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通讯》(A刊)2010年第7-8期刊登了刑小雷老师的《〈荷塘月色〉教学简案及思路解说》,教学设计真可谓“提纲挈领,层层剥笋”,能迅速抓住文章的精髓,让学生体会文章优美的意境,但有好几处,刑老师忽略了学法的指导,也忽略了文本的实质,故留下了几处教学盲点,现笔者不揣鄙陋斗胆提出跟刑老师及广大同仁商榷。
盲点一:“引入课题”,忽略了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引入课题时,刑老师匠心独运,归纳总结有关月的诗句,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到苏轼的《水调歌头》,题材不一,内容丰富,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他说:“环境不同,心境不同,人们咏月的感慨也是不同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看看他是如何咏月的,要表达怎样的情感,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感受。”刑老师说,环境不同,心境不同,感慨也不同,那为何不进行学习指导,即--月到底有何象征意义呢?若此时不说,在课堂结束后及时点拨,形成课堂的首尾呼应,也是可取的。但课堂结束后刑老师也未提及作者写月的作用,这是为何?其实,朱自清写到月亮,也是中国文人普遍的一种心理特质,并且月亮的解读,对于理解作者的情感至关重要。
按照傅道彬先生在《中国的月亮及其艺术的象征》一文中所说,其实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大致有四种类型,一为美的象征,二为相思情感的载体,三为永恒的象征,四为文人失意的寄托。月亮作为一种永恒与自然的象征,最容易成为文人失意的寄托,所以月亮往往成为士大夫逃避纷纭的现实苦难、超群拔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苏轼在《赤壁赋》里说,“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何尝不是想与月合为一体,从此逍遥自在,将那种失落与苦闷的心情释放。结合写作背景,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描写月亮,就是想借月色来消弭自己不宁静的心情,寻求慰藉与解脱,所以在作者笔下月色始终是淡淡的。点明月亮的文化象征,学生定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盲点二:“分析文章重点段落”,忽略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深入探究。
刑老师在分析文章四、五、六段的时候,对景物描写分析细致入微,“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却一笔带过,其实理解作者的情感,这一抒情的句子何其重要也。作者为何要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认真阅读文本,让学生解答以下两个“为何”,自然就明白了为何要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了。
作者为何要去荷塘?因为作者以为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心灵的片刻宁静。
作者为何要描写蝉、蛙?因为蝉鸣和蛙声沉浸在一片热闹之中,蝉与蛙成了享受着无边荷香月色的主人,并且它们的聒噪之声打破了作者难得的暂时的宁静,与作者出来散心的初衷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失落与苦闷的心情溢于言表。
盲点三:“作者情感探讨”,忽略了江南采莲和《西洲曲》的句子。
分析作者情感时,刑老师紧紧抓住“很好”“受用”“好处”“好像”“像”“觉”“且”等词语加以赏析,但未触及根本。
作者为何要想起江南采莲的事情?
文章第六段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已经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失望和苦闷,因为作者在第三段中说:“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想,便觉是自由的人。”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追求自由,洒脱不羁的人。但现实的沉闷总让人憧憬美好的理想,于是在荷塘边上想起采莲的事情,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再次,我们来看看作者描写的采莲之事,那是一种自由的欢快的无拘无束的生活,这种生活也是作者向往的,采莲之事,其实是用来反衬失意的心情的。
为何要记起《西洲曲》的句子,还说“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很多资料上说,这是为了表达思乡之情,从“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一句可以看出。其实那样的解读脱离了文本,顾名思义,牵强附会。
文中说“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因为那种生活虽然美好与自由,但已属过去,且那是群体活动;作者说,“爱群居,也爱独处”,“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就是独处的妙处”,今晚“我”是独自来享受这荷香月色的。《西洲曲》带有强烈的个人自由的感情色彩,正是作者向往的那种自由,也许是爱情的自由,也许是政治言论的自由等等;文中说“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是因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为何“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跟文章第四段“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遥相呼应,把作者的情思重新拉回到现实,现实中的“我”仍是失意、愁闷的。
《荷塘月色》主题探究见仁见智,若从以上三个方面研读,作者的情感跃然纸上矣,学生也不难理解此文了。
(四)荀子到底是从什么角度“劝学”的
浙江宁波柴汛汛老师在《荀子是从什么角度来劝学》(《语文教学通讯·高中刊》2010年第2期)一文否定了教参的观点:
本文第一段第一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第1段从学习的意义论述“学不可以已”。第2段从学习的作用来论述“学不可以已”。第3段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角度来论述“学不可以已”。
然后提出了他自己的思考:
不妨对教参解析部分作这样的修改:本文第一段第一句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第1段从“只有不断反思才能完善自我”这一学习方法的角度来论述“学不可以已”。第2段从“学习需要学会借助外物来弥补不足”这一学习方法的角度来论述“学不可以已”。第3段从“学习需要坚持不懈、专一”这一学习态度的角度来论述“学不可以已”。
从柴老师的论证上来看,他的论断似乎不太合理。荀子到底是从什么角度来劝学的呢?笔者想结合柴老师和教参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材第1段,荀子到底讲的是什么?
当荀子提出“学不可以已”的观点后,按照基本的逻辑知识,要论证“学不可以已”,需要:(1)为什么要学习;(2)为什么学习不可以停止;(3)怎样做才是没有停止学习;(4)怎么做才不会让学习停止。至少有这四点及其具体的论述,才可以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如果按照柴老师的解释,他以为文章第1、2段都是从学习方法即“怎么做才不会让学习停止”的,那么荀子的逻辑是有明显错误的,连基本的要学习的原因都没阐述,怎么就要谈及方法呢?大家都知道荀子的文章是以“说理绵密”而见长的。这里,要么是荀子的逻辑出了问题,要么是柴老师的逻辑出了问题。我的答案是柴老师的逻辑出了问题,原因有二:
也许有人说,如果先谈方法,后谈原因也未尝不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请仔细阅读《劝学》全文(非课文选段),不难发现从第1、2段后,荀子一直没有阐述原因,此为其一。
其二,荀子是说了原因的,不仅说了学习的意义(为什么要学习),也说了不断学习的意义(为什么学习不可以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