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不断的学习和教化来矫正,所以开宗明义后,接着以“青青于蓝”和“冰寒于水”来说明学习的意义,关于学习的意义和作用的区别,我是赞同柴老师的观点的,这里不再赘述。那么文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到底讲的是什么呢?教参认为讲的仍是学习的意义,而柴老师说的是学习的方法。若单单讲的是学习的意义,那“君子博学”跟“日参省乎己”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存在问题,正因为这样,所以柴老师才提出“木材必须以墨绳的标尺来检查自己是否笔直,金属必须以磨刀石的标准来反思自己是否锋利,人只有不断学习和反思,才能不断提升、改变自己”的观点,所以在柴老师看来,“日参省乎己”,就是学习方法,这样理解,是不合乎逻辑的。
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很简单,这是一个类比论证,由“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类比推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若按类比推理理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一句,已经讲了“博学”,就不存在学不学的问题,而是要关注继续不继续学的问题了,换言之,就是要强调不断学习的意义。我们也许都见过这样一段话:“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绿荫把夏天的门推开,硕果把秋天的门推开,飞雪把冬天的门推开,真诚把友谊的门推开”,我们不难发现,这里运用的也是类比论证,强调的是“真诚”与“友谊”的关系,而非“花朵”“绿荫”“硕果”“飞雪”与四季的关系。当我们读到教材编者删掉的一句话:“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自然就会得出这样的推断:“不登高山”,意味着以前登的是低山;“不临深谿”,意味着以前临的是浅谿;“不闻先王之遗言”,意味着以前“闻”的是一般人之言。所以,要想“知天之高”“知地之厚”“知学问之大”就必须要不断学习,那“日参省乎己”也正是这个意思啊。
所以,教材里的第1段,讲的是学习与不断学习的意义,而非单单是学习的意义,也不是什么学习的方法。
第2段,荀子到底讲的是什么?
柴老师在文中以“学习需要学会借助外物来弥补不足”这一学习方法的角度来论述“学不可以已”,我是赞同的,在此就不必赘述了。
那么第3段,荀子到底讲的是什么?
教参以为是从学习方法(积累和坚持)和态度(专一)的角度来论述“学不可以已”的,而柴老师以为是从“学习需要坚持不懈、专一”这一学习态度的角度来论述“学不可以已”,对教参的观点我是持否定态度的。我们不妨把文章第3段补充完整来阅读:“……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可以看出,补充的部分依然是承接上面的内容,重心落在“故君子结于一也”,基于此,所以柴老师以为此部分“在于论述学习要坚持、要专一”。单从柴老师强调的“要坚持、要专一”来说,既然荀子在此段强调的是要“专一”,为何柴老师同时要把“坚持”与“专一”等同在一起呢?“专一”与“坚持”毕竟是有区别的,看来柴老师的逻辑还是存在问题的。
从《劝学》全文来看,第3段理应讲的就是“专一”,那为何荀子说要“积累”“坚持”呢?如果我们从概念的角度来理解,这一切都好办。专一的内涵就是干事情一心一意的一种精神或态度,那么它的外延体现在什么地方呢?可以是积累上的专一、坚持上的专一、用心上的专一。若进一步理解,我们不难发现,文章讲的积累,是从数量上来讲的,所以,专一可以指“数量”积累上的专一,讲到坚持,是从“力量”使用上来说的,所以,专一可指“用力”上的专一。故,第3段,荀子是从用量、用力、用心上来谈专一这样的学习方法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妨对教参解析部分与柴老师的观点作这样的修改:本文第一段第一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第1段从学习和不断学习的意义上来论述“学不可以已”。第2段从“学习需要学会借助外物来弥补不足”这一学习方法的角度来论述“学不可以已”,强调的是外在条件。第3段从“学习需要积累、坚持、用心上的专一”这一学习态度的角度来论述“学不可以已”,强调的是内在精神。
7.教案是否可以这样写
--以《寡人之于国》教案写作为例
传统的教案模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常见虚词“之”“以”“而”的用法;掌握实词“凶”“鼓”“数”“胜”的语义和用法,掌握特殊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中的“否定句宾语前置”。
(2)背诵第六段。
2.过程与方法:
以“梳理思路”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整体阅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孟子的“王道”主张并略作评价。
二、教学重点
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三、教学难点
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等。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解题。
(2)文章的主旨及特色。
(3)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4)分析文章。
我想这样写教案
一、我要教给学生什么
(1)积累和掌握“数、发、直、兵、胜”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了解“于、之”两个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用法。
了解“或……或……”“直……耳”“是……也”“是何异于……”等几个句式的特点,辨析它们和现代汉语的不同特点。
(2)感受孟子的雄辩艺术。
(3)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说明:如何落实?在学生的诵读、文本的分析中强调落实。
二、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三、本节课需要的教学艺术
教学方法的运用建立在教学内容之上。
(1)设计教学伏笔。
教学伏笔,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艺术,它在不经意间给学生以惊喜,于无声处给学生以豁然感。教学伏笔设计的关键所在是理清文本思路。
重点研读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凶”的言外之意,理解了“凶”的言外之意才能理解最后一段话的作用。因为梁惠王的治国之道仅仅局限在移民救灾上,并且所有的一切做法都自以为“凶”,这恰恰就是孟子要批评的做法。
(2)选好思维训练点。
论说文离不开思维的训练,尤其要选好思维训练点。而此文重要的思维就是比喻论证,所以要引导学习此种论证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主要体现在提问上,设计好课堂教学“主问题”。
(1)学生诵读全文。
选基础不太好的学生读,这样可以生成更多的问题,教学价值才大。
(2)齐读第一段,思考梁惠王询问孟子一个什么问题?
民之多寡问题。
(3)那么孟子提出了什么建议呢?
训练学生概括能力。三不:不违农时、不滥捕杀、不乱砍伐。两要:要推广种植业、畜牧业、农业,要兴办教育。三不、两要正是孟子仁政思想的集中体现,依据这样的思路教学,同时强调学生的背诵。
说明:前面三步,只解决了教学内容的文言知识积累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下面要学生去感受孟子的雄辩思维。
(4)文中五十步笑百步的成语故事能删掉吗?
投其所好,攻破对方心理防线的雄辩艺术(比喻论证),采取删除的方法,让学生讨论能不能删掉“五十步笑百步”的成语故事,然后引导,并且介入辩论这种常用方法。
(5)既然孟子已经提出了仁政的思想,为何还要说“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斯天下之民至焉”。
反面论证,有的放矢,直中要害,针砭时弊,对梁惠王进行了很好的劝谏。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课堂上我到底教给了学生什么?
(2)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
为何要这样写教案
一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学生应该学些什么?是课堂教学首先要关注的问题--“课堂教学内容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说,一节课要全部实现新课标规定的三维目标,是不太现实的,若仅仅贴上三维目标的标签来确定教学内容,这样教学内容难免机械化,教学质量将会严重受到影响。
至于教学重点与难点,其实正是课堂要教给学生的内容,就没必要细细区分了,胸有成竹的老师对此问题是绝不会瞻前顾后的。教学内容包括了重点与难点,不是重点和难点,就让学生自己去学了,还要教什么呢?
再说说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只有明确了教学内容才能找到相应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决定了相应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需要一条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可以由主问题来串联,让主问题形成教学的抓手,那么教学就不会混乱。
教学反思中的“课堂上到底教给了学生什么”是检验老师教案实施情况的,同时也可以观察课堂是否生成了新的教学内容。“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是检验课堂教学质量的核心部分,如果学生什么都没学到,你的教案再好,也是空谈。所以,课外去询问学生是反思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