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李南央从美国回来,在小汤山开会。会议结束后,请她到我家聊了半日。美国退休比中国晚,她比我年龄稍长,我退休了,她却还在职。近几年,她一直为一个中美两方有关机构合作的高能物理项目,奔走于太平洋两岸。她的经历,前半生在中国,后半生在美国。虽然已经融入了美国社会,但内心深处的牵挂,还是中国的事情。这里有她的童年,她的青春,生活着她的父亲,长眠着她的母亲。
说来也巧,她儿时在德胜门外的六铺炕居住,家里为她找的钢琴老师,就是我家隔壁的邻居王兰英。王兰英的先生是民主人士。她是上海一带的人,钢琴弹得好,教得也好,把女儿朱珠教成了钢琴家。她有很多学生,上小学的李南央就是其中的一个。但我当时没有见过她。
我认识李南央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初。当时她早已移居美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她挤时间编辑整理父亲的日记与书信,同时撰写散文,回忆自己的人生体验,讲述家人和亲戚朋友的故事。我是山东画报《老照片》丛书的特邀编辑。《老照片》上发表过她的多篇配图文章。她每次回国,都要约我聚一聚。当时我住在德内大街,把聚会地点安排在后海岸边的孔乙己酒家。参加者有《老照片》的编辑张杰,还有资深编辑许医农、鲁迅研究专家朱正。许、朱两位既是李南央父亲的湖南老乡老友,也是成就卓著的出版家。李南央对他们特别尊敬,编书、写文章,都愿意请他们指点。许医农去过美国,朱正没有去过美国。某次美国有一中国当代史学术讨论会,李南央就和主办方商量,朱正是这一领域专家,是否可以邀请他出席。主办方说,经费有限,不能为朱正提供往返机票。李南央说,你们邀请,我出机票。终于使朱正成行。
我有一次去美国参加学术讨论会,也在李南央家住了两日,她和先生不但带我参观了旧金山的湾区风景,还带我参观了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让我对美国大学的风貌和理念有了实地了解。
李南央虽然在美国生活多年,但她习惯的是中文写作。她的散文前后发表了几十篇,早就够一本书了。她也曾编辑成册,命名为《雁过留声》,一直寻求出版机会。但到最后,总是功亏一篑。二〇一二年某天,青年朋友黎学文到我家做客。他说,已经到南方某出版社任职。问我有什么好书稿可以推荐。我的电脑里恰好保存着李南央的《雁过留声》和杨荣甲的《非洲札记》,于是向他推荐。二〇一三年初,黎学文来电话,说李南央的书稿选题已经在社里通过。杨荣甲的书专业性较强,怕印数上不去,不便接受。好在杨先生的书另一家出版社已经列入出版计划。于是我通知李南央,赶快与黎学文联系。黎学文给李南央发电子邮件说,书的内容很好,但书名不合适。李南央开始还想坚持。我劝她还是妥协一下,黎学文年轻,他对市场的感觉可能更接近时代的特点。于是,这本书的名字改成了《那个年代那些人》。双方达成共识以后,李南央又约我写了一序,我在序言中说:
李南央的新书《那个年代那些人》将要出版。这本文集一直被有识者看好,但在寻找付梓机会的过程中却屡屡搁浅。年前黎学文从我处看到文稿,经过努力,终于完成出版程序,与读者见面。我在庆贺之余,还是想简单探讨一下这本书的价值和特色。
从体裁上说,这本书属于散文。从内容上说,这本书可以归入历史,讲的都是过去年代实际存在的人和事。所以我想定位为回忆性的散文。这类散文的上品,在当今汉语文学中相当引人注目。不止是辞章的华美,结构的精致,更有阅历的深厚,命运的沉重。大陆有章怡和、徐晓、野夫等,海外有高尔泰等,都在此列。究其命运,竟然都遭受过长短不等的牢狱之灾。李南央的人生,没有他们坎坷,却也称得上起伏跌宕。曾经从云端跌落到谷底,又从谷底翻回到人间,尽尝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因而曾被美国导演卡玛·辛顿当作典型,摄入纪录片《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年以后,李南央离开大陆,经欧洲而美国,在异国他乡重新奋斗,站稳脚跟,穿越大洋,回望故里,自有一番历尽沧桑的意味。她的散文,由此开笔。特别是《我有这样一个母亲》一文,一经发表,便触动了无数读者的心弦,也引起过沸沸扬扬的争议,一度成为文坛的热点。“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以往的回忆性散文,基本上沿袭了这一传统。李南央接触了国外文化以后,挣脱了传统对精神的束缚,她在回忆生育养育自己的长辈的时候,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有什么写什么,不加粉饰,直抒胸臆,开启了一种已往汉语中少有的叙事风格,影响了同代的其他作者。比起那些没有机会重踏祖国大地的作家,李南央是幸运的。她每年能回国出差,探亲访友,感受百姓的呼吸心跳。她获得了更广阔的天空,却没有失去原有的大地。所以,她以母语撰写的文字,保持了与故国脉搏的互动,得到了不少读者的青睐。
李南央的本职工作是高能物理和实验物理加速器的磁铁工程师。业余时间,她又投入了大量精力整理父亲的日记、书信和口述自传。这些工作的学术意义自不待言。但我希望,她也不要放弃散文写作。六十多载的人生经历,是一座富有的矿山,本书只是开采和提炼的开始,不妨继续开采下去,提炼下去,必有更大的收获。
李南央从我家告辞后,当天下午便与黎学文签了出版合同。她在电话还告诉我,黎学文承诺,七八月份便可见书。我将等待此书问世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