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如果能够始终保持不变的节操,做到“拒腐蚀,永不沾”,不当墙头之草,那么无论在那个时代,他都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值得人们尊重的人。
明代中期,有位历事宪、孝、武、世宗四朝,敢于劝谏,秉公执法,刚正不阿,始终如一的名臣,他就是林俊。
林俊(1452~1527年),字待用,谥贞肃,莆田(今福建莆田县)人,“性侃直、不随俗浮湛”。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进士及第后,林俊供职于刑部。刑部尚书林聪十分欣赏这位个性孤傲清高、不避权贵、秉正执法的属下。只要刑部一有涉及权贵的案子,林聪就交给林俊去审理,而结果也总是令人满意,因此林俊在刑部深孚众望。
当时的奸宦梁芳极得明宪宗的宠信,他“贪黩谀佞,谄事万贵妃,日进美珠珍宝悦妃意。”与妖人李孜省、妖僧继晓狼狈为奸,干预政事,大兴佛事,卖官拷打,其中以传奉官的名义由宫中直接传旨封官的就达数千人。甚至有的人从平民一跃而为太常卿。朝臣中只要对他们的倒行逆施稍加指斥,就会遭到残酷打击。一时间他们的势焰猖獗到了极点。但身为刑部员外郎的林俊却没有被这股恶势力压服,他不避宪宗的讳宠,上疏请斩妖僧继晓,并弹劾当时宠盛一时的大宦官梁芳。宪宗见到此奏疏后,对林俊愤怒至极,便立即将林俊逮捕,下诏入狱,严刑拷打。谨身殿大光士寿光刘公、司礼太监王怀恩极力匡救林俊。宪宗大怒,以砚台投怀恩说:“若助俊讪我。”怀恩免冠伏地号哭,帝叱之出。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冬十月丁巳,林俊被施以杖刑后,贬谪为姚州判官。
后来,在孝宗、武宗两朝中,林俊虽高官厚禄,名利皆唾手可得,但他仍旧秉正无私。当时人称他“刚方植躬,才品兼茂”,与南京吏部尚书林瀚,祭酒章懋、右都御史张敷华并称“南都四君子”。但其仕途坎坷,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又被迫致仕。
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四月,世宗朱厚聪继承大统。世宗初年,求贤若渴,“凡为权幸所黜者,皆起列庶位,天下欣欣望治”。林俊以海内重望起自陇南,五月,出任工部尚书;次年,接替致仕的张子麟任刑部尚书。虽然他已是七十四岁高龄,但风采不减当年,“朝有大政,必侃侃陈论,中外想望其风采”。
然而,“曾来再期,偏听私呢,秕政亟行”,世宗新政如昙花一现,很快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中官葛景等朋比为奸、知法犯法的恶行暴露后,言官多次弹劾。而世宗竞下诏将葛景等人不送法司,径直交付司礼监审讯处理。身为刑部尚书的林俊认为“宫府一体,内臣所犯,宜下法司,明正其罪,不当废祖宗法”,如果内臣犯法,法司不得考讯,将导致宫府异体。因此林俊恳请皇帝批准将葛景等交付法司公开审理,“以昭平明之治”。都督刘晖下狱。林俊认为刘晖与许泰同罪,应当按交结朋党之律处罪,“请斩以谢天下”。廖鹏、廖铠、齐佐等被判处死刑后,朝廷屡次下诏缓刑,林俊则多次乞请重刑诛之以正国法。又弹劾谷大用强行占用民田上万顷。遗憾的是,上述正确意见,都没有被朝廷采纳,虽经林梭多次上书抗争也无济于事。“法”在封建社会是难抵皇帝的金口玉旨的。
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闰四月,宦官崔文的家人李阳风向匠师宋钰逼索贿金,没能如愿,就借宋钰工作没有做好,借机把宋钰打得死去活来。事发后,此案交付刑部审理。案子正在审理中,崔文通过世宗的关系将李阳风全案移交锦衣卫审理。实际上厂卫早已勾结,案件移送锦衣卫,即替崔文设法免罪,因此林俊拒不办理移交手续,“留不遣”,并且与世宗抗理力争。兵科给事中也揭发崔文作恶多端。兵科给事中许相卿直言指斥:“近又庇崔文奴夺法司之守,斥林俊以违旨,怒言官之奏扰。事涉中人,曲降温旨,犯法不罪,请乞必从。此与正德朝何异哉!俊,国望也,其去志决矣。俊去,类俊者必不留。”但这翻忠言却没被世宗允纳。为秉公执法,打击宦官的嚣张气焰,第二天林俊再次上疏陈奏李阳凤之事。世宗怒气冲冲地要求林俊申明理由。林俊凛然陈奏道:“祖宗以刑狱付法司,以缉获奸盗付镇抚。讯鞫既得,犹必付法司拟罪。未有夺取未定之囚,反付推问者。文先朝漏奸,罪不容诛,兹复干内降。臣不忍朝廷百五十年纪纲,为此辈坏乱。”
这一翻陈奏言简意赅,不仅点明了刑部与锦衣卫职责界限之所在,又表明了惩奸维法的决心,凛然正气溢于言表。连怒气充盈的世宗皇帝本人也“惮其言直,乃不问”。经过数番与权贵斗、与皇帝争,他维护法纪的抗争取得了第一个回合的胜利。但也仅止于处罚崔文的家人而已。在林俊执奏李阳凤被圣旨诘责时,兵科给事中赵汉曾借机揭发崔文,称:“太监崔文乱政,巧逞奸欺,不特庇一李阳凤而已。工部尚书李璜发崔文家人罪,文辄捕其谍者,痛杖几死,曰:‘此杖寄与赵尚书’,其无状至此。望急谴逐,毋为新政累。”
但世宗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
自从林俊以三朝老臣的身份被重新起用后,短短的几年中,“持正不避嫌”,勇于维护法制的尊严给当时的明朝吏治和政治带来了极大影响。然而明政府却屡次拒纳他的正确意见,既“不得守法,多自引去”。林俊无奈只能主动请辞,世宗也不加挽留。四年秋,给事中柯维雄上疏,讥之为“陛下亲君子而君子不容,如林俊、孙交、彭泽之去是也”。林俊后病卒于家。
林俊这样一个能抗辞敢谏、敢说真话的忠直之官,能在宦官专权最为集中的明朝中期做到四朝元老,令人佩服。其人在每一朝都曾因仗义执言,不畏强权,甚至不惧皇权,而险些被那些皇帝们诛杀。幸而每次却都能化险为夷,化危为安,以“致仕”了之,且最终又能东山再起,再享高位,这在中国历史上实属少见。他那种顽强不屈、屡败屡战的战斗精神很值得后人学习。
5.再世海瑞,铁面冰心——李森先不避权贵斗贪官
李森先虽然有着超乎常人的勇气和魄力,但他为国为民、决不阿附权贵的作风是绝不会为污浊的封建官场所容的。他屡次被革职,甚至差点丧命都是历史的必然。所幸的是李森先的结局还算不错,最终洗脱冤情,老死任所,且留名于青史。
明代的海瑞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清官,其人以刚直不阿,不惧权贵,为民除害,伸张正义,而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而在清朝初期也有一位素有“海忠介(海瑞谥号)之风”的监察御史,他自书“铁面冰心”的匾额于堂上,以明心志。他就是“鲠直敢言,不避权贵”的李森先。
李森先(?~约1659年),字琳枝,祖籍山东平度,后人籍山东掖县。
明末进士,官博士。李自成攻克北京后降农民军,后又归清,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考选江西道监察御史。他仕途坎坷,三经革职,又三复其官。
但是,他全然不顾,只要在监察御史的位置上,他就恪尽职守,“弹举官邪,敷陈治道”,终于成为一名不畏权贵的“铁面御史”。
明末阉党的重要人物冯铨,降清后任大学士,但他继续作恶,制造分裂,打击与原东林党有联系的汉人汉官,并且招摇纳贿,包藏祸心,这让很多有志之士对他极为不满。顺治二年八月,轰动一时的弹劾冯铨案终于发生了。
这其中以李森先对冯铨的抨击最为猛烈。他在《题参冯铨本》中大声疾呼“当今大利欲兴,尤在大恶先除”,而大学士冯铨即大恶之一。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冯铨“倾覆明之社稷,复犯清朝法度”,应治之以法,“倘解缚纵虎,为患更甚”!为此,他恳求摄政王多尔衮“亲御殿廷”,询问群臣,命“忠诚亲信”,遍访全国。并表示,如果所劾不实,愿以“欺罔之罪”伏法;如所举劾不差,那就应“伸雷电之法”,将冯铨父子“戮之于市”!但由于当时多尔衮宠信冯铨,结果李森先反遭斥责。多尔衮在题本中批示:李森先参劾冯铨“毫无实据”,而“欲将其父子戮之于市”等请求,“甚是无理”!并明确表示,对李森先“用亦无益,著革了职,无复叙用”。于是,李森先成了因弹劾冯铨被罢官的第一人。
李森先被罢官之后,虽归乡闲居,但却仍未改其志。他曾作诗云:“绝峨芙蓉终不改,幽岩松栝故依然。”借以抒发不屈于邪恶势力之心志。
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多尔衮病死,顺治帝亲政。由于大学士范文程为李森先平冤,李森先得以首次复职。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李森先以四川道监察御史之职巡按苏松。
清王朝自顺治初年以来,苏松地区的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相互勾结,狼狈为奸,鱼肉百姓。当时的大学士金之俊的族人金又文仗势杀人,无人敢管,一直逍遥法外;当地一个叫三遮的和尚,淫纵不法,无人过问;艺人王紫稼虽精于弹唱歌舞,颇有名气,但他却替赃官和恶霸充当耳目,与其同流合污,民愤很大。至于官吏中贪赃枉法之事更屡见不鲜。
李森先任巡按苏松的消息传出之后,使那些贪官污吏十分紧张和害怕,一些做贼心虚者纷纷给他送礼。对此,李森先一概拒绝,秉公执法。他“诛锄豪强”,捉拿了淮安、苏州的两名贪吏,并按律严惩了这两个人。接着又将三遮和尚与王紫稼拿进监狱。为了金又文杀人一案,他再聚全苏名妓,在苏州大堂上按名审问。案情清楚后,他又约集苏州之民于玄妙观,对八名案情严重的“豪奸胥吏”及三遮和尚、王紫稼等十一人当场毙之于杖。一时间,就连负责全国监察工作的高官要员也“为之闻风丧胆”。而苏州内外,则更是民心大悦。
没过多长时间,李森先为一个曾贪污漕粮的官吏请求减灭罪责,被顺治帝认为有意“徇私”,遂下令革职问罪,逮往京师。对此,苏州城内“民声愤怨”,“吴中罢市,哭送者万人”。及至李森先被押至船中,僚属均在此恭候相送,彼此见面,“相视挥涕”。李森先接过同僚斟满的酒,一饮而尽,捋须大笑,遂别众而去。
李森先入京后,顺治帝不辨是非,即令严审。刑讯时,李森先被重打四十一棍,险些丧命,但他却直言争辩。后案情大白,他再次复职。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李森先被派往河南汝州查荒。当时河南汝州因丈量土地的“弓式”不一,常引起争讼。李森先赴任之后,汝州之民闻其“刚直廉明”,便“公呈恳发弓式,以杜纷更”。李森先为了扩大垦荒,杜绝弊端,即命人石刻标淮弓式,“永为画一之制”。直到道光末年,当地之民仍“遵奉行之”。
大概在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李森先去世于任所。尽管他去世时无声无息,但他耿直敢言、不避权贵的精神却得到了后人的好评。康熙时,刑部尚书王士在《池北偶谈》中记载,当时“天下人都认同”,御史当以李森先“为第一”。而直至清朝末年,苏州、汝州士民还都在怀念李森先这位再现海瑞遗风的清官。
贪污腐败,历来有之。当手握权力,而又面对金钱的诱惑时,很少有人能把持得住,因为人是有私欲的,所以历史上才会出现那么多的贪官污吏。
但也有那么多敢于同这些人抗争的忠直之臣。
李森先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他本着一身正气,严惩贪官污吏、土豪劣绅,为民除害,为民谋利,雷厉风行。虽然其仕途坎坷,却深得民心。他在蒙冤入狱时,还能拈须大笑,慷慨赴难,比之海瑞也不遑多让。
无论古今,一身正气,为政清廉,敢于同贪官污吏斗争的人,都会被人民所铭记感谢;反之,则会受到万世唾骂。
6.勤于职事,刚正清廉——汤斌当官上下都说好
修炼自我的玄机在于一个“静”,做官出仕的玄机在于一个“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