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好的导游词跃然纸上,要让人有身临其境、人景合一的奇妙感觉,这就要求导游词不仅要达到结构严谨、层次清晰、主次分明、文字流畅的一般的好文章的标准,而且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内容的趣味性
导游词要具有趣味性,通常在写作上使用以下两种方法:
一是采用编织故事情节的方法。比如说,讲解一个景点,可以不失时机地穿插一些有趣的神话传说和动人的民间故事,这样能有效地激起游客的兴趣和好奇心。需要指出的是,导游词中选用的故事传说、笑话段子应内容健康且与景点密切关联。如介绍我省北武当山,就引用了一个神话传说:
相传,净乐王太子玄元14岁时诚心修道,经过42年风风雨雨的磨炼,在湖北武当山修成正果,被封为北方正神,这就是道教尊奉的神——真武大帝。被封为北方正神之后,真武大帝决定在北方寻找一座山作为行宫,于是先后99次游历北方。当他第99次游历北方时,一日他驾祥云来到吕梁地区的关帝山区,发现有一座山雄踞于群峰之间,顿时心中一亮,赞道:“好一座奇山秀峰”。但是,又感到主峰略低了一些,于是便用两手指捏住顶峰,微微向上一提,峰顶顿时就升高了99丈,远远高于四周群峰,他高兴地说:“又一武当山兮!”从此北武当山正式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这一传说使景点增加了神奇色彩,令游客对这一景点增添了更多想象和好奇。
二是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穿插一些笑话、段子,插科打诨,并灵活运用多种导游方法,临场发挥,随机应变。比如:问答法、触景生情法、制造悬念法等,使气氛活跃,听者欢笑,增加游兴。
(二)增强语言的生动性
导游词要生动优美,引人遐想。一篇描写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导游词,其优美动人的语言,会令人怦然心动,展开无限的遐思。俗话说“看景不如听景”,很多的景色风光正是得益于导游的妙口生花而胜名远扬,令游客趋之若鹜,不远万里争睹“庐山真面目”。
为使导游词更具生动性,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比拟、夸张、象征等,描绘生动的画面,勾勒鲜活的场景,赋山水风光以生命,赋人物建筑以灵气,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人与景物的心灵契合,令游客留连忘返。
比如在介绍晋祠圣母殿中的唱戏仕女时,有这样一段描述:
当中最出色的便是这位头扎红饰唱花旦的宫女,不仅眉清目秀,身段苗条,而且含羞带笑,一副满足的神情,大概是刚刚唱罢,受到了圣母的夸赞。可是如果我们从侧面看去,则是另一番表情。隐约可见其红肿的眼睛和含泪的眼角,反映出她内心的苦楚,很显然是强压心中的辛酸在圣母面前尽可能表现得欢快些。
此一段寥寥数语,一个似笑还怨、内心矛盾的宫女形象跃然眼前,不禁让人对宫女产生深深地爱怜,对她的境遇产生深深地同情。
(三)突出讲解的针对性
导游词要富有特色,不千篇一律。一个景点会迎来不同层次、不同国籍、不同年龄的游客,即导游的对象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景点也会经历时世变化,四季更迭。因此导游词要因人而异、因时而易,即根据不同的游客和不同的时间、环境、场景灵活变化,有的放矢。比如山西平遥日升昌票号,在导游时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游客使用不同的导游词。对参观票号的专家学者要侧重票号的发展历史、管理体系、运行机制等,对学生、普通游客要侧重票号的历史掌故、人物轶事、发展历程等,对外国游客要侧重票号的历史文化背景、东西方环境差异、发展沿革等。
例文
大槐树导游词
朋友们:
我们现在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古大槐树处。古大槐树,又叫洪洞大槐树,位于洪洞县城西北2公里处。这株主干粗壮、枯枝杈桠、沟壑遍身的古木,就是古大槐树。
“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中华大地广为流传,妇孺皆知。如若追寻它的由来,还得从元朝末年说起。
元朝末年,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仍,民族矛盾激化,爆发了红巾军大起义,元政府予以残暴镇压,激战十余年,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等地百姓十亡七八,原本人丁兴旺之地变得道路阻塞、人烟断绝。明初“靖难之役”的拉锯战,更是雪上加霜,许多地方出现千里无人烟的局面。
与中原邻省不同,元政府统治的中心腹地山西却幸免天灾战乱的祸害,风调雨顺,经济繁荣,使得这里人丁兴旺,加之大批难民落足,山西尤其晋南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为了发展经济,巩固政权,明初从洪武到永乐十五年,五十多年的时间里,明政府一共组织实施了8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这里原有一座创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的寺院——广济寺,寺院规模宏大,殿宇巍峨,僧众济济,香客不绝。寺旁植有一颗“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汾河滩上的老鸹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十分壮观。树下,车马大道横穿而过,四方行人络绎不绝,是个交通要地。由于洪洞地处人口稠密的中心地带,又地势开阔,四通八达,便于集中驻扎移民,因而明政府就在广济寺设局驻员,专办移民事务,大槐树下成了移民的聚散之地。
迁出的移民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北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少部分迁往晋北、陕西、甘肃、宁夏,这些移民后来又转迁到云南、四川、贵州、新疆及东北。如此长时间、大范围、有组织、大规模地将一方之民散移各地,在中国历史上也仅此一例。当年,移民们就是在这里领取“凭照川资”后上路的。临行之时,移民纷纷折槐为记,频频回首,最后看到的只有大槐树和老鸹窝,大槐树和树上的老鸹窝就成为移民惜别故土的标志。随着岁月的流逝,后人们已记不清到底迁自何县何村,惟有大槐树深深刻在了一辈又一辈人的心里。
据说当年移民时,为防止逃跑,官兵每登记一个,就让被迁的人脱掉鞋,用刀在小脚趾上砍一刀作为记号,因而直到今天,凡是槐乡移民的后裔的脚上小趾甲都是两瓣。“莫道渊源无考证,私家记述最为真。”“故老相传谈轶事,问君足指果如何?”各位若有兴趣,不妨自我查验一下。
迁徙时,官兵为防止百姓中途逃跑,往往采用反绑形式,然后用一根长绳连接起来,押解上路。由于路途遥远,时间长了,背手成为习惯,以后迁民仍大多喜欢背着手走路,其后裔也沿袭了这个习惯。
还有现今常用的“解手”一词也来源于迁民。据说在长途跋涉中,人们需要方便时,只好向官兵报告:“老爷,请解手,我要小便。”次数多了,语言就简略了,只要说声“老爷,我解手”,双方就都明白了是什么意思。此后,“解手”成为一个特定含义的名词。
关于大槐树的传说还有很多,诸位如有兴趣,可以自己去进一步收集。
移民迁到新居后,为了寄托对故乡的思恋,多在新居前栽种槐树以志记念。还有些移民以原籍命名村名,如北京郊区有赵城营、蒲州营、长子营、红铜(洪洞)营等,说明了他们当年的迁徙地。许多流传至今的族谱碑文,也记载了迁徙的过程。这些都是当年移民背井离乡的历史见证。
……
朋友们,请看这座碑亭。它建于1911年,是由村民景大启集资修建的。碑亭所在地,就是古大槐树的生长地。这座亭虽不长,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高3.5米,宽80多厘米,碑额盘龙间篆书“纪念”二字,碑上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书大字,碑阴刻着叙述迁民事略的碑文。碑亭后的石经幢,古朴典雅,为金代作品,是原广济寺的遗物,也是当年迁民情景的目击者和见证者。
据载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卢永祥等三镇兵进攻山西革命军,所到之处,肆意抢劫,唯独到洪洞后,军士经古大槐树处,全部下马罗拜,徘徊不肯离去,而洪洞百姓生灵财物都得以保全。这一段传奇,也使洪洞人引以为自豪,从而留文记载。
碑亭右侧的3间建筑,是寻根游人歇憩品茗的茶室,楣上匾题“饮水思源”四个大字。诸位不妨在此略坐饮茶,以发思古之幽情。
……
(前言和结束语略)
【写作实训与实战演练】
一、请根据以下材料设计一则广告文案,要求文案要素齐全,形式新颖。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