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之传》载于《南史》第六十一卷。毛泽东在该书封面上,用粗重的黑铅笔画了读过两遍的圈记。在目录“陈庆之”三字旁,画了两条着重线。在传记开篇的天头上,连画四个大圈,又用他苍劲的笔迹,醒目地标写着“陈庆之传”四个大字。在第一段介绍陈庆之生平的地方,毛泽东富含深情地批注:
再读此传,为之神往。一九六九年六月三日在武昌
文内许多地方,毛泽东又圈又点,画满了着重线,足见他阅读之专注和深情。
既有批注,又注明具体时间和地点,这在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中是极少见的例子。
陈庆之是怎么样一个人物,在南北朝时期南北对峙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陈庆之又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因而使得一代伟人毛泽东会为他“神往”呢?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人,幼时是梁武帝身边的随从,相当于现在首长身边的通讯员。后来成长为梁武帝手下的一员大将。他虽出身寒门,但为人忠正耿直,有胆,有识,有才,建有赫赫武功。
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北魏徐州刺史元法侩降梁,梁武帝派陈庆之去接应,又让他率军队护送豫章王综入镇徐州。北魏10万大军抗拒,都被陈庆之挫败了。后豫章王投奔了北魏,陈庆之及时地“斩关夜退”,保全了军队的实力。
大通元年(527年),陈庆之攻打北魏的涡阳,北魏派兵增援。有人说:派来的前锋必定是精锐,打胜了算不上功劳,打败了挫伤自己部队的锐气,不如不打。陈庆之说:魏兵是远道而来,征途疲惫,只要我们敢打,没有打不败的道理。他亲自率领500余兵卒奔击,北魏前锋被破。陈庆之迅速占领了涡阳城,与攻城的魏兵,自春至冬,打了“数十百战”。有人想退兵,陈庆之坚决反对。魏兵在城周围修筑起13座堡垒,被陈庆之先破了四垒,他把这四座堡垒的俘虏,全都割去了耳朵,让其他九座堡垒的敌兵看,加强威慑力量。又鸣金击鼓,奋勇进击,魏兵大败,涡水为之塞流。陈庆之乘胜又占领了城父。
钟离之战以后20年,南北形势有了一个大的变化。从大通元年起,北魏内乱频仍:一方面是北方的柔然、高车等游牧族在北方侵扰北魏的边境,另一方面是破六韩拔陵(?—525)率领的六镇边民起义。北魏已无兵可用,秀容的尔朱荣在镇压六镇起义的过程中力量不断壮大,同时北魏上层统治集团日益奢侈腐朽,而且宫廷政变不断,灵太后毒死肃宗元诩,引起北魏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和混斗。尔朱荣率部进入洛阳,在河阴纵兵屠戮朝廷百官,使整个北魏王朝处于分裂和崩溃的状态。在这个背景下,北海王元颢南奔降梁,这就为梁武帝派兵北上提供了一个非常良好的时机。
梁武帝在大通二年(528年),派东宫直阁将军陈庆之将兵7000人,送元颢北返为魏王。尽管北方有尔朱荣部步步抵抗,而陈庆之所率7000人的部队孤军深入,自铚县(今宿州的临涣县)起兵,一直打到北魏的首都洛阳。在140天时间里,大小47战,陷32城,所向无敌。睢阳一战,陈庆之以7000人败魏将丘大千的7万人。在河南荥阳,陈庆之的7000之众与北魏40万大军相抗衡,《南史·陈庆之传》称:“时荥阳未拔,士众皆恐。庆之乃解鞍秣马,宣喻众曰:‘……我等才有七千,贼众四十余万,今日之事,义不图存,须平其城壘。一鼓悉使登城’,……遂克之。俄而魏阵外合,庆之率精兵三千大破之。天穆、(尔朱)兆单骑获免。”
陈庆之这样孤军深入靠的是锐气和勇气,居然能把北魏的孝庄帝赶出洛阳,迎元颢进洛阳。这次南朝大举进攻北方,占领洛阳,为南朝百余年弱势未有之事。
陈庆之破关斩将、所向无敌的英雄战绩,充分体现了他的果敢机智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1969年,毛泽东已是76岁的老人,远离战争年代也已二十多年,他自己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威武雄壮的经历,为陈庆之的事迹所引发,从而心驰“神往”古战场,产生“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千古共鸣。难怪他对“此传”要一读再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