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等教育方面,共和时期除九年制的文科中学、实科学校和文实中学继续存在外,还增设了德意志中学与建立(上层)中学。建立中学招收读完高等国民学校七年级的学生,学制6年,这种中学设在乡村小镇。德意志中学以德意志文化为主要教育教学内容,浸透着日耳曼民族沙文主义的精神,它与其他中学一样招收基础学校毕业生,此外,还设有一些为转入中学做准备的中学和各类女子中学。
在师范教育方面,共和时期的师范教育备受重视,教师的地位和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小学教师由通过严格考试选拔的中学毕业生进入大学的师范学院予以培养。学制为4年,其中后两年为实习年。中学教师则由大学直接培养,学制4年以上,毕业后试教两年,合格者为助理教员,经过国家正式任命,方能成为正式中学教员。中小学教师均被视为国家官员。
在高等教育方面,共和时期的德国大学又逐渐恢复了它作为讲授科学和研究学术的中心地位,并且实行大学自治、教授治校,使德国的学术进步和文化提高飞快。
总之,共和时期的德国各级各类教育均较前有了较快的发展,等级明显的双轨学制也有所改变。但教育中始终贯穿着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和宗教神学的精神,这就为德国法西斯主义教育的产生埋下了祸根。
德国中小学教育的特点与改革
德国中小学教育,充分反映了德国社会的价值观,也集中反映了德国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和年轻一代所面临的挑战。德国的基础教育制度,为每个人创造了按自己的爱好和能力来发展自己的种种可能性,使社会需要和个人生活设计有益地结合在一起。
一、德国中小学教育的特点
(一)文化教育的多样性——是德国基础教育的基本特性
德国是一个联邦民主制国家,各州享有广泛的民主自治权。特别是在文化教育方面,都由各州自行立法和管理。因此,各州的教育体制呈现出各自的特色。联邦政府只对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协调、立法和管理。
在德国,文化教育的多样性并不排斥教育机会均等这个基本目标。在一个民主福利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国家里,教育事业不能完全纳入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所有对教育感兴趣的人都应有可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和能力获得相等的起步和促进机会,不得因其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而得到不公正对待。国家有义务建立起合理的学校布局,让所有人都有就学的条件。
(二)德国基础教育特征:实施分类教育体系
德国教育体制由初等教育、中等初级教育、中等二级教育和高等教育四个阶段组成。初等教育指小学教育阶段即1至4年级。中等初级是指包括国民中学、实科中学和完全中小学在内的5至9或10年级。中等二级教育是指11至13年级,这个教育阶段主要是职业教育阶段和完全中学高年级阶段。1至9年级是普通义务教育阶段,10至12年级是职业义务教育阶段。
德国中小学教育阶段实行分类教育体制,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处于平等地位。这为学生开启了接受教育和进入职业生活的平等道路。这种分类教育体系有效地保障了每个学生按自己的能力和禀赋选择自己的就学道路。
这种分轨学制,各轨的低一年级学校与高一年级学校自然衔接,升学中没有竞争性考试,每一轨都保证直升高一级学校,有利于儿童在学期间按规定培养目标得到良好的教育而不受升学问题干扰。与此同时,由于大力推行第二条培养途径(即:除了完全中学毕业生可进入大学深造外,职业学校的学生同样可以获得进入大学学习的资格),尽管儿童从12岁起就实行分轨,但并不会因此埋没一些“大器晚成”的人才。
(三)德国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教学改革
德国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始终贯穿两条主线:一是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主线,二是将促进孩子身心的发展作为主线。
1.重视学生“学习的学习”
德国各州制定新的小学计划,其宗旨就是:“学习的学习。”即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使孩子能把学到的知识综合起来,进而提高孩子的综合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
2.重视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
在德国,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有四项:促进儿童个性的全面发展;为将来的学习传授基础内容;照顾到儿童的特点和生活状况;唤起儿童多方面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乐趣。
3.重视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不仅反映在课内学生有充分的学习自主权,而且在师生关系上完全体现尊重和平等。
4.重视教学教养的统一
在德国,各种类型的学校均按自己的特点将教学与教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传授知识及其应用能力,触类旁通;二是促进个性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三是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进行交流、理解他人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为他今后的职业生活铺平道路。
(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加强师资培养和教师进修
1.师资培养
战后联邦德国实行中小学教师都由高等院校培养的制度。在德国的巴伐利亚州,师范学校已被全部取消,所有师资力量都在普通大学进行培养。入读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入学时选定今后进行教学工作的学校类型。师范生按选定的学校类型来规划自己专业的教育学学习课程。师范专业毕业时不参加大学毕业考试,而是参加国家初级考试。国家初级考试通过后,学生去有关学校进行为期两年的见习,见习期结束时,见习生参加国家二级考试。考试合格意味着具有了在所选定的学校类型中被聘为教师的资格。部派督学每4年对受聘教师进行一次工作检查,工作评语将决定该教师工作的资格及工资级别的升降。
2.教师进修
在德国,教师必须定期参加进修,由国家提供进修费用。教师进修的内容有执教学科、教育科学和社会问题三方面。各州都建立州一级的教师进修机构。教师的进修在德国被划归为第三阶段教师训练,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有些州还制定了教师进修法,用法律形式来确保教师进修工作。
二、改革举措
德国中小学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本国国情的体制。与高等教育一样,中小学教育也属州辖文教事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活动的安排均由各州通过专门法律来制约。近年来,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德国中小学教育的弱点及不足也逐渐暴露出来,引起了政府教育管理部门和有关机构的重视。为了适应国内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德国各州在中小学教育方面采取一些新举措。
(一)简化管理机构,扩大学校权限
黑森州中小学教育的改革方案中提出,介于州文教部和县、市教育局之间的行政专区教育处将被取消,教育立法和监督部门所保留的有关学校组织和教学安排方面的权力被下放到落实具体的基层单位。因此,学校可以决定学生的培养方向,由校长、教师家长和学生代表组成的校理事会有权确定学校的教学组织、课程设置和职业教育的重点。在业务建设、资金管理和行政监督等方面,学校将有更大的自主权。
(二)缩短高中学制,促使人才拔尖
德国的完全中学(文理中学)学制一般为9年(5—13年级)。巴登—符腾堡州提出要在本州引进八年制完全中学,即用12年的时间完成小学到高中的全部教育过程。这一建议的出发点是“改革教学、提高效率、鼓励上进、快出人才”。这样,13年的中小学教育内容,经过科学的精选、压缩,合理的安排、组织,完全可以在12年内学完。而且,在高中毕业班应开设一次引起跨专业、分项目的专题讲座,培养他们适应自我负责式的大学学习习惯。同时,毕业考试的科目在原有的语文、数学以及外语三门的基础上增加一门历史或自然学科和一门选修专业。这样,部分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可以提前一年跨入大学校门。巴符州的这一改革建议得到了中小学教育质量在国内名列前茅的巴伐利亚州的积极拥护和响应。
(三)加强质量管理,引进水平测试
鉴于各个领域与世界接轨的趋势与日俱增,按国际标准衡量和评估德国中小学教育水平的呼声也日渐高涨。因此,德国各州文教部长在1997年10月举行的例行会议上决定,对5—10年级的数学、自然科学、语文和外语等科目进行水平测试。此举的目的在于检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实际情况,了解学校的教学状况,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逐步调整各州中小学教育之间的差异,为建立全国中学文凭制度奠定基础,从而使德国中小学教育能适应今后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参与意识
为将素质教育引入初中教育阶段,巴伐利亚州拟推出一套教学计划。按照该计划,学校可以自行安排教学活动,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新教学计划的特点是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鼓励在更接近生活和解决问题的现实情景中开展教学活动,这一举措的宗旨是在传授文化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强对学生基本素质(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以及自学能力,参与活动课程性和应有的责任感)培养的力度。
(五)强化外语教学,推广双语授课
巴伐利亚州自1997年开始在完全中学推广双语授课后,受到各方的欢迎。双语教学所涉及的专业包括生物、化学、地理、历史、文化教育、物理、宗教、社会学、运动学和经济法等课程,全州现已开设了15个德—英班、6个德—法班、1个德—意班和一个德—西班。
(六)普及电脑知识,鼓励学校上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德国教育部门和企业界越来越重视电脑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并尝试将先进的电讯及多媒体技术引入中小学课堂。德国教科研技部已决定和德国电讯公司合作,共同推进“中小学上网”远景规划,拟在世纪之交使一万所中、小学校加入互联网络。为此,投入的资金将高达5900万马克。同时,联邦和各州教育部门还大力在提倡学校里开展学习用电脑的竞赛活动,鼓励青少年掌握使用计算机的方法,及早考取信息高速公路的“驾照”,以便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为支持中小学普及信息教育,德教科研技部和德国科研网已达成协议,在1998年年底以前德国中小学可以通过该网免费进入因特网。德国中小学教育目前面临的压力不小,虽然出台了一些改革措施,但如何跳出旧框框,创出新路,迎接21世纪的挑战,这在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的德国尚需一个过程。
以人为本的教育体制
德国的教育体制由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初级阶段教育、中等二级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五个阶段组成,还有一类是由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阶段少数需要特殊照顾和帮助的学生组成的促进学校。
一、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环保意识及求知欲望。举办者有政府、教会、企业、家长协会四种类型。入园年龄在2个月到6岁之间。幼儿园一般采用混龄教育,每个班级都是类似家庭中兄弟姐妹的组合,大孩子照顾小孩子,小孩子在玩耍中向大孩子学习。德国幼儿教育没有全日制,只有半日制。一般认为,照顾幼儿是家庭的责任,同时也是家长的权利,这种观念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二、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即小学教育阶段,学制4年,凡有能力在学校学习的儿童都有权利进入小学学习,所有学生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小学四年毕业就开始分流,分别进入不同类型的中等初级教育的学校。
德国一向重视学校教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共有500万套住房全部或部分被炸毁,但是,不管住房多么紧张,最好的房子往往留下来作为学校,许多地方在战争结束后几个星期内就恢复了学校教育。德国的教育政策目标是使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最理想的支持与资助,并接受合格的、与个人兴趣相符合的教育培养,即人人有机会在其一生中接受个人、职业或政治方面的教育。德国的基础教育制度,为每个人创造了按自己的爱好和能力来发展自己的种种可能性,使社会需要和个人生活设计有益地结合在一起。
目前,巴州19%的儿童在单亲家庭中生活,40岁以下的妇女有25%的未生育孩子,35岁以下的有30%未生育孩子。政府通过提高津贴、减少税收来鼓励妇女生孩子,但出生率下降仍是大趋势。同时,外界媒体也对青少年发生影响。
总之,新时期的教育要传授给学生关键素质,传授相互联系的思维、多角度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信、批评、多元价值导向的能力以及社会能力。在中学中加强学生实际生活能力的培养。总之,现在的教育,要让每个学生学有所成,上级机构都是服务,最终是提高学生质量。
三、中等初级教育
中等初级教育实际相当于我国的初级中学。它由完全中学、实科中学、主体中学构成,学制一般为6年(即5—10年级,其中主体中学5年)。多数普通成绩的小学毕业生进入学制5年的主体中学,毕业后多接受职业教育,成为熟练的技术工人、技师、绘图员等蓝领阶层,也有较少人通过努力进入大学深造。小学成绩中等的人进入实科中学,6年毕业后就读专科学校。他们毕业后主要从事职业教育、护士、试验员或银行职员,也有的经过文化补习通过资格考试后进入应用技术大学,毕业后成为较高级的技术人员。只有小学成绩特别优秀、各种能力和表现良好的小学生才能进入学制9年的完全(文理)中学,这类学生比例只有30%左右。9年后他们通过毕业会考,获取直接进入大学的资格。也有些完全(文理)中学的毕业生并不急于上大学,而是根据自己的志向接受职业培训,积累一定实践经验后再上大学。
分类的根据是学生小学四年的学习成绩与教师的建议,决定权是家长。三类中学的人数比例每年都有变化,一般是25%、40%、35%。完全中学注重对学生进行深入的人文和科学教育(外语2—3门);实科中学是普通教育与职业预备教育两者并重;主体中学课程贴近生活与职业。三类学校学生的学籍管理采取大稳定、小变动的原则,对成绩特别优秀或特别差的学生可以提升或淘汰一个层次,分别进入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相应学校就读。
四、中等二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