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会议被现场直播,学生不小心听见了这些争论和辩辞,不知他们如何重新给老师定位,老师们还有什么颜面来鼓吹自己的无私和伟大。由于我带的是理科实验班,高二组建的一个新班,他们大都以我带的班为说辞,指责学校奖励不公且太少,虽然没有针对我,但听着着实令人很尴尬。
在出离愤怒的情景下,我站了起来,校长示意我坐下,我再三坚持站着说了几句话:
学校不要老想着用区区几千元的奖金来调动老师们的教学积极性,这不是教育的根本之道。老师要拿出校十佳竞选时的气魄出来,教学问题就轻易解决了。如果我获得了特等奖,班主任奖金我不要,年度考核优秀我也不要。377班,在我心中很神圣。
沸腾的会议室顿时安静了下来,气氛更尴尬了。
在此,我并非标榜自己的人格多么崇高,“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果迁移到教育上,真是荒唐之极。
2012年5月8日,在四车追尾那千钧一发的时刻,张丽莉老师用自己的双腿换来了两位学生的安全,难道张丽莉老师英勇的举动是为了赢得“最美丽教师”的荣耀吗?
2013年1月15日下午13时50分许,新化县上梅镇北渡小学三年级学生王振宇正在操场上上体育课,突然从校园围墙上翻入一名不明身份的男子,手持剪刀将他刺倒。女体育老师卿芳惊呼救命,该校校长杨建一闻讯后奋不顾身追赶歹徒,在出校门约200多米的菜地上与歹徒殊死搏斗,不幸以身殉职。难道杨建一校长不顾个人安危是因为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的激励吗?“教育是我事业的全部,学生是我生命的全部。为了教育事业,我无怨无悔;为了孩子的成长,我在所不惜。”这是杨校长日记中的一段感人肺腑的心语。
试想,如果老师眼里装着的仅仅是奖励,那还容得下学生吗?纵然有,他们的关注点是全体学生吗?纵使关注了全体,他们会关注学生的心灵吗?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教育,应当是这样的唤醒。
这种唤醒,首先是为学生着想,为学生的明天着想,与奖励无关。想起23年前,我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当地最好的一所初中。那时的我很天真也很幼稚,在班上,我的年纪最小,别人让我干什么,我就去干什么,不分好坏。初中三年,我将美好的光阴白白浪费了。我清晰记得:班主任当着学生的面骂我是呆小症,预测我活不过17岁(害得我17岁那年,常常担心自己有一天会突然死去);由于英语课上我偷看了小说,被罚给全校学生发检讨书,为了制作检讨书,我花光了身上所有的钱,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吃了一周的白饭;之后,我还犯过很多错误,在国旗下做过两次检讨。而班主任是学校优秀的班主任,因为他教的学生成绩好。不过,我的成绩很不好,中考7门功课总分加起来居然不到300分。
当翻阅这些“老皇历”时,我的心不由得一阵绞痛。我真不愿解开衣服,让大家来围观我的伤疤,以此博取别人的同情。
如果老师不站在学生的立场来思考问题,不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学,那么这样的所谓教育,就是驯兽,会把猛虎驯成小鼠。
这一辈子我只想当一名老师,一名能唤醒学生灵魂的老师。我不希望我的悲剧在我的学生身上重演。这也是我为何看到那些跟我很相像的学生不努力学习时大动肝火的原因。
师生关系应该是圣洁的,不宜用金钱来衡量,否则便是对生命的轻忽和玷辱。如果学校欲让老师幸福,可以想方设法为老师提供更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不要动辄以奖励来鼓动老师。教育毕竟不是生产加工,亦非攻城略地。
记起杨绛老人翻译的英国诗人瓦特·兰德的小诗: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至少在我这里行不通。因为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我的学生,我深深知道教育是一种唤醒。
13.茅威涛的从艺之路与语文老师的艺术追求
因为我的文章而认识了浙江一青年语文教师。他喜欢研究名师,爱看名师的教学视频,对名师理念如数家珍。
一日他说他正在看茅威涛的访谈。“茅威涛”,我一听,当时就是一愣。“又是哪省的特级教师啊?”我忙问,以前他经常发我一些名师的上课视频,这个茅威涛我真没听说过。于是他说,是唱越剧的。“你要不要啊!”因为是网上交流,也不知道他是何种神态。当然,最后我要了网址,打开一看,是王志主持的《面对面》节目,画面里出现一个气质不凡的女子,那双眼睛迷住了我。我看人向来喜欢看眼睛,尤其是女性的眼睛。若说一个人能打动我的感官,首先是她的眼睛。因为是美女,尽管是资深的,但我却有了往下看的耐心。开始我是一直盯着她的眼睛看的,正如她所说,她的眼睛是勾魂摄魄的那类,此话不假,那种美只能靠想象才能感受得到,我素来是个异想天开的人,我更乐意把她想象成跟我仿佛年龄的女子。她的眼睛到底如何,无关主题,姑且不表。我想说的,最触动我心弦的是她的艺术人生,读她的从艺之路,我读出了语文老师的艺术追求。
茅威涛,17岁开始学戏,相对于其他越剧演员来说,起步已很晚。但她从最基本的地方做起,为了让手指好看,她睡觉时用绳子捆着自己的手指;为了更好地扮演小生,晚上把自己的头勒住,结果脸都膨胀起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正是因为她的艰辛付出,茅威涛22岁时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越剧小生第一人。这让我想起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他30岁开始研究语文教学,一路走来,在语文教学上自成一家,可敬可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不管我们的教学起步有多晚,但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去奋斗,在语文教学的百花园,总会绽放属于我们的美丽。
茅威涛唱腔师承尹派,但一次在上海演出,观众却喝了倒彩,而她却说:“只要有一个人喜欢我的演唱,我就要演。”当时上海观众喜欢演员的一个标准是:看模仿谁的唱腔像就喜欢谁。而茅威涛说,我学尹老师,但我的嗓音跟她不一样,不可能刻意模仿她。正因为这样,茅威涛学习名师时,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去自由发展,唱做念扮皆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其表演潇洒飘逸,含蓄深入,溶内心体验与程式化体现为一体,使之角色的创造有较高的文化品位。语文教学界,也有很多名师自成一家,如于漪的“熏陶感染法”--导入艺术;钱梦龙“语文导读法”--曲问艺术;魏书生的“民主管理法”--激趣艺术;宁鸿彬的“思维训练法”--妙问艺术;余映潮的“板块设计法”--主问题设计艺术;陈军的“新语文教育法”--强调艺术;程翔的“语言感染法”--调控艺术;程少堂的“语文味”--语言艺术。这些名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由于个体的差异,我们上课不能刻意去模仿他们,更别说去克隆他们,我们只能选择适合自己的,走自己的路,青取之于蓝更要青于蓝。语文老师只有形成艺术风格,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语文课堂,才能构建自己的艺术世界。
女人来演小生,常人难以接受,谁不愿在舞台上妩媚动人、风姿绰约。但茅威涛说,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漂亮的女人,演戏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身份,一定要把握艺术的魂。那么语文教学的魂是什么?它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他们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趣味,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上个世纪90年代,由于各种原因,越剧演员纷纷退出演出舞台,谋求新的发展,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建团之初的“五朵金花”之一的何赛飞毅然进军影视界且名声大振,茅威涛也票过影视、票过电视主持人,但她最后还是坚守在越剧界。当王志问及茅威涛为何“开小差”时,她笑着说,她只是票票而已,她想通过进军别的行业来提升越剧的地位,最后的坚守道出了她对越剧事业的无比热爱。我们语文老师也有纷纷逃离教育战线的,在政坛叱咤风云者有之,在舞台风采奕奕者有之,在商海明争暗斗者亦有之。当然对他们的选择,我们不宜妄加指责,但语文教学需要有人来坚守,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能坚守下来的老师,何其伟大!
在访谈中,茅威涛说:“以前我吃咸菜也要唱戏,但现在我变了,我要唱戏,也要让我的演员买得起房子,开得起车子。”她的眼神很是坚决。追求艺术,并不是要我们空着肚子去干事,也应该要有自己的艺术地位。她说,她在传承一方文脉,但不能让她的演员受苦。是啊,作为老师,传承中华文化,责无旁贷,但我们也要像茅威涛所说,我们要买得起房子,开得起车子。诚如有人讲,当老师太贫穷,太没地位了。所以,我们在不断提升艺术水准的同时,也可学学冯谖弹铗而歌,在房价急剧上涨的今天,呼吁相关部门提高老师待遇,给春蚕们提供一处吐丝结茧的舒适环境,善莫大焉。
行文至此,总感觉茅威涛的眼睛一直在扑闪扑闪着,她的眼睛嘛,还是说说她的眼神吧,自信、坚决、善良、坦诚,这是让我喜欢她的原因。
14.那次中考阅卷,我成了“刽子手”
一次初三毕业会考,我有幸参加中考作文阅卷,本想好好欣赏初中生的作文水平,然而我的梦幻破灭了,破灭在无情的武断的敷衍塞责的评判中。作文,成了孤寂的灵魂,被血染红,我是刽子手。
我不惮以庸人自居,我非圣贤,非名师。我本红尘中一匆匆过客,为了生计,我选择了教书,充当着教书匠,碌碌无为中,以不误人子弟而自勉。一场中考阅卷,期间多少令人扼腕的叹息。我不知其他省市中考作文阅卷是怎样的一种现状,我参加过高考阅卷,但经历也似曾相识。
近5万份试卷,凡作文阅卷者9人,5日之内务必阅完。掐掐手指,每位阅卷老师一日之内要阅多少份才能勉强完成任务呢?
早上8点上班,11点半休息。
下午1点半上班,5点半休息。
六月,酷暑难耐,阅卷场内空气污浊,闷热无比。特别是下午,人的脑袋都是晕乎乎的,工作起来效率极低。
第一天我认真阅读,改了200份。阅卷组长发话了,说速度太慢,且平均分太低,区分度太小。说实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都差不多,我已经把优秀者选拔出来,打了10个满分。但组长说要追求一个阅卷的波澜,这个波澜,我实在把握不了。
第二日,我得加快速度,上午阅卷700份,下午阅卷700份,速度还行,但我没认真看,只看了开头和结尾,中间的一扫而过。
第三日,阅卷组长说我的速度还是慢了,我只能继续加快速速,上午1000份,下午1000份。这次,我只看了开头和结尾,中间跳过。
第四日,由于大家的任务太重,领导调集人马来支援,阅卷老师由9人增至22人。我上午改了2000份,下午改了2000份。更让人兴奋的是,我们的任务提前完成。这次,我压根儿不能认真看,字迹工整、能写完者都能拿高分。
其他老师阅卷情况,跟我大同小异,其中一老师说:“我已经没良心的了,我实在快不起来了。”他是最慢的,因为电脑操作慢了点。
这样的阅卷状况,作文教学意义到底有多大?我只能说,我充当了刽子手。
学生作文的读者只有两位,并且这两位老师并不一定是认真阅读的,这样的作文评判是不是作文教学的悲哀?如此大的工作量,只靠区区几位老师在短时间内来完成,这是教师的不负责还是教育部门的不负责?作文审美的标准不一样,作文阅卷应该需要怎样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