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节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出处〕北宋,苏轼《题西林壁》。
〔注释〕①不识:不全认识。②庐山:一名匡山,在江西省北部,长江边上。③面目:面貌。④缘:因为,由于。⑤此山:指庐山。
〔今译〕人们之所以不能认识庐山的真实面貌,就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视线受到局限,尽管从各个角度进行观赏,也不能够看到它的全貌。
〔赏析〕《题西林壁》是一首咏庐山诗,是诗人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五月间,自黄州赴汝州任刺史,途经庐山,怀着神往已久的心情,上山游览时所写的。诗中描写了庐山群峦起伏、秀丽多姿的景色,讲了游人因身处山中而不能看清全貌的道理,抒发了诗人观赏山景层层出新的佳趣和喜悦。这首诗构思独特,语言浅显,通过形象来说理,寓意深刻,蕴含哲理,既富理趣又有诗趣,体现了宋诗“以议论为诗”的特点,是一首借景明理的佳作,也是一首蜚声海内、流传不衰的歌咏庐山的千古绝唱。
这两句诗描写了诗人身临庐山之中观看庐山而不能看清其全貌的感受,揭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诗句表面上是谈景,实际上是说理,寓理趣于生动形象的描写之中,语言通畅,哲理深刻,说明了要了解事物的全貌,必须脱身于该事物,客观冷静地观察分析,注意掌握事物的全貌,不要为局部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现在常引用这两句诗来说明,处于众多事物当中,难于认清其真面貌,只有高瞻远瞩,才能辨识其真相。也常用“不识庐山真面目”一句来比喻无法看清、了解一个人真正的底细与才干。
〔原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