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长也讲了话,他首先强调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大意义,最后补充道:“我建议,县里各单位按市场价都来买老耿的藕,回去后大家尝尝,看看我们本土的藕味道如何?”
收获的藕堆成了小山。小山还在不断地长高长大。
记者把耿德旺老汉拉在小山旁,又把一节大藕递给耿德旺老汉就开始了采访。
记者:“耿老伯,你是怎么想到种藕的呢?”
耿德旺老汉看了看藕山,又看看藕田,东张西望的,记者示意他看摄像镜头。
耿德旺老汉:“感谢政府,感谢刘书记!”
接问及此事耿德旺老汉结结巴巴的讲了副书记如何给他打开思路、如何帮助他种藕的经过。
记者又把刘书记找来,把繁忙的藕田做背景进行摄像。
刘书记面对镜头侃侃而谈:“作为一个人民公仆,就是要为老百姓着想,为他们找到致富的门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现场会在热闹的气氛里结束了。
第二天,县里各单位都来了车,把耿德旺老汉收获的藕全部买走了。
第三天,市报、县报、市、县电视台播发了耿德旺老汉种藕致富的消息,还配了耿老旺老汉捧着大藕的照片。耿德旺老汉一下就成了全县的名人。
粗略一算,净赚了至少一万一千元。
望着一大沓票子,耿德旺老汉两眼模糊了。要是儿子还活着,莫说寡妇,黄花闺女也任咱选啊!老两口唉叹着儿子,心酸起来。
村长请来收藕的帮工,不细心,田里还有很多余藕。耿德旺老汉在田里仔仔细细又收了一周,又收获了至少八百斤,他选了几根好藕留着,其他的也舍不得吃,就挨家挨户的去给村民送了。先送的村主任,村主任笑眯眯地问:“老耿,成万元户了?”耿德旺老汉笑得合不拢嘴:“感谢政府!”村主任有点不高兴:“怎么感谢啊?”耿德旺老汉想了想马上跑回家,提了自己那只大公鸡,又去刘拐子商店买了两瓶好酒拿给村主任。村主任拍着耿德旺老汉肩膀:“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
耿德旺老汉连连点头。
这样忙碌了半个多月,耿德旺老汉就背上选好的藕去镇上。他要亲自请刘书记尝尝他的藕。因为村民都说藕好吃,又脆、又面,炒、炖都好吃。耿德旺老汉自己舍不得吃,只吃了几斤藕结炖肥肉,果然好吃。
他来到镇政府,问刘书记办公室。一个办事员说在201室。耿德旺老汉背着藕爬上二楼,找到201,里面坐着的分明不是刘书记。这人胖胖的,正在看文件。他抬起头问:“你找谁?”
耿德旺老汉嗫嚅着:“我找刘书记!”
那人看了耿德旺老汉一眼:“你是老耿吧?”
耿德旺老汉说:“我是。”
那人说:“我是王长顺,来参加过你的现场会,刘书记提拔到县上当副县长了。我来你们镇任代书记!”
耿德旺老汉的心一下就提了起来,刘书记走了,他明年又该怎么种藕呢?
代书记王长顺似乎看出了耿德旺老汉的心思,热情地喊他坐下,亲自接下背篼,还给耿德旺老汉倒了一杯水。
代书记王长顺说:“老耿,过两天我来你家一趟,看看明年怎么弄?”
耿德旺老汉说欢迎王书记。王长顺把手挥了挥说:“不要客气,不要客气嘛!帮助你做强做大,我们也有责任。”
代书记王长顺果然不食言。过了几天就带着镇里一些人来了。先到家里了解情况。耿德旺老汉说:“准备把房子翻新一下,还准备把老太婆病医一下!”
代书记王长顺说:“老耿啊,眼光要放长一点、远一点,你现在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发展产业上,至于房子啊,病啊什么的,等挣了大钱,到城里买房子,随便就把病医好了。你说是不是?”
耿德旺老汉就开始佩服起代书记王长顺来,看人家天天看报纸、看文件的说得多好啊!
接下来,一行人就到那块藕田去了。代书记王长顺到处看了看,问耿德旺老汉:“老耿,今后准备咋办?还种藕?”
耿德旺老汉一时没了主意。种庄稼是内行,可这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事却一点搞不懂。
代书记王长顺就坐在田埂上和耿德旺老汉分析局势:“去年在你这里召开了现场会,很显然今年全县将大面积种藕了。一多就不值钱了,知道吗?销路就有问题。因此,你今年要重新调整产业结构!”
耿德旺老汉眼巴巴地看着代书记王长顺,希望从他口里得出良策。
“怎么调结构呢?”代书记王长顺自问自答,“要因地制宜,要切实可行!”
耿德旺老汉顿时觉得代书记王长顺太有才了。
代书记王长顺接着说:“你的条件和基础已经具备了,田是现成了,只是要加工。”
代书记王长顺就谈了自己的想法,把藕全部拔掉,把泥巴取出一些,再修一个引水渠,把田里的死水变成活水,这样就能保证充足的营养。
代书记王长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方法是——养鱼!
耿德旺老汉沉默了。鱼太贵,卖给谁呀?
代书记王长顺笑了:“因为贵,才值钱啊,你想,一斤鱼五六块,要抵十来斤稻子!”
这一问一答,耿德旺老汉的心就亮堂了。他决定还是听政府的,今年养鱼。
请人重新按代书记王长顺设计的方案做了,这样一下来花了一万一千元。耿德旺老汉很心痛,那是去年种藕的全部收成啊!要是今年养鱼亏了可怎么办好。他心里虽这样想,可行动上更加不敢怠慢。专门在田边修了一个小屋子,准备守夜用。
田里放了草鱼、鲫鱼、花鲢等鱼苗。
放鱼苗那天,代书记王长顺来了。他带着一行人,给他们交代:“你们三天左右来看一次鱼的长势,看水的质量。”
都说,没问题。
技术员就三天两头的来检查耿德旺老汉的养鱼情况。鱼一翻白,就尽快换水。
鱼慢慢长大。草鱼长势很快,在水面游来游去。每天耿德旺老旺就是下饲料和割草。
又到收获的季节了。
代书记王长顺请来了县领导,组织了全镇所有的行政村一把手又到耿德旺老汉田边开了现场会。刘书记(刘副县长)没有来。耿德旺老汉很想见见他。
正如代书记王长顺所料,今年大面积种藕,销路不是很畅,价格也低了好多。
就只耿德旺老汉的鱼与众不同。一下卖了个天价。赚了足足两万八千元。
耿德旺老汉捧着几沓票子,手就开始抖,他眼望西山,西山上埋着他的父母。他隐约地看到:他的祖坟冒烟了!
两次结构调下来,耿德旺老汉已精疲力竭。对自己以后再怎么调结构没有一点积极性了。他自己也觉得奇怪,怎么自己接下来不知道干啥了呢?
没有了主意,那就继续种稻子和油菜吧!耿德旺老汉就想,今年无论如何抽空要带老太婆进城看病,他已不再希望挣大钱到城里买房子。老太婆的病越来越重了。不看可能拖不了多久了。钱多也没作用。像儿子样,人没了,留着钱有什么用?看来,当务之急是治老太婆的病。
老太婆躺在床上,喘得厉害。秋德旺老汉就给她喂药,安慰道:“老太婆,过几天我就带你进城看病,我们不挣钱了。我想啊,还是身体要紧!”老太婆喘着气拉着耿德旺的手,泪就无声地流了下来。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村主任的叫喊声:“老耿,老耿,快到田里去,县委书记来了!”
耿德旺老汉连忙走了出来,茫然不知的看着村主任。
村主任喘着气说:“县委书记陪市委书记、市长外出考察回来,准备搞一个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示范点,他们正在你田边!”
边说边拉上耿德旺老汉就往田边赶。
果然,田边围了许多人。
县委书记杨明雄笑眯眯地盯着耿德旺老汉,镇长马上介绍:“这是县委杨书记!”
耿德旺老汉盯着杨书记傻笑。
杨书记说:“老乡啊,你这基础很好,我准备在这搞试点!”
耿德旺老汉说:“杨书记,我今年没有空……”
话音未落,已不再是代书记的镇党委书记王长顺就打断了:“老耿,听杨书记说!”
杨书记又接着说:“这里基础好,前几天我陪市委书记、市长外出考察了一下,发现我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步子不够大。这次我下了狠心,在你这里搞试点!”
杨书记就谈了想法。杨书记的想法是把这块田建一个饲养场。填平一半盖鹅宿舍,另一半供鹅游玩。
杨书记说的鹅就是法国朗德鹅。
随行的畜牧局长介绍:朗德鹅原产于法国西部的朗德省,除法国外,匈牙利的饲养量也相当大。朗德鹅是当前国外肥肝生产中最优秀的肝用品种鹅。产地标准的朗德鹅是灰羽品种,全身羽毛以灰褐色为基调,领背部羽色较深,接近黑色……
杨书记打断说:“这些以后再说,你先说说怎么养!”
畜牧局长就开始展望未来:“小鹅8周就可达4.5公斤,年产蛋50~60枚,蛋重180~200克。成年鹅可长到10~11公斤,可产700~800克肥肝,平均产肝800克。……”
“最值钱的是肥肝,被誉为绿色食品之王,目前,只能在国外的高档酒店才能吃到。全部出口外国,直接空运!”
杨书记不住地点头,耿德旺老汉却听得一头雾水,越听越糊涂。
杨书记问:“如果建一个饲养场要花多少钱?”
畜牧局长默算了一下:“加上基础设施改造,种鹅和饲料,最少30万!”
耿德旺老汉一听就吓住了。
杨书记想了想说:“老乡你拿出所有的积蓄,县里补贴10万,其他的镇上想办法,技术由畜牧局跟进。下周就动工!”
就这么定了。
耿德旺老汉大脑昏昏糊糊的。村主任知道耿德旺老汉有情绪,不住地开导他:“老耿啊,县委书记看中你做试点,这是我们镇、村的光荣啊!”
耿德旺老汉说:“我不想做试点了,只想给老太婆医病!”
镇党委王书记说:“老耿,你怎么这样呢?这是政府对你的关心啊!县上还给你贴钱,镇里也补助你,别人想要还要不到啊!”
耿德旺老汉就没话了,一提政府,他就没语言了。
可是,耿德旺老汉仍然在心里算账:“老太婆的病又怎么办?自己几年来不是白忙了吗?”
耿德旺老汉陷入了苦苦的思索中,就把自己的担心给村主任和王长顺书记说了。
王书记一听就恨铁不成钢:“老耿啊,你怎么只算经济账不算政治账?你啊,真是老糊涂了!”
耿德旺老汉汗被吓出来了,想,自己可能真老糊涂了!怎么敢和政府作对?
王书记又说:“你把你的钱准备好,明天我们就到县里去一样一样的落实!”
耿德旺老汉回到家里,老太婆问出了什么事情,村主任叫吼吼的。
耿德旺老汉就说了。
老太婆说:“不要管我的病,你听政府的吧!”耿德旺老汉就偷偷地抹了一把眼泪。
耿德旺老汉拉住老太婆的手说:“等有了鹅肥肝,我第一个抠出来你吃,看看那个外国东西究竟什么味道!”
老太婆靠在耿德旺老汉肩膀上,脸上是对未来憧憬的笑容。
老太婆的笑容是那么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