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实际上,正如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所说的那样,“宁可把困难和风险看得重一些,把应对危机的时间估计得长一些,把政策举措准备得充分一些。” 因此可以说保“8”仅仅是我国针对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当前经济中面临的困难而提出的中短期量化目标,我们更应当着力解决的是我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结构失衡等深层次矛盾。否则,巨量的信贷投放和过快的投资增速,在给经济增长提供充足动力的同时,也会给未来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埋下隐患。
经济政策首重扩大内需
对于2009年的经济发展基调的定位,中国政府经过反复论证检验,中央已经传达出2009年“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总基调。
在这个总基调中,扩大内需是重中之重。这也是中国第一次把扩大内需作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基调。尽管以前很多经济学家建议政府要想保持高速、稳健、长期的经济增长,必须把拉动内需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中国政府因考虑多种因素并没有真正的把扩大内需作为首重。
然而,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世界其他经济体受到创伤,国际消费市场快速萎缩,迫使中国的出口贸易严重受阻,中国沿海地区的出口加工企业迅速破产倒闭,大量失业工人的生存受到威胁,社会稳定和人民日常生活遭到干扰。另一方面中国的居民储蓄一直高居不下,大量的资本浪费,整个经济体资金周转速度缓慢影响了中国经济的深层次的发展。同时中国居民的生活特别是中国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低下,中国贫富差距在不断的拉大,民间怨声载道等等一系列国计民生的问题缠绕在中央政府高层。
也许正是这些内忧外患的大环境迫使中国领导层们不得不下定决心调整中国经济结构,以扩大内需为首重进行改革。这也是中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契机。
从中国的经济结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思路的逻辑解读“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总基调。保增长就是要保障中国经济在2009年及以后的几年里经济增速保证在8%以上。从目前国际经济环境来看,以往的依靠出口贸易带动经济增长起码在近期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的动力。那只有扩大国内的消费,满足国内经济建设的需求。因此扩大内需是当下中国必须作为重中之重的国策来对待。这就要同时的变革我们以往的经济结构体系。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保增长的关键是要解决市场需求不足的问题。当前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期,国际需求大幅收缩。而中国人口众多,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国内市场广阔,需求潜力巨大。中国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真正把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利用这次国际经济结构调整的时机,加快形成主要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
中国政府为了落实扩大内需的经济基调,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具体的十大措施和七大部署:
十大措施包括: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九是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七大部署包括:1.加大投资力度和优化投资结构;2.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3.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4.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5.着力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6.认真做好金融财政工作;7.推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
此次出台的十大措施和七大部署当中,大部分篇幅用于政府驾轻就熟的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内容包括政府保障性廉租房建设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公共交通、环境等,延续了以往投资拉动经济的一贯做法。这是因为扩大内需政策在国内尚属首重,其发展必须从基层做起。
十大措施前两条针对低收入群体和农村的生活设施、住房等;还有措施明确加大扶贫力度,完善医疗保障制度,主要用来稳定和保障中国人口数量最多的一部分群体,使这一庞大基数的消费群体免去了生活后顾之忧;另外还有措施明确提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使其有信心也有能力进行消费。
与此同时,放松银行信贷规模,有利于企业借贷同时增加流动性;在通货膨胀压力放缓的前提下,小幅上调商品价格(农产品、电力等)有利于引发居民对于未来物价预期的提升,从而也能激发消费需求。
国内启动内需的第一步就是从覆盖面最广的农村以及城市低收入群体开始。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有着广阔的内部需求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加速期,正在经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镇化过程。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技术改造、农村发展等都会释放巨大的投资需求。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正处于消费水平快速成长阶段,人们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潜力巨大。我国有居世界首位的外汇储备额,有规模巨大的居民储蓄和社会储蓄,有充裕的财政收入,扩大内需不仅有潜力,也有基础和空间。
扩大内需,短期靠投资,长远靠消费。加大政府投资特别是中央投资力度,进而带动社会投资,是刺激经济增长最为有效的手段。据测算,中央部署的4万亿元人民币投资,大约可拉动明年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在当前外需明显减弱、消费乏力之时,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国内需求,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当前,要坚持扩大投资规模与优化结构并举,确保4万亿元投资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推动结构调整;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续动力。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呈现持续增长态势。但是,居民收入增速减缓、收入预期下降、收入差距扩大等不利因素,制约着城乡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和广大农民的消费。当前,既要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步伐,又要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在保证人民更多、更好地享受发展成果基础上,逐步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尽管面临不少困难,但世界经济调整也为我国加快结构升级带来了新机遇。不论从克服当前困难还是从长远发展来看,只要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从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只要推动产业结构化升级,就能增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使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双双再上新台阶。
忧则兴,预则立。形势复杂多变,机遇转瞬即逝。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影响有正反两个方面。中国的经济肯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放缓,中国制造业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另一方金融危机爆发对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是一次契机。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再走过去的老路。在应对危机中调整变化,在调整变化中实现升级,将成为未来更长时间内中国的经济发展之路。
经济前景充满挑战,股市发展值得期待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似乎没那么惨重!在全球经济出现负增长的时候,中国经济增长目标锁定在8%的高位增速,彰显了中国经济基本面的稳健发展以及中国有能力和有实力应对世界经济金融灾难。
中国政府极有远见地及时把中国2009年及以后的发展基调定位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而且为了落实执行这个经济基调,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执行步骤。最新公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的增长为6%,这个数据看起来似乎另人不很满意,但是其他经济指标都在预示着中国经济在向利好的方向前进。放眼全球,唯有中国的资本市场仍是投资的乐土,于是投资人在期待中国的股市能回到两年前的牛气冲天的景象。
中国股市的回归需要中国经济前景的利好,然而中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了挑战。
2009年中国经济将面对考验。政府正推出经济刺激方案以舒缓经济增速放缓的压力。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反映了成品出口业的外部需求减弱。同时国内楼市低迷已对钢材、水泥等行业造成连锁效应,并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
政府宏调政策的重点目前已全面转移至刺激经济增长。若GDP增长低于8%,失业率上升的风险将提高。鉴于中国政府的积极行动,预计境外上市的中资股份情况将于2009年开始好转。目前,多个类别的中资股的价格与整体比较已呈现出相对吸引力,特别是考虑到中国仍保持的巨大经济增长潜力。铁路、建筑及建材、电信和医疗保健等行业的前景较好,而金属、航运及重型设备等面对经济周期性风险的行业形势相对严峻。
政府出台的经济刺激方案尽管被少数人批评为“含糊的”,但无可否认它是迄今各国推出的最大型的财政刺激方案。由于地方政府提出的优先项目仍需等待中央政府的审批,政府注资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不会在短期内呈现,但我们相信,政府的注资最终会给经济带来积极作用。国务院已作出批示,绝大部分的投资必须于2009年春季全国人大及政协会议举行之前投入到项目的建设中。考虑到项目审批与工程进度之间存在的时间差,刺激经济方案的成效将于2009年第二季度起在实体经济中逐步呈现。
由于对民生的注重及防止经济大幅放缓的决心,政府将在新年(或之前)推出新的刺激措施。据官方媒体报道,新一轮的政策重心会直接放在刺激消费上,届时将会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起点、建立国营企业工资增长制度以及把医疗及教育补贴扩大至低收入家庭。
此外,继粮食收成创下近年新高之后(正遇上经济放缓下需求疲软的时期),政府将采取一系列针对农村消费的措施,包括增加粮食储备、提高最低收购价以及研究上调粮食入口征税等。
中国经济的未来尽管面临挑战,但中国也存在许多利好因素。中国财政盈余充裕,政府债务较低,并有15.5万亿元人民币的净储蓄,这为安然渡过全球经济衰退期提供了足够的资源。银行基础稳健,拥有足够的资金应对可能增加的不良资产。
在过去的经济低迷时期,中国的调控机制很好地发挥了作用,迅速地通过重要的政策调整。尽管财政刺激计划仍需一定时间方能发挥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但政府已清楚地表明立场,并将继续采取措施,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降低中国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政府将继续增加社会福利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开支,以减少中国公民为应付住房、教育、退休和医疗卫生问题累积大量预防性储蓄存款的需要。除中央政府投资9000亿元人民币进行的低收入住房建设的三年计划外,我们预期政府将于2009年新年期间推出进一步措施,以加快医疗、卫生保健和退休金制度改革。升级农村基础设施的措施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农民的收入,长期而言将最终提升他们的消费能力。同时,农业土地改革将得到进一步的具体安排。中共中央委员会会议决议一项旨在提高中国农村人口收入水平的改革方案。相信农业用地改革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并有助于政府实现既定目标,提升农业生产力,重新分配经济增长资源。允许农民将农业用地投入市场等有关改革将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允许向大型农场经营者转让土地将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尽管市场在短期内可能继续传出负面经济消息,企业盈利在一段时期内可能继续疲软,但我们预期中国股市将在2009年年初靠稳。因为从以下几方面而言,中国股票的吸引力已大大增加: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中国指数目前的市盈率为8.3倍,而长期平均市盈率则为16倍;平均股息率为4.3%,比大部分其他国家的存款和国债收益率更理想;尽管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至7%~8%,但这个数字仍高于其他主要新兴经济体; 5.58%的一年期贷款利率仍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
中国股票市场在一年内从牛市高峰跌至熊市低谷。尽管中国直接投资于股市的居民只占少数,但散户代表了国内最富裕的那部分人口。为了挽回这个重要消费群体的信心,我们预计当局将采取进一步的刺激措施:国企控股公司继续收购其上市附属公司的股份,中央汇金加大对内地上市股份的投资,特别是大型银行。由于目标企业均为股指成分中最大型的股份,故相关措施将有助于稳定内地市场;调动国内机构投资者支持股市,包括鼓励保险商、共同基金公司及全国社保基金为市场提供支持;短期内限制新上市的审批,以舒缓资金流动性压力。
可以预计的是中国证券监管部门将于2009年继续推动保证金交易及卖空交易计划的实行。这些新机制将有助于提高整体市场的流动性及从根本上改变A股市场的“单面”性质,让投资者可以从升市及跌市中获利。投资者将可以利用更复杂的交易策略,而非单纯的买入和持有。
然而,这个时候谈中国未来经济能够在挑战中复苏繁荣,股市的发展值得期待,好像有些不合时宜。毕竟世界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影响还不能看透。
玫瑰石顾问公司董事谢国忠5月16日召开的第二届陆家嘴论坛上做了“昨天不会回来,明年才是最痛苦”的演讲,谢国忠的演讲虽然悲观,但他道出了客观错误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