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学校一青年教师上公开课,执教《氓》一文。他反公开课表演之常态,以家常课之形式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和理念,他主张课堂当以学生学为主,而不是老师过多的渲染和灌输,要体现出语文的本色之美。他以为本节课重点是语言的学习,让学生去感受诗歌的节奏之美,去领悟诗歌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特色,去洞悉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变化,而不是悲剧原因的分析。他的课就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进行的:学生在积累中学习,在诵读中感悟,在品读中提高。虽然课堂不很活跃,因为他所教的班学生基础不好,课堂上能圆满回答问题者寥寥无几,但非常真实。
听完课,自然要评课,学校评课的程序是这样的:普通教师发言--备课组长发言--教研组长发言--领导总结。评课时,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有人说,这节课重点要分析悲剧的原因;有人说,从对比手法切入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体悟情感,学生活动开来了;有人说,分析问题的人太少了,还有一位同学连续站起来两次;也有人说,课堂教学思路简明,值得借鉴;还有人说,语文的人文性很重要,本节课人文性没充分体现出来……由于是评课,同时又是教研活动,所以,执教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语文到底是什么呢?语文课,语文老师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呢?”他还说:“《氓》学生到底需要学习什么呢?老师应该教什么呢?这节课,是悲剧产生的原因重要,还是语言能力的提高重要呢?”期间有一小领导说:“若文章总分析艺术手法,难道我读《人民日报》先要看看文章用了什么艺术手法吗?”最后大领导慢条斯理、高屋建瓴地说:“你的态度不对,要虚心接受意见,我觉得《氓》不应该这样上。”到底如何上?领导顾左右而言他去了。
评课因此结束。
课后,我去询问上课的学生,想听听他们的意见,学生说:“很好啊,读诗歌若从一个角度切入,能发现很多问题,我们很有收获。”
学生的话让我略有所思。
评课,若领导以“专家”自居,不仅评课形同虚设,对青年教师的指引也是隔靴搔痒,甚至是误导,坑人不浅。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也许,领导出于对执教者的关心,自己也确实在教学上颇有造诣,希望执教者的教学更上一层楼,毕竟教学艺术是没有穷尽的。也许,执教者的确上得不好,直言不讳,也未尝不可。当然,教学构想有所抵牾,也是理所当然的。但学校的公开课,不是竞赛课,不能求全责备,公开课的意义不仅仅是一种展示,而是一种交流,是教学理念的交流,是教学艺术的交流。若评课,没有了交流和讨论,年长的老师皆以“名师”“行家”来审视公开课,各执一词、自以为是,言必称,“我上课时,是如何如何的”,这样的评课意义何在?语文教学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若大家都以自己的喜好来左右公开课,这样的评课价值又有多大呢?
记得于漪先生曾说,听课我总要听出别人的长处,然后为我所用。那么评课,我们是不是要放下领导的架子,多听听别人的意见,广泛交流与切磋呢?当然“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执教者也要虚心接受评课者的意见,方能提高和进步,接受之外,有所质疑和思考,应是无可厚非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只有深入研究与探讨,最终达成共识,语文教学艺术才臻于高超。评课时,不实事求是,忽略学生学的环节,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泛泛而谈、乱贴标签,对有争议的问题不了了之,甚至步故自封、夜郎自大,如此,于己不会提升,于他人亦无所裨益,于学校更为有害。我想,这样的评课不要也罢。
评课,“一家言”当缓行!
4.公开课,几家欢乐几家愁
公开,即不加隐蔽之意。公开课,当然应指毫无隐蔽,顺其自然的课。课堂是个小社会,有苦亦有愁。不同的公开课,孕育出不一样的境界和情味,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
上公开课其实就是自我的挑战,公开课是开放式的、大胆式的课,不要害怕暴露毛病,不必在意别人如何评价,敢上、能上就是一次进步。很多老师一提起上公开课就浑身得瑟,生怕被领导批评、受同事嘲笑。批评是对执教者最好的奖励,公开课点评,几乎没有几人说实话,人人争当好好先生,听两句好话,虽面子上好受,但实则无益。当然,最好的评价应是既让执教者接受,又能让执教者得到提高。公开课点评,应以鼓励为主,要恰到好处,毕竟上公开课的老师,年轻人居多。
落落大方的教态、丰富多变的表情,是公开课上一道绝美的风景;灵活驾驭课堂、积极调动学生兴趣,是公开课上难得的佳境;制作精良的课件,炉火纯青的诵读法、点评法、讨论法,丰盈了课堂教学的手段……但这些还不够,它们只是执教者必需的素质,教学的重心应体现在文本的探究和课堂知识与能力的构建,让作者走进读者心灵,要真正上出语文味,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重视审美与情感教育。
有些公开课,过于注重教学的技巧,显得单薄没有厚重感,书的厚度决定了课堂的高度和厚度,语文课要突出文化的厚重、精神的厚重、人文的厚重,肤浅的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很多执教者对文本的解读不够,人云亦云,缺乏个性色彩。
有些公开课甚至是简单模仿。一次听一老师上《蜀道难》几乎就是仿效河北省一位老师的课上的,学习可以借鉴而不是照搬照抄,刻意模仿就会影响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从而丧失老师的主导地位,因为你是沿着别人的教学思路去教学的,学生、老师各异,焉能教好?
有些公开课缺乏灵动感。灵动的课堂需要思想火花的碰撞、生气活力的张扬,需要张合有度、诗意盎然。虽然有时课堂热闹非凡,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的提问,但学生的回答只是肤浅问题的回应,这样的热闹比沉闷更可怕。
有些公开课显得做作有余,真实不足,像是个人才华的表演和作秀。有些公开课,课前早已安排,学生的回答跟教参答案同出一辙,这样的公开课意义何在?
有些公开课是大杂烩。一次听一老师执教《雨霖铃》,歌唱、舞蹈、情景剧都搬进了课堂,不知是在搞电影表演还是话剧演出。
有些公开课,老师像是旁观者,学生的行为与己无关,他在教室里走动,貌似威严,实则心不在焉。
但,也听了不少让人击节叫好的公开课。
有些公开课,表面沉闷,实则孕育生机,暗潮涌动。
有些公开课,诗意浓浓、情意浓浓、语文味浓浓。
有些公开课,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有些公开课,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有些公开课,师生互动、趣味盎然,让人终生难忘。
有些公开课,波澜起伏、开合有度,高潮一浪高过一浪。
有些公开课,好像给学生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课堂处处充满阳光,学生尽情地放飞着梦想。
当然,一堂好的公开课,应该也是一堂有缺陷的课,我们不能求全责备、吹毛求疵。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听别人上课颇有益处,别人就是镜子,能照出你的毛病,也让你借鉴他的优点。公开课,几家欢乐几家愁,愿我们能分享欢乐,排解忧愁。
5.呼唤怎样的比赛课堂
2011年湖南省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观摩研讨会在株洲炎陵县一中举办,我有幸参加听课,目睹参赛选手风采之余,有些想法,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真实,唯有真实,比赛课才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一堂竞赛课,反复打磨、多次演练,我们讲“十年磨一剑”,如果磨的不是内家功,而是一堂课的功,那么这样的比赛还有多大意义?此次比赛不是赛前抽签而是选手自选课文由各地教研员精心设计,如此一来,只要是老师,皆可站在省级教学比武的竞秀台上演绎预设,慷慨激昂、意气风发。执教《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老师最后一句“谢谢同学们的配合”让人大跌眼镜,公开课俨然成了配合课,学生配合老师,老师配合教研员,教研员配合评委,评委将要配合谁呢?……
常听人说,比赛课都是好看不中用的课,我一向反对这样的说词,比赛课应要体现选手的教学理念,展现老师的素质,呈现课堂的有效状态,焉有不中用之谈?《雨霖铃》执教者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本学案设想以赏读为课堂的主线,在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尽量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组织课堂赏读活动。”这样的教学理念,让人眼前一亮,虽然没有独特之处,但至少体现了教师的思考。前几日获得2011年四川省语文有效教学比赛第一名的耿老师跟我聊天时说:“我很反对在语文课上来些虚假的东西,我一直倡导语文课是文字的艺术,是心灵的升华,也是人生的课程!别无其他,就是不折不扣地践行我的语文思想!”此番话引起了我的共鸣,虽然我没听过她的课,但这样的话足以证明课堂的高度。然而其他选手的课堂并没体现某种教学理念,老师是为了比赛而比赛,是为了上课而上课,他们的教学设计也仅仅围绕比赛两字而设计。
比赛课上,我们更希望看到才华横溢的老师,他的才情他的机智,我们都为之心潮澎湃。在这个作秀的时代,比赛课也有作秀表演的倾向,一节课体现的不是老师的智慧,而是群体的智谋,一场比赛花拳绣腿,虽说饱了眼福,实则空空如也。八场必修课比赛,前七节没有让我动心的才子型教师,但最后一位湘西的老师令我心头为之一振,他的下水作文,着实感动了所有的学生和老师,虽然他取得了二等奖,但丝毫没有消减我对他的钦佩之情。语文课堂,虽说是学生的课堂,但老师的才情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不主张老师在课堂过于表现自己,但我一直以为才子型的老师,应是我们努力发展的方向。我也始终相信,优秀的语文老师本身就是语文,真实的自我,才是语文课堂的精气血脉。
热闹的背后,我们也需要沉静的课堂。本次竞赛最大的特点就是分组讨论,听课时我做了详细的记录,八节课节节有讨论,讨论的时间都不超过5分钟,并且老师都要学生站立起来,旁坐的一老师问我,“你们上课也是要求学生站起来的吗?”我摇头。讨论是一种交流,单从讨论的时间来看,5分钟能讨论出什么结果?站起来讨论的效果比坐着要好吗?并且学生那么机械地站立起来,茫然不知所措。讨论虽好,但不能流于形式,有时沉默的思考比表面的热闹更重要。
课已听完,收获之余,留给我的是无限的反思。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比赛课堂?赛课者恰如竞渡之人,我们是河岸者。面对滔滔江水,看竞渡之人,呐喊声里,我们或许激动,或许艳羡,或许仿效,或许蠢蠢欲动。茫茫江水上千帆竞发,唯有竞渡的精神不老,搏击风浪的气魄不衰,才是我们的愿景。
所以,我们呼唤这样的比赛课堂:立足于学生的学,学生不是跑龙套;着眼于老师的发展,老师不是上课的机器;放眼于教育的未来,展示真实的自我。
6.如此赛课,何时休
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便有刀光剑影、爱恨情仇。
教育,也是一处江湖。考试、赛课,接连不休,虽然没有英雄狭路相逢的惊险,也没有鹿死谁手的争斗惨相,但一场没有多大意义的市级优质课竞赛,让我心灰意冷,使我不愿涉足江湖。我宁做一教育的隐士,采菊南山,以此终老一生。
连续七场比赛,我没有缺席,我认真观察师生的课堂表现,仔细记录下教学的内容。老师皆为中青年教师,他们有着美丽的外表,谈吐不凡。毕竟是从各县区精心选拔而来的教师,自然都有其拿手好戏,普通话标准、教态优雅自然、课堂驾驭娴熟,然而整个课堂似乎是一场表演的舞台,除了听到连续不断的掌声,似乎难以让我找出印象深刻的片段了。课后,我去询问我的学生,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什么都没学到!”如果一堂课,学生什么都没学到,我们的比赛还有什么意义?
作为观众,也是旁观者,上课的一幕幕还在我的眼前浮现,仿佛被漂洗的云,镶嵌在湛蓝的天空,给人以沉思与冥想。
语文教学并不一定要追求厚重与深沉,语文教学可以是山中的小溪,虽浅,但清,因为它不掩饰。人们之所以讨厌污浊的小河,是因为它浅却装得深沉。《项羽之死》一课中“项羽该不该过江东”“如果你是项羽的军师,你会给项羽什么建议?”貌似十分人文的问题也十分有厚度的思考,实则偏离了语文,这何尝不是一种“伪文化”“伪语文”呢?虽然清浅,如果能带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就像小溪,可以灌溉,可以濯足,可以映照翠林与红霞,这何尝不是一种深度呢?
语文教学不一定要追求课堂的热闹,惊涛拍岸自有一份豪壮之美,如果风平浪静、水天一色,何尝不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呢?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似乎神圣的课堂也沾上了功利的恶习,为了营造课堂的气氛,老师要求学生给回答问题者以掌声,学生木讷的表情令人担忧,还有所谓的小组讨论,除了听到学生唧唧喳喳的声音,课堂要展示的内涵无人问津,课堂上他们真的快乐吗?我的学生在周记中道出了心声:“这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一直让我们激烈的讨论,新课标实施后,小组讨论,多媒体上课等做法风行,语文课堂一时热热闹闹,但我是这么理解的,不能盲目地效仿,应该恰当使用,好的方法应利于学生思考,而并非上课一定要讨论很激烈,如果学生思考了,安安静静的课堂也一样是成功的。”
语文教学不一定要追求完美的结局。一堂遗憾的课未尝不是一堂优质的课,也许这样的课能给人以更多的启迪与深思,因为遗憾的东西比完整的东西更深刻更真实,在它的身上印满了重重叠叠的生命影迹,就如花的绽放,在绽放的同时我们仿佛听到了花心的破碎,这是生命的另一种诠释。这场高效课堂教学比赛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位执教《拟行路难》的老师了,也许天公不作美吧,她上课时,电脑出了问题,耽误了好几分钟,但她始终微笑着,然后说:“悲莫悲兮生别离,我们都是红尘的过客,电脑出了几分钟问题,就让我们多了几分钟相处的机会。”这是多么机智的语言呢!课堂她上一段深情的范读,深深吸引了我,声情并茂中足见她对鲍照的认同与同情,课堂中她带领学生走进鲍照的彷徨思绪间,走进“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南朝风雨里,同时也走进了文人失意的千古惆怅中,当她正想扩展阅读李白的《行路难》时,下课铃响了……这堂课没有完美的结局,这种遗憾却如细细密密的月光,美得明朗和超脱。然而,这位老师的课堂,没有得到公允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