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一带很多豪侠之士都慕名而来拜瓦氏为师,而其中最出名者就是素有“天都”侠少之称的安徽歙县人氏项元池,后来项元池在浙江湖州建立“绥翠堂”武馆,专教“瓦氏双刀功”秘诀。徒子徒孙遍布天下。
这还不算,后来项元池门下出了个不世出的习武奇才——吴殳,此人是康熙年间的一代奇人,他以瓦氏双刀功为基础,融合渔阳单剑、日本单刀之长,创立了一门新的武术——双刀十八式,这套刀法流传甚广,成为现代刀法的学习根本,这也都是瓦氏双刀功的启蒙之力。可见瓦氏这套刀法的影响与威力。
顺带再说一句题外话,这个吴殳所学甚杂,不但武艺高绝,而且在历史文学也建树颇多,而且戚继光名垂青史万古留名也和他有很大关系,戚继光的18卷本《纪效新书》是兵家至宝,但因为曲高和寡一直不能广为流传,而百年之后,吴殳出于对戚继光神迹的敬仰而撰写了《纪效达辞》,对《纪效新书》进行了全方位的注释和导读,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广为传颂的兵家圣典,戚继光后来被誉为兵圣武神,吴殳的功劳不可忽略。
好了,书归正传,瓦氏因为资格够老,武功够高,再加上客死老公、儿子、孙子一家三代的神奇事迹被传的风雨苍穹,满地江湖,所以当仁不让成为狼兵的精神领袖与绝对老大。
这只野蛮彪悍的军队,不约而同地把她当成了神,当成了撒旦,当成了一切狰狞恐怖又指引胜利的象征,只要她没有下令,即便天塌地陷也不准后退半步,只要她没下令,即便敌人刀砍枪刺也不准还手,这是一只真正铁血冷血兼嗜血的军队。
她自信,这只军队能战胜一切敌人,什么是自信?就是看自己都上瘾。当所有的士兵都用虔诚的眼神膜拜自己时,瓦氏第一次觉得自己如此完美。
因为在广西实在没有对手,寂寞难耐的她憋屈的十分委屈,所以当她听到倭寇犯我中华朝廷调她助剿时立刻激动的十分失态,发出了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萨拉热窝事件后的狂笑: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身边人提醒她鬼子不好惹,她双眼一瞪,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不拿鬼子练习兵法,我费这么大劲养你们这帮孙子干嘛!
于是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瓦氏亲率曾孙岑大寿、岑大禄,尽起田州、南丹州、归顺州、东兰州和那地州五州狼兵7千,战马450匹(主要是当地的德保矮马),勇将24员浩浩荡荡杀奔江南。
北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苍穹作烘炉,熔万物为白银。
狼兵战倭寇,大戏即将上演。
但和所有的大戏出台一样,先要来段不靠谱的插曲。
广西狼兵一路疾行,经广东南雄、过大庚岭,再坐船至江西南昌,转江苏京口、丹阳,步行到奔中镇,常州官府派船接至嘉兴,历时数月,跋涉数千里,于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三月终于来到苏州城下。
其时天色已晚,瓦氏遥想着当年始皇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的万世威风,神往不已,彻夜难眠。
虽然她难以入眠,但手下人还要休息,于是她命令手下人叩打城门准备休息。哪知苏州知府把城门紧锁,任你把城门拍烂,我自无动于衷。
原来狼兵奇装异服,举止蛮横,比倭寇更像流氓,苏州知府虽明知瓦氏是奉旨剿匪,但打心眼里厌恶这群没有城市户口的杂牌军队正规流氓,于是放出话来,你走你的过街天桥,我过我的地下通道。然后守住丹田一口气,任你呼喝怒骂,就是装聋扮傻。
瓦氏知道唾沫是用来数钞票的,而不是用来讲道理的,对付这种滚刀肉,就是把铁树骂开了花,也别想打扰人家的好梦。
但月光再亮,终究冰凉,总不能让流氓般的手下像盲流一样睡卧街头,于是又饿又气的瓦氏心情无比郁闷,像被谁黑了一砖头,立刻指城大骂:我没法让你见皇帝,却有办法让你见上帝,再不开门,老娘给你灭门!
城上一看城下真急了,便立刻有了回应,既然你要粮食,我便把制造粮食的原料给你,于是把大户人家政府食堂的剩菜剩饭生活垃圾用粪桶承装,混着牲畜的排泄物向骄横一世的狼兵倾斜下来。
瓦氏虽然一把年纪,但牙口甚好,什么都吃,就是不吃亏,老虎不发猫,你当我是病危呀,立刻传令准备攻城!
就在剑拔弩张随时走火之时,总督张经闻讯急忙赶来,对瓦氏分析天下大势,敌我矛盾才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团结一切力量才能抗日救国,接着又好言安抚,什么深明大义、义薄云天、天天企盼……
女人是耳朵的奴隶,瓦氏看见一哥一个劲地给自己赔礼贴金,气消了大半,但还是对着苏州知府竖起了中指:路还长,别太狂,以后指不定谁辉煌。
然后回营休息,准备来日之战。
当年秦始皇东巡至鲁,焚毁孔子旧居,掘开孔子坟墓,发现其中有块碑,碑上写道:不知何处一男子,自谓秦始皇,上我之堂,踞我之床,颠倒我衣裳,至沙丘而亡。
而瓦氏也坚信,遇见了狼兵,倭寇也该灭亡。
她能如此自信,是因为她独创的一门绝活——小鸳鸯阵。
在介绍这套小鸳鸯阵之前,先介绍下瓦氏为了此阵如何操练士兵。
排兵布阵不比单打独斗,勇力不是首要条件,团队精神才是取胜关键。瓦氏夫人为了培养狼兵的集体观念,为自己的战士准备了长约1米的长木鞋,要求士兵3人或6人一组共穿一双长木鞋练习赛跑。穿上如此笨重的木鞋,慢说奔跑,就是挪到也必须团结一心,默契配合,若有一人分心,势必全队跌倒。
你一跌倒,瓦氏的鞭子立刻就到,管你什么背景,打得你不敢回望背影,管你什么来历,抽得你忘记一切经历。
顺便再插一杠子,瓦氏夫人这种“同步”练兵法,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千百年下成为广西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在每年的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活动中,你都会看到壮族人民必玩的“板鞋竞速”项目,这也是瓦氏夫人“同步”练兵法的一种变形,期间激荡着广西人民对瓦氏夫人的深情厚爱。
好了,穿越回来吧,就在这残苛至极的训练下,狼兵彼此之间极为默契,步调一致,小鸳鸯阵也便水到渠成。
所谓小鸳鸯阵就是七人为伍,作战时每伍中“四人专主击刺,三人专主割首”。“一人赴敌,则左右大呼夹击,一伍争救之;一伍赴敌,则左右伍争救之。”冲锋时持枪者在前,执弩者在两侧守卫,互相密切配合,锐不可挡。若被敌人冲散,则化整为零,两人一组进行野战,执枪者突前,执弓弩者在后,口衔刀手持矢,矢射尽,扔掉弓弩抓起刀,与枪兵一起战斗。
所以7千狼兵实际上是一部机器,个个分工有序,人人任务明确,倭寇武功再高,也是单打独斗,再加上广西虽然地域广阔,但环境恶劣,适应人类生存的地界屈指可数。
所以这些狼兵在家乡基本都是邻居,瓦氏有道命令,打仗不尽死力者株连家属,千锤百炼的阵法,残酷连坐的军纪,使得“狼兵可死而不可败”,这正是瓦氏的自信所在。
首战的地点在抗倭前线金山卫,瓦氏的狼兵主力遭遇了倭寇的先头部队,喜欢单打独斗的鬼子遇见了摆好小鸳鸯阵的狼兵,结果十分明确,倭寇大败。但瓦氏的侄子岑匡却在此役战死。
刚刚出战便死了侄子,瓦氏的自尊遭到了严重的挑战,于是她立刻带着全军追击倭寇。但追到漕泾镇这个地方,发觉一切都不对路。
原来倭寇阵中也有高人,江湖风波险恶,不怕君子剑,就怕小人刀。害人之道,攻心为上,对仇敌示以懦弱,以熊包孬种之姿麻痹对手,待敌人大意立即祭出狼牙铁棒,此所谓兵者诡道也。
瓦氏便着了道,《孙子兵法》日:勿击堂堂之阵,前两天,和阵容齐整的狼兵死磕,很多鬼子变成了真鬼,于是鬼子学精,将你诱到此处绝地。
这漕泾镇地势低洼,水道密布,道路泥泞狭窄,狼兵的阵法根本施展不开,但倭寇的近战优势却得心应手,于是一声炮响,伏兵四出,个个狰狞狂笑,任你狼兵勇悍,一入我彀,犹如强龙之困于浅沼,任我刨鳞剐肉矣!
刀光铿锵飞舞,箭雨铺天盖地,狭路相逢,死不旋踵,烟尘弥漫,生死相搏,战栗的喊杀与短促的嘶吼直使山河颤抖。
瓦氏这边十万火急,而不远处的明朝政府军却在高处抱臂上观,好像在看玩偶大战。
有些青年将领于心不安,对主将说:这样袖手旁观是否会失了兵心人心?人家好心助剿,你却阴阳两手的吃掉他们,以后谁还敢和你合作啊?”
主将意味深长的笑了笑:实力既是人心。年轻人,你还不懂。再说,这群野人部队刚来就打了胜仗,此战再胜,我们以后还怎么在战场混饭,这叫养寇自重。战场场就是这样,不是你吃我,就是我吃你,所谓的和平共存通力协作,那都是无奈之下的权益之计。人人都在等着踩掉别人提升自己的机会。”
1935年纽约市长拉古迪亚旁听一桩庭审:一老妇为孙子偷面包被罚10美元。审判结束后,市长脱下帽子放进10美元,说:“现在请每个人交50美分罚金,为我们的冷漠付费,以处罚我们生活在一个要祖母去偷面包来喂养孙子的城市。
但此时为明军冷漠付费的却是瓦氏,不远处自己的兄弟部队见死不救,而泥泞低洼的地形让她的阵法完全没有施展的空间,在与悍勇的倭寇鏖战中,她的亲兵已然折损大半,24员虎将也战死14人,瓦氏极为悲愤。但情形实在危及,只能拼了老命,她奋不顾身,披发舞刀,往来冲杀,浴血奋战,将瓦氏双刀功挥舞到极致,往来倭寇,挡者立毙,终于凭借一己之力,带领全军杀出一条出路,逃出重围。
此时的瓦氏年将60,彪悍一生的她却遭友军出卖,又气又恨,大病不起,但她仍然强撑着身体,因为对总督张经的信任和对祖国的热爱,她依然指挥狼兵继续追击倭寇。
总督张经是个明白人,他对明朝政府军排斥瓦氏的行为洞若观火,因此在下一次战役开始前,就正式发布了全军公告:再敢把外来兵不当本地人的狭隘行为,老子第一个摘掉他的脑袋。
于是这下明军开始放下正规军的架子,全力配合狼兵的军事行动,四月二十八日,四千倭寇突犯嘉兴,张经分遣参将卢镗率保靖兵驰援嘉兴;总兵俞大猷率永顺兵和瓦氏的狼兵一起扼其归路;副总兵汤克宽引舟师从中路击之,结果倭寇大溃,被明军斩首一千九百八十余级。此役是征倭以来的第一次大胜利,史称“王江泾大捷”。
此后,瓦氏又指挥狼兵一路追击倭寇,六月在陆泾坝战役中,大败倭寇,烧毁海盗船只三十余艘。狼兵连连告捷,让世人为之侧目。
瓦氏也因功被朝廷封为“二品夫人”,而江浙百姓则将瓦氏称为石柱将军,将其视为抗倭长城,“花瓦家,能杀倭”的民谣也在江浙沿海广为传颂。
就在瓦氏意气风发准备荡平倭寇的时候,一则噩耗将其彻底击倒。
抗倭总督张经因得罪严嵩被其构陷下狱,最终处斩,张经对瓦氏有举荐和知遇之恩,张经冤死,瓦氏彻底病倒。
病榻之上,她对天长叹:世风浇离,江河日下,人间已无英雄。城市里的生活庸俗不堪,为活着而活着,活着就是一切。只要能够活着,一切天理人伦都不需要一个虚伪的尊重。
职场三定律;:要么忍!要么狠!要么滚!
心如死水的瓦氏拖着病火攻心的身子走了,带着满世的敷衍和欺骗。
虽然她的背影依然强悍,但她第一次感觉自己是如此苍老无力,黑暗无边,报国热血飘飘下沉。山上梵歌悠扬,一重重门扉次第打开。远方人语隐隐,有人笑,有人哭,一个声音絮絮而言:世界从未改变,催老着我们曾经年青的心……
瓦氏走了,生活还得继续,留在抗倭前线的狼兵们生活也还得继续。
但他们的生活很难继续下去了。
因为大明政府同工不同酬,歧视外地当兵的。每天给狼兵的薪水只有普通明军的三分之一,瓦氏在的时候,还能足额给,并且顿顿给粮,瓦氏一病走,狼兵工资立刻被克扣,而且不打仗不给粮,问题是,不给粮就更没法打仗。
弄得这群蛮族大兵个个都羡慕那些本地读书郎,还是你们好混,考上了能当公务员,考不上割掉了也能当公务员。
但羡慕他人没法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于是他们被生存逼迫着达成了惊人的共识: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只有自己最可靠。
于是这群广西大兵再也无暇顾及找鬼子麻烦,个个上山下田抓鼠捉蛇挖野菜补充营养,但问题是那年头兵荒马乱,山神土地爷都不富裕,再加上这群被拖欠工资的南蛮子饭量实在超群,很快周围能吃的活物全部灭绝,怎么办,哈姆雷特的问题从来不是伪命题。
有道是养士如饲鹰,饱则飏去,饥则噬主。
饿急眼了的大头狼兵们开始把魔爪伸向无辜百姓,瓦氏在时,他们是无畏的士兵,瓦氏不在,他们立刻回归流氓本色,四处劫掠,无恶不作。
只要有人喝骂,他们立刻杀人,只要有人反抗,他们立刻烧房,把个锦绣江南,弄得乌烟瘴气,当时有民谣日:宁遇倭贼,毋遇客兵;遇倭犹可避,遇兵不得生。
明庭怎么也没想到,千里电招的援兵竟然比鬼子为祸还烈,只好先把鬼子放放,抽调大批人马把狼兵灭了,一场虎头蛇尾兼狗血的闹剧,至此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