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拖沓是一种天生的性格,那么凡事都应当慢条斯理,但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会发现,拖沓的人之所以拖沓,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让他们心急火燎的事情,一旦遇到了,拖沓的性格会在顷刻之间一扫而光。
积极是指对待领导、朋友或者同事交办的事情快速响应并拿出成果,甚至没有交办也能提前预测并付诸行动,故而积极也称之为主动。而拖沓则相反,往往需要他人的提示、催促或者警告之后才会付出相应的行动,有时甚至仅有行动却没有相应的结果,故而也称之为被动。从日常的现象看,做事积极的人似乎总是积极,而做事拖沓的人几乎凡事都拖沓。一般人认为积极与拖沓是人的性格。人们对那些做事拖沓的人往往会多绷紧一根弦,但在批评与抱怨之后往往又无可奈何无计可施,似乎这一切都是天生注定性格使然,很少有人敏锐地看到积极与拖沓背后的经济学原因。
从经济学角度来观察积极与拖沓,除了值与不值的公理之外,还要继续用到收益与成本的基本原理,同时也将涉及经济学中博弈论里的信息不对称等其他知识。
1.积极与拖沓不是性格所致
和急躁、吝啬等性格一样,拖沓也是当事人理性选择的结果。
当然,当事人的理性选择,在旁人眼里恰恰是稚嫩与不成熟。如果拖沓是一种天生的性格,那么凡事都应当慢条斯理,但我们留心观察周围的现象,会发现,拖沓的人之所以拖沓,是因为他们没有遇到让他们心急火燎的事情,一旦遇到了,拖沓的性格会在顷刻之间一扫而光。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接电话。做事再拖沓的人,接电话也不见得比做事积极的人节奏慢一步。因为,在一般人心中,电话都是稍纵即逝的,每个人都生怕错过了一个电话而耽误了事情。但在一向做事积极的大老板和大领导那里,却往往不愿意接陌生的电话,因为在他们心中,陌生的电话往往是不重要不紧急甚至是与己无关的。
再比如说,做事拖沓的人,如果自己的孩子生了病,那么他会心急如焚,相反,如果自己身体有什么不舒服,他们反而会硬着头皮支撑几天。为什么?这就是信息不对称。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的双方,一方对情况一清二楚,另一方却对相关情况一无所知,这时,了解情况的一方在交易中会更加主动获利更大。小孩子生病,拖沓的人会立即行动起来,或到诊所,或去医院,原因就是大人对小孩子的病情不了解具体情况,不去医院风险太大,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将悔之莫及。相反,大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能够感觉预判,不必忧心如焚。将生病的小孩送到医院之后,掌握信息的一方是医生,医生说该怎样,一般家长不敢说个不字,因为,家长对孩子的病情一团漆黑,医生的话就是指路的明灯。
同样的道理,积极的人做事偶尔也会拖沓。我记得在政府做秘书的时候,有一次下乡搞专项工作,内容是督促和协助当地乡政府把一些没有办理相关批准手续的房子拆掉,理由是乱占滥用耕地。头天晚上,我们带队的领导在乡政府班子会上布置工作时,从重要性、必要性说到“但惜方寸地,留于子孙耕”等名言警句,可谓热血沸腾慷慨激昂。但是,第二天到了现场,我发现带队的领导始终躲在队伍背后,任由地方领导与当地百姓在那里热血贲张地据理力争,有时还推推搡搡,气氛相当紧张。我当时还是典型的愣头青,居然不知趣地问旁边的同事,我们的领导口才这么好,为什么不上前同老乡理论一番?旁边年长同事瞪了我一眼:“你傻呀,这个时候上前,万一被老百姓的锄头砸着了怎么办?”被他一点拨,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领导的积极其实是叫别人积极,自己则绝对不会冲锋陷阵。我当时的脑海里不由想到电影中国民党军官的某个镜头:“弟兄们,给我顶住!”
传统的定义里,积极主动一般是正面的褒义的,而拖沓被动则是负面的贬义的。但事情也有例外,积极主动却没有思考,有时候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2000年,我曾经短暂地在某外资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担任的职务是知名电源制作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上任第一天,下面的部门经理给我送来三张要求加薪的单子,我问部门经理这个需要我签字吗?部门经理告诉我,人力资源总监在调薪单上签字是工作惯例,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而我不签字,他们是没法调工资的。我一听,觉得自己权力挺大,很开心,简单地问了问情况就签字放行了。没想到,单子到了最终审批的总经理那里,悲剧发生了。
总经理打了一个电话叫我过去,连珠炮似的提了七八个问题,我一下子就蒙了!“这几个人是什么时候进厂的?为什么只有这三个人在这个时候加薪,而同来的其他人为什么不加薪?为什么要加到这个幅度?与其他已经在岗的同类工人有没有等级上的差异?如果还存在着差异,那差异的依据是什么?这几个工人转正前有没有经过专门的考评?……”一连串的提问,让我大汗淋漓坐立不安,一向口齿伶俐的我早已晕头转向无话可说。
总经理最后一句话让我终身难忘:你真胆大,什么都不了解,第一天上班就敢大笔一挥签字?你要记得,签了字就意味着责任。第一天上班,表现积极一点,这是可以理解的,但积极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了责任!
这件事让我从此醒悟,仅靠满腔热情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心中没有装着责任,积极完全有可能变成莽撞。
通过前面三个例子,再结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我们发现,一旦一个人认为重要并且紧急的事情,他会马上去办,拖沓的作风立刻消失;相反,一旦一个人认为对自己不重要不紧急或者做了反而有损害和危险的事情,那么他的态度就会转变,积极也变得拖沓。在重要性与紧迫性并不十分清晰的情况下,贸然的积极有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危险或者给公司带来损失,此时拖沓反而有可能是一种正确的选择。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贯拖沓的人,本质上是其对事情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认识不够,他认为不值得积极的事情内心里自然会放松对时间的要求。如果我们要想使自己的工作作风由拖沓变成积极,重要的是我们内心应当改变对日常工作和周边事情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
2.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如果一个人的拖沓是故意的,那在拖沓的背后一定有利益的因素在起作用,假定我们不去解决这现象背后的根本性障碍,一味地要求当事人改正性格,强迫他从拖沓变为积极,这种要求无异于缘木求鱼水中捞月。旁人喊破了嗓子,当事人仍然酣声如雷,因为,他本来就是在装睡。
一般来说,领导(无论企业还是行政)不仅要主动安排自己的工作,还要做好下属的工作安排。所以,我们一般说某人工作不积极,这个人基本上是说员工,领导不在传统的办事拖沓之列。其实,领导也会拖沓,并且有时候其拖沓的表现比起员工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刚从学校毕业时,分配到某师范学校当老师,当时觉得老师的生活特别清贫,心中对从政无限憧憬,期望自己也能够混得个一官半职。后经过拐弯抹角找关系,最终凭借过硬的写作功底,并通过县里一个领导的帮忙,调到了某行政单位。可是,天有不测风云,行政介绍信刚从学校转到新的单位,这位县领导就调到别的地方任职去了。继任的县领导与原领导有些不和,不肯在我的介绍信上签字。他不签字,单位就无法从财政上拨到人头经费,也就意味着我虽然可以上班,但却无法领到工资。
经过差不多一年的辗转反复,我的工资问题被提到了县长办公会议上解决。我的单位领导极力说明我是一个文学青年,写作能力比较强,尽管一年多没有工资,但在单位上的工作表现仍让人满意。其他几位领导也都表态这是个遗留问题,应当给予解决。会后,单位领导让我去找那位继任的县领导签字,并告诉我说,你的问题会议已经作了决定,现在拿去找他签字是工作程序。差不多一年没拿到工资的我,此时的心情非常高兴,赶紧跑到这位继任县领导的办公室里,非常谦恭地找他签字。没想到他不冷不热地说了一句:现在很忙,过一个礼拜再来找我。我对领导说的话自然深信不疑,找领导的这一天恰恰是星期六下午(当时是单休),于是,就在第二周的星期五上午临近下班时,看见领导在办公室就兴冲冲地去找他。恰好此时他的办公室并无其他人汇报工作,于是我又非常谦恭地请他签个字。没想到,这位领导突然大发雷霆,我叫你过一个星期再来找我,现在过了一个星期吗?我当时不敢顶撞,只好退了出来,心中充满了委屈。从上个星期六到这个星期五前后可以说是一个星期,虽然没有七天,也有六天半,为什么一定要七天后才肯给我签字呢?
出了他的办公室后,我左右为难,是应当在第二天再去找他,还是再过一个星期呢?因为,从时间上来说,第二天就真正满了一个星期,再去找他,逻辑上是成立的。但我当时生怕惹恼了这位领导,只好重新再等足一个多星期再去找他,得到的结果依然是他没有空。此后,尽管我多次找到他,而且当时他的办公室也没有其他人,甚至他本人只是在喝茶看报纸,不过,他依然说他没有空。就这样一个签字的事情又拖了一个多月。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同单位的好心人给我指点,说是要给领导送礼,并且说,如果不送礼,即使领导给你解决了,他心里也不高兴,说不定下次还会为难你。通过这件事,我对领导的拖沓有了新的认识,只要没有政策上的障碍,如果领导故意拖着不给你办,那基本上就是叫你赶快给他送礼。
官员因为没有得到利益回报,拖沓自然如影随形。企业员工其实也一样,没有利益的事情,积极性同样不能持续,这是共同的人性。所不同的是,官员的利益往往是灰色利益,需要当事人去感悟,而员工的利益则可以摆在桌面上,只要有一个好的利益分配机制,员工的积极性不请自到,并且能够持久长远。
有一个亲身经历的工作案例或许可以更加直接地说明这个问题。我刚到管道煤气公司当总经理时,气源厂(将煤炭燃烧并与水合成,生产成CO和H2供消费者使用)厂长向我汇报日常工作,说现在的一线工人非常辛苦,他们(气源厂的一线工人是指在制气炉前操作的炉前工,属于高温作业和体力劳动)都没有了生产积极性,理由是现在的工资待遇太低,因此他提出为一线工人适当地增加工资的方案。
我对年中突然增加工资的做法有些疑惑,厂长向我解释说:“我们不要舍不得这点钱,只要工人们不偷懒,多帮我们搅动一下制气炉,一天节省下来的煤钱就远远超过我们为他增加的一点点工资。”这条理由非常富有煽动性,既然是如此低成本高收益的事情,我们为什么不赶快执行呢?我叫他回去落实增资的名额与幅度。当厂长以最快的速度上报了增资名册后,突然有个疑问涌上我的心头,工人们为什么不愿意多搅动一下制气炉呢?增资后能保证工人为公司多搅动一下吗?看来,问题并不是需要增资,而是现有的工资制度不能够激励他们多搅动一下制气炉,即他们的报酬并没有与生产所耗成本和产品的品质、数量进行严密挂钩,使得他们做好做坏一个样。
于是,我电话通知厂长,将制订增资方案改为修订现行的工资分配方案,即在工资总额不变的前提下,使工资标准向一线工人倾斜,并使其工资与他所耗的原料成本、产品的数量、产品品质相挂钩。新的薪酬制度推行之后,一线工人的搅拌次数,或者说他的工资强度和工作质量,直接和他的薪酬待遇相挂钩。结果在未增加公司工资成本的前提下,一线工人的积极性同样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一改过去工作懒散拖沓的局面。
中国在计划经济年代里,有个着名的售货员,名叫张秉贵,是全国劳动模范,当时中国商业系统的杰出代表。他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待消费者春风满面十分热心,而其他营业员对待消费者大部分是冷若冰霜不闻不问。现在具有张秉贵这样服务态度的员工何止千万?为什么原来做事拖沓的售货员们现在基本上都变成了积极工作的张秉贵?原因就是利益分配制度的不同。计划经济时期,售货单位都是国有的,做好做坏与收入无关;而现在的市场经济,售货单位基本上是私有的,做得好则收入高,做得差则收入低,甚至可能连饭碗也丢掉,积极性自然与过去有着天壤之别。
其实,官员也好,员工也罢,是积极还是拖沓,背后的利益分配制度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想把一个做事拖沓的人变成一个工作积极的人,就要想方设法提升他手头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直接的经济利益的奖励与处罚可以直截了当地改变他过去的惯性认识,成为其积极向上的性格源泉。管理学上有一句话,老板最重视的工作,员工不一定最积极认真,但对检查最严厉和奖励最丰厚的工作,员工一定最积极认真。
3.记住,老板永远是对的!
初入职场的人,都想努力工作积极表现,但他们常常对老板或者上司的话心存疑虑,既不肯提出不同的意见,又不肯下定决心做完老板或者上司布置的工作。大凡有这种思维的人,工作上大多数没有积极性,即使有了积极性,也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
也许有人不服气,难道老板就永远是对的吗?这个话题其实无须争论,老板又不是神仙,自然不会永远对,否则哪里还会有亏本关门的老板!问题是,老板在企业管理中必须贯彻这个理念,否则,企业经营会更加糟糕,个人的职场升迁恐怕也会事倍功半。
这个命题准确的表述应该是这样的:当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遇到一个问题,如果出现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意见,我们应当以老板的意见作为实际工作的指针。所谓永远,是指凡是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都要听老板的,无须为其他的不同意见而左顾右盼左右为难。实际上老板的意见未必就是唯一正确的,从道理上说这个命题具有时效性,它只成立于正确答案浮出之前。要命的是,企业经营中许多问题偏偏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企业采纳了A决策,就不可能同时启用B决策,决定了走多元化的路线,就无法印证搞专一化是否更好,所以它的时效性几乎与企业的寿命等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