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12700000008

第8章 明朝皇帝比较烦

对于所有的穿越者来说,穿越到明朝,有两类角色都是万分向往的,一类,便是高高在上的帝王,特别是那些熟悉明史,见惯了明朝皇帝做派的朋友。诸多史料中,对于明朝大多数皇帝的评价,往往喜欢用“怠政”“昏庸”等定语一概而论。而明朝皇帝们的某些行为,也着实不争气,比如说有做了俘虏的(明英宗),有沉迷于军事,一生追求叛逆享乐的(明武宗),也有执着炼丹修道,渴望长身不老的(明世宗),更有三十年不上朝,创下中国封建历史皇帝旷工记录的(明神宗),更有不理朝政,醉心于木匠活,甚至堪称中国古代最心灵手巧木匠皇帝的(明熹宗),以至于有后人说,明朝的绝大多数皇帝,都属于投错胎类型的,如果投胎干别的,在所属行业里,基本都能干到劳模级别,但偏偏投胎做了皇帝,也就只能做到昏君级别,这样的评价,加上这样多貌似不争气的行为,也令许多后人往往怒其不争,恨不得穿越回去,替他好好当一回明君。另一类,就是纵横捭阖的名臣了,被许多人看做昏君辈出的明王朝,不容否认,也是一个名臣辈出的时代,从明初到明末,无论国家局势处于怎样的情形下,无论这一个时代留给后世的评价是正面还是反面,总有一些流光溢彩的名臣,以他们光辉而传奇的人生,留给后世无尽的慨叹与回味,其在史料记录中的精彩表演,也令后人心向往之,倘若身临其境,自然要体验一把。

而明朝的君臣关系,也是后人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明朝不缺乏忠臣,但是明朝的君臣之间的亲疏冷热,却比历朝历代都值得玩味——既是上下级,很多时候却更像仇人。史不绝书的事实是,几乎大多数明朝皇帝在位的时候,与其属下的大臣,总是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对立。无论做任何事情,都充满巨大的反对声。每一任皇帝,在其整个的执政生涯里,都几乎生活在大臣的批评声甚至后人的非议里。毫不夸张的说,明朝的皇帝,可以说是活着的时候挨骂最多的皇帝,而明朝骂皇帝的大臣数量,因为骂皇帝而遭到处罚的大臣数量,都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最多的。之前唐朝各朝,那些被后人津津乐道的所谓“直臣”,放在明朝,更可以说是一抓一大把。君臣之间,几乎一辈子就是这么别扭着,每一代皇帝执政时期,那散发在朝堂上的巨大火药味,即使几个世纪以后,翻阅史料的后人们,依然可以清晰的闻到。

而如此的情形,对于所有的穿越者来说,也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无论穿越回去做名臣,还是做皇帝,都要解决一个问题:怎样良好的处理君臣关系。具体说来,如果穿越成为一个皇帝,你将怎样面对你的大臣。如果穿越成为一个大臣,你又将怎样面对你的皇帝。虽然穿越到每个朝代,成为皇帝或者大臣,都会面对这样的问题,但毫不夸张的说,放在明朝,这却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在后人眼里,做皇帝往往是比较爽的,爽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穿越到明朝做皇帝,有多爽不好说,但一定是比较烦的。

如果以明朝的历代皇帝变迁来论,皇帝最说了算的时代,当算在明初。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后,为整个明朝设计的,是一个堪称自汉朝以来专制程度最高的政治体制。首先是取消了中国有千年传统的宰相制度,六部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按照朱元璋自己的话说,就是皇帝既要坐朝,又要理政,从此政令通畅,上通下达。于此同时,在汉唐时代呼风唤雨的宦官集团,到了明朝也惨遭废武功,明朝宦官机构庞杂,部门之间相互掣肘牵制,同时朱元璋在宫门立铁牌,严禁宦官干政。而地方藩镇割据的隐患,也被朱元璋剪除,地方行政权力一分为三,各省处理民事有布政使,处理司法工作有按察司,处理军事战事有指挥使,这就是明朝特色的地方“三司”制度,三司不相统属,直接对皇帝本人负责。而最容易直接造成叛乱的兵权问题,也被朱元璋肢解。明朝的军队,实行的是卫所制度,也就是国家划拨土地给军队屯田,军队自己种地养活自己,既不花国家钱粮,国家更能通过控制土地的方式,牢牢控制住士兵的饭碗。同时在士兵的统属上,明朝的“国防部”兵部,掌握着任命军官以及调动军队的权力,但是并不拥有对军队的直接管辖权。而明朝的军事机关五军都督府,拥有对军队的管辖权,但是却不具备人事权和调度权,这样双方相互牵制,谁也无法独立控制军队,只能老老实实对皇帝负责。这一番体制妙处多多,取消了宰相制度,前朝宰相专权欺负皇帝的事情不可能上演。而设立三司制度,前朝藩镇割据乃至脱离中央的事情也不可能上演,禁止宦官干政,前朝宦官专权甚至操纵皇帝废立的事情同样不可能上演。而肢解了军队指挥权与管辖权,前朝权臣专兵,叛乱中央的事情更不可能上演。如此一来,所有可能的实权部门,权力都被朱元璋一拆再拆,整个官僚体制相互制约掣肘,谁也不能独大,所有的实权官员,都只能老老实实对皇帝负责,谁也不能越过皇帝自行其是,也就谁都不能威胁到老朱家的家天下。

这套官僚体制在明初设立后,明朝高度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特点就这样确定下来。做为高高在上的皇帝,可以说是大权独揽,自然是想干什么干什么。但真正做上了皇帝菜会发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日子,其实是不好过的,因为所有的人都只对皇帝负责,结果就是皇帝很忙。就好比是现代社会里,一个人早晨起来刚睁开眼睛,甚至还在睡梦中,电话就开始想个不停,每天有成千上百个电话打进来,都要向你请示工作,且不说工作怎么处理,就是听汇报的频率,就能把人听到头大。这套专制体系下的明朝皇帝,就是这么忙。如此的忙法,除了个别工作狂外,绝大多数的皇帝都是要头大的。

明朝的前几代皇帝,特别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及永乐皇帝朱棣,都是这样的工作狂。高度专制下,他们的工作量也是惊人的。比如亲手设计了这套体系的朱元璋,他在这套体系下的工作方式,几乎可以用疯狂来形容。按照《明实录》里朱元璋自己的话说,他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直到日头偏西的时候才回宫,而且就是睡觉的时候,他也经常失眠,经常思考国事的时候,猛地就醒了,醒了就披衣起床,把白天需要处理的国事写下来,上班后一件一件的落实。甚至吃饭的时候,猛然想起什么事情,也随手找个纸条写下来,然后贴在自己的衣服上,相当多的时候,当朱元璋召见大臣的时候,大臣会惊讶的发现,他的衣服上贴满了各种各样的纸条,全是国家大事。至于朱元璋日常上班的工作强度,《明实录》里曾经做了这样的统计:朱元璋曾经在连续八天里,处理各种奏折一千六百件。每一本奏折他都认真批阅,而且还总结主要内容,从一千六百件奏折里,一共提炼总结出三千二百件所言之事。明朝奏折的格式,一份奏折如果要单独成章,至少要有一千字,也就是说,朱元璋八天里,总共看了至少一百六十万字,平均到每天少说二十万字,而且这不是蜻蜓点水般的速度浏览,而是一个字一个字的认真推敲,总结思考,并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其工作强度,好比今天一个高考生,每天要做总篇幅多达二十万字的阅读理解题,而且必须保证,每一道题都不能出错,所有的答卷,必须百分百正确。何况考生做错了题,最严重的后果只不过扣几分,朱元璋如果批错了奏折,后果会更严重,按照朱元璋自己的话说,一念之差,耽误的就可能是万千黎明苍生,所以百官言事中的每一句话,他都要慎之又慎的查看。

相比于朱元璋的工作狂特点,明朝历代皇帝中最接近他的,当属他的儿子——永乐皇帝朱棣。比起朱元璋来,朱棣的工作方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每天早晨四更起床,吃过早餐后,要先在上朝之前,抓紧要把当天准备处理的国事,预先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开始早朝,按照《大明会典》的记录,明朝的早朝开始时间,相当于今天的凌晨五点钟,起个大早的朱棣,在早朝结束之后,就要着手处理国事,批阅各类奏章,他每天批阅奏章,往往都要到深夜,经常要到凌晨才睡。这样算来,每天他的睡眠时间,也就只有不到六个小时。而且朱棣规定,一旦有紧急军国大事,哪怕自己在熟睡,也要立刻把他叫醒。否则就要论罪。这样的折腾,也让朱棣深感其苦。朱棣最后一次北征蒙古草原的时候,路上设宴款待群臣,席间颇为感慨的说:我自登上皇位以来,每天兢兢业业,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而皇帝的辛苦,也是做了皇帝之后才深有体会啊。

即使是明朝第一工作狂朱元璋,对于这番辛苦,其实也是深有体会的。各类史料记录比较多的朱元璋一个趣事,就是一位叫茹太苏的大臣给他上奏折,奏折写了万字,到第五千字的时候才切入正题。气的朱元璋命人把他一顿暴打。事后朱元璋宽慰茹太苏,并向他诉苦说:你以为我愿意打你啊,你五百字就能说清楚的事情,非要写个上万字,我做皇帝容易吗?要整天看你这种奏折我哪受得了啊!

连朱元璋都有受不了的时候,其他的皇帝自不用说。到了朱棣执政时期,就设立了“文渊阁”,开始协助皇帝处理国事,文渊阁里的官员,就是五品大学士,之后,这个原本以皇帝秘书身份设立的新机构,地位日益扶摇直上,成了明朝实际意义的“宰相”。而随着明朝这一内阁制度的确立,为了强化皇权,从明宣宗朱瞻基开始,又逐步加强宦官的权力,也就造就了后人津津乐道的明朝“宦官专权”现象。从此,文官的内阁权力,宦官的权力,以及两者之上的皇权,就成了明朝最高皇帝的铁三角。而早期朱元璋苦心创立的专制体系,因此也有了新的效用。在内阁制度以及宦官司礼监制度日益成熟的情况下,原本分权的明朝行政体系,从此有了更好的整合,这个原先离了皇权就玩不转的体制,在司礼监加内阁的双轨制操控下,可以实现有条不紊的运转。如此一来,明朝的皇帝就轻松下来了,要给国家大事拿出处理意见,不必再像朱元璋时代一样,天不亮就起床批奏折,只需要授意内阁草拟处理意见就好,要同意处理意见,只要司礼监盖章,即所谓的批红就好。做皇帝的,只需要听汇报点个头,国家就能正常运转下去。史料上总津津乐道,明朝某某皇帝多少年不上朝云云,然而不容争议的事实是,即使是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依然可以有效的掌控群臣,并且实现朝局的正常运转,其制度上的根由正在于此。明朝这套高度专制,皇权极其强化的体制,随着之后历代帝王的修正,在表面不更改“祖制”的幌子下,只在关键部位做出精到的调整,最终改变了其原本的意义:原本是想让皇帝变得很忙,结果却让皇帝变得很闲。

然而,如果你穿越到明朝中期,变成一个闲下来的明朝皇帝,这日子,恐怕比忙起来也好过不到哪去,因为明朝皇帝如果闲下来,也一样会感到很烦的。

很烦的原因,就是新形势遇到了新问题。

明朝这套政治制度的变动,对于皇权来说,是改变一种统治方式,从早期的事必躬亲,变成中后期的垂拱而治。皇帝的角色变了,大臣们的角色也同样变,原先在这个官僚体制中,各类的权力都被朱元璋拆分开来,而在这套变动过程中,本来拆分的权力,也又重新组合起来。比如原本分散的六部权力,被统一整合到内阁负责,而地方上原本分散的“三司”权力,被统一整合给各省的巡抚,以及负责多个省公务的总督负责。权力组合的结果,使得相关大臣的权限加大,连带着话语权加大,办公固然方便了,但和皇帝顶牛,也自然变得方便了。于是从明朝中后期开始,明朝大臣和皇帝顶牛的事,也就越发的多了起来。

所以从明朝中期开始,历代皇帝越发感到,他们说了算的事情,正变得越来越少。尤其是土木堡之变以后,几乎历代明朝皇帝在位,都会发生一些著名的“顶牛”事件。景泰皇帝在立太子问题上和群臣冲突,甚至在几次争吵之后无奈,只得通过向群臣行贿的方式,来取得大臣们的支持。皇帝向大臣行贿,这事在之前的朝代里只发生过一次,也就是宋真宗为了到泰山封禅,给宰相王旦行贿,然而景泰帝的行贿对象,却是包括内阁以及六部在内的一群人。到了明宪宗成化皇帝在位开始,群臣给皇帝顶牛,又多了新招数,经常是为了争论一件事,闹得大臣们以集体辞职相威胁。比较典型的事,就是西厂提督太监汪直引发众怒,大臣商辂率领文臣进谏,以集体辞职为武器,迫使明宪宗罢免汪直并裁撤西厂,虽然这场争斗,还是以汪直复职西厂复设,以及商辂黯然罢官而告终,但随着文官集团话语权的壮大,集体辞职这一招,在之后明朝历代皇帝在位时,都被大臣们屡试不爽。比如明孝宗朱祐樘在位的时候,大学士刘健等人率领群臣进谏,以集体辞职劝说明孝宗赦免两京之狱中的获罪言官,并严惩涉案宦官。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发生过两次著名的内阁集体辞职事件,一次是刘健,谢迁,李东阳三位阁臣,率领六部九卿集体辞职,劝说明武宗驱逐宦官八虎。另一次是明武宗在位晚期,常年外出巡游,并率兵在应州与蒙古鞑靼部血战,结果以梁储,蒋冕等阁臣为首的百官,以集体辞职劝说明武宗回京理政。而到了明神宗万历皇帝在位的时期,发生了著名的“争国本”案,集体辞职这招,更从官员顶牛皇帝的杀招,变成司空见惯的常用招数,当时围绕着立太子问题,坚持立皇长子的群臣,与坚持立皇三子的明神宗,展开了二十年的顶牛,期间每当双方关系剑拔弩张的时刻,特别是诸多官员因为直言进谏遭罚时,总会闹出重臣们集体辞职以示抗议的一幕,诸多重臣也因此挂冠而去。而苦受顶牛之苦的明神宗本人,更演出了三十年不上朝的雷人之举。

话语权越来越多的大臣们,在皇帝面前,也变得越发的不听话。相比于顶牛,这些显然让皇帝们更烦。

明朝官员的不听话,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批评多,经常性的批评皇帝。二是管的宽,他们批评皇帝的内容,从国家大事到个人私生活,那是无所不包,有时候甚至经常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比如明孝宗朱祐樘在位的时候,一次参加经筵,不小心打了个哈欠,结果接着有言官进言,说皇上您打哈欠,这是对经筵的不尊重。如果说这还算国家大事,那么隆庆年间的詹仰庇却更雷,一次他偶然从太监处听说,皇帝好像许久没有宠幸皇后了,这本来是人家两口子之间的私事,结果詹仰庇灵感大发,上奏奇文一篇,要求皇帝要多宠幸皇后,皇帝皇后夫妻恩爱,才是国家的福气,一番怪论,闹得隆庆皇帝哭笑不得。甚至有时候,官员批评皇帝,不但不问青红皂白,而且是不顾事实,完全凭借道听途说甚至臆测。这种事典型倒霉的,依然还有隆庆皇帝,一次隆庆皇帝偶尔没有上早朝,接着御史蔡汝贤就上奏说,皇上您这几天生病,我听说您最近纵欲过度,夜夜宠幸美人,您这样可不行啊。如此奏折,把隆庆皇帝委屈的不行,以至于直接下诏书反驳说:你以为我生病是因为好色吗?我真的是干工作累的。比起隆庆皇帝来,他的儿子明神宗朱翊钧更委屈,那时候朱翊钧三十年不上朝,到了临终的时候,还专门把内阁首辅方从哲叫到宫里来,方从哲本来以为皇帝叫他是来托孤,没想到明神宗当着方从哲的面卷起胳膊展示说:你看看我的胳膊都浮肿了,这全是干工作累的,外面那些大臣们,整天上奏折胡说,说我在宫里不务正业,你可要为我证明啊。一番话当场把方从哲雷翻,还没等方从哲回过神来,明神宗又接着对身边太监说:我每天是怎样辛勤工作的,你一定要如实说给方大人听。而比起这两条来,第三条却更让皇帝们抓狂,就是官员权力越来越大,放在明初的时候,官员生活那叫一个苦逼,那时候朱元璋大权独揽且律令严苛,官员们稍微犯错就会被严惩,甚至每天上朝,如果能平安回来,有些官员家还会照灯结彩格外热闹——庆祝自家老爷又多活了一天。而从明朝中后期以后,官员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特别是皇帝说话,有时候也是可以不听的,比如皇帝想用钱,发文到户部去,户部如果觉得这笔钱不该用,就可以不拨钱,并且把皇帝的诏书原封不动退回,这叫封驳。不但用钱可以问题可以封驳,其他问题上也能封驳,甚至皇帝认爹的问题,明世宗在位早期,发生了著名的大礼仪之争,起因是以外地藩王身份即位的明世宗,拒绝按照皇室法统,认已故的明孝宗为爹,反而要坚持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兴献王帝号,引发群臣不满,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大臣坚决对抗,明世宗下的诏书,大臣们不照办。一场礼仪之争,把明世宗折腾的叫苦连天。

这种越来越烦的情况,明朝历代皇帝都不会等闲视之,因此即使是再荒废朝政的明朝皇帝,在位期间都在这个问题上开动脑筋,用各种办法强化皇权,最通用的办法,就是强化宦官权力,用以对抗话语权越来越大的群臣,这招从明宣宗执政时代就开始用,他在位的时候设立司礼监,给予司礼监批红权,使宦官集团在朱棣时代有了特务权后,又多了行政权,之后的时期里,明朝宦官地位的提升,其实是和明朝文官集团地位的提升同步的。而每一代帝王,也都有一些自己的办法,明宪宗除了增加特务机关,加强对群臣的监控外,也注意放开言路,言官批评他的奏折很多,他虽然多不接受,但处罚言官却很少。而明世宗朱厚熜在位时期,由于他之前的明武宗时代,宦官威权过重,他登基后开始限制宦官权力,提高文官集团地位,重用内阁。每一任皇帝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方法各有不同,但其实道理都是一样,当明朝皇帝,文官,宦官这个权力三角体系确立后,其权力的分布,就变得好像一只天平,皇权在中间,文官和宦官各自占两边,在明朝做个好皇帝,其实也就要求做到一条,要保持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之间的权力平衡,整个明朝中后期,所有执政成就最好的时代,都做到了这个平衡。典型如著名的“张居正改革十年”,尽管当时的明神宗还是个小孩子,但是担任辅政大臣的张居正,与担任宦官集团首脑的冯保,既是相互利用的伙伴,却在权力上也相互制约,张居正有辅政大权,然而却无厂卫大权,同时他的辅政权,也需要得到来自宫廷内部,尤其是明神宗与李太后的支持,因此必须要倚重冯保,冯保虽然是宦官首脑,但行政方面,同样要倚重张居正,这种相互的倚重,成就了张居正大刀阔斧的改革,有了著名的“万历中兴”。

由此可见,如果穿越成一位明朝皇帝,那么在大多数时代里,做好皇帝的首要标准,其实就是一句俗话:在宦官和文官之间,要一碗水端平。这话说来容易,具体到实际上,做起来可就难了。

同类推荐
  • 大唐小农民

    大唐小农民

    徐凡,一个农业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因为一场醉酒意外的穿越到大唐贞观初年,不爱官场爱种地的他,演绎了一幕幕精彩的故事,在盛世的大唐,闯出了一番自己的事业.......
  • 1944:罗斯福与改变历史的一年

    1944:罗斯福与改变历史的一年

    1944见证了罗斯福的连任与他在战时领导力的巅峰,见证了史无前例的诺曼底登陆、巴黎的解放,以及奠定了日后和平局势的各种混乱的会议。1944同样也不会忘记希特勒的“最终解决方案”,数百万犹太人的性命垂危,罗斯福的犹豫不决。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作战的同时,纳粹正在加快屠杀欧洲犹太人的速度。赢得战争的胜利是拯救犹太人最好的方案吗?解救犹太人是否会妨碍盟军打败希特勒的计划?在这一年里,罗斯福做了无数艰难的决定,但如何挽救欧洲犹太人的生命,似乎变成了一个无法掌控的挑战……在1944年,盟军受到各种阻碍,或是希特勒的权力更加凝聚,都是可以发生但最终并未发生的故事。然而在这一年里,尽管付出了高昂的代价,民主依然得到了救赎。同样在这一年里,反犹主义思潮占主流的美国国会在各方面压力下,成立了战时难民委员会,以拯救纳粹屠刀下的犹太人,这标志着美国对大屠杀的正式干预。但最好的时机,在欧美各国关闭接收犹太移民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在这个壮丽的故事里,杰伊·温尼克以前所未有的广阔跨度,捕捉到了历史的转折。但这些转折依然无法回答一个问题:如果美国早日采取行动,还能拯救多少犹太人?
  • 三堂戏

    三堂戏

    时世是非事,人言最轻微。天地不良善,何人立慈悲
  • 从在皇宫建村开始

    从在皇宫建村开始

    游戏宅刘三穿越了,成为弘农王刘辩的伴读书童。恰逢董卓进京,刘三有些懵逼,怎么办?是偷偷逃出宫墙,去碰个机会能不能活下去?还是坐以待毙,等待死亡的降临?亦或是.......
  • 索伦铁骑

    索伦铁骑

    清雍正年间,为防止沙俄东扩,清朝向北部呼伦贝尔移民戍边。在大兴安岭南的索伦部的三千兵丁及家眷,赶着牛羊马驼,翻越大兴安岭来到呼伦贝尔千里草原戍边。在中心地带海拉尔筑城,设立呼伦贝尔付都统衙门,管辖索伦八旗和新巴尔虎左右八旗。制止了沙俄的扩张野心。乾隆年间,沙俄又在西域(新疆)挑起了准葛尔三部叛乱。作为清王朝机动部队的索伦铁骑应命出征,与满蒙八旗共同苦战一年平定了叛乱,索伦名将海兰察名振西域(清史稿前五十名功臣录),开始了他与整个部族传奇式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穿越诸天影视系统

    穿越诸天影视系统

    主角萧凡,在各大电影,电视,小说,世界里装逼打脸的故事。主世界定位斗破世界,穿越世界的话,先武侠金庸,然后便是都市《爱情公寓》,《欢乐颂》吧,暂时是这些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修二代

    重生修二代

    没有斗气、没有魔法、没有灵力,却有神奇的魂魄之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三魂七魄,但不是每个人的三魂七魄都能够觉醒出自己的属性,而若是能够拥有觉醒出属性的三魂七魄,那么这个人就会成为一名这个世界上最为重要的一类人——魂魄师。重生之后,成为了……寒门子弟?不是。废材逆袭?也不是。多情种马?呃……这个你们说了算。职业等级由低到高依次为:英魄师、精魄师、枢魄师、力魄师、气魄师、慧魄师、天魄师、命魂师、地魂师、天魂师。
  • 夜半诡事

    夜半诡事

    石磊一个大学毕业的学生,用他的话说这年头毕业等于失业,无奈之下他在网上找到了一份充满诡异气息的工作——猎鬼。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道天使

    道天使

    没人敢碰,谁来撼动……玄魔世界,谁来统一……万年历史,谁主沉浮……千世轮回,谁来斩断……灭世天堂,谁来创造……是真像还是虚幻……是现实还是呓梦……一个异种在一个奇异世界的怪异旅途……群一:天堂之音6665180群二:天堂来使群三:入主天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空陆大界

    空陆大界

    万物盘根错节,混沌苍生,宇宙飘渺游荡,正处于水深火热边缘,大界伊始,一人两手空无一物,顿时电光蓝火,滚云密布。他称‘空陆大界’
  • 唯我称孤

    唯我称孤

    世界抹除了他的一切,兄弟姐妹父母妻儿朋友敌人,于是大家都称他为“孤”。可是有一天他发现世界连他也要抹除,于是他决定持剑去问问,问问这个世界“你是不是看不起孤”。
  • 仙品家丁

    仙品家丁

    此书轻松YY,修炼功法超级邪门,准备泡的美女一个比一个牛叉,仙界各种隐藏势力迫不及待地等着出场!请大家多来指点!一个七次渡劫才得已飞升成仙的“四无”仙民,喝不起仙酒,买不起仙器,练不起仙法,住不起仙宅,泡不起仙女,打不起仙架;他终于抵挡不住诱惑,被一个倒卖字画的叫做唐寅的家伙,骗去仙界华府当了一个小小家丁!变态仙法,冷酷绝招,无耻阴谋,百媚仙女,生猛逆仙者,轻松展现小小家丁的流浪史、折腾史、猎艳史、彪悍史以及最后的逍遥史…………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不一样的仙界!这个仙界很平凡,修为最高也只是沧海中一粟,烟波浩渺、仙迹影无踪;这个仙界很飘渺,层层霞云是神秘引诱的陷阱,茫茫幽空是诠释仙命的摇篮;这个仙界也很华丽,神功妙法,奇思妙语,道道剑光点缀星辰般的画卷,片片桃红是仙女如花般的笑靥,串串音符是亘古遗留的圣人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