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要说无用的话:不紧张,不紧张。
二、不要说寒暄的话:小伙子们,姑娘们。
三、不要说混账的话:左一个提示,右一个注意。
四、不要轻易说鼓动的话:咱们来鼓掌!
五、不要说不公平的话:只推荐最好的学生来读。
六、不要说重复的话:听到了吗?是不是这样?
七、不要说极端的话:进了哪家的庙,就念哪家的经!
八、不要说限制的话:给你一分钟。
九、不要面对黑板说自言自语的话。
十、不要用手指着学生说话。
艺术始于细微,小小的十个细节,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要历经一个“先巧后朴、精细雕琢”的过程,无不彰显执教者的教学修为。
刘老师是山东寿光市的一名初中语文教研员,正如她所说,教研员--语文老师的大班主任,她不求名利不求回报,殚精竭虑提携年轻教师,她不畏千辛万苦,长途跋涉去四川支边讲学。于是有人说:“刘老师,远在滕州的我也无法追随您,但我会随时关注您的博客,您来滕州讲课的时光至今让我难忘,您是那么的博学多识,那么的平易近人,向您致敬!”结果有人讲:“聆听教诲,如沐春风,尚贤几日的相见,让我们有了截断归途,驻足停留的甘愿,谢谢刘老师的鼓励。”最后有人这样赞美:“刘老师是我人生的恩师,我愿终生追随您!此生足矣!”时常有人这样挂念:“刘老师,您每时每刻都能给我启示,都催促着我不断成长!非常感激。这几天您为了学校的课,辛苦了,注意身体!”我想这些绝非溢美之词,因为它们实在太真实了。
我的书房挂着一只风筝,我一直舍不得放飞,这只风筝来自山东,来自潍坊,来自刘老师的一片真情。一曲悠扬的歌声正在耳畔响起,我的零零散散的文字,竟成了行,也成了段,最后成了章。“人世间有千媚百红,我独爱你那一种”被屠洪刚那极具穿透力的嗓音演绎得完美无缺,望着那只美丽的风筝,读着刘老师质朴的文字,“名师有千媚百红,我独爱你这一种”是我此时最想说的一句话。故笔而记之。
5.倾听名师成长的足音
承蒙中华语文网名师任玲女士厚爱,有幸拜读大作《我的经典语文》,有所感焉。但凡名师成长,恰如蚕蛹破茧,终须一路艰辛的突围与呐喊。任老师的成长,可谓一路坎坷,一路奔走,一路执著。
捧读《我的经典语文》仿佛倾听一位语文热心人的奔走足音,声声入耳,声声敲击心灵,声声振聋发聩。
师范毕业,只能从事农村基础教育,当时她的确茫然过、失望过、痛苦过。然而她凭着一股干劲把自己彻彻底底地融入教育中,融入到了孩子们的世界里,将青春的旗帜高高飘扬在一所乡村中学。
大抵愈是艰难的环境越能造就一个人的意志与品质,农村教学的那些日日夜夜,那些分分秒秒,让她体会到了教育的辛酸与快乐,同时也为她的语文教育奠基。后来的后来,她靠自己的双脚狂奔在教育的荒原,使命的驱动、责任的担当,抑或还有什么如此召唤着任老师一路向前,然后屡获殊荣,这就是回报吧。成功的花环,不会悄然降临,而是付出后的必然,耕耘后的回馈。
学习名师,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课堂,更是他们成长的经历。名师是如何炼成的?在《我的经典语文》中我听到了答案--在教学研究中成长、在课堂教学中成长、在读书中成长。这是一条清晰的发展之路,这也是一条经受磨炼的发展之路,这更是靠强大的毅力支撑的发展之路。
名师之所以成为名师,大抵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引领课堂。任老师高扬“经典语文”的旗,追寻语文教育的真谛。何为“经典语文”?我如是理解:
经典语文,是指抛弃应试教育的枷锁,大力提倡经典书籍的阅读,老师编选教材,教学不拘泥于技巧,追求灵动鲜活、内涵丰富、引领生命的课堂,可以开展书评、班级读书报告会、好书荐读等活动,可以举办朗诵、演讲、辩论比赛,也可以编演课本剧,辑录随笔集,从而培植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灵动的心灵,拓宽学生文化视野,传承民族文化的教学理念。
语文到底如何教?争论由来已久,任老师倡导的“经典语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为语文教学茫然的同仁指明了方向。
任老师在书中引用过黄耀红这么一段话:“站在门槛上,至多看到一个院子;站在屋顶上,最多看到一个村子;站在泰山上,才会看到东海的日出。”然而我想说--
站在应试教育的门槛上,至多听到撕心裂肺的一声声呐喊;站在经典语文的门槛上,才能听到精神的分蘖和生命的快乐宣言。
6.迟来的“语文味”
几年前就听说语文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名师讲语文系列丛书,其中《程少堂讲语文》是较有个性的一本好书,特别是他提倡的“语文味”在全国影响颇广。由于忙着应试教育且对自己的作文教学沾沾自喜,对这些名师的理念我接触不多。2009年在中华语文网开博后,张玉新老师给我博文留言:“春来,你要对你目前的东西不满意,要走上语文之道。”他的话深深触动了我,正是这句话的激励,后来我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课堂教学艺术的研究上。常积极主动上网听名家的公开课,学习名师公开课实录,但令人激动和欣赏的课不多,这里不是说自己的语文教学艺术有多么高深,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反映的却是语文界极其严重的问题--语文课缺少甚至没有语文味。
譬如说吧,一首读来令人动容的诗歌,一到课堂,味就全变了,经老师不厌其烦的意象剖析、意境讲解,仿佛课堂就是肢解文学的屠宰场,除了血腥味之外,其他全无。
诸如此类现象,不胜枚举,大家都心照不宣吧。
我常想,如何才让自己的课堂精美一点、简约一点、大气一点、生动一点、随心一点、激情一点呢?在苦闷、彷徨之时,偶然读到了程少堂先生执教的《荷花淀》,终于有种豁然开朗之感,小说还可以这样上?并且上得这样有味,难怪有人如是评价他的课--“但开风气不为师”。
何为语文味?程少堂老师是这样解释的: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渗透教师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宗旨,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让人体验到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令人陶醉于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中。
单从语文味教学理念来看,这样的课堂,应该是语文老师自觉追求的教学境界,只有这样的课堂,在一定程度说,才称得上是真正的语文的课堂。
那么这样的“语文味”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营造课堂气场
程老师的课是有气场的,这种气场往往是文化的气场。开课前,程老师一般不会直接告诉学生上课的内容,而是带领学生走进生活,引导他们去感受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或是遥远的,或是熟悉的,总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譬如在执教《世说新语·咏雪》时他说:
“章开源先生有名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教育部部长到华中师范大学参观开会,通知九点钟开会,八点五十五分章开源就到了,结果九点十分,部长没到。于是章开源就走了。一会儿,部长来了,部长生气地说,“这个人怎么这样?”后来,部长仔细一想,晚上跟章开源打电话说,章先生,你是对的,我通知你九点钟来,我九点十分才到。章校长这种行为有点像我们教材后面的一课《陈太丘与友期》……”
这样的例子,既渲染了课堂的气氛、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又切合课堂的主题、引人深思。
确定教学主题
阅读程老师的教学实录,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每一节课都有其独特的课堂主题,无论是“用另一种眼光读孙犁:从《荷花淀》看中国文化”,还是“用优美的汉语描绘优美的人性:《诗经·子衿》”,无论是“在‘反英雄’的时代呼唤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细读”,还是“把玩诗歌--《你是我的同类》”,每一节课都承载着程老师深邃的思考和个性的解读,正因为这样的思考与解读才凝结成极富文化韵味的课堂,也正如此,他的课才别开生面、独具一格,自成一家。语文到底要教什么?语文界一直争论不休,王尚文先生曾说:“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程老师的课是彰显自我的好课,正如程老师在《呼唤“文人语文”》一文中说:“思想家可以“我注六经”,也可以“六经注我”,语文教师为什么只能够“我讲文本”,而不能“文本讲我”?”因为自我,课堂才不会人云亦云,才会出彩、才会有味,这样的味不仅是文化的味、文学的味、文章的味,更有他自身的别样的“语文的味”。
品读涵咏语言
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曾说:“语文的方法就是以听说读写为活动形式的方法,就是以语言为核心的方法,就是以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的方法。”而现在很多语文老师过于追求课堂的新颖与热闹,离开基本的“语文意识”,脱离语言的品读与涵咏,语文课俨然成了历史课、政治课、话剧课,殊不知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要求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等有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请欣赏下面一段精彩的教学对话:
师:首先我们看一下夫妻之间,水生和他的媳妇之间的关系。水生和他媳妇之间的对话,特别是他媳妇和水生之间的对话,非常简洁,但是又情意绵绵。是吧?我们看第2页,“水生笑了,女人看他笑得不平常,‘怎么了,你?’”这句话很多资料上都有。我把它改一改,两种改法。一种是把“你”字去掉,改成:“怎么了?”另一种是把主语“你”提到前面去,改成:“你怎么了?”它有什么不同,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生:少了一种夫妻之间的关怀,还有她对丈夫一种挂心的感觉。
师:比较焦急,是吧?所以她先把一种状态问出来,然后再问“你”怎么样。如果不要“你”呢--“怎么样?”“怎么了?”啊,张晶说挺陌生的,好像不是很亲切。这位同学说硬了一点儿,这样说比较温柔,而且比较急切,这个你们自己体会一下。大家去问老师问题的时候,有两种问法。“老师,请问这个问题,我不大懂。”这是一种问法,这比较好。还有一种问法是:“这个问题我不大懂,老师。”这也可以,强调的是问题。但是不能说:“这个问题我不大懂。”行不行?不大好。
程老师提倡的“语文味”其实就是要夯实语言品味,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王尚文先生曾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一书中说,以体验来关照文学作品教学,就是要走进文学作品中那个有活气和生命的世界,就要体验作品中的那个有活气和生命的世界,体验的过程就是情感生发、深化的过程。那么如何才能体验呢?刚才的这段教学对话给我们提供了范例--走进文字、亲近语言。
当然,“语文味”离不开程老师的幽默,还有他的博学与痴学。
一本好书绝不因为年代的久远而暗淡了光芒,时过境迁,若仍有读者从中汲取养分,爱不释手,它依然年轻着。
7.让学生跟时事作一次亲密接触
深圳马恩来老师主编的《时评语文读本》是一本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好书。它内容详尽、风格多样,全书分为时政篇、社会篇、公民篇、生命篇、人物篇、文化篇、教育篇,有对时政的担忧,有对生命的反思,有对文化的叩问,有为教育改革的鼓与呼,充分展现了当下一批有良知、胸怀广阔、傲骨凛然的文化人心忧天下的高贵品质。
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首先是关注人的存在,语文教学要肩负起生命教育的重任。特级教师韩军说:语文教育的本体是精神,语文教育就是精神教育。阅读《时评语文读本》,仿佛在享受一场精神的盛宴。
这个时代,学生缺了什么?“我爸是李刚”“一鸣惊人”,药家鑫用刀捅人臭名昭彰。这个时代,社会少了什么?染色馒头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大学教授竟然参与瘦肉精的制作。只要是有良知、有道德、有精神、有责任的中国人,都会对这些现象义愤填膺。《时评语文读本》铺展社会的丑态,从而突显出一个个闪光的灵魂,让我们深思。
语文界流行这么一句话--“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它强调教材无非就是一个“范例”,是可供学生解读的文本,教师要帮助学生成为知识的构建者,引导学生与教材进行对话,把学生引向知识的大海。这本书,为广大中学生量身定做,目的就是把中学生引向更广阔的生活天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唐诗宋词,固然美丽婀娜,但现实的生活更需要我们去关注。在高考阅卷现场总能读到充满文化气息的文章,李白、杜甫的佳句顺手拈来,引经据典、旁征博引,令人叹为观止,但文章背后沉淀了多少思想、寄托了多少现实的情怀呢?2011年新课标全国高考作文“中国的崛起”就难倒了众多考生,如果你是生活的有心人,如果你关注了社会政治的发展,就不会在考场唉声叹气、怨天尤人了吧。
《时评语文读本》的编写者旨在对时评的语文价值的挖掘和利用作一次全新的尝试,这是一次立足学生关注社会、亲密接触时事的尝试,也是一次提升学生精神和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尝试。《时评语文读本》为广大中学生树立了一座精神的丰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他们听到的是振聋发聩的正义之声,在阅读的同时,他们的思想也会成熟起来,精神也会丰盈起来,正如苏立康教授评论该书时所说:“这必定会为培养有胸襟、有见地,思维活跃、勇于创见的一代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当然,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时评语文读本》一书,语言或犀利幽默,或优美灵动,或精辟深刻,老师在指导阅读时要着力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语文意识,看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我坚信,指导学生阅读此书对于培养他们的语感大有裨益。
总之,这是一本深受老师和学生喜爱的图书,也将是语文课程开发的一道亮丽风景。
8.仰望诗意的天空
四十年的文学浸染与熏陶,十八载的语文教学和思考,在诗与歌的吟诵中,在文化与社会的沉思里,董一菲老师提出了“诗意语文”教学观:书籍是诗意语文生命的底片,无须绚丽与璀璨,一种厚实与丰盈,才是语文最鲜活的存在;语文要从四十五分钟课堂的窄窄时空漫延到广袤的宇宙世界,让学生去倾听历史,关注文化,谈论社会,关乎人生,陶冶情操,修养性情,成就慧根。她的课堂,总能让我们感受到浓郁的墨香和生命的歌唱,仿佛关关雎鸠和鸣,恍若屈子江畔披发行吟,有李太白的出门放歌,亦有白居易的琵琶新曲……
恰如朱光潜先生所说:“要养成纯正的文学品味必须从诗歌入手。”董老师以为,诗意语文的起点是诗,终点也是诗,因为一切文学,不管是小说、散文还是戏剧,到达一定境界之时就会看见诗歌之光。
所以董老师提倡用美的语言、美的情思、美的文本、美的设计,营造诗意的美的课堂,她的“情意--思维、创新”型诗歌教学模式,弹奏出诗意语文最精彩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