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要回归阅读的原点。没有阅读的课堂,就像花儿离开了枝干,意味着它的生命开始终结,只有通过阅读,学生才能真正进入文本,才能与作者、文本进行对话,才能触摸作者的脉动,才能感受语文的精魂。童庆炳教授说:“语文的世界应该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语文课应该成为孩子们的人文的、情感世界的钥匙。”如果课堂没有阅读,光有老师的介绍,和流于形式的“伪阅读”,学生始终滞留于语文之外,而无法享受到内在的意蕴之美。两位老师同时执教《项羽之死》,而学生真正阅读文本的时间都不足5分钟,学生如何去体会“乌江一刎,千古遗恨”的悲怆情怀?
语文教学也要回归诵读的传统。文字是有生命的,它以自身独有的语调、节奏,充分、适恰地实现着言语主体生命之情气,而这种生命之情气是借着声音彰显出来的,诵读是最传统最适合的方法,然而,诵读不单是动动嘴皮的工夫,对于高中生,如果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诵读,那才是诵读的真正目的。一曲《将进酒》,文人万古愁。执教《将进酒》的两位老师都忽略了“愁”的意蕴,只在诵读的技巧上进行指导,有点本末倒置的味道了。
如果语文教学是飘游于青天的白云,就让它自由飞翔,不能因为别人的观赏而刻意去洗濯生命的底色,给它画定固定的轨道,这样反而失却了本色之美。
我们的语文要带给学生什么?是为了获胜,而去造假?去作秀?去掩盖瑕疵?一堂课,如果不能给学生心灵的震撼,如果没有教师自我的存在,如果没有学生自主的学习,如果没有作者、文本、学生、教师的充分对话,这样的比赛如果仅仅贴上“自主、合作、探究”的标签,如果仅仅是靠学生的掌声而赢得表面的活跃,我想这样的课堂是多么的肤浅呢!
如此赛课,何时休?
7.如何上好竞赛课
--读《第五届东北三省语文教学研讨会现场评课实录》有感
学习的方式不胜枚举,或当面请教行家里手,或钻进书海与先贤对话,或三五知己促膝交谈,当然,读读中华语文网名家的文章何尝不是一种便捷的学习呢?近日读王鹏伟老师《第五届东北三省语文教学研讨会现场评课实录》一文,对如何上好竞赛课颇有感触,故作文以记之。
展示震撼心灵的才情
昌乐二中校长赵丰平说:“只有被灵魂接受的东西才能成为教育的瑰宝。”课堂虽说是学堂,若老师的才情展示能带给学生心灵的震撼,这样的展示何尝不是一种“学”呢?竞赛课堂并不反对才情展示的,关键是老师有没有震撼心灵的才情。王老师说:
丰厚的学养功底,加上批判意识,讲课才有深度。追求厚重简单又不简单:写一笔好字--书法是最能体现民族文化精神品格和文人气质的艺术形式--即使写好“一笔”也需要些时日;读一本好书--能够影响一生的那“一本”,如果还没找到,那就一直读下去--腹有诗书气自华;写一篇好文章--自己感觉最好的那“一篇”,如果还没写出来,那就一直写下--教师作文犹如“下水”,冷暖自知。教师职业类似教练,写字、读书、作文体现为教学示范行为,身教胜于言教。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教学方法次之。
我想,上好一节课我们首先得有才情,而才情的积蓄并非朝夕之功,需要十年磨一剑的艰辛与付出。
遵循语文的教学规律
王老师说:“应该关注汉语文传统的一些基本范畴,例如,文气、文脉;意象、意境。字词的推敲、句子的整散、段落的展开、篇章的纵横;语言的节奏,语意的直婉等等。简言之,看出读、写文章的门道。”不难发现,王老师所讲的遵循语文教学规律,质言之就要遵循读、写文章的门道。如今的比赛课堂,形式多样、热热闹闹,到头来却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真正的语文课其实就是要与听说读写亲密接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辩证对待教学内容的取舍
王老师说:“课文是教学文本,文本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讲什么是由教学目标决定的。从一定的教学目标出发,文本内容必须取舍,有舍才有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文本阐释不能面面俱到,这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点。表面看‘舍’缩小了文本教学含量,本质上看却可以拓展阅读空间,二者辩证统一。”不禁想起“长文短教”“短文长教”的说法来,教学内容我们不能局限于文本,既要忠实于文本又要超越文本,可以删减,也可以延伸与扩展,例如:
李战良老师讲授以小说的结构为目标,讲授《半张纸》,附加了一张“账单”(课堂练习《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留了一个“招牌”(课后阅读《招牌》)。史世峰老师讲授“现代诗歌的结构美”,以痖弦的《秋歌》为研读范本,拓展至戴望舒的《烦忧》、余光中的《乡愁四韵》等七首诗歌。
这样的取舍显然是成功的,他们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形成简约而厚重的教学风格
王老师说,简约不等于简单,去其繁琐修饰,体现实用价值,其核心思想是“少就是多”,主张按照“减少、减少、再减少”的原则进行创作,摆脱装饰干扰,表现其本来面目,以少胜多,以简驭繁。针对目前语文教学的烦琐现状,简约主义应该是一种方向选择。厚重基于学养,丰厚的学养功底,加上批判意识,讲课才有深度。
如今教学流派风生水起、林林总总,但绚烂之极终将归于平淡,语文教学的简约与厚重自成平淡的教学境界。当然平不是平庸的平,而是平中见奇,平中见巧;淡也不是淡而无味之淡,而是淡中有味,淡中出彩。“平淡”正是如黄厚江老师主张的“本色语文”、邓彤老师提倡的“素读”教学风格,简约不乏厚重。
8.评课,内行也要看“热闹”
--从公开课《项羽之死》说起
最近听了一节《项羽之死》的校级公开课。评课老师对课堂洋溢出来的热烈气氛大加赞叹,认为这是一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优质示范课。而笔者听课之时,着实被热闹的场面感染了,但总觉得课堂少了点什么,始终没有让我感觉到这是语文课堂,仿佛是一位语文素养极好的老师在上历史课,如果一节课以是否热闹为其好坏的充要条件,这样的评课似乎太草率了。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项羽之死》的教学环节:
1.课文《项羽之死》围绕项羽这一中心人物写了哪几件事?试根据课文的有关描写,说说项羽是怎样的一个人。
2.分析悲剧的原因。
3.项羽的悲剧给你怎样的人生启迪。
从教学环节上来看,教学思路极其简明,教学步骤也很清晰明朗,但审视该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现场时,问题就凸显出来了。
环节一,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走进项羽,质言之,课堂教学内容关注的是写了什么的问题。
从教学现场来看,此环节大约用了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来讨论,期间没有诵读、没有咀嚼,学生只是笼统地对项羽的形象进行了概述,此时学生积极性并不高涨,学生有点被动应答。
环节二、三,是听课老师最欣赏的环节,这也是大家认为课堂气氛最活跃、最有人文气息的环节,教学内容关注的是项羽的死因和历史教训。
从教学现场来看,这两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期间老师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从杜牧、李清照等人的诗歌,太史公的相关观点来诱导启发学生,学生处于亢奋状态,讨论激烈,课堂异常热闹。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反思这堂课的教学内容。
《项羽之死》节选《史记·项羽本纪》,大家也知道《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具有极高的史学与文学价值,那么《项羽之死》作为语文教学的文本,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理应是欣赏它的文学性。
如果站在历史角度来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自然要明确本文写了几件事,要分析项羽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即要弄清楚文章写了什么,还原历史人物。“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分析项羽悲剧的原因,从而吸取历史的教训,这也是历史课学习的内容啊。由此观之,本课的教学内容跟历史课的教学内容如出一辙,换言之,语文老师上了一节生动的历史课。原因何在?
究其根本,就是执教者强调“人文”的时候,偏离了“语文意识”,从而产生出假热闹。
何为“语文意识”?王尚文先生在《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中国教育报》2004年7月8日)一文中是这样解释的,“它是我们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正确地表达,如何遣词造句,如何谋篇布局的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关注。一句话,就是对如何运用语文的一种自觉。”他还指出,对一个具有高度“语文意识”的教师来说,教授一篇课文,就不仅要使学生搞清楚课文写了什么,而且要搞清楚它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这么写有什么好处。
如果这位老师具有“语文意识”,他首先要认识到《项羽之死》在课堂上要展现出其文学成分,而不是历史的,要以课文的语言形式为纲,自觉而明确地指向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所以在学生弄清楚了课文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件事情之外,要在言语的品味上下工夫,例如,作者是如何来描写“垓下之围”的?之前的项羽或霸气十足、或刚愎自用、或心狠手辣、或意气风发,这里为何要描写“项王乃悲歌慷慨”“项王泣数行下”呢?“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中的“莫能仰视”跟《巨鹿之战》中“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中的“莫能仰视”情感态度是一样的吗?等等。另外两件事情,也应通过诸如此类的言语形式让学生首先关注“语文”,项羽的悲情形象才能有其生命力,学生才能走进文字,才能与项羽进行对话,对项羽的死才有深刻的认识,这样的“人文”才是语文意义上的“人文”,这样的课堂才避免学生被动状态的出现,才会呈现生命的狂欢,这样的热闹才是真正的热闹,这样的课才有别于历史课或思想教育课啊,正如王尚文先生在《“语文意识”:语文教学的阶梯》(《语文学习》2003年第5期)中所说,“只有关注‘怎么说’,才能准确把握‘说什么’。只是其他各门功课的教学聚焦于‘说什么’,而我们语文教学则聚焦于‘怎么说’,以培养语文意识为自己的天职,并以此为起点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基于此,教学的第一环节应该是本节课的重点,执教者却本末倒置了,把分析项羽之死当成了重点,放大了所谓的人文精神。
执教者偏离了“语文意识”,学生有可能会表现出消极被应答状态,为何在教学第二、三环节的时候,学生却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和激动呢?就如有老师把《田忌赛马》上成了数学课,课堂上学生照样踊跃发言一样,这是一种泛语文的表现,这是没有语文意识的泛人文课,换句话说,学生爱上了非语文的东西,老师居然还津津乐道。其实,这样的状态是偏离了语文的假热闹,这样的热闹比沉闷更可怕,因为它让执教者和听课者迷失了方向,误把这样的课堂当成了成功的语文课堂。无独有偶,曾见一老师上公开课《愚溪诗序》,课堂前30分钟死气沉沉,从31分钟起,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是永州市市长,你如何开发柳子文化?”此问一出,一石还真激起了千层浪,令人压抑、窒息的课堂,顿时沸腾起来。有学生说:“我要拍电视宣传片,推广永州文化。”有学生说:“我要加大旅游投资,要旅游、饮食、酒店一体化服务。”有学生说:“我要做好柳宗元牌异蛇酒,让来永州的外籍游客都想喝。”评课时,老师们对最后环节学生的探讨褒扬有加。我想,这样的人文内涵、这样足足长达15分钟的热闹讨论跟《愚溪诗序》有何关联?我们的课堂教的是语文吗?
诚然,语文课堂是断然少不了人文的,否则语文就会失去生气与灵气,必然枯萎凋零。重视“人文”必须将其渗透于学习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从而更好地读写听说,特别是“人文”生发出热闹的课堂时,我们不能因为热闹而忽略了应有的“语文意识”。听课评课,内行不仅会看门道,也要会看热闹。
9.名师示范,把语文教学引向何方
最近在网上观看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君在泉城济南执教的示范课《纪念白求恩》,全课时长60分42秒,笔者连续观看了五次--正襟危坐、聚精会神,生怕错过了任何环节。此为观看名师视频时间最长、最认真的一次。
王君老师是大家推崇的新一代语文名师,她提倡青春语文,是众多语文流派中一颗耀眼的明星,焕发出无限生机和活力。
名师示范课,关键要给听课老师以引导示范之功效,王老师的课至少给我们以下两点启示。
一则学习王老师的激情
纪连海老师曾说:“高效的课堂需要师生焕发生命的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激发激情,才能点燃心灵圣火,拨动生命的琴弦。”王老师用激情演绎她的青春语文,毫不夸张地说,听过很多名师观摩课,王老师的课是难得有激情的课,让我们充分感受到青春的喷张、生命的涌动。诚如她所说:“青春之语文,其本质就是提倡通过激活汉语言文学本身的生命力等手段使语文教学过程保持青春状态,进而为教师和学生创造、保持、享受整个人生的青春状态(即幸福人生)作准备。”这样的青春状态,如此的生命激情,偌大的中国语文教育界,也是不多见的。
二则学习带领学生品读语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