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有价,人在职场也有价。这话不好听,甚至有伤人之嫌,却是职场中人无法回避的事实。如果你是随时可以被他人代替的路人甲,就别抱怨薪水低。想成为比别人高贵的品牌,就得内外兼修——职场价值,即你的能力大小,并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就能决定的。
你,有价值吗?
或许你是职场新人,正对陌生的工作环境茫然无措;或许你已工作多年,对工作驾轻就熟得近乎麻木。但无论你是菜鸟还是大虾,是普通员工还是管理阶层,只要人在职场,就会有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你,有价值吗?
在理清什么是你的职场价值之前,我们先来看几个经常见到,却常被忽略的职场价值不等式。第一,工作资历和价值的不等式:工作十年的老员工一定比职场新人有价值吗?未必。如果你工作多年,但工作内容数年如一日,工作方法数年如一日,工作效率多年也未见提升……如果你第一年参加工作时,工作内容是打字复印跑腿,工作第三年、第五年,工作内容依然是打字复印跑腿,那工作十年的你,和工作一年的他,又有何区别?也许在时间长度上,你已成为职场老将,但和职场新人相比,除了更熟悉公司环境、人事变动、企业文化,你和新人的区别何在?
曾有一位将军,手下有位战士跟随他多年。一天,这位战士觉得自己应该得到一个将领的职位,便在将军面前提到此事,理由是参加了多次重要战役。将军对这位战士有非常透彻的了解,认为他目前的能力还不足以担任将领,于是,将军指着远处的战马,意味深长地说:“这些战马至少参加过10次战役,可它们仍然是战马。”
仅仅是参加过战役,从事过长时间的工作,那只是经历,并不是你价值所在。你在工作中提取出来的工作经验,持续增长的工作能力,不断扩充的人脉网络,等等,才是你的价值增长点。如果你想把工作时间对等地转化为有价值的职场资历,就得花点心思,想想怎样避免拥有和一匹战马相同的命运。
其次,加班和价值的不等式。如果两个职员,一个经常加班,另一个总是准点下班,你认为谁更有能力?谁能在老板那里拿到更高分?从前通常是前者,因为前者是埋头苦干的“劳模”,不但显得自己够努力,还能在公司里树立一个带有榜样意味的形象,激励其他人干更多活,自然受老板欢迎。但在世界开始变平的今天,许多新趋势开始出现,拒绝加班,就是其中之一。
刘晓刚到一家网络公司上班时,因为对业务不熟练,常常到下班时,手上的工作还有一点没有完成,他便时常主动留下加班,完成工作。有天碰巧被老板看到,老板拍拍他的肩膀,夸奖他工作踏实,鼓励他好好干,有前途。自认得到老板青睐的刘晓,干劲更足了,加班效率也从一周二三次上升到了一周四五次。渐渐的,刘晓喜欢上了晚上加班的感觉。空旷的办公室,只有他一个人,可以随心所欲地用电脑,更不用担心被主管发现自己浏览和工作无关的网站。
时间久了,办公室开始有了有关他的流言。第二天早上,有人看到垃圾筒里的方便面包装袋,会阴阳怪气地说:“小刘,你昨天晚上在办公室住的吧,空气里都有一股方便面的味。”还有人挤眉弄眼:“小刘你天天晚上在办公室干啥呢?不会是在网上泡MM吧。”一段时间后,老板也找他谈了一次话,询问他工作是否需要帮助。刘晓这才明白过来,老板对他产生了疑虑,怀疑他明为加班,实际上在用公司资源做其他事,甚至有可能不能胜任工作,不得不晚上赶工。
同样的工作,如果其他同事能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做完,你却经常需要延长工作时间才能完成,不是说明你够刻苦够努力,对工作有多认真,而是说明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第三,学历和价值的不等式。名校出身,成就不凡的大有人在,比如张朝阳、丁磊、陈天桥、杨致远,可名校毕业生,也未必个个风光;而出身平凡甚至寒微却创下不凡业绩的也大有人在,譬如经历了三次高考,从名不见经传的杭州师范学院毕业,却创建了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的马云;譬如许多没有显赫学历,却带领着一大群学历比他醒目的员工,在商海拼博,承担风险,收获成功,实现价值的老板们。价值有多种标准,其中一种是商业上的成功,而这种成功与其说和学历有关,倒不如说和清晰的自我定位、持续的自我超越、创业的激情、奋斗的豪情、坚定的信念这些“成功基因”相关。
此外,还有起薪和价值的不等式。有可能你的价值被低估了——你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值更高的起薪,老板却只肯给你几百元生活费;也有可能你的价值被高估了,譬如你出身名校,是财会专业的高材生,老板给了你高于别人的起薪,可你在实际工作中,却连开一张现金支票都会出错,白领那份高薪。个人工作能力如何,需要在工作中显现,用时间证明,而在这之前,便会出现价值与你的薪水错位的现象。
还有工作经历和价值的不等式。譬如在组织架构相对完善的外企,员工只需要恪守本分,管好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大多不需要员工全盘统筹,每个环节都照顾到,就能把工作进行下去。由于外企员工大多从事的是局部工作,一个外企的部门经理,有时还不如本土企业的一个主管能力更全面。但外企在很多人、尤其在本土企业的老板们眼里,照样是个香饽饽,有炫目的光环。于是,有外企工作经历的人,价值往往容易被高估,领着高于身边同事的薪水,尽管同事的能力未必比他弱,他领的薪水有可能背离他的真实水平。
说了这么多价值不等式,那什么才是我们的职场价值呢?先来看一个小故事。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早期有一台大功率电机发生了故障,请来许多工程师、专家会诊,都未能找出电机故障的原因。最后,福特公司请来了德国电机专家斯坦因梅茨。斯坦因梅茨到现场了解了情况,仔细听过电机运行的声音后,用粉笔在电机上画了一条线,说:“把画线地方里面的线圈减去16圈。”工人照此办理后,电机果然恢复了运转。
公司经理问斯坦因梅茨需要多少修理费,他回答1万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经理便叫人拿来修理费用的登记表,请他将修理的材料费用详细填写在表上。斯坦因梅茨随即提笔写道:“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在哪里画线9999美元。”公司照付,并重金聘用了他。
无疑,斯坦因梅茨是有价值的,因为他解决了问题,顶用——这就是职场价值的精髓。
对企业而言,提供社会大众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利润,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是公司价值所在;而对职场中人而言,帮助企业达成以上目标,就是他的职场价值所在。工作资历、加班、学历、起薪和工作经历,等等,都属于过去式、过程、元素,却非价值本身,或者说,不能单独形成价值。只有当你像斯坦因梅茨那样,切实地解决了问题,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结果,而不是喋喋不休地告诉老板你过去有多辉煌,工作有多努力,过程有多曲折。
老板只需给出一个指令,或提供必要的支持,怎么琢磨,具体怎么做,那就是你的事情,如果你能做好事情,想方设法地解决问题,而不是把问题原封不动地踢回给老板,那就是你真正的能力。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偶尔在工作间歇,审视一下自己的工作,静静地问自己一句:我,有价值吗?
价值由比较而来
公司前段时间招聘,同一岗位,招聘了两个人。两人同时进入试用期,但老板说,只能留下一个。于是,对他们而言,试用期同时成了PK期。这样的招数,相信不止一家公司用过,因为职场价值,即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往往在对比中才能看得更清楚。
在职场,这种比较随处可见。上司会比较哪个下属活干得更漂亮,更懂得站位;销售经理会比较手下的销售人员谁带回的订单多,谁的客户更优质;负责行政事务的,会比较哪个快递公司的服务更周到、费用更低;身为客户,会比较哪家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更合他心意……
工作没有贵贱之分,只有不同的人对待它的不同态度;天才只是少数,斯坦因梅茨这样画条线值1万美元的专家也不是职场主流人群,对大部分人来说,谁也不比谁更聪明,谁更不比谁愚蠢,只有对工作用心与否的区别。用心和态度,它们才是造就你工作能力和职场价值的主要原因。
用心的人,再平凡再普通的岗位,也能做得和别人不一样,建立起属于他的个人价值。举一个我们公司的案例:
公司曾招过一名打字员小杨,她的工作很简单,打打字,招呼一下客户。工作近一年后,因私人原因,她离职了。但她并没有和公司失去联系,只是从专职变成了兼职,如果公司突然有上万字的资料需要录入,仍请她工作,按字数付酬劳。为什么她不再是公司专职员工,公司仍愿意和她合作?因为她比之前招过的所有的打字员都干得好。速度快,一分钟近120字;出错率低,不到1‰;还有一定编辑修改能力,能找出稿件中的错别字和明显有语病的句子。她不但是打字员,还负责质检工作,有时其他员工打的文件经过她的手,她还能从中找出毛病。最经典的一次,是上司让她打一份合同,她对其中一个数据产生了怀疑,拿去问上司,上司才发现自己不小心多写了一个零,得以避免一个大失误。这样的打字员,公司又怎么不愿意和她长期合作下去呢?
打字员没什么稀罕,登个广告,就能收到上千封简历;打字快,也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多练练,就算每天只是聊聊QQ,也能把速度提起来。如果打字员只做到前两点,那随时都有很多人能代替她,她就没有竞争力可言。但当她在自己负责的领域做得十分出色,譬如一般打字员做得不够的出错率低和校对,就形成了她独有的优势和身为打字员的竞争力。
再譬如接电话,打电话是工作中经常要做的事,但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做好。因为工作关系,我需要经常和不同的公司联系。大部分时候,我都不能一次性找到负责办理某事的经办人,最常碰见的情形是:打办公室号码——前台小姐告诉我应该找A员工——A员工说此事由B员工负责——B员工再把接力棒传到C员工——C员工说XXX才是真正的经手人……我曾经做过统计,平均需要打四个电话,才能找到真正的经办人,许多公司,尤其是事业单位的员工,习惯让自己方便而不是让客户方便——告诉你电话,让你一个接一个地打下去。
如果所有的公司都是如此,那客户除了适应,也没有办法。但如果有一家公司的员工,改变一下方式,主动帮客户把电话转过去,或者请客户留下电话,再让相关人员打过来,客户的感觉是不是就会好很多,进而和你有进一步的互动,甚至从别的公司转投到你的门下?我曾经因此更换了一家合作的快递公司,只因为后者接电话的方式,比前者更令人愉快。
再假设老板、客户打电话找某位同事,他正好不在,接电话的你,是干脆利落地告诉对方不在,然后挂电话了事,还是询问自己能否帮上忙呢?更进一步,还可以告诉对方,办公室现在有谁,每个人的特长是什么,为对方提供更多信息,尽可能让对方有更多选择,而不是让对方傻等。在许多人习惯说“没有”,“不清楚”,“不是”,“时间安排不过来”等诸如此类的话时,你是否有更好的回应方式呢?要知道,不同的人,哪怕接一个小小的电话也会有大大的不同。
不要小看这些细节,它们是你用心与否的标志之一,能把你和其他人区别开来。所谓的好,能力强,价值高,一定是有参照物作对比的,《道德经》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一个标准必然以另一个标准为镜、为标杆、为对比,强与弱,好与不好,便如此遥遥相对。
开发人员的价值和营销人员的价值没有可比性,前台小姐的价值和工程师的价值亦没有同比性,但同性质岗位之间的对比,却无处不在。都是营销人员,如果甲每个月能拿回10000元的订单,乙只能拿回5000元的订单,甲的价值无疑高于乙;同样是电脑维修员,面对同一台电脑的同一故障,一个五分钟搞定,一个却要花半小时,前者的价值自然高于后者;同是前台,如果甲能令客户宾至如归,能让客户喜欢和公司打交道,乙却冷若冰霜,让客人对她敬而远之,甚至引发客户对公司的投诉,那乙的价值显然不如甲……
我们可以不是最强的一个,但一定不能是最弱的一个,因为越排在后面的人,价值越低,被清理出队的风险越大!
职场组合拳之外功篇
从进入职场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在不断的奔跑,不断地和别人竞争,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跑得比别人更快,跑到前面,不至于成为最后一个呢?
在写下这个标题时,我想起了一位求职者。那是位身材高挑,颇有几分气质的名校毕业生,叫王眉。她到我们公司应聘编辑,在简历中写了一些自己从事过的网络编辑的经历,还列举了自己的诸多技能:熟练使用photoshop、视频制作、歌曲唱录经验、宣传画制作经验、掌握Dreamweaver、html语言……也许王眉认为,技能越多,简历越丰富,得到好工作的保险系数就越高。
老话说,技多不压身,可在实际运作中,想要借此左右逢源的工薪族,反而两面不讨好。因为工薪族和自主创业者是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路线,罗伯特·清崎在《富爸爸》系列丛书中说,创业者们得不断学习各个领域的知识,以识别真正可以合作的专家,及更好地做出决策,他们需要对会计、法律、商业、保险、工程、产品设计、金融、人事、销售和融资,包括与难应付的人打交道都懂一点。他们需要广博的知识,要学的东西太多,却未必门门精深,很难做多个领域的专才,这对他们太奢侈了。他们是把许许多多的小能力、小才华统一在办企业这个大框架之内,像滚雪球一般,最终滚出一个大能力、大才华。
但工薪族也这么做,则会导致职业目标和自我定位不明,顾此失彼。十八般武艺都会,却十八般武艺都稀松平常,到头来往往会像王眉那样,以失意收场。那天,王眉先参加了编辑的面试,因笔试成绩不过关落选。面试人员颇有惜才之意,给她增加了一次机会,让她参加同时在另一间办公室进行的,影视后期制作人员的面试,她同样因专业技能未达标落选,她理想中的多保险,就这样成了不保险。
公司要办得红火,要讲市场定位,讲产品定位,讲营销策略,讲核心竞争力,个人也是如此。想成为职场赢家,第一要务,就是给自己定位,选定主战场——你只要先弄清楚你是谁,想做什么,才谈得上如何去做,如何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