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彩玉本不擅长烹调,但由于丈夫比较讲究吃,所以她就用心起来,有些佳肴做得特别地道,如冰糖甲鱼、冰糖燕窝等。
王松甫常说甲鱼营养好,有“补劳伤、补阳气、大补阴之不足”的功效。所以,从前在宁波状元楼,他能品出甲鱼死活,这并不是凑巧,实在是因为吃出经验来了。
每年四五月间,江南油菜花盛开时节,甲鱼最为肥美,故有菜花甲鱼之称。在这烹制冰糖甲鱼的最佳期间,彩玉总是亲自下厨做这道特色菜。
野生甲鱼本身品质好,再加以冰糖等作料,烧成后色泽光亮,绵糯润口,滋味鲜美。而且由于烹制时用芡汁热油裹紧甲鱼,能保持较长时间的热度。
王松甫办完公务回来,正当肚子有点饿时,一看妻子端上来的冰糖甲鱼,不禁胃口大开。他品尝后夸道:“入口甜,收味咸,这菜火候到啦。”
见丈夫吃得香,彩玉自然开心。
王松甫堪称是美食家。他不仅热爱传统菜,还积极尝试新品种。有一次,他从城里回来与妻子闲扯,说今天饭桌上有道菜,叫“曹操鸡”,味道很特别。然后,津津乐道于这菜的烧法。
彩玉听得仔细,都一一记在心里了。
那天,邻乡有位乡长来做客。谈完公事,王松甫约了几个朋友一起打麻将。见情形,他们是要留下吃晚饭了。彩玉就先准备起来了。
其实,家里吃的东西大都现成。肉类从来不断,尤其是冬天,屋檐下蹄髈、羊肉等都挂着。青菜、萝卜、芋艿等蔬菜在后园就地可取。至于海鲜,象山港近在咫尺,叫保姆去一趟就满载鲜活而归了。
可这天,彩玉还想烧道特别的菜。那就是丈夫说过的“曹操鸡”。
家里养着鸡,她选了只2斤左右重的仔鸡。保姆把鸡宰杀洗净晾干后,彩玉取其整形涂蜜油炸,再将白酒、天麻、杜仲、香菇、冬笋,以及花椒、桂皮、茴香、葱、姜、盐、糖等作料入锅,熬成卤汤,然后把炸好的仔鸡放在汤里卤煮入味,直焖至酥烂,肉骨脱离。
晚餐时,当端出这盆香气浓郁、皮脆油亮,造型美观的佳肴时,客人们眼睛为之一亮,连王松甫也惊讶了:“啊,这不是‘曹操鸡’?!你烧的?”彩玉笑道:“第一次做,不知对不对味?”于是,大家纷纷品尝,都啧啧赞叹,说好吃。
王松甫顿时兴致勃发,讲起了有关这道菜的故事。原来,“曹操鸡”是一道历史名菜,始创于三国时期。
话说曹操统一北方后,从都城洛阳率大军南下征伐孙吴,即历史上著名的赤壁大战。但到庐州(今安徽合肥)时,曹操因军政事务繁忙,操劳过度,头痛病发作,卧床不起。行军膳房厨师遵照医嘱,选用当地仔鸡配以中药、好酒,精心烹制成药膳鸡。曹操吃后,不仅觉得味道精美,食欲陡增,而且病情也见好转。厨师连做了三次,曹操身体很快康复。以后,他就常食此鸡,还美其名曰:“真乃美味逍遥鸡也。”从此,“曹操鸡”声名不胫而走,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曹操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而且还是个美食家。他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养生食谱,还有一本美食专著叫《曹操集四时食制》。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那晚,王松甫和他的客人们因“曹操鸡”而酒量大增。幸好酒是不愁喝的。家里专门有制酒间,酒灶、酒缸、酒瓮、大锅等蒸酒器一应俱全。大概每年要做五六埕,再加上陈年酒,哪里喝得完。
只是彩玉忙碌了一下午,最后别具风味的“曹操鸡”自己却一筷都未吃。但贤淑是那一代妇女的传统美德,只要客人吃得开心,丈夫脸上有光,便是最大的欣慰。
保姆回忆道:“王松甫留客人在家吃饭,是常有的事。彩玉从不上桌参与男人们的话题。她和我们一起烧菜忙碌,等大家散伙了才吃饭。有时晚了,我们就在厨房间吃些。对丈夫热于应酬,她从没半句怨言。”
从前家庭的格局,都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社会衡量一个妇女是不是贤妻良母,就看她能不能相夫教子。所谓的“相夫”,就是照顾好丈夫的日常生活,普通女子能做到这点也就尽责了。如果像彩玉那样盛情招待丈夫来往的朋友,也可算是对丈夫事业上的一种辅佐了。
但对于妇女来说,更大的责任还在于“教子”。无论古今,孩子的教育从来都是家庭的头等大事。黄彩玉深知什么是最重要的。所以,除了关心儿子们的饮食起居,她不忘以“言传”和“身教”来完善他们的品德。
彩玉虽不识字,但会讲故事。她把老戏中看来的,邻里街坊中听来的,丈夫从前讲过的,但凡自己觉得有意义的,都会对儿子讲。过去生活单调,一些故事孩子百听不厌。而她讲的次数最多的,要算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了。也许岳母刺字的形象令人印象比较深刻吧。
据论证,一个人的人格大体上在六岁以前基本形成,从此根深蒂固。因此,人们常说规矩要从小做,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应该告诉孩子,哪是对的,哪是错的;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在这方面的教育上,黄彩玉是一点也不含糊的。
三个儿子回忆起小时候,都有挨母亲打的经历。虽屈指可数,但教训深刻。
老大可行,在七八岁时,很有点电影中地主儿子的霸道作风。据说附近有家小店,他常去那里玩。每当人家来买东西时,可行总要胡闹一番。比如来买老酒的,都要让他喝上一口才罢休。乡长的儿子嘛,大多数买主玩笑几句就依从了。一次,有个和他年龄相差无几的孩子来打酒,人家不给喝,他竟然把对方的瓶子打碎在地。这下,人家告上门来了。
彩玉一听气坏了,这不是明摆着仗势欺人嘛!小小年纪就敲起竹杠来了,竟然还喝酒。她狠狠地揍了可行一顿,直打得他屁股起了道道红痕。可行自出生后,还从没如此挨打过,痛得他连连求饶,哭喊着下回再也不敢了。
求饶归求饶,小孩顽劣的性子不是一下子就能收敛的。
一天,又有人来告状,说可行在豆腐摊捣乱。彩玉听罢赶紧解下围裙出门看去,只见儿子把人家切得方方正正的豆腐划得一塌糊涂。
彩玉边骂可行边向摊主道歉。因为是同村人,人家有苦不好说。但显然,这一摊子豆腐是卖不掉了。彩玉善解人意,如果直接说赔钱,乡邻是不好意思收的。她只能婉转地说家里有客人来吃饭,正要买豆腐。于是,她把人家的碎豆腐全买走了。
她照例给儿子做了规矩。不过这回没打,也许彩玉觉得这个举动有小孩调皮的因素在。回到家里,她只是严厉地骂了儿子一顿,然后晓之以理:“你知道卖豆腐的人有多辛苦?那可要半夜起来磨豆子的,一大早还得挑出去卖。你这样把豆腐糟蹋了,人家还能赚钱吗?赚不了钱,拿什么去养家糊口?!”
可行耷拉着脑袋,显然认识到自己做错了事。
彩玉教训儿子,从来都把握好分寸的。什么事做错了,骂一顿给点颜色看看,让小孩明白就行。而有些错是需要追根究底、严肃对待的,免得孩子养成坏习惯。
王泽光,记得小时候被母亲打过两次。
一次,在他七八岁那会儿,自己觉得并不太痛。或许是因为童年抲河鲫鱼、捉泥鳅,这些乐趣带来的快感远远胜过了被打的痛,抑或母亲这回的打根本就没动真格。
当时,王家院子外围全是广阔的农田,有里二十亩外十亩之称。春天时雨过后,是在低洼的稻田里抲河鲫鱼的最好时机。那天,王泽光抲了六七条大河鲫鱼。正当他高兴得手舞足蹈时,忽然脚下的泥堤被踏塌了。顿时,上阶田的流水哗哗地直泻下道田,人家刚插的秧苗遭殃了!
小阿光面对这突发性“水灾”,傻了眼。此时,闻讯而来的主人家赶紧想方设法拦住缺口,然后上门告状。彩玉一看浑身是泥的儿子,自然光火了。她一把拖过王泽光,当场就打屁股。族人见母亲教训儿子,也就上去解围,说别打了,男孩子总是贪玩淘气的。
但是,王泽光另一次被母亲打,那真是打痛了。因为母亲是用竹板打的。也许在她看来,孩子偷东西不可轻饶,尽管拿的是个小玩意儿。
王泽光五六岁的时候,到邻居屋里去玩,看到人家柜子上放着一只圆筒罐很漂亮,便伸手拿起把玩。原来是个储蓄罐,里面放着些零钱,但他没有打开。他只是纯粹喜欢这个小圆筒罐而已。
邻居发现储蓄罐不见了,就查开了。一问,得知那天只有阿光进去过。对这样的事彩玉是态度严肃的,先问后打。阿光坚决抵赖。直至用竹板打,这小子还是只哭不说。
第二天,邻居说储蓄罐找到了,在隔壁屋子的木地板下。
这当然是阿光自己悄悄放回去的。
王泽光说:“若不是娘如此恼火,而且用竹板严打我,我也许不会觉得事情的严重性,这个圆筒罐可能就不会拿出来了。”
教育孩子,在原则性的是非问题上,黄彩玉从不心慈手软。只有一次,做完乐宾的规矩后,她流泪了。
这年乐宾九岁。在家庭最苦难的日子里,他给人家去当放牛娃了。孩子毕竟小,想家啊!想母亲,想兄弟,想邻居小伙伴。有一天,他实在感到太孤单了,就把人家的牛拴在大树下,自己悄悄跑回了家。后来,主人家发现,就赶上门来说理。
“你怎么可以这样没头脑?万一牛走失了呢?拿什么赔人家?!给人做事就要对人负责啊!”彩玉把乐宾打回去了。
但儿子转身离去的时刻,他瞥见了娘眼角的泪水。
乐宾回忆往事时说:“娘没文化,谈不上什么教育。她从小到大叮嘱我们的话很实在,反反复复就这么几句,‘做人要做好’‘生活要做好’‘要脚稳手稳嘴稳’。而事实上,我们三兄弟都是按照娘的话去做的。”
做人要做好。这可谓是最朴素而又最具真理的教育名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