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的积累终究会带来质的变化
人活着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像草一样活着,尽管活着,每年都在成长,吸收雨露阳光,但是永远长不大,任人踩踏;一种是像树一样活着,只要你有树的种子,你终将长成参天大树。树,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材。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做人的标准和成长标准。
这里有一个问题,知道了路径,是否就一定能成功?
不一定。成功有方法,但是还要看环境,还要有资源。合适的资源,用合适的方法,达到合适的目标,这样就有把握了,也就是我们所认为的成功。比如,我现在知道怎么办理手续去美国,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没有资源,或者资源不够,技术移民条件不够,投资移民资金不够,那么我就去不了,不是我不知道,而是我的资源不够。
那么我们研究这个轨道还有意义吗?有。如果我在有了基本的资源的时候,我就可以移民了,还可以省下很多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还有,就是在现在,我只会准备资源,无心他顾,专注于目标,争取早日实现目标。
做一件事情,不管有多难,会不会有结果,这些都不重要,即使失败了也无可厚非,关键是你有没有勇气解脱束缚的手脚,有没有胆量勇敢地面对。很多时候,我们不缺方法,缺的,是一往无前的决心和魄力。不要在事情开始的时候畏首畏尾,不要在事情进行的时候瞻前顾后。唯有如此,一切才有可能。
所以,奋斗是活着的意义,而成功是上天额外的赏赐。失败了也就是生活回归原处,万一成功了呢?遵循能量法则,付出带来改变的力量。
有一个小伙子,刚到一家公司,做事情能力一般,和别人无异。
在运营部门,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业绩,也是属于玻璃瓶中的青蛙,有光明没出路,看不到未来的那一类。
小伙子爱早起,每天很早去跑步,从某一天开始,小伙子一大早就去单位了,打扫卫生,开窗通风,和人打招呼,别人几点来的他都知道,他几点来的,没有几个人知道。大家也都没有注意,时间久了,大家都习惯了。于是有一天,小伙子升职了,好多和他一起来这家公司的,业绩也都差不多的人都没有什么异议,好像觉得就应该是这样子的。
如果是你,你会有意见吗?当然有意见,对吧!我们做工作是讲成绩的,早到公司算什么?提拔当然要提拔能干好工作的,为什么是他?因为他不但给老板做事,做分内的工作,还做了额外的工作,应当获得额外的回报。他的工作之外,还有一些附加的贡献,就是人家的工作有附加值,所以胜出。
那么,你的附加值在哪里?
什么事情都有附加值,一份报告,版面要设计得周正,字体可以调整,装订要整齐,别针要用新的。再简单一点,自己的仪容整洁,口齿清晰,这些都是,只要不是明确要求的,你能够超越别人的都是你的附加值。
这个附加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是会被逐次被淹没的,什么意思?
今天是附加值,明天可能就是常态。就像我们现在每天感知和体验的服务一样。以前买东西的时候,有个质量保证就升天了。后来有了售后维修,接下来是上门维修,现在还有了供顾客替换的备用产品,不断地更新、升级。现在哪家卖电器的要说,我们是售后三包,服务好,估计得给顾客补牙,因为很多人听了会笑掉大牙的。
那么这样做很难吗?不难,真的不难。只要你想做,并且时刻坚持,注意“我要这样做”,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比别人略好一点就可以了。还真是,不要好太多,否则太超前了,以后怎么办。
逐渐地就会树立自己的一个品牌,我做的产品,我提供的服务,一定比别人的好一些,以后即使你做的和别人的一样了,别人也会认为你做得好一些,这是惯性思维。当然,这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和事件的积累。
你行的,前提是从现在开始做起!
实现多维度交换,提升你的附加值
我们都学过物理,我们都知道了能量守恒定律。我们还知道,动能、电能、势能、风能、热能,等等,都是可以转换的,对吧?其他的也一样!
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日战争,用的就是以空间换时间,多次运用人员和地形,势能,从而延长我们战斗的时间,等待大环境的变化,势能,获得援助,动能,等待机会,势能,最终战胜了日本。
所以,我们的人生,也是可以转换的,如果我们的目标太大,我们就需要更多的资源,当然,如果资源不够,那就要从其他地方寻找了。
我经常和我的学员们说:“如果给你200个整编空降师,你可以拿下华盛顿,真的,你行的。”你真行的,不用怀疑。当然,我也行,虽然我的军事素养很差!这就是能量守恒的另一个方面,能量可以互换!巨大的资源可以弥补我们技能和环境的差距。同理,巨大的技能,或者环境(势能),也可以弥补我们资源的不足!
有点意思了吧!
我们的工作就是这样,我们拥有人力资源:体力+技能+时间。我们现在用它来换取财富,是一种能量转换,以后用于投资,资金+智慧+时间,也是一种能量转换。这些过程就存在能量守恒。
李明原来是一家旅游网站的高级经理,工作中认识一家小型连锁酒店的老总。两人相谈甚欢,李明半开玩笑地说想去酒店业发展,对遵循能量法则,付出带来改变的力量。
方老总说也很想请李明过去,只怕付不起薪水。李明当即承诺不要薪水,任职两年,继而成为了这家连锁酒店的总经理。两年以后,酒店发展良好,李明按照合约没有拿一分钱的薪水,只得到其公司3%的股权。实际收益远远大于原来的薪资收益。后来跳槽到另一家连锁酒店做总经理,仅年薪就有100万,是原来工作的5倍,这还不包括总经理的股权激励,赶上了连锁酒店的高速发展时期,实际每年的收入达千万以上,羡煞旁人。
在一开始李明作出这样的决定的时候,很多朋友都说他是疯子,最能理解的朋友也都替他捏把汗,任凭李明百般解释还是无用。如果是你,你会怎么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第一标准。也就是说要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工作中学习工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是读破万卷了,终归还是无用,为什么?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是胡闹,要是只有理论指导而没有实践,那就是空谈,纸上谈兵。那么李明免费做总经理,甚至要倒贴钱。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为了进入总经理那个工作的环境。因为只有进入了相应的环境,你才可能理解当事人的思维和想法。核心目的还是要改变自身所处的环境,到了一个总经理的位置,自然接触总经理的环境,刚开始因为环境陌生,自然会有痛苦,但是一旦适应了新环境,你的事业就更上一层楼了。新环境锻炼了你的身手,教会你新的知识及思维方式,这才是核心所在。
学习管理知识,就好似读书破万卷。可是读书破万卷后面是下笔如有神,下笔如有神那是写文章,对管理的帮助是有的,可是不大,除非你准备一辈子做秘书……要做经世致用之人,现代话说就是成为老板、总裁、总经理或者权贵什么的,那就要把“行万里路”接着做完,就是要实践你的想法。
现在知道读书破万卷为什么没有用了吧?不去实践,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精神是要不得的,很多事情需要很多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二愣子精神是要害死人的。那么,我们一开始为什么都会反对李明的决定,因为个人利益,个人利益不能保证,我们自然不愿意。个人利益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条标准,我们不能不管不顾啊。
这个可能就是我们狭隘了,我们的个人利益难道就仅仅是一份薪水吗,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了获得一份薪水?如果你这样看,你的收入永远提不上去那是应该的,因为你没有注意到它的潜在价值。
说一个自己的例子。我参加公益活动,做多家公益组织的志愿讲师,也是没有任何的经济收益,有一些人不理解,那么我真的没有收获吗?
我们来分析,钱这个东西它有哪些用途,也就是说我们为什么要有钱?一是它能够购买商品和服务,给我们带来美好的体验;二是它能够帮助我们提升社会地位,即使我们不去花掉它,这是当下这个社会的特性,原本它是没有的;三是它可以用来投资,去赚取更多的钱。除此三条之外,钱的功用还不如路边的一堆柴火。
这样就清晰了,我在做公益志愿讲师的时候,虽然没有得到所谓的“钱”的回报,而由“钱”相关能带来的收益我全部得到了。首先,我们到全国各地去讲课,游历各地的风土人情,遍尝风味小吃,体验相当的美好。其次,在授课的过程中,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无论是培训对象、合作单位以及伙伴们的认可和尊重,都是一种社会地位的提升。最后,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自身的学习提升,结识了一群志趣相投的朋友。这对于个人后面的事业发展帮助最大了,比金钱投资收益大得多了,我就因此而走上了职业培训师和作家的道路,你说,是不是回报很丰硕?
只要你能够在一个合适的环境和位置上,你的个人利益就一直能保障的,只是你是否能看得见呢?
整个社会也是一样,在能量守恒的定律下循环往复。我们要做的,就是整合我们所能够整合的所有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训练自己的遵循能量法则,付出带来改变的力量。
技能,在合适的背景下,达成自己想要的目标。
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既然志存高远,为何不将眼光和境界放大一些,而注重于所谓的个人成功呢?
按照儒家的说法,成功就要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按佛家的说法,先度己,再度人,最后普度众生。而以我们现在的力量,还什么都不是,一个走在追逐圆融的路上的行人,也就能够志存高远,还远远不能奢谈定国安邦。
还有,我前面说过,人做什么事情,都要适应当时的背景,人们之所以成功,是历史选择了他,不是他选择了历史。能够创造历史的人极少,而且他们也是在完全适应了历史,并掌控了局面以后,才开始改变历史的,不是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要改变历史,否则行不通的。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我们在学习参透,不也是在让自己进步吗?在不能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要适应环境,为了自己的实力,能够改变环境的时候,我们要改变环境,为了自己的信仰!
关于创新,我认为狭义的创新几乎没有,只有个别的天才才能够创造,可遇而不可求。因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个世界上99%的事情,在历史上都已经发生过,而剩下的1%,即使我们碰到了,也没有办法解决。
那么广义上的创新呢?比如一个老总空降到了一个公司,但是里面的元老很多,能量很大,自己的指令很难执行,改革比较困难,而董事会和董事长对这些元老都比较信任,几乎不可能拿掉,怎么办?
老总推行管理平行化,学杰克·韦尔奇,这个董事会总能够通过吧,几个部门的头目还没有真正反应过来,也好像抱着试试看的意思。六个业务单元被划分成了二十一个职能模块,实行所谓的平行沟通。这样一来老总的话就有人听了,二十一个负责人,就算六个不听话,其他的新人还是很感激有机会出头的,很配合的。而原来的六个元老,看大势已去,也不做钉子户了。老总的命令就好执行了,后面部门的工作以项目的形式开展,最后又大部制,一圈下来,一切都和谐了。
这个方法可不是什么新招,汉武帝的推恩令,某些扩大会议,都被我们的先辈演绎得很经典了,我们只是拿过来用一下,顺手换个盖头。
略微高级一点的,就是把两个产品,或三个产品合并到一起,产生一个新的产品,最经典的就是X光机,当X射线有了,计算机也有了,把两个产品合并到一起,于是就有了一个新产品,就这样简单。
不能小看这种创新,这样已经不容易了!比很多把大的变小的,小的变大的,改进包装,优化一下设计就冒充新产品的好多了!
最牛的是发明,把一个可能存在的事物一次次的实验,一直到成功为止。佩服啊佩服。要是我,在失败多次,或N多次以后,很容易放弃,所以我也只有佩服的分了。
之所以佩服,是因为他们的专注与执着,而不是什么智慧!
学习对自己最有用的知识
公司的电话销售部有一个小姑娘,刚来公司不久,被公司的领导们激励大发了,工作热情空前高涨,每天都要给一些潜在客户打上几百个电话。有一个客户一接到电话就开始回绝:“啊,我在开会”,“我在开车”,“我在医院”,“我在重症病房”,等等,理由很多很强大。你不能再说话了吧?只有挂电话了吧?终于有一天,小姑娘被逼急了,当这个客户刚说完理由,小姑娘就来了一句:“你在说谎!”电话那头的客户沉默了几秒钟,随即哈哈大笑,然后约定时间签单,小姑娘也做成了一个订单。
这个案例被很多的老师都讲过,听着很过瘾吧,很激动吧,可是等你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后,你能用得上吗?你能学习得了吗?你总不遵循能量法则,付出带来改变的力量。
能和你的客户说“你在撒谎”吧?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它的确也很精彩,可是这些都是产生在特定情境之下的,是知识啊技能啊的一些细枝末节,在你不掌握其中主要枝干的时候,对你来说根本没有用。
很多人都听过“把梳子卖给和尚”、“把丝袜卖给男人”、“把冰卖给爱斯基摩人”、“把冲浪板卖给沙漠中的王子”、“客人本来要买鱼钩却买走了一辆卡车”等这样的故事,都是很好听很精彩的案例。可是在我们现实的生活当中,你能用得上吗?能产生价值吗?要知道,不能产生价值就证明它是没有价值的,我们今天的学习就是为了创造价值的啊。
所以,我们的学习还是要从基本的开始,先看清一个事物的基本脉络。就像一棵大树,我们要真切地认识它,首先要认识它的主干和主杈,是那种打掉了树叶、去掉了一些细杈的部分。只要掌握了它的主要枝干,我们再运用起来,细枝末节自然也就有了,怎么用怎么好。而如果我们只知道一些细枝末节、一些表面的技巧,看着很光鲜好看,应用起来却总是找不到方向,就是所谓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现在我们的年轻人,看书很挑剔,纯理论的书看起来有点枯燥,如果有情节有论述、可以寓教于乐最好不过了,毕竟现代生活忙着混温饱,没有多少时间来研究理论。于是都找一些浅显易懂的、有故事情节的书来读,也有一些收获,就认为自己很聪明了。真的是这样吗?
首先,要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成本,就是交学费,是一定需要的,否则怎么会有收获?理论的东西讲的是概念、脉络、精义,所以生硬了。如果换成轻松一点的,就要花很长的时间去准备案例、故事,篇幅就拉长了,你投入的时间就要长了。所以一样,一个是看的时间少,需要加思考的时间;一个是看的时间长,等于前者“思考”的时间,所需要的时间是一样的,很公平。
这个没有什么大问题,问题是轻松一点的书籍由于枝叶的内容较多,有很多断章取义的,篇幅不完整,容易引导我们走偏方向,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这里还要更正一下,关于“经典的都是不好理解的”这个问题,我建你去读一下《资本论》,读了以后你就不会这么说了。如果你还没有读,我这里推荐一下,对我们现在的帮助很大。总之,经典都是很好的,而且基本都能够理解。
那么有没有既轻松有趣,又能掌握核心的脉络的学习方式呢?
有!去参加好的培训,那是因为有人花很大的功夫准备,来帮助你轻松完成学习目的,功夫别人都下到了,你当然就轻松一些了。但是你需要付学费,所以,你的整体付出也是一样的,还是很公平!
参加培训要注意。一方面是现在的培训良莠不齐,要选可靠的;二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培训是针对个体的,没有什么培训是适合所有人的。满口包治百病的那一定是骗子。
适合,有两个方面,一是领域,二是层次,你要选好了。花钱可以,同时要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