侯(见剑文)……史家作相国者,盖避汉高帝讳改。”《汉书·百官表》里说:“高帝即位,置一丞相,十一年更名相国。”从而我们知道史书上所说“尊吕不韦相国者”,实际上当时的名称应该是“相邦”。
吕不韦制造的兵器见于着录的,我见到的有三件资料。其中一件“诏事”戈,上面铭刻的文字,跟这件“少府”戈上的铭文文法相同,尺寸大小也相近。
韩:戈上这些字,作何解释?
张:一个一个说。“少府”是供养帝王的私府,也是官名,《史记》上有“少府章邯”的记载。秦代以后,历代王朝都有少府的设置。
“工室阾”以下几个字很有讲究。
“工室阾丞冉”。“工室”可能就是《汉书·百官表》中所谓“考工室”,也叫“考工”,属于“少府”。“阾丞”即“令丞”,“阾”是“令”字的繁书。“令丞”是掌管“工室”的主要官吏的职称。在汉代“少府”所属官吏中有“考工令丞”,当为秦时遗制。《秦会要》职官部分有“尚书令丞”、“太官令丞”、“中书令丞”、“谒者令丞”、“乐府令丞”、“太医令丞”、“都水令丞”七种,而无“工室令丞”。这件铜器铭文的发现,对秦国的官制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冉”是“工室令丞”的名字。
“工九”。“工”是指铸造器物的工人。“九”是铸造器物工人的名字。秦汉间兵器铭文中多勒有工师、冶尹以及工人的名字,有的还把罪犯服刑期的工人名字连同所服刑名,都一齐刻在器物上面,如“……鬼薪工某”等。想来是为了检查铸造件的质量,便于追查责任的一种措施。
“武库”即为少府下属贮藏兵器的机构。
这段铭刻文辞,总的意思是说这件兵器是在秦始皇立为秦王的五年,吕不韦做相邦执政时,由王室的少府为武库所造。具体承办的官吏是“工室令丞冉”,制造工人的名字叫“九”。
韩:这么一考证,就把这件戈,从制度的层面上坐实了。深一层的意义,有待进一步的阐释。考过之后,该着“释”了。
张:怎么释,全看对这一段历史的见识。当时掂量着这件兵器,我心里真是感慨万千。平常人说起吕不韦,首先想到的是《吕氏春秋》,是将赵姬推荐给秦公子子楚,就是后来的秦庄襄王。抚摸着“少府”戈,我觉得跟吕不韦一下子亲近了许多,谁敢定这个戈,吕不韦没有拿过,至少也是看到过吧。这就是考古工作者的幸运!
张先生接下来的讲述简略得多。兹将《检选古文物秦汉二器考释》中《吕不韦“少府”戈》的最后一段抄录如下,以见张先生史识之丰赡:
这件兵器的铸造时间,正当吕不韦得势之时。吕不韦于秦庄襄王元年已为丞相,封文信侯,食邑河南(蓝田十二县)十万户,第二年吕不韦领兵伐灭东周。第三年,庄襄王死后秦始皇立为秦王(“始皇帝”这个名称是二十六年他消灭六国以后才定的称谓,但历史学者习惯地从他立为秦王时便称作“秦始皇”了),即尊吕不韦为相邦。当时秦始皇才十三岁,所以委政于吕不韦,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他主编的《吕氏春秋》就是这个时候完成的。当铸造这个“少府”戈的时候秦始皇才十七岁。此后五年即秦始皇十年(公元前二三七年),因嫪毐作乱事牵连到吕不韦,被免去相邦职位,逐出咸阳回到“河南”的封地,这时秦始皇二十三岁,已经可以自己施行皇帝的权力了。第二年吕不韦自杀。吕不韦在秦国执政共十三个年头(公元前二四九——前二三七年)。这件兵器是吕不韦当时权力的一个象征。我们拿起这个戈就不由得使人想到这件武器的时代背景,并不是空虚的岁月。在吕不韦执政期间秦国灭掉了东周,攻占了韩国的成皋、荥阳、巩和上党地区以及另外的十三个城市,初置三川郡。攻占了魏国的朝歌、汲、垣、衍、蒲阳等二十个城市。攻占了赵国的榆次、新城、狼孟、晋阳等三十七个城市,初置太原郡。攻占了燕国的酸枣等二十个城市,初置东郡。当吕不韦因嫪毐作乱牵涉到他的时候,秦始皇因“为其奉先王功大及宾客辨士为游说者众,王不忍致法”,仍不忍杀掉他。当他被逐回“河南”闲居的一年之内,“诸侯宾客、使者相望于道请文信侯”(见《史记·吕不韦传》)。他的势力、威望、影响仍然很大,所以引起秦始皇的畏忌,从而令其迁蜀威胁他自杀,他自杀之后仍然有数千宾客偷偷地举行葬礼并痛哭哀悼。为此,秦始皇为了消除吕不韦的影响,对参加其葬礼并举行过哀悼的数千人分别类型加以惩罚。凡国籍属于三晋者驱逐出国,属于秦国者,夺其秩级,流放远境。这件吕不韦的“少府戈”经过了如此不平凡的岁月,仍于两千二百多年以后被我们发现,虽然有所残损,但毕竟是难能可贵的。
韩:刚才说了,大任先生说你做学问的方法是多重防线,层层剥皮,前面那篇《瓠形壶与“匏瓜”星》可说是“多重防线”的典范,这篇《吕不韦“少府”戈》则可说是“层层剥皮”的典范。前者未谈出土器物之前,先是一大通关于匏瓜星、匏瓜、陶匏的概述,天上地下,典籍民俗,广征博引,铁壁合围,如猛狮搏兔,擒住的是一只闻喜邱家庄出土的小小陶壶。一下子就将这个出土器物钉在了历史的坐标上。后者则反是。一起首就说了“少府”戈的来历,形制,然后对戈上的铭文一一考证,得出此戈确为秦相邦吕不韦府中所制的结论。至此还仅是考而未释。随后引出的一大段释文,则由这一件小小的兵器,引发了对一个时代的描述,让人看了,如同一支铁骑,疾如闪电,冲入历史的深处,搅了个天翻地覆。痛快,痛快!
张:像这类题目,我做了许多卡片,随便几个凑在一起,再翻翻看过的书,就能写出一篇。有的就在脑子里,现成的,唉,要不是“文革”,该写多少文章!
韩:我有个感觉,你这些学术文章,不管长短,如何开篇,如何收束,起承转合,都极讲究,又不落俗套,你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张:说来不怕你见笑,未当考古所所长前,我连学术文章该怎么写都不知道。我做学问有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写文章也一样。原本就不是学问中人,出于工作需要,从行政事务上转到学术战线。开始写论文,也不懂是学术争论,只是出于对有的人不调查研究就发议论,洋洋万言地写文章不满意,想给以反驳。到后来,结识了不少前辈名家,有了实践,方知做学问不能凭意气用事,为文就更加慎重。学写论文,主要的是揣摩名家写的学术文章。再就是不惮修改。我写文章,初稿拉出来很快,写好了不急于拿出手,总要反复检验,不光事例、引用要牢实可靠,一字一句也要妥妥贴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韩:你这一点,跟许多史学前辈的做法极为相似。不久前我看《励耘书屋问学记》,收有陈垣先生弟子李瑚写的一篇文章,叫《励耘书屋受业偶记》,说陈先生主张文章写成后,要反复推敲,甚至放置一个时期。说别人写文章三四次易稿,他做文章至少七八次易稿。最有意思的是,他是广东人,广东有做红木家具的传统,他就拿做家具来打比方,说“做得容易,打磨则更费时日”。你的文章,能看出打磨的功夫,但读起来又流畅自然。当然,考古文章中有许多生僻难认的字,是没办法避开的。
张:要写好文章,最重要的是多看书,从中发现问题,古人说“读书得间”,就是这个意思。有些来我这儿的年轻人,一说就是他要做哪个专题,问我能提供什么材料,该看些什么书。你就是把书名给他说了,他也只是从中找跟自己课题有关的材料,那不叫读书,叫“铲探”。就像考古工地上,用洛阳铲打探孔,一铲子下去就想探个青铜鼎,那怎么能行。
韩:说得好。我最近看了台湾学者严耕望的论文集,也是这么说的,提醒他的门人,“要看书,不要只抱个题目去翻材料”(《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第五六五页)。
张:学问上没有“方便面”。
韩:看书发现问题,可说是“顺流而下”,抱个题目翻书,可说是“逆流而上”。逆流而上,必然处处吃力,捉襟见肘,顺流而下就不一样了,轻松愉快,左右逢源,感觉好得很。
六点,已是黑天黑地,出得门来,竟飘起细碎的雪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