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官场中有“恐、捧”之说,其观点认为“恐”与“捧”相合才能让对手心服口服。忠奸的斗勇之术也是如此。要在斗勇的同时,采取兼柔的手法,或绵里藏针,似柔实刚,或二者兼用,震慑对手。事实上,这也是斗勇的最高境界。
1.黑心并着厚脸用——朱博恩威兼用降服下属
为官者,必须懂得恩威并用的道理,做好两手准备:其一是帮助下属,对其施恩,赢得他的尊重与感激;其二则是面对不太听话、经常犯错的下属,不能听之任之,要拿出杀手锏,树立威信,这样才能使下属心服口服。
法家经典著作《韩非子》中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鲁国有个人叫阳虎,他经常说:“君主如果圣明,当臣子的就会尽心效忠,不敢存有二心;君主若是昏庸,臣子就敷衍应酬,甚至心怀鬼胎,虽表面上虚与委蛇,然而暗中却欺君而谋私利。”阳虎这番话触怒了鲁王,他因此被驱逐出境。阳虎跑到齐国。齐王对他不感兴趣。他又逃到赵国。赵王十分赏识他的才能,就拜他为相。近臣向赵王劝谏说:“听说阳虎私心颇重,怎能用这种人料理朝政?”赵王答道:“阳虎或许会寻机谋私,但我会小心监视,防止他这样做。只要我拥有不至于被臣子篡权的力量,他岂能得遂所愿?”赵王在一定程度上始终控制着阳虎,使他不敢有所逾越。阳虎则在相位上全力施展自己的抱负和才能,终使赵国威震四方,称霸于诸侯。
与上面故事中赵王的用人方法相似的还有汉代的朱博(生卒不详),其人虽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书生,却能刚柔并济,顺利地制服了地方上的邪恶势力,一时被传为美谈。
在西汉长陵一带,有个大户人家出身名叫尚方禁的人,年轻时曾因强奸邻居的妻子,被人用刀砍伤了面颊。如此恶棍,本应重重惩治,但他贿赂了官府的功曹,因此不但没有被查办,最后还被调升为负责治安的守尉。
朱博被调到这个地方担任官职后,有人向他告发了此事。朱博觉得真是岂有此理!就马上把尚方禁找来。尚方禁心中七上八下,只好硬着头皮来见朱博。朱博仔细看了看尚方禁的脸,果然发现有疤痕,就将左右屏退,假装十分关心地询问究竟。
尚方禁作贼心虚,知道朱博已经了解了他的情况,就像小鸡啄米似的接连给朱博叩头,如实地讲了事情的经过。他头也不敢抬,只是一个劲地哀求道:“请大人恕罪,小人今后再也不干那种伤天害理的事了。”
“哈哈哈……”没想到朱博突然大笑道:“男子汉大丈夫,难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本官想为你雪耻,给你个立功的机会,你能好好干吗?”这时的尚方禁那里还敢说半个不字。
于是,朱博就命令尚方禁不得向任何人泄露今天的谈话情况,要他有机会就记录一些其他官员的言论,并且及时向朱博报告。听到这里,尚方禁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他赶紧表态说一定好好干。从此之后,尚方禁便成了朱博的亲信和耳目。自从被朱博宽释重用之后,尚方禁对朱博的大恩大德时刻铭记在心,所以,干起事来就特别地卖命。不久,就破获了许多盗窃、杀人、强奸等犯罪活动,使地方治安情况大为改观。朱博遂提升他为连守县县令。
又过了相当一段时期,朱博突然召见那个当年受了尚方禁贿赂的功曹,对他单独进行了严厉训斥,并拿出纸和笔,要他把自己受贿一个钱以上的事通通写下来,不能有丝毫隐瞒。
这位功曹大人早已吓得筛糠一般,只好提起笔,写下自己的斑斑劣迹。
由于朱博早已从尚方禁那里知道了这位功曹贪污受贿,与奸佞之徒朋比为奸的事,所以,看了功曹写的交待材料,觉得大致不差,就对他说:“你先回去好好反省反省,听候本官裁决。从今以后,一定要改过自新,不许再胡作非为。”说完就拔出刀来。
那功曹一见朱博拔刀,立时吓得两腿发软跪在地下,嘴里不住地喊:“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只见朱博将刀晃了一下,一把抓起那位功曹写下的罪状材料,三两下,就将其撕成纸屑,扔到纸篓里去了。自此以后,那位功曹整天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做起事来尽心尽责,不敢有丝毫懈怠。
对付恶人,直接将其除掉有时是件很容易的事,然而,如果能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邪归正,并能为我所用,却不是件容易的事。
朱博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成功的收服尚方禁和功曹,为我们提供了经验。尚方禁和功曹本都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但是朱博却能看到他们不为人知的长处,对他们恩威并施,善加引导,令其改邪归正,并能使其为己所用,成功的将他们的恶转化成了惩奸除恶的有力武器。这实在是比直接杀了他们要有用得多。
2.捆硬柴禾用软绳——段秀实以桑克刚平骚乱
俗话说滴水可以穿石,柔竹能敌强风。在不能直接采用强硬手段时,不妨来个绵力相迎,以柔克刚,抓住对方要害,迫其就范。
公元764年,在唐王朝刚刚平定安史之乱后,仆固怀恩却又在北方纠众反叛,屡屡攻城夺野。唐代宗只得令声望卓著的郭子仪为副元帅,率军平叛。郭子仪令其儿子郭唏以检校尚书的身份兼行营节度使,屯兵在分州。这时分州地方的一些不法青年,纷纷在郭唏的名下挂名,然后以军人的名义大白天就在集市上横行不法,为所欲为。要是有人不满足其要求,即遭毒打,甚至致死孕妇老小。郐宁节度使白孝德因惧怕郭子仪的威名和权势,对此提都不敢提一下。
白孝德的下属径州刺史段秀实(718-783年)则感到事关唐朝安危和郭子仪的名节,于是毛遂自荐请求处理此事。
白孝德求之不得立即下文,令他代理军队中的执示官都虞侯。
段秀实到任不久,郭唏军队中就有17名士兵到集市上抢酒,刺杀了酿酒的工人,打坏了酒场许多酿酒器皿。段秀实便立即布置士卒把他们统统抓来,砍下他们的脑袋并挂在长矛上,立于集市示众。
郭唏军营中的所有军人都为之骚动,全部披上了盔甲。这时段秀实却解下了身上的佩刀,选了一个年老且行动不便的人给他牵着马,径直来到郭唏军营门口。披甲带盔的士兵都出来了。段秀实笑着一边走一边说:“杀一个老兵,何必还要披甲带盔,如临大敌?我顶着头颅前来,要由郭尚书亲自来取!”披甲士兵见一老一弱一匹瘦马,惊愕不已。本以为要进行一场硬拼,眼见得如此文弱的对手,反而纷纷让路了。
段秀实见到了郭唏,对他说:“郭子仪副元帅的功劳充盈于天地之间,您作为他的儿子却放纵士兵大肆暴逆。如果因此而使唐朝边境发生动乱,这要归罪于谁呢?动乱的罪过无疑要牵连到郭副元帅。而今分州的不法青年纷纷在你的军队中挂了名,借机胡作非为,残杀无辜。别人都说您郭尚书凭着副元帅的势力不管束自己的士兵,长此以往,那么郭家的功名还能保存多久呢?”
郭唏本来对段秀实自作主张捕杀他的士兵心存不满,对于士兵的激愤情绪也听之任之,想借机教训教训段秀实,也想看段秀实有多大能耐。现在见段秀实完全不作防备地闯进军营,听段秀实这么一说,立马觉得段秀实完全是为保护郭家名誉才这样做的,一改原来的强硬态度,反而觉得对弱小的段秀实有必要加以保护,以免被手下人因激愤而妄杀。于是赶紧对段秀实拜了又拜,说:“多亏您的教导。”喝令手下人解除武装,不许伤害段秀实。
段秀实为让郭唏下定决心管束军队,干脆一“软”
到底,说:“我还没有吃晚饭,肚子饿了,请为我备饭吧。”吃完饭后又说:“我的旧病发作了,需要在您这里住一宿。”这样,段秀实竟在只有一老头守护的情况下,就这样在充满杀机的军营中睡了一晚。
郭唏表面虽然答应了段秀实的要求,但又怕愤怒的军人杀了这个不作抵抗且又有恩于己的朝廷命官,心里十分紧张。于是一面申明严整军纪,一面告诉巡逻值夜的士卒严加防范,借打更之便切实保卫段秀实的安全。
第二天,郭唏还同段秀实一起到白孝德处谢罪,大军由此整治一新。
处理问题要因事制宜,要根据事情的性质采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郭唏是郭子仪之子,其人并非大奸大恶之徒,而且当时唐王朝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浩劫,对他的处理事关唐朝安危和大将郭子仪的名节,如果处理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段秀实正是认清了当时的情势,知道以硬碰硬可定不会有好结果,所以,这时最好的方法就是以绵相迎,绵里藏针,抓住对方的要害后,再一软到底,让其自动就范。段秀实以维护郭家名节为重心,先斩后奏,一软到底却软中带硬,最终不仅达到了想要的结果,而且使自己毫发无损,却是高明至极。
3.怒骂藏于嬉笑——小宦官推倒大奸臣
讽谏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名伶孟优讽楚王葬马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而明代的小宦官阿丑的讽谏比孟优讽谏所起的作用还大,直接推倒了两个大奸臣。
明成化十五年,权奸汪直受命巡边。当时防边官吏畏之如虎,莫不执礼甚恭,甚至站在路边等候迎接。镇守辽东的兵部侍郎马文升对汪直不满,独表示愤慨。于是汪直就与陈钺合谋,把陈钺扰边的罪责一古脑儿转嫁到马文升身上。原来,陈钺滥杀边民以冒功激起民愤,马文升前往剿抚,才得平定。
由于汪直的奸诈,马文升被贬。陈钺细心揣摩汪直的心意,觉得应当为汪直创造一个立战功的机会,于是,就假报边警。宪宗让朱永统兵,汪直做监军。二人到边境转了一圈,便凯旋了。这次出征的结果有两个:一是杀了许多无辜边民,抢了不少财物;二是朱永被封为保国公,陈钺升为右都御使,汪直加了俸禄。
王越(1423-1498年)见陈钺由代罪之身轻而易举地升官发财,不禁眼红起来,也依样画葫芦,假称边关有警。宪宗也不问明原委,就稀里糊涂地下命令,再次让朱永领兵,王越辅助,汪直监军。“凯旋”之后各有升赏,王越如愿以偿,被封为威宁伯。
王越和陈钺成了汪直的心腹爪牙,时人把他俩比作两把“钺”(古代的一种斧子),莫不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