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悬的就是英布,英布虽然和项羽有矛盾,但两人的关系底子比较厚。之前,项羽觉得英布盗贼出身,封给一个九江王,英布应该感到高兴才对。但英布不爽,他觉得自己功劳比其他人大,结果封了一个很一般的九江王,心里很不高兴。后来项羽攻打齐国,向英布征兵,英布称病不出,拨出五千人算是应付。英布这个人性子比较直,不是那种贪得无厌的人,只是他自恃功高,觉得自己是项羽的左右手,理应得到比张耳、司马昂等更多的封地。
项羽在英布的问题上可能有些失职,没有交流好,英布这样的直性子本来不应该背叛他的,何况共同出生入死过。两人之间有什么误会,在酒桌上摊开讲就不会酿成大问题,项羽可以解释为什么给他封九江王,英布应该告诉项羽自己为什么对九江王不满。但是双方都把问题搁着,期望对方能想通,偏偏两人都是刚愎自用的人。
刘邦打彭城的时候,英布袖手旁观,这无疑加剧了和项羽的矛盾,虽然英布一再称病。项羽打回彭城后,又召英布见面,英布又托病不能外出。很显然,英布的这些举措让不可一世的霸王非常愤怒,虽然他未必表现出来。
张良选择英布,就是看中了他和项羽矛盾的激化。即便如此,游说英布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搞不好使者还会被英布烹掉。
刘邦旗下不乏能言善辩的说客,但似乎没有合适的人。郦食其口才相当好,但是夸夸其谈,英布跟项羽一样讨厌满口大话的人,所以让郦食其去不行。
一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张良建议刘邦先在荥阳驻扎。刘邦出征的时候,萧何一直在关中“看家”,听到刘邦迁往荥阳,马上运输粮草过去。
此时,濒临破产的刘邦集团总算重新整合起来,现在最关键的是找到一个靠得住的说客说服英布叛楚。就在刘邦为这个人才烦恼的时候,一个儒生挺身而出。说实话,见到是个儒生,刘邦信心直往下跌。但见这个叫随何的儒生信心满满的样子,心想,反正没人敢去,就让你去吧,能成最好,不能成也是天意。
书生也有用
随何到了九江后,一连几天没有见到英布。英布只派出太宰(相当于总管)招待他,尽管受到怠慢,随何还是感到有戏。如果英布毫不动摇的话,理应让人宰了他。现在英布不见他,派太宰招待他,显然是在观望。
见英布始终没有动静,随何便对太宰说道:“大王不见随何,想来是因为楚强汉弱,所以踌躇不定。其实大王何妨和我相见,如果我所说合大王的意,大王不妨采纳。如果我说的不合大王的意思,大王将我枭首示众,献给楚王也是大功一件啊!希望太宰能把我这番话传达给大王。”
太宰将随何的话传达给英布后,英布总算召见了随何。英布是个冷酷无情的角色,他很清楚自己只不过是山大王的料,如何巩固和保住自己的地盘才是他首先要考虑的,项羽和刘邦谁能让他坐稳山大王的位子,他就会跟谁。
随何见到英布后,在酒席上说道:“汉王遣我随何来此,一来是向大王请安,二来也想问问大王,为何对项王这么忠心?”
英布说道:“寡人是楚国的臣属,曾经跟随项王反秦,自然不能不忠心了。”
随何说道:“大王和楚王,都是诸侯,如今大王甘愿为楚国的臣属,想必是看楚国强大,可以依靠;但楚国伐齐的时候,项王亲自带着部队去征讨,大王理应率领部队作项王的先驱,为何只拨几千人?难道做人的臣属有这么敷衍塞责的吗?而且汉王进彭城的时候,项王还在齐国,一时来不及回援,大王距离彭城很近,应该及早出兵相救啊!可是却不闻大王出一兵一卒,莫非这就是大王对楚王忠心的举动?大王名义上事楚,但是实际行动却是完全相反啊!将来项王发怒,会饶了大王吗?如果项王来讨伐你,不知大王是投降呢还是抵抗?”
英布听到这里,沉着脸不说话。
随何见状,又进一步摆出道理:“大王认为楚军强势,必然认为汉军弱势。楚兵当然是强大的,但是大王不要忘了,楚兵恶行累累,天下人个个都嫉恨,不愿屈服。想想项王都做了什么事吧,背弃怀王和诸将立下的盟约,排挤汉王,后来又弑杀义帝,这是何等的大逆不道啊!现在汉王仗义讨贼,各路诸侯纷纷归附。目前,汉王正固守荥阳,广充粮仓,巩固城墙,与楚军对峙。楚军劳师远征,进退两难,必然会陷入困境,到时强弱之势自然扭转,我们不妨拭目以待。退一步说,纵使楚军获胜,诸侯必定会团结起来,合力抗楚,众怒难犯,项羽就算是再强也不可能不败啊?”
说到这里,随何摸了摸胡子,继续说道:“所以说呢,楚军的前途实在比不上汉军啊!如今大王不肯和汉军合作,反而忠心于那个外强中干、强弩之末的楚国,这不是误入歧途吗?”
看到英布越来越动摇,随何笑道:“当然了,目前大王的人马未必灭得了楚军,但只要大王和项羽决裂,归附汉军,项羽必然会前来攻打,这样大王就能将项羽绊住几个月,汉王便能稳夺天下。那时,我和大王一起归汉,汉王自然裂土分封,将九江仍然归在大王的名下。否则的话,大王如果还是一意孤行跟着项羽,只怕会成为众矢之的,恐怕楚国还没灭亡,九江就先已动摇。到时呢,不但天下人唾弃大王,便是项王也会记挂前嫌,来找大王的麻烦啊!”
随何讲起道理来层层剥皮,英布虽然是莽夫,道理也听得进。他还挺细心的,对着随何的耳朵小声说:“寡人会按你说的做,只是这几日先不要声张,稍待几日,再告示天下吧!”
英布所谓稍待几天,便是想观望,非常时期站队很重要,一旦站错了,可能身家性命难保。
随何等待了好几天,也没看英布有什么动静,探问馆员,才知道楚国的使者也已经来到,正催促英布征讨汉军。英布迟疑不决,当着楚使的面和部下一起商量出兵的事。一天,随何不请自来,直接走到楚使上首,坐定后说道:“九江王已经归汉,你是楚使,怎么可以来这里征兵?”
英布本来想瞒住,随何说破后,英布脸色很难看。此时,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杀掉随何,证明自己对楚国的忠心;一个是杀掉楚使,证明自己对汉王的忠心。楚使这时表现不好,看到变故,大惊失色,连忙往外跑。
随何忙对英布说道:“事情已经败露了,赶快杀了楚使,速速帮助汉王攻打楚军,免得贻误时机。”
英布此时没有了选择,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好挥挥手,左右一起冲上,将楚使捉住,一刀一个。然后,英布宣告与楚国脱离关系,联合汉王,兴兵伐楚。
现在人们常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如果真是如此的话,也只能说明教育的失败,而不是读书的失败。真正会读书的人一定是有用的。把书读活,可以提升个人素质;把书读死,反而降低个人能力。
开放的胸怀
刘邦让人佩服的地方在于:被人打趴下后,他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就爬起来。他似乎不需要什么调整的时间,他的心理素质似乎已臻化境。我们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有人说刘邦深谙道家思想,我们更愿意仅仅把他理解为脸皮厚,而且已经厚至无形。
以关中为后盾、荥阳为大本营,刘邦又雄起了。项羽经常派军前来骚扰,双方各有胜负,此时,项羽有些困惑了,刘季明明被打得一败涂地,怎么这时候骨头又硬了呢?
楚军的骑兵比较厉害,既然攻不下来,让骑兵骚扰还是有效果的。汉军没什么骑兵,刘邦紧急组建骑兵对抗项羽,为此请来了原秦国骑兵名将李必和骆甲。这两人不愧是名将,他们对刘邦说,我们是秦人,统帅汉军怕大家不服,反而影响了战斗力,我们还是负责实际的训练和领军的事务吧,骑兵司令还是由汉军中大将担任。
于是,刘邦拜灌婴为中大夫令,相当于骑兵司令,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秦人治军颇严,果然,汉军与楚军骑兵在平原上大战后,楚军竟然失败。
汉军的势力逐渐稳固,项羽不能轻易撼动。前线有韩信,后勤有萧何,军中参谋有张良、陈平,冲锋陷阵有樊哙、灌婴,这个阵容的确非常强大,而且配合得很好。相反,一个团队阵容再强大,如果配合不好效率也会非常低,如果让萧何上前线肯定不行,如果让樊哙和灌婴在军中作参谋也肯定不适合。
这时候,刘邦的人才队伍里出了一点小状况,这事情发生在陈平身上。陈平加入刘邦阵营后,一直没有什么特殊表现,所以不被刘邦重用。陈平是个酒色之徒,难免手头有些紧,便想出了个歪点子:凡是有话要向汉王传达的将领,必须交一定数量的礼钱,陈平才肯帮忙。
周勃和灌婴听到后大为不满,向刘邦谏言:“陈平这个人华而不实,以前在家的时候就曾跟嫂子传出私通的传闻,第一次在魏国当官的时候就因为作风不正为人所不容,后来投奔楚国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最后投到汉营来,大王如此重用他,陈平非但不懂感恩图报,反而狐假虎威、收取贿赂。像陈平这种小人,反复不定,破坏团结,实在是个害群之马,还望大王明察。”
刘邦听了很恼火,但他没有直接找陈平麻烦,而是召来陈平的介绍人魏无知责问。
魏无知辩解道:“我推荐陈平是因为他有才能,跟他的品德无关。在现在这种乱世,一个人品德再高又有什么用处呢?就算一个人像尾生那样品德高尚,能够帮助大王吗?如今,楚汉之间你死我活,陈平又是有奇谋之人,我推荐给大王是因为他能帮助我们完成大业。至于说陈平盗嫂、收取贿赂这些事,我不清楚,而且我觉得也不重要。”
刘邦原本很恼火,听了魏无知的话,连连点头。刘邦找到陈平,觉得不惩罚他,也有必要教育一下:“先生在魏国被人骂,到楚国没什么作为,到了我们这里,又做出种种让人指责的事,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陈平听到刘邦的话,一点都不紧张,反而面带微笑冷静地说:“我侍奉魏王时尽心尽力,可惜魏王不懂谋略,所以我只好投奔项王。我投奔项王后不是没有功劳,而是项王不信任有功劳之人,反而险些把我治罪。项王任人唯亲,我来到汉王这里就是因为汉王素有爱才的美名。至于说受贿嘛,那是因为我太穷了,来到这里时两手空空,连生活都成问题。微臣心中早已有为大王夺取天下的规划,如果这些计划不能采用,我愿把收取的贿赂全部奉还给大王,并且马上辞职。”
刘邦让陈平谈自己的计划,听了后觉得颇有道理,不仅没有惩罚陈平,反而重金赏赐,并升他为护军都尉,负责监督所有将领。这似乎能够解释刘邦为何能置于死地而后生,和大多数领导不同,他的胸怀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在对待人才的态度上,他没有康熙那么高明,但境界上却比康熙要高,因为他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他的心灵就像气流一样,和外界始终保持着接触。
韩信计擒魏豹
公元前205年6月,刘邦返回都城栎阳,和萧何讨论“持久战”计划。
此时,刘邦心中已有“当皇帝”的蓝图,所以立刘盈为太子,就是那个在逃亡过程中被他推下去几次的小男孩。除此之外,他还在自己统治的地方实行天下大赦。期间,关中发生******,刘邦将关中的百姓大量移民到汉中垦殖,有效地缓解了饥荒问题。
8月,刘邦返回荥阳,萧何则着手建立法令制度,设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萧何处理后勤工作得心应手,漕运、兵源、粮道、驿站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一个稳固的后方对于前线士气的振作有很大的作用,这也是项羽失败的一个地方,项羽的军队冲锋陷阵、天下无敌,但是后方总是不稳固。
刘邦这些软实力,泛泛之辈看不出来,魏豹就是其中之一。项羽3万人马将刘邦56万大军打得落花流水,原本投降汉军的魏豹一心想重回楚军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