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天,妈妈带着五岁八个月的晨晨去逛商场。在儿童玩具柜台前,晨晨被一辆卡丁玩具模型车吸引住了。“妈妈,这辆汽车和动画片里的一模一样!”晨晨兴奋地把他的新发现在第一时间告诉了妈妈。“妈妈,这辆小汽车可好玩了,它会变出许多种形状。遇到雷声的时候,还会这样……”晨晨一边说,一边举起一条手臂,示范给妈妈看。见晨晨这么喜欢,妈妈给晨晨买了一辆。晨晨一路抱着心爱的小汽车,看呀、说呀,可真开心!
可是不到两天,小汽车就坏了。原来晨晨模仿动画片里的情节,把这辆卡丁玩具车拆了装,装了拆,说是让车子变形。结果拆来拆去,好多小零件都没有了。
晨晨对妈妈说:“妈妈,再买一辆给我吧。”妈妈对晨晨说:“再买也可以,可你要好好爱惜玩具,不能再弄坏了。不然我以后什么都不给你买了。”晨晨爽快地点头答应了。
但是,这回刚买的玩具小汽车也只坚持了五、六天就又坏了。妈妈狠狠地骂了晨晨:“好好的玩具都被你拆坏了。你这么不爱惜玩具,下回什么也不给你买了。”晨晨抱着一堆自己不会组合的汽车零件难过地哭了起来。
焦点扫描
美国心理学家哈特普研究发现:孩子的生理因素与环境因素,比如孩子与生俱来的性格、电视传媒的影响或者当时的活动空间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破坏性行为的发生。同时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此年龄段的孩子充满了好奇、探究的心理倾向,喜欢动手摸摸、拆拆、玩玩’因为孩子经验不足、能力有限,常常会表现出破坏性行为,这需要成人有意识地关注,给予有益的、积极的引导。在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对此玩具的喜爱源于动画片中的情节’当妈妈满足了孩子购买玩具的愿望后,忽略了和孩子一起玩的过程,仅仅口头提醒孩子要爱惜玩具。小汽车引起了晨晨自主探究的活动。他想模仿动画片里的样子让小汽车变形,是无可厚非的,但由于对汽车构造的不理解以及自身能力有限,因此连续弄坏了两次。而妈妈只是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认为晨晨是有意破坏玩具,就以批评、指责,甚至“以后再也不买玩具”的威胁,企图让孩子明白要爱惜玩具。最终,晨晨还是不明白自己哪里做错了,感到非常委屈。
教你一招
1.父母要进行环境控制,比如让孩子无法拿到拆卸玩具的工具等。
2.父母要准确洞悉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鼓励、支持孩子进行有益的探究活动。必要时,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玩”,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当孩子出现“破坏性”的探究活动时,家长可有意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3.父母要习惯和孩子讲道理。六岁左右的孩子己具有了初步的是非辨别能力,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该做。但孩子毕竟只有六岁,他的自控能力、判断能力都刚刚开始发展,需要父母经常提醒,不断巩固。同时,父母不能认为孩子小,不需要明白道理,只要按自己的要求去做就行,对孩子的强行要求只会更早地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情景回放
星期天一大早,奶奶带着五岁十个月大的莎莎和刚刚四岁的莉莉去买菜’在路旁的小卖部,莎莎买了一大张贴画,莉莉买了她最爱吃的糖葫芦。回到家,莉莉开始吵着要贴画玩。莎莎气呼呼地说:“是你自己要糖葫芦,不要贴画的嘛!这个贴画是我的,你想要可以让奶奶再给你买!”莉莉不由分说地哭了起来。奶奶赶紧跑了过来对莎莎说:“妹妹看到你在玩,她什么也没有,心里就难过了。你是姐姐,就给她玩一张吧!”莎莎不高兴地扭过头去,嘟囔着说:“不好。”
奶奶走到莎莎身边,说:“上次在幼儿园里,你不是得了一颗关心弟弟妹妹的五角星嘛?在幼儿园里你能关心弟弟妹妹,在家里就更应该做好榜样了呀!妹妹不高兴,你玩得也不会高兴,对吧?”听奶奶这么一说,莎莎就给了莉莉几张贴画,莉莉开心地说:“谢谢姐姐。”莎莎也开心地笑着说:“不用谢,我教你怎么贴吧!”
晚上,奶奶把这件事说给了孩子的爸爸妈妈听,大家都夸莎莎是个懂事的乖孩子。
焦点扫描
孩子的分享意识和行为一直都是幼儿学前期德性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关研究表明:三至六岁的孩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享行为,且分享的技能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加强。
在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分享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开始莎莎认为各人都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贴画是自己想要的,不愿意把自己的贴画分给妹妹玩。而奶奶恰恰是一位懂得“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长者。她做的最突出、也是最具教育效果的地方就在于,她没有利用自己是家长的这一身份对孩子之间的分享矛盾进行简单的强行处理,而是在启发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了分享行为的利他性,让孩子自觉、主动、完全自愿地进行分享活动。同时奶奶还及时把莎莎的表现告诉了孩子的爸爸妈妈,通过父母的表扬给予莎莎一定的精神慰藉和行为肯定,强化了莎莎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教你一招
1.分享的意识、态度和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锻炼和实践。
父母可以创设各种适宜的机会,鼓励孩子大方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物品。父母需注意语气,态度要平和,要“动之以情”,不能生硬、强迫。
2.父母要求孩子与他人分享,必须使孩子理解分享的意义,比如和别人分享后你的一个快乐就能变成两个快乐等。父母不能生硬地要求孩子做出分享行为甚至通过打骂实现让孩子学会分享的目的。这样做,孩子只会在成人的视线内、权威下分享。缺乏自觉性的分享是短暂的、无生命力的。背着家长,孩子就会表现出其自私的情感和行为。
情景回放
朱朱快要六岁了,最近迷上了玩滑板车。爸爸说,有胆量、有智慧的小朋友才能学会。朱朱跟爸爸学了4天,现在己经可以一个人在小区里玩了。
从幼儿园回来,朱朱又在家门口的空地上练起了滑板车。这时候,邻居的小女孩星星(五岁)和妈妈一起出来散步。她看到朱朱的滑板车开心地跑过去,说:“朱朱哥哥,我也要玩。”朱朱很自然地说:“好啊。”并把滑板车让给了星星。可是星星摇晃着身体,就是滑不起来。朱朱看见了就跑过去,扶着她一起玩,一边还学爸爸的样子教她别害怕,脚站稳。他们俩玩得很开心。
星期天,妈妈带着朱朱到外婆家玩。一会儿,朱朱的表姐菲菲(七岁)也来了,菲菲看见朱朱正津津有味地玩着刚从麦当劳带回来的儿童玩具,就说:“给我玩一会儿吧。”边说边伸手去抓玩具。朱朱立即用手护住玩具说:“干嘛?这是我的玩具,你去玩你自己的。”菲菲生气了,伸手就抢。朱朱紧紧地用身体护住玩具,两人拉扯起来。妈妈看到了,对朱朱说:“你都玩了半天了,让小姐姐玩一会儿吧。”朱朱怎么也不肯,用手推了菲菲一下。菲菲也不示弱,连忙还手推朱朱。姐弟俩为了争这个玩具打了起来。
焦点扫描
父母们是否发现孩子更容易同情弱小,对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更容易萌发爱心,而让他们对比自己大的孩子产生同情、表示谦让却很难呢?这是因为关爱是儿童本身的内在需求。当孩子在获得安全、被尊重、有归属感的时候就会有更强烈的爱和被爱的需要。而当孩子与别人发生冲突时,或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潜在的侵害时,就很难表现出爱别人的行为了。
这样我们就会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朱朱在两个事例中表现出截然相反的不同言行,当他以小哥哥的身份出现时,感受到小妹妹对他的崇拜。他在与小妹妹的交往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得到了充分的被尊重的满足感,因而更加愿意积极主动地帮助和爱护小妹妹。而在面对对方近似于掠夺的霸道行为,孩子本能的“独享”意识又自然地表现了出来。作为家长,如果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要与他人友好地相处、要有爱心,而不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会在无形之中抹杀了孩子与人交往时的机智与个性的形成。
教你一招
1.父母可借助可爱的小动物或需要帮助的小弟弟、小妹妹来萌发孩子的同情心和爱的言行。当孩子表现出爱护、同情弱小的行为时,可以把孩子的行为告诉其他的家庭成员,并给予表扬,强化孩子的这种关爱的情感和行为。
2.当孩子为争抢玩具而发生矛盾时,不妨让两个孩子都先放下玩具,分别说说自己的理由和想法,以便让孩子冷静地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理由。
3.鼓励孩子把自己心爱的图书和玩具带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幼儿园的春游、秋游对孩子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父母、教师可以建议孩子把自己的食品和老师、小朋友相互分享,使孩子在分享活动中得到快乐。
4.利用各种机会教育孩子养成通情达理的思维习惯。比如,让孩子知道幼儿园的物品和玩具都是大家的,任何人都不能占为己有,
如果大家都只想到自己而不考虑别人,结果是谁也玩不成。
情景回放
嘉嘉不到六岁,和瑶瑶同龄。在幼儿园他们俩是最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