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逃到刘邦阵营里,刘邦给他“官复原职”,仍旧任都尉。当时,刘邦旗下有很多人抗议,一个投降的人居然封这么高的官,那些跟随刘邦出生入死的人肯定不乐意。刘邦不理会这些,陈平心里感激不已,誓死要为刘邦效忠。然而,这可能是刘邦的一个策略,在刘邦弥留之际曾说陈平谋略有余、沉稳不足,他所以要表现信任也是为了稳住陈平的心,免得他又跑到其他阵营里。
至此,刘邦的阵营已经羽翼丰满,而项羽的阵营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项羽是一个情绪化的人,他不像刘邦那样会查漏补缺、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由于情绪的强烈,他经常会把一个小问题弄得更严重。本来田荣造反,镇压下去后,完全可以实行安抚政策,而项羽却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方式。他企图以恐怖和威严震慑那些造反的人。有时候,威慑是管用的,有时候却不管用。
彭城之战,刘邦险送命
刘邦出关中,中原各诸侯纷纷归顺,项羽陷在齐国,拔不出腿。
项羽在歼灭田荣军队后,立田假为齐王,田荣和田假都是齐国王室的后代,田荣长田假一辈。齐人不买田假的账,反而看好田荣的弟弟田横,田横于是收集残部, 纠集了几万人,赶走田假,占领城阳。田假又逃到项羽营中,仿佛项羽是个胸怀无限的慈母一样,只要失败就可以躲在这个港湾里。
项羽当然不是避风港,看到田假这么庸弱无能,扶几次都扶不起,干脆一刀结果了事。项羽这人做事确实干脆,但他又无法干脆到底,这也是他失败的一个原因。
项羽领兵攻打城阳,哪知道田横没那么好打,他深得齐人心,齐地军民和他一起坚守城池。项羽就像一头老虎,面对一只刺猬,不知如何下口,但他又不肯舍弃。此时,如果放弃齐国,仍然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归项羽管辖,但是楚地的一些诸侯和长老对项羽并不十分忠诚,尤其在项羽弑杀义帝后,一些本来站在义帝一边的长老更加动摇。
张良感受到了楚国内部的这种不稳定现象,所以力劝刘邦迅速争取那些对项羽不满的人。刘邦东进的过程中,下令军队所到之处不可扰民,所以一路过来,没有费什么波折。到达洛阳的时候,突然,有一个龙钟老人挡在刘邦马前喊话,刘邦问他姓氏,方知是本地一个很有威望的老人,当地人称为董公或者董老的,时年82岁。
刘邦忙让人扶起董老,问董老有什么话要说。董老答道:“我听说顺应道德者昌盛,违背道德者灭亡,你这样去打项羽,师出无名,如何让天下人心服?敢问大王出征,究竟是以什么名义讨伐项羽?”
刘邦说道:“项羽不仁,所以我去讨伐他。”
董老又说道:“古话说的好,你只有将他的罪行公之于众,才能名正言顺地讨伐他。项羽的确不仁义,但是逆天害理一事,莫过于弑杀义帝。大王以前和项羽共同侍奉义帝,现在义帝被杀,抛尸江中,死不瞑目。大王如果想讨伐项羽,何不为义帝发丧,全军缟素,传檄诸侯,让世人都知道项羽的罪行,这样才师出有名,天下人心服口服,自然会归顺大王。”
刘邦听完,觉得很是有理,便向董老说道:“很好,很好,如果不是老先生,我就听不到这么义正言辞的话了。”
董老这一番谏言确实非常重要,令人吃惊的是,刘邦阵营里那么多人才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有人认为董老的这番表演不过是张良的安排,基本上可以排除这种可能,因为如果刘邦阵营真的想到这一节,没有必要借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董老来作秀,刘邦可以自己直接传檄诸侯,打出为义帝复仇的旗号。
所以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何况董老不是愚者,而是一个有着丰富生活阅历的老人。善于吸纳草根意见和群众智慧可以为一个公司提供活力和能量。
于是,刘邦向全国各地发出檄文:
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这篇檄文有三个目的:第一,给项羽定罪;第二,将项羽和天下人对立起来,拥护项羽就是大逆不道;第三,一起攻打项羽。
在政治斗争中,口号是非常重要的,是打压对手的一面旗帜。旗帜就像一个方向,顺着方向走,你只要付出一点点,就能收获很多。而项羽则相反, 他不要旗帜,他喜欢以力量取胜,所以往往是付出很多,得到却不多。有时候,喜欢走捷径也未必是坏事,刘邦是一个善于走捷径的人。
檄文发出后,魏豹装模作样地回复刘邦,说是愿意追随,共同讨伐不义之人,刘邦自然答应。随后,刘邦又派使者去赵国笼络陈余。陈余这时候担任赵国丞相,他说归附你可以,但是必须杀掉张耳。刘邦跟张耳的关系非常好,自然不会因为陈余杀掉张耳,便在军中找了一个相貌和张耳类似的人,割了脑袋,给陈余寄去。陈余信以为真。
这里可以看出,刘邦是一个做大事不拘小节的人,为了笼络陈余不惜割下无辜者的脑袋,在比较野蛮的古代我们可以视之为草莽气。但是在文明社会里,这种事情是违背人性的,不过不拘小节的确是成大事的一个必要条件。碰到一个畏首畏尾的书生,肯定没法做大事。
由于招牌和口号做得好,刘邦的军队迅速膨胀,临近彭城时已有56万。刘邦成功的地方在于激起世人对项羽的愤怒。所以,一路上几乎是兵不血刃。
但是这样一支大军战斗力并不强,里面鱼蛇混杂,太多浑水摸鱼和趁乱揩油的,但声势确实非常夺人。刘邦就喜欢这样,他喜欢造势,不喜欢硬拼。
韩信作为大军总指挥,最郁闷了。与其说这是一支庞大的军队,不如说是一群凑热闹的乌合之众。韩信觉得,这样一支混乱的军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涣散,最好是趁大家兴致还可以的时候火速攻入彭城。但是刘邦不太敢跟项羽正面碰撞。
进入外黄后,彭越带领几万人过来投奔,刘邦让魏豹重新建立魏国,并以彭越为丞相。刘邦领军浩浩荡荡开往彭城,为了防止项羽袭击自己的大本营秦地,刘邦命韩信驻守河南一带。
项羽带领主力军伐齐,彭城已是一片空虚,只剩下一下老弱病残和少量守军,这些守军听闻56万大军来袭,早已闻风丧胆。进入彭城后,刘邦一改往日的“仁者”形象,大肆抢掠财宝和美女,这群“盗贼”在彭城中为所欲为,一发不可收拾。对于老友的规劝,刘邦也听不进去。
攻破彭城后,汉军已非常膨胀,觉得项羽的大本营都被自己占领了,自己已然是胜利者了。此时,张良、韩信、萧何这所谓的“汉初三杰”可能对形势看得也不太明朗,所以也没看到他们对刘邦有什么重要的规劝和建议。
拿项羽方面来说,他真没想到刘邦胆子这么大,居然敢攻入自己的大本营。他所以疏于防范,就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楚军天下无敌,谁有那么大的包天胆敢动自己的老巢。彭城四面八方全是平原,两军对垒除了打硬仗,没有太多的选择。
项羽听到这个消息,震怒是可以想象的。想起自己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他一定很后悔。这时,在彭城里的杂牌军纪律混乱到极点,甚至为了抢夺财物和美女自相残杀。
就在这时,项羽紧急抽调3万人马快马加鞭赶到彭城。此时,范增早已在萧镇翘首等待项羽。汉军日夜饮酒作乐,哪里料到项羽会这么快回防。
破晓时分,项羽率领大军攻入彭城西北防线上的汉军军营,这些汉军还在睡梦中,所以这场仗相当于一次大屠杀。溃不成军的汉军往彭城跑去。刘邦从睡梦中惊醒,立即纠集兵力准备和项羽对抗。此时,韩信作为总指挥表现得非常一般。
项羽军队犹如一个大火球,汉军根本抵抗不住。韩信知道打不过,便下令掩护刘邦出城。一听说要撤离,这支庞大的军队立刻来个“胜利大逃亡”,挤得人仰马翻,也不知踩死了多少。
刘邦逃到睢水附近,被项羽追上痛击,军队再次大溃。这一次,张良和陈平等幕僚各自逃命,夏侯婴等一些老部将率领侍卫们掩护刘邦逃到山中,后来也走散了。这场战争汉军被杀死淹死踩死的有十几万,整个睢水都被堵塞住了。
刘邦这次情况非常糟糕,身边只剩下几百人,而项羽在后面穷追猛打,毫不松懈。
据说,就在刘邦以为走投无路、感叹命丧此地的时候,天上狂风大作,地上飞沙走石,尘土飞扬,天地突然变得昏暗。看来,刘邦是真命天子,天不绝他。用现在的视角来看,如果这事情是真的,我们只能说刘邦的运气太好了。在成功的路上没有运气也是不行的。
刘邦这次可是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一路西逃,后来又被楚将丁公追上。刘邦身边只余百人左右,哪里是丁公的对手。眼看就要丧命,刘邦忽然说道:“我们都是英雄好汉,为何要过意不去呢?”丁公居然乖乖收兵,真是不可思议,也不知道丁公是怎么想的?可能刘邦真是命大。后来刘邦当上皇帝后,他自恃恩人来见刘邦,最后被刘邦杀了,理由是这个人不忠诚,背叛了项羽。
看到这里读者可能要笑了,背叛项羽、投靠刘邦的人何其多也,为何偏偏要杀丁公?因为丁公对刘邦有大恩,古龙说大恩如大仇,可能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丁公是非杀不可了。丁公不杀,刘邦这一辈子会总觉得欠一个人的人情,而且是大人情。丁公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很深刻的做人道理:如果对一个人有大恩,而且这个大恩是他一辈子还不了的,那么,你可能是他的仇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