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乃益置大司马位,大将军、骠骑将军皆为大司马。定令,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自是之後,大将军青日退,而骠骑日益贵。举大将军故人门下多去事骠骑,辄得官爵,唯任安不肯。
俗话说,凡事不可太盛,因为盛极必衰。卫氏出了一个皇后、一个太子,连出两个将军,一时风光无匹。就在这时,一种另类声音也传了出来,说刘彘害怕卫氏势力膨胀得自己无法控制,开始抬霍抑卫了。刘彘另外专设了大司马的位置,把卫青和霍去病都任命为大司马,让霍去病和卫青的官位和俸䘵;都一样。这之后卫青的地位江河日下,而霍去病的权势炙手可热,结果导致卫青手下那帮子趋炎附势的门客都跑到霍去病那儿去了,显得卫青这儿冷冷清清,霍去病那儿热热闹闹。
如果说刘彘想压制一下卫青的势力那是有可能的,但如果说他是想通过霍去病来打压卫青?没搞错吧,刘彘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比后来的康熙什么不知道牛多少倍,以他的政治智慧和手腕,他会不知道霍去病对舅舅卫青是贴心贴肺?看看霍去病,为了卫青不惜当众射杀李敢,这样的霍去病,绝对是彻彻底底的卫家人啊。
这种卫退霍进的表像后面,另外一定有着很深层次的原因。
第二十七节 刘彘对卫青和霍去病赏罚分明
史老师:汉武帝特地新设了大司马这个位置,同时将卫青和霍去病都封成了大司马。他的这一做法传递出了明显的信号,人都是趋炎附势的,原本卫青的门客立即改换门庭,投靠有着更光明未来的霍去病去了。
熊学生:老师,可是霍去病打仗是打得比卫青好啊,漠北之战,霍去病大获全胜,卫青让匈奴王给逃了,还折了李广,汉武帝同样封他们做大司马都有点偏心卫青了呢。
史老师:用现在的话来说,卫青工作十年才爬到现在的位置,霍去病不过是个才工作两年的小年轻。汉武帝这种破格提拔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
熊学生:虽然两人职位一样,卫青还兼着大将军一职呢,大将军总归比骠骑将军大吧,哪怕级别一样。看看省里领导排位,同样级别就是按提拔的顺序来排位的啊。
史老师:你出去。
正史:
在卫青和霍去病积累军功之时,尊霍抑卫的声音也传了出来,因为看起来,霍去病可风光了,刘彘对他赏识有加。
好吧,如果是说战绩,霍去病的确风光一时。在他出现之前,卫青是绝对的主角,多次与匈奴作战,从无败绩,已经成为一个神话。当少年霍去病首次随卫青出征的时候,没有人想到,他竟然能抢了卫青的风头。
前面已经提过,公元前123年,霍去病以骠姚校尉的身份,跟着舅舅卫青出战。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连刘彘也没指望首次带兵的霍去病能怎么样,只给了他800个骑兵,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卫青首次出征时的待遇。
别人不给面子,那就自己给自己面子。霍去病带着这800骑兵冲到匈奴腹地,以少胜多,杀了2000多匈奴人,等于是1个人杀了2。5个匈奴人,其中还有匈奴单于的姑父罗姑比。
相比较而言,卫青的成绩就不那么漂亮,虽然也打了胜仗,但折了两员大将,分别为右将军苏建(苏武的爸爸)、前将军赵信。其实这也不怪卫青,是这两人运气太背了些。这两人合兵一处,以为可以安全点,结果遭遇匈奴主力。可怜的娃们,前面说过,这以少打多,就是霍去病的专利,他这专利没分享,所以其它人学不会啊。结果苏建和赵信被匈奴人狠狠地欺负了一回,手下的兵快死光了。得,认栽吧,赵信本来就是胡人,干脆就带着八百骑兵投降了。苏建还算有点骨气,知道自己和赵信不同,独自脱身逃回。卫青把苏建带回来交给了刘彘处理,刘彘免了苏建的死罪。
总结一下:公元前123年的战争,霍去病虽然杀的人不算多,但贵在以少胜多,打出了大汉的气势;而可怜的卫青,因为苏建和赵信的事,原先的功劳蒙上了尘。
结果:刘彘以一千六百户封霍去病为冠军侯。卫青没有加封,刘彘赏赐给他千金,然后就引出了卫青拿出一半,即500金送王夫人的事。
这则故事一般是被认为尊霍抑卫的开始。可是在这场战争中,卫青的表现是不如从前,卫青原来都是百战百胜的,皇帝以为卫青不会失败了,现在出了一点状况,皇帝有点想法,也是很正常的啊。就好比一个孩子每次考试都考100分,偶而考个98分,父母就要不高兴了,哪怕这个98分实际上也是个高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卫青已经成了大将军,这已经是最高职位了,还想让刘彘怎么赏?难不成刘彘把自己的位置给卫青?其实刘彘还是挺厚道的,虽然职位上动不了了,但刘彘在卫青回来之后,赏了他千金,事实上就是对他此次成绩的奖励啊。类似于父母对一个本次一个考试成绩滑坡的孩子,本来赏两颗糖,现在赏一颗。
霍去病打仗打得漂亮,当然得让他再上场表演表演,就好像卫青当年当仗打得漂亮,刘彘也让他单独带兵一样。刘彘虽然不是商人,但怎样让一件物品发挥出最大价值来还是懂的。所以,在霍去病的战场首秀之后,刘彘给了霍去病多个单独表演时间很正常啊。
霍去病不负所望,在台上散发出璀璨的光芒。两次河西之战,霍去病把匈奴人整个打垮了,他还孤身闯入敌营,招降了十万匈奴人。
仗都打成这样了,给刘彘挣了多少面子啊,甚至很可能老百姓都为自己是汉人而骄傲了,刘彘又不是昏君,当然只能是赏、赏、赏。
霍去病再能打,刘彘也没有说不信任卫青。在与匈奴决战的的漠北之役,刘彘再次起用卫青,让卫青和霍去病各带5万骑兵出塞,两人所有的配备都一样,除了霍去病的部队没有裨将。当然,刘彘确实更偏心霍去病,虽然霍去病的部队没有配备裨将,但霍去病的部队都是精兵强将。刘彘原来是指望着霍去病把单于给拿下来的。其实这也不能怪刘彘吧,汉朝人都有点迷信,刘彘本来就是一个非常相信鬼神的人,霍去病次次打仗都这么勇猛,可不是有神保佑么。
客观地讲,这一场战争中,卫青和霍去病表现都非常好。霍去病的功绩不必再多费唇舌了。卫青虽然让大单于逃了,但他在部队总体力量不如霍去病的情况下,一直打到了赵信城,大大耍了一下我大汉朝的威风。所以说这两人打仗取得的分数应该是一样的。
问题是,卫青在这次战争中有了一点私心,把大将李广从前锋的位置调开,导致李广失道,结果李广自杀。因为这个因素,卫青的考试成绩大大滑坡,估计只能算得了90分,比上次还不如。而霍去病,依然拿了满分。
从这个角度来说,刘彘赏罚其实没错。
有功才能赏,霍去病打仗打的好,跟着他打仗的人也跟着沾光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么?
跟着卫青的要惨点,一个都没得到封赏。没办法啊,李广死了,这可是一件大事,李家经营了这么多年,难道刘彘不应该考虑一下李家的感受?在李广因为卫青而自杀的情况下,给卫青大赏?莫非刘彘脑壳坏了?他希望给卫青拉仇恨?
因此,总体来看,刘彘还是公正的,他实实在在是因功行赏。卫青在这段时间内打仗的成绩确实不如霍去病。史记中明确记载,卫青打了十年,才杀了5万匈奴人,看看霍去病,没两年就杀了11万匈奴人,招降了十万。
至于两人同封大司马之事,也不能说明刘彘刻意在坑卫青。
漠北之战后,因为汉朝连年战争,把马都快打没了。那时候打匈奴,马是非常重要的,君不见后来的李陵,就是因为没马,虽然很勇敢,但部队转移起来太慢,最终没有逃掉,为了活命,只能降匈奴。刘彘为了表示对马的重视,专门将霍去病和卫青都封为大司马,这是个凭空多出来的职位,两个人都是大司马,说明两个人职位一样。霍去病是个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一下子把他们两人抬到了同一个位置,貌似是有点对卫青不公。可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史书上记载,卫青享一万一千八百户,但还得加上三个儿子的侯,合并享一万五千七百户,而霍去病才享一万五千一百户。因为卫青的三个儿子系因卫青而得侯位,也仍然处于幼齿状态,因此,史书上将卫青儿子的侯位合并到卫青名下。这样一统计,卫青就比霍去病多了600户,说明这两人仍然是肩并肩。
更重要的是,大司马是个多出来的官职,卫青和霍去病真正的官位仍然是将军,霍去病是骠骑将军,卫青是大将军,哪怕名义上官阶一样,仍然是卫青压了霍去病一头。请大家注意一下,霍去病在第一次战争之后,就被提到了骠骑将军的位置,可是他后来除了最后的大司马一职,就没有再被提拔过。
骠骑将军权限是怎样的搞不清楚,想来也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只管打仗不管政事,因为霍去病对政治丝毫不热衷。但汉朝的大将军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置比丞相还高(《汉官仪》:汉兴,置大将军,位丞相上。),因为丞相只抓文官,而大将军是两手抓,一手抓文官,一手抓武官,两手都要硬。
看看后来的霍光,霍光是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官至大司马大将军,也就是说和卫青一个职位。这个职位可以做什么,是什么么概念?从霍光的所作所为来看,权大到可以废立皇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刘贺就是被霍光废掉的,大司马大将军这个位置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总体来看,虽然刘彘确实提拔霍去病快了点,但他并未刻意压制卫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