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语文教学缺少方法吗?什么自主合作探究了,什么导读法了,什么小组讨论法了……一法接一法,令人目不暇接。可惜,方法只热闹了课堂,就是没有热闹了学生的心灵。一次听一节市级语文高效课堂竞赛课,老师采用导学案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习,课堂上学生跃跃欲试,一派生机盎然的气象。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学到什么没有?”,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没有!”这样的方法指导,岂不可悲?至于什么写作方法、答题方法,只要迈进书店,相关书籍,琳琅满目,随处可见。为何学生对语文学习依旧叫苦不迭呢?
可见,语文教学是既不缺理论,也不缺方法的。那为何语文教学始终存在“少、慢、差、费”的低效状态呢?
让我们先来审视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吧!
在我们身边,总能看见一些老师从高一开始就实行题海战术,字音、字形、成语、病句等高考习题早已被搬进了课堂。在学生的脑海里语文就是辨别几个错别字、做几道病句题……作文教学亦然,打高一始,老师就狂轰滥炸地训练高考作文的写法,如何开头、如何结尾,仿佛作文就是技巧的宠儿。诸如此类的教学,语文的精魂何在?学生的发展何在?
这样的学习状态,本不是学生之所求,而是老师的急功近利心理所致。为了让学生考好,为了平均分比别人多零点几分,而不厌其烦地从高一就提前夯实学生的应试基础。高中三年下来,学生就是在老师的此种心态下学习了所谓的语文。三年啊,何其不幸也!
不难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些学生向来不听老师的课,他的语文照样很优秀。如果我们观察再仔细些:这些学生往往是热爱阅读的,同时也是喜爱写作的,他们的作文水平绝非那种在老师机械训练下的学生所能企及的;也有些喜欢在课堂畅所欲言的学生,语文水平也是挺高的,这种本领并不是老师教的。
不难看出,语文学习需要一种状态:学生自主阅读的状态、自由写作的状态、自觉表达的状态。古今之贤人读书何尝不是如此呢?叶圣陶先生说:“以我自己学习语言的经验看,得自课内与课外的比例是‘三七’开,即大概30%得自课内,70%得自课外。”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牛角挂书,告诉我们的就是勤读的重要意义啊。如果学生缺少这样的状态,老师再多的研究理论与方法皆无济于事。
试想,语文教学开设阅读课、写作课、朗诵课、演讲课、书法课,如果语文教学有了这样的学习状态,语文教学是否可以迎来美丽的春天呢?
再说这课堂教学。有些老师在教学上仰望星空、心存高远,试图通过研究名师、参加各种竞赛等方式来提高教学技巧,可观摩的一些优质课都是展示性质的课,好看而不中用;并且这样的课考虑的是观众的欣赏心理,着重体现一个完美的教学过程而已,而平时的语文教学压根就不必如此大费周章,我们只要按照语文的状态去教学,足矣。
其实,语文教学需要一种随意、随心的状态,一种顺应作者、文本的心理流动状态,一种与学生沟通、碰撞、激发的状态。总之是随心而动的自我状态,跟着文字而跳荡的激情状态,疑难处生疑、精彩处出味的绝美状态,听、说、读、写的交融状态,即,语文的本真状态。
11.语文教学:请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一日跟一颇有资历且相当优秀的语文老师聊起语文的话题,我问道:“语文到底是什么?”她满脸茫然地说:“我教了这么多年的书,还真没弄明白什么叫语文,不过我还是很喜欢语文的,我正在阅读一些教学理论的书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读一些教学理论的书,固然能提高语文教学的理论素养,但那些理论多半是玄乎又玄的阳春白雪,尚惧不明,何有所谓参悟者。语文教学到底要教什么?似乎大家都没讨论清楚,并且参与讨论的都是远离教学一线的专家们。我等一线教师且非名师一流,就如蒙在鼓里的小娃娃只傻傻地观看别人的谈笑风生,庶几身陷自惭形秽的尴尬境地。
于是乎经常听老师埋怨:我们能得到某位专家级教师的指导该多好啊,我们多读点教育理论的书该多好啊,我们就是理论匮乏思想落后。
在此,我只想呼吁:唯盼自今以后,语文教学,请多研究点问题,少谈些主义!
语文到底是什么?对语文的理解,大家纷纷揭“竿”而起、占地为王,旗帜猎猎、门派多多--生态语文者有之,激情语文者有之,青春语文者有之,本色语文者有之,简约语文者有之,诗意语文者有之,智慧语文者亦有之。叶圣陶先生说:“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张志公先生也说:“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贴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语文月刊》主编陈建伟先生直截了当地指出--语文就是语言。
其实不管语文是文学的、文章的还是人文的,它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一切文学、文章、文化的内核,所以,语文课就是语言课,但又不能简单地上成语言课,它又关乎着文学、文章、文化。事实上,很多老师一直在倡导语文课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夏维波老师说:“语文教学要构建学生的审美情感能力、生活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陈军老师说:“语文教学实际上是语言教学,而语言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还有强烈的人道、人性、人生、人格意向,所以,成功的语文教学需要师生共有一种植根于语言的人文精神,以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悟充分激活本来凝固化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造就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化情境,共同从中体悟语言的妙处,掌握运用语言的本领。”王尚文教授说:“站在21世纪的曙光里,我们呼唤语文教学的感性回归,就是呼唤语文教学回到本位上来:回到感性的言语形式上来,回到学生的语感上来。”他还说:“语文教学要始终着眼于语言文字怎样把人的情、意在作品中实现出来。”……从教学实践反映出的问题来看,我们不难发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对于学生语文学习何其重要。往往那些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语文成绩都不会落于他人之后。由此观之,语文是不需要任何华丽的定语来修饰的,因为它仅仅是语文,它的核心是语言。找到了路,就不怕失去了方向。明白了语文的真正内涵,那么语文教学就不会失去了方向,语文教学即可删繁就简,因为我们起码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
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标准是什么?按照叶圣陶先生的说法,那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低。换言之,语文教学就是着重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既然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作为老师你能妙笔生花吗?你能学富五车、博览群书吗?你能笔走龙蛇、深谙书法吗?你能出口成章、口吐莲花、滔滔不绝吗?从未见过不会唱歌而去教人唱歌的人,不会武术而去教人站桩的人。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是教学相长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还是苦苦思索所谓的主义和理论呢?其实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能力,在解决教什么的同时,早已解决了怎么教的问题。曾经听一老师上课说到古城长安时,他说:“八百里秦川,十三朝古都,五千年风雨,三千年丝路,这就是古长安;紫气东来,浩气千秋的秦砖汉瓦遗韵,是一卷经年翻阅的线装书。”多么生动和唯美的语言,这样的课堂对学生语言的修养是一种怎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啊。
为何一些学生从来不听老师的课,语文成绩照样好?这何尝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又说明了什么?难道说明了语文老师的无用论?难道说明了语文课堂的无用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自然有其存在的价值和道理。我们只要细致观察和分析,这些学生往往是喜欢读书的学生,他们通过阅读获得了语文知识,从而提高了语文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阅读教学: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走向广阔的阅读世界;让学生在书海里遨游,在阅读中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为何教学对话的主体患了严重的失语症?现在的教学主张对话,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但在教育欠发达或不发达地区,课堂对话的主体始终是那么几个人,课堂的主角始终没有变化。难道这表明老师课堂教学的失败?难道这体现老师教学理念的滞后?难道这真是理论和主义的阙如?它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呢?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非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它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重大难题。
以上所云,只不过是语文教学问题中的冰山一角而已,权当抛砖引玉,姑且贻笑大方吧。但我还是想提醒大家:千万别跳将起来摇唇鼓舌,兀自显示自己理论的高深、主义的深奥。语文教学请多关注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为好。
12.语文教学,我们要关注什么
某日我照例批改学生的周记,忽然读到这样一段话:“12月1日班主任召开班会,我们对您的狂热崇拜骤然下降了,班主任也许是关心我们罢,他要的是分数,虽然你说,我们要放弃眼前的分数,等高考才能收获更大的成功,我们到底该信谁的话,我们开始茫然,不知你发现没有,现在的课堂没有了以前的活跃,文学与精神不见了,我们面对的是冰冷的试卷……”
学生的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我忍不住留下这样的评语:
梦想与现实为何有差别?因为我们没有等待的勇气。花儿在春天绽放,而庸人往往在夏天就摘去了青涩的果实,他们永远也无法品尝到成熟的滋味。
但愿,我的学生能够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黄厚江老师说过这么一句话:一个教师,不关注学生的分数,是不现实的,也是不负责的;一个教师,只关注分数,是可怜的,也是愚蠢的。
作为语文老师应该要关注学生的分数,但选择在什么时候该关注?如何去关注?颇令人深思与担忧。
在我们的身边,总能见到这样的语文老师:从高一开始就讲解高考知识点,把各种解题方法搬进了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课堂。在高一或在高二,如果某些老师没有给学生讲解病句的类型,也没有介绍作文的应试技巧,考试起来平均分比别人少几分,不足为奇。可笑的是很多老师的快乐恰恰是建立在比别人高出一丁点儿的平均分之上的,不知道这是不是黄老师所讲的可怜和愚蠢呢。
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说,学语文,特别忌讳每天追问自己“今天进步了多少,上考场能加几分?”而如今的语文教学,面临应试教育的残酷逼迫,阅读搁浅了,思维僵化了,学习无味了,人情淡薄了,分数的欲望越发强烈了。语文教学的春天在哪里?王鹏伟老师说得好,语文教学要回归读书的原点。当我们强调学生读书时,班主任却从中作梗,以为那是耽误学习,甚而大张旗鼓地说,语文就应该要像数学一样“加强基础”啊!不知道他们重视的基础是指三角函数还是指不等式,抑或是指羧基与羟基。针对班主任干涉语文教学的事情,一同事说过一句有趣的话,“要想母鸡多下蛋,但从不给它们米吃”,我们为之一哂。
语文教学我们要关注什么?昌乐二中赵丰平校长在介绍课改经验时说:“学校的阅读被有关媒体称为海量阅读,每一个学生每学期至少阅读40本名著,每个年级每月一次读书会,每学期一次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辩论会、课本剧表演、名著故事会、专题报告会以及‘今年寒假我读书’、‘名著伴我成长’、‘零食换名著计划’等读书活动异彩纷呈。”
然而分数不重要吗?分数自然是重要的,按照赵校长的话说:“教学不能仅仅围绕着高考转,否则就违背了教育规律。高考考的是人品,人品包括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意志品质、吃苦精神、宽阔的视野和胸怀、爱心等。人品不好的人一般做人不踏实、做事潦草,也就不会考得好;人品不好的人一般习惯于投机取巧,即便是分析出了问题,也不甘于深入地去解决问题。”
昌乐二中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既要关注读书,也要注重立人,既要关注学生的听说读写,也要注重学生的心灵成长和精神培植,一个没有精神境界、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高中生是一个不合格的高中生。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仅仅停留在学生的分数上,仅仅停留在应试技巧上,这样的分数无疑在毒害学生的心灵,简直是为急功近利的社会火上浇油。
时常想起学生给我的留言:
我依然记得您说过的话,我们放弃的是平时小考的成绩,收获的是高考的成功!
您是对的,您的眼光超出了那些平庸的老师,您在最后的战役中收获了成功!您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所有您的学生!
我记得一句话,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平时,苦了您了。背负了那么多的压力和不理解。但是,我想您一直都是不屑的,对么?
呵呵。作为您的学生。
是我的幸运。
真的感谢您。亲爱的老师!
作为老师众多学生中的一个,在高中对我影响最大的不是班主任,而是老师您。是您,让我爱上语文。
依然记得高一全班盼望着上语文课的情形。这在高中很不寻常了吧。
呵呵,是您让我们在枯燥的学习中领略到文学的美妙。这给我们带来了乐趣和学习的信心。
也是您,让我爱上了教师这个职业。
四川师范大学。这是我将要就读的学校。我也希望有天能和您一样,站在讲台上意气风发,指点江山!
我也时常劝慰自己,坚守吧,只有孤独地坚守,才能寻找回那一片神圣的语文乐土。
13.剖宫产与语文教学
现在的女人生孩子是件有趣的事情,也许女人们社会地位提高了,身体便娇贵了,大家都喜欢剖宫产了。
君不见医院妇产科门诊排起了长队,孕妇们挺着个大肚子,双手叉腰,一步一挪地来到医生跟前接受例行检查,照彩色B超,抽血化验……名目繁多的检查,让孕妇们忙得不亦乐乎。
“还是剖宫产吧,胚盘太低,羊水少,担心母子安全啊!”医生一脸严肃地说。
“医生,生孩子我怕疼,我想剖宫产!”大龄孕妇焦急地说。
“剖宫产好,现在流行这样生孩子!”医生鼓励道。
“没到临盆的日子,可以提前生吗?”孕妇疑惑地问。
于是很多产妇纷纷走上了手术台,或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或腰麻,或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或局部浸润麻醉。只见医生手持手术刀,一刀把孕妇的肚皮切开,又一刀把子宫切开,然后把婴儿从母体中捧出,轻轻掐下婴儿红扑扑的小腚,若没听见哭声,只得重重地再掐下婴儿嫩嫩的臀部,“哇”的一声啼哭,产妇才得以安心,母亲的使命从此胜利完成。而在此过程中,医生代替了产妇生孩子,产妇只是被动地生产着。
这让我想到了当今的语文教学。
先说说多媒体的使用和彩色B超的滥用。现在的一些医生给孕妇体检时总要求去照照B超,而传统的体检方法却被束之高阁。语文教学也是如此。一节课下来无数个PPT图片,让学生看得眼花缭乱,不知是PPT图片展示课,还是语文课;朗诵音频代替了老师的诵读,有些老师示范诵读还要配上音乐,不知是用音乐来感染学生还是靠文字的诵读来打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