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时光飞逝,转眼就到了贞观六年正月。由于国泰民安,四夷臣服,百姓齐赞皇上之威德功勋,因此朝臣当中不少人议论封禅之事。随后,礼部尚书李孝恭、房玄龄等大臣上表,恳请皇上泰山封禅,刻石庆功。李世民看过奏折后,一时间心潮起伏,感慨万端。是呀,经过这些年的励精图治,大唐日益安定繁荣,四方蛮夷皆臣服朝贡,大有“文景之治”之景象。为此,他感到相当得意,认为自己的功德不输于历代那些上泰山封过禅的皇帝。
正因为这样,李世民打心里就想接受李孝恭等人的建议,尤其是当各州县官员纷纷上疏请求他封禅时,这种愿望就益发强烈了。不过,他向来不喜自表功绩,以免臣民非议。因此,当众臣奏请皇上封禅时,他没有表现出半点热心,而是显出副很淡漠的样子,甚至颇为严厉地批评起他们来了。他说:
“众爱卿都认为登泰山封禅是帝王的盛举,可彰显其功德。朕却不以为然,倘若天下安定,百姓富足,即便不去封禅,谁又会否定他的功德呢?昔日秦始皇行封禅礼,而汉文帝不封禅,后人岂会因此而认为文帝不如秦始皇贤德呢?况且祭祀上天只须心有诚意即可,何须劳力费财前往泰山呢!”
“皇上所言甚是!”房玄龄出列,拱手答道,“然朝中大臣纷纷上奏,天下百姓也期盼皇上能前往泰山封禅。皇上若不愿前往,岂不有负臣民所望乎!”
“向者秦始皇、汉武帝尚且登临泰山,刻石庆功,而皇上文治武功远胜秦始皇、汉武帝。”长孙无忌跟着说道,“臣以为,皇上今日封禅当之无愧也!”
“是呀,皇上!”李孝恭恳切地说,“皇上功勋卓著,仁德远播天下。且今大唐民富国强,四方蛮夷臣服,八面子民朝贡。臣请皇上封禅,以不负众望!”
接下来,温彦博、马周、秦琼、程知节、尉迟敬德等文臣武将纷纷恳请皇上行封禅之礼,以彰功德。李世民见臣子们这般恳求自己,内心不由涌起暗喜。他想这样一来,即使真的劳师动众前往泰山封禅,也该不会遭人非议,反倒会使自己的威望更高。不过,他仍然没有点头答应,而是笑而不语。
“皇上,即使您不肯向天下之人彰显功德,也不可辜负天下百姓之心哪!”房玄龄再次谏道,“为慰天下臣民所望,臣请皇上前往泰山封禅!”
到这时候,李世民便以为自己不必再刻意掩饰了,当堂而皇之地亮出自己的心愿,答应众臣的请求。沉默了会儿,他郑重其事地答道:
“朕知功德尚微,不敢与历代圣君同列于泰山之顶。然朕实在不愿冷了众爱卿之心,更不能有负天下百姓之厚望,故而只得答应你们了。”
“皇上圣明!”众臣听罢,喜出望外,齐声赞道。只有魏征立在那儿,一动不动。过了会儿,他出人意料地反对道:“皇上,切不可行封禅之礼!”
“为何不可?”魏征的反对令李世民吃了一惊,他敛去笑容,不大高兴地问道,“魏征,你反对朕前往泰山封禅,是因为朕的功劳不够高吗?”
“非也!”魏征拱手答应,“皇上自晋阳起兵,率军直入长安,助太上皇建立大唐,后又平定薛举、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诸雄,一统天下。皇上可谓是功高盖世,超越汤、武、高、光也。以如此之功,当可封禅!”
“好!”李世民眉头一扬,露出丝得意之色。沉吟片刻,他又盯着魏征问,“爱卿既知朕之功勋,却依旧反对朕行封禅之礼,难道是朕的德行不厚吗?”
“不是。”魏征很干脆地说道,“皇上之德堪比圣贤,令天下之人称赞。以如此之德,当可封禅!”
“爱卿既知朕之功德足以封禅,那为何对众臣所提之事又持异议呢?”李世民惑然不解地继续问道,“难道是大唐天下不安定,四方蛮夷未归服?还是因为年成欠收,祥瑞吉兆没有出现呢?朕实在不解,请魏爱卿细细说来,好解朕心头之疑惑。”
“皇上所问,皆成事实。”魏征提高声音答道,“今大唐国泰民安,夷族归附;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且太微紫气,一片祥和。此皆皇上之功德也!”
“既然如此,那你为何反对朕前往泰山封禅呢?”李世民听罢,忍不住气地问句,差点要当众拍案发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