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七律·登庐山》(1959年7月1日),《毛泽东诗词集》,第113页。
“桃花源”这一著名的典故,出自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记》载:晋孝武帝时,一个渔人打鱼沿溪前行,忽见一片桃花林。林的尽头是座山,钻过山洞,出现一个新的天地,有房舍良田、美池、桑竹,其中住着秦避战乱跑进来的人,代代与外界隔绝。渔人同他们攀谈,发现他们连汉朝都不知道,更不用说魏晋了。诗中描写有这样几句:“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意思是:桃源中人们互相劝勉努力耕种,太阳落山各自休息收工。桑竹繁茂苍郁,五谷按时播种。春日养蚕自家收蚕丝,秋天丰收不用纳税进贡。村村靠隐约可见的小径相连,相互可以听到鸡鸣狗声。祭祀仍保持古代礼仪,衣裳没有新品种。儿童纵情歌唱,老人无虑乐融融。“桃花源”一典,由此而出,泛指脱离现实社会的地方,也常指幻想中的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安乐幸福的社会生活图景。
《登庐山》一诗,作于1959年7月1日,当时正是庐山会议召开的前夕。全诗是: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眼。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庐山会议原本是为了进一步纠正自“大跃进”以来暴露出来的比较严重的“左”的错误,但会议后期却发生了从纠“左”到反右的逆转。以此为开端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反右倾”斗争,对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后果。后人在总结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种种曲折经历的时候,都不免对庐山会议会发生如此巨大的逆转而唏嘘不已,也因此对毛泽东在会议召开之初写下的这首《登庐山》产生了种种解读。“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一句,究竟是对世外桃源的心驰神往,抑或是对乌托邦虚幻理想的质疑?也就成了一个众说纷纭的话题。
1959年的中国,应当说确实面临着许多比较严重的困难。在国内,由于“大跃进”而带来的“浮夸风”、“共产风”已有泛滥之势,同时又遭受到比较严重的自然灾害,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在国外,由于赫鲁晓夫当政的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了中苏互助合同,这对于原本就很困难的我国国民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在这种形势之下,毛泽东一方面也觉察到了“大跃进”以来的一些工作失误,因此决定召开“庐山会议”,进一步总结1958年以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统一全党对形势的认识,领导全党主动纠正错误。另一方面,他对自己所领导和从事的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依然充满必胜的信心。在他看来,虽然当时的一些具体政策和具体做法存在不足之处,使国民经济发生了暂时的困难,但“大跃进”还是要继续搞。庐山会议开始所确立的目标之一就是落实部分计划指标,以实现1959年的继续“跃进”。
因此在《登庐山》这首诗中,毛泽东表达出的仍然是“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的豪迈气概,他看到的依然是“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的一片热火朝天。在这样的情境当中,毛泽东想起传说归隐在庐山附近的陶渊明。在全民上下“大跃进”的时代,假如陶令在世,他还能归隐耕田去吗?或者说,他真的能找到那么一片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吗?显然,在毛泽东眼里,陶渊明所描绘的那种世外桃源只是不切现实的空想。要说真有人间乐园,那也只能是经过全民奋斗而实现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