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清朝末年五月的一天,阳光是那么地灿烂,枝叶早已变绿,风吹在身上又软又温。江苏泰洲石堰里米店的老板赵植林和妻子沈丹妹,正在为自己的独生儿子赵健飞与杨树铺于氏家的闺女于淑仪办着婚事。为了这喜庆的日子,赵植林和妻子沈丹妹可是准备了很久。
在杨树铺,姑娘出嫁,是很看重男方的门第、家产的。今天的新娘是杨树铺方圆十里内长得最漂亮的于淑仪,新郎赵健飞陶醉了。他感谢父母为自己寻了这么漂亮的媳妇。新娘于淑仪不但人漂亮,而且伶俐聪明心地善良。
自从于淑仪嫁进了石堰里赵健飞的家以后,赵健飞每天都沉浸在兴奋的喜悦中。他心里暗暗地发誓,一定要让自己心爱的女人过上幸福的生活,爱一个女人就应该给她幸福,而不应该让她流泪。
赵健飞早年读过几年私塾,过去又跟着姐夫黎浩南和姐姐赵琼花跑过好几年的龙套且挣了些钱,在石堰里开了一家米店,于淑仪在旁边搭搭手。他继续跟着姐夫和姐姐跑,尽管每天都很辛苦,赵健飞与于淑仪在父母亲的身边从不叫一声苦,就这样一家人过了好几年,经济上依然比较拮据。
转眼到了冬天,赵健飞的母亲沈丹妹突然咳得不行,请大夫过来看过,什么方子也用上了,可就是病越来越重,还没过完年,母亲就撒手离去了。悲痛的父亲赵植林和儿子赵健飞刚把母亲的后事处理完没过多长的时间,姐夫黎浩南也出车祸归西了。悲伤的父亲看着可怜的女儿和她的孩子,老泪纵横:“琼儿,别哭了,带着孩子搬回来吧,这样大家也有个照应。”
父亲一句温暖的话,让姐姐带着六岁的孩子搬回了石堰里家里。姐姐带着孩子搬回来以后,每天就跟着父亲赵植林去米店卖米,就这样过了好几年。父亲又托人给姐姐说了另一门亲事,男的是个军人,家里的条件还挺不错的,所以不到半年的时间姐姐就结了婚搬出了石堰里。由于后姐夫经常打仗不在家,姐姐一个人带着孩子的日子就比较孤单清苦一些。经常带着孩子回石堰里父亲家里。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姐夫就在前线战场上阵亡了,那时姐姐已经生了第二个孩子。石堰里以外的人对姐姐开始说三道四了,传这个孩子肯定是野种,说来道去的就传到了赵植林的耳朵里,为这事父亲赵植林恼羞成怒,不分青红皂白地竟把姐姐赶出了泰洲城。
姐姐一个人带着两个可怜的孩子背井离乡一路乞讨,最后实在是过不下去了,孩子又生病,姐姐一时想不开丢下可怜的孩子自尽了。姐姐死后,赵健飞感到内疚,还是把姐姐的两个孩子找回来了。
赵健飞的妻子于淑仪看到姐姐留下的两个孩子后,心疼地说:“健飞,我看孩子没了妈妈很可怜,我想好了,我们再苦再累也要把姐姐的两个孩子抚养大。”
赵健飞看着心地善良的妻子,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紧紧地把于淑仪搂在怀里说:“淑仪,真是委屈你了,跟着我吃苦。”
“没什么,我们可是一家人啊。”
赵健飞暗暗地发誓,一定要想办法改变现状,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自从姐姐死后,父亲赵植林带着姐姐的儿子整天就忙乎米店的生意。姐姐的大儿子非常懂事、聪明,赵健飞有空的时候还教会他认了些字儿,没过多长时间,姐姐的大儿子已经会写能算了,赵健飞看到姐姐的孩子那么聪明,决定送去泰洲城念念书,将来也让孩子有一个奔头。
第二年的春天,赵健飞的妻子于淑仪生下了一男孩,全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了,可惜孩子还没满月就夭折了。
有一天,姐姐的大儿子突然从泰洲跑回来告诉赵健飞说,他念书快念完了,他在学校认识了一个朋友,家是广州那边的,刚好家里的工厂需要工人,想去那边挣点钱。赵健飞开始不同意,后来在父亲的劝说下,同意了姐姐的大儿子去广州。在走的头一天晚上,赵健飞把他叫到了身边。
“孩子,你想离开这里舅舅也留不住你,你长大了想出去看看也好,只是舅舅有几句心里话要对你说。一个人在外面一定要多加小心,苦钱不容易,要懂得节俭,如果能攒点钱将来也好为自己打算。”
“舅舅,我记住您的话了,我不在外公和舅舅的身边了,你们要保重身体。”
姐姐的大儿子离开泰洲去了广州,开始还给家里写信来,时间长了信件也少了,后来听说姐姐的大儿子去广州后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因受不了折磨,就跟着同路的伙伴逃了出去,参加了北伐军,就再也没有音讯了。
一天,赵健飞去江苏泰洲朋友的茶室里帮活,前姐夫黎浩南的表哥满头大汗地跑来告诉他说:“健飞,你怎么上这儿来了,我到处找你。”
“表兄,什么事啊?”
表哥把赵健飞拉到茶室的外面,很神秘的说有一个朋友在上海滩老沙逊洋行做大事,挣的大洋比赵健飞在米店里挣得要多得多。赵健飞动心了,就要了表兄的朋友在上海的详细地址后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晚饭之后,他就把去上海做事的想法给父亲说了,开始父亲死活也不答应,还生了儿子好几天的气。后来父亲琢磨了好几天,他想,他供儿子读了几年的书就是希望儿子能挣大钱,回来能有出息,否则,含辛茹苦地供儿子读书干什么呢?他终于同意了让儿子去上海闯一闯。
一八九八年六月,赵健飞带着妻子和姐姐的小儿子,还有赵健飞的义兄陈孝贤离开了江苏泰洲的石堰里,来到了十里洋场的上海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