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茨 泽拉菲库斯 彼得 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是奥地利作曲家,也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他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共完成了1100多部作品,被誉为“歌曲之王”。
音乐与人生
舒伯特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近郊的里希田塔尔。父亲是一个教区学校的校长,母亲出身女仆。舒伯特共有15个兄弟姊妹,其中10个都夭折了。他们的父亲既是校长教师,而且也是一位业余音乐家,他对儿子产生了很大影响。
从5岁开始,舒伯特就随父亲开始学习音乐,6岁时进入学校上课,他的音乐启蒙也从那时开始。父亲教他小提琴的基础,当他7岁时,师从霍尔泽教堂的乐队长——迈克尔 霍尔泽学习音乐。可是霍尔泽根本教不了他,要教的内容他早已掌握。所以上课的内容变成了聊天,舒伯特所说的内容常常让霍尔泽目瞪口呆。后来,舒伯特认识了一名学徒工,这位新朋友带他去临近的一个钢琴仓库,从而使他拥有了很多的练琴机会。他早年所受的教育非常不足,成名的机会几乎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这样说,他童年的音乐启蒙教育几乎无法使他踏上音乐家之路。
舒伯特1808年进入维也纳皇家教堂唱诗班做歌童,同时在学生乐队演奏小提琴,并学习作曲。此时他已作有歌曲、重奏曲、钢琴曲和交响曲。1813年起,舒伯特开始担任学校助理教师,并从事作曲。1814年10月19日为歌德的诗《纺车旁的格丽卿》谱曲,打开了他创作灵感的闸门。仅1815年一年,舒伯特就写了144首歌曲,其中10月的一天就写了8首歌曲。除歌曲外,他还创作了1部交响曲,2部弥撒曲和其他作品。1816年,他辞去教师的职务,专心从事作曲。由于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比较贫困,在他的一些作品里也常常反映出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尽管这样,他还是满怀热情地创作了大量的歌颂民族解放斗争的优秀作品。
长期的困苦生活,使舒伯特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1828年11月19日,年仅31岁的舒伯特在维也纳溘然长逝,他被安葬在他最钦佩的音乐家贝多芬墓旁。
艺术成就
舒伯特短暂的一生十分清贫,大部分时间靠偶然赚点稿费和亲戚朋友的接济度日。作为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舒伯特生前曾遭受了许多歧视,死后才得到公正的评价,成为和莫扎特、贝多芬等并列的音乐大师。
虽然他31岁就去世了,但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尤以歌曲著称。在18年紧张不间断的创作活动中,舒伯特共完成了1100多部作品。其中歌曲600多首,合唱曲100首,交响曲9部,歌剧14部,弦乐四重奏19首,钢琴奏鸣曲22首,小提琴奏鸣曲4首等,另外还有许多其他作品,世称“歌曲之王”。在这些音乐杰作中,最具代表的是《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交响曲》、《死神与少女》四重奏、《鳟鱼》五重奏、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姑娘》《冬之旅》及《天鹅之歌》、剧乐《罗莎蒙德》等。
数量如此之多的音乐作品,显示出舒伯特卓越的曲调写作能力。他的曲调朴素自然,和声新颖,大小调交替,充满戏剧性。在自然音体系和声基础上巧妙运用变化音;钢琴伴奏风格多样,他把和声、伴奏提高到与诗歌同等重要的地位。在诗与歌之间建立均衡的关系。他的交响曲均采用古典曲式,曲调抒情,和声独特,色彩巧妙,表现出浪漫风格特征。他采用和声上的色彩变化,用各种音乐体裁形式来刻画个人的心理活动,富有大自然的和谐和生命力的气息,他将瞬息间的遐想行之于乐谱,把感受到的一切化为音乐形象,构成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的旋律。他对后来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舒伯特印记
舒伯特生活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交接时期。他的交响性风格继承的是古典主义的传统,但他的歌曲和钢琴作品却完全是浪漫主义的。他绝妙的抒情性使李斯特称他为“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
舒伯特在传统的室内乐中注入了自己的精神特性。他的室内乐作品都带有真正的舒柏特的印记,它们也是维也纳古典主义的最后一批作品。而在“即兴曲”和“音乐瞬间”中,舒柏特使钢琴奏出了新的抒情风格。它们的随想性、自发性和意料不到的力都成了浪漫主义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