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里克 肖邦(Fryderyk Chopin),波兰伟大的音乐家。少年时代即已成名,后来二战爆发,波兰亡国。肖邦流亡海外,不断在海外声援抵抗运动。舒曼称他的音乐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
音乐与人生
肖邦1810年2月22日生于华沙近郊的热里亚佐瓦 沃利亚。他的父亲尼古拉 肖邦原是法国人,后迁波兰,曾参加过1794年波兰民族英雄柯斯秋什科领导的反侵略起义。起义失败后流落华沙,靠教学等工作度日。尽管他不再参与政事,但是对小肖邦的思想却产生了重大影响。
肖邦从小就显示出特殊的音乐才能,不仅能弹钢琴,而且能作曲。7岁时,就发表了他的第一首作品——G小调波兰舞曲。8岁时,他举行了第一次公开的演奏。从此,肖邦以钢琴演奏“神童”的身份,经常被华沙的贵族邀请去演奏,一时成为贵族沙龙中的宠儿。1825年,前来华沙参加波兰议会的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出席了肖邦的一次演奏会,还赐给了肖邦一枚钻石戒指。
1826年起,肖邦正式成为音乐学院的学生,与不少思想进步的师生交往。这些年里,肖邦经常去乡间度假。他欣赏祖国的自然风光,倾听农民的歌唱、奏乐,参加乡村的舞会和婚礼。祖国的文化、民间的音乐,就像种子一样,播种在肖邦的心田里。
1830年至1831年的华沙起义,不仅决定了肖邦一生中的重大转变,而且促使肖邦的思想走向成熟,也是他创作前期与后期的分水岭,这前后的区别显得如此巨大,简直判若二人。从此,肖邦的作品思想性更高,情感更加深刻,气势更加宏大了。他的作品从具有抒情诗的特点演变为具有民族史诗式的特点。在华沙起义直接影响下产生的C小调练习曲、A小调及D小调前奏曲标志着这一骤变的发生。在巴黎陆续写成的第一谐谑曲、第一叙事曲等宏伟的史诗性乐曲,也充分显示整个风格的变化。
肖邦定居巴黎后,创作很快进入了成熟期。此后的创作可以分为两个范畴,一个与祖国兴亡或个人对祖国的缅怀、思念、憧憬有联系;一个则更多反映肖邦在巴黎的生活感受和情致。从乐曲的风格来说,也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宏伟的、富有戏剧性,一类是充满诗意的、抒情的。不少评论家只看到或只强调肖邦抒情、细腻的一面,甚至把肖邦称作“沙龙作曲家”、“病室作曲家”,这是一种歪曲。肖邦尽管身体虚弱,钢琴演奏以细腻、含蓄著称,但他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情感天地之广阔、宏大,却是一位民族战士才具有的。正是时代的激流、民族的悲剧和生活的冲突,使肖邦的作品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气势。但这宏大并不妨碍他音乐的细腻,强烈的戏剧性和优美的抒情性,在他的作品中是对立而统一的。
1848年已经非常虚弱的肖邦在英国逗留了一段时间,从事短期的教学和演奏活动。在那里他为流亡的波兰侨胞开了最后一次演奏会。返回巴黎后健康情况急剧恶化,1849年10月17日逝世于巴黎寓所,临终时嘱咐死后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安葬。
艺术成就
肖邦最后几年身体非常虚弱,创作较少,某些作品流露出其生活的艰难,但也有意志昂扬的作品,如《幻想波兰舞曲》。肖邦的作品几乎全是钢琴曲,他在钢琴音乐的领域内,不仅写下了大量杰出的作品,并且对钢琴音乐、乃至整个音乐创作的历史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的作品继承、发扬了欧洲18、19世纪初古典音乐的传统,大大地丰富了欧洲19世纪上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天地,并对19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音乐的继续发展、各民族乐派的兴起,以及此后整个近现代音乐的发展(包括19、20世纪之交的印象主义音乐等),有很大的启发和影响。他的充满独创性的作品中常富有宽广如歌、感人至深的旋律,和声色彩丰富而极有表现力,节奏生动,并常与波兰民间音乐、舞蹈有密切的联系,在形式体裁上也是多样的,同样具有高度创造性。
肖邦遗留下来的音乐作品包括:钢琴协奏曲2首,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3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4首,练习曲27首,波罗乃兹舞曲16首,圆舞曲17首,夜曲21首,即兴曲4首,埃科塞兹舞曲3首,歌曲17首;此外还有波莱罗舞曲、船歌、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共21卷。肖邦的作品,显示了其杰出的创作才能和他对作品的表现能力。他的音乐风格之独特,是以前任何一位大师都不可能达到的。
肖邦风格
肖邦音乐的高度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资产阶级民族运动大潮流的一个侧面,喊出了受压迫受奴役的波兰民族愤怒、反抗的声音。他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反对猎奇,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总是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并加以创造。这样,他既提高了民间音乐体裁的艺术水平,又保持了它纯净的风格。肖邦大胆突破传统,进行创新。这表现在他深入地挖掘和丰富前奏曲、练习曲、叙事曲、夜曲、即兴曲、谐曲等一系列音乐体裁方面,赋予它们以新的社会内容。这一切因素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颖的独特的“肖邦风格”,为欧洲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