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一家
三哥宗坤(字金生),出生于一九三五年六月十五日(农历五月十五日)。卒于二〇〇四年十月十五日(农历九月初二),享年七十虚岁。
我三哥出生时,我家的家境就很好了。有庄子、有地、有牲口、有农具。家里的生活可为是蒸蒸日上,听母亲说过,三哥出生不久,曾起了乳名叫“发家”。
我们兄妹八人,从我三哥起,我们几个小的才开始正式步入学堂。一九四八年三哥在本县酸庙完小读高小。一九五〇年考入河南省道口中学。在道口读书时,得了一场病。据说他当时身体肥胖,在上体育课时,因长跑,跑的时间过长,过累又太激烈而把肺跑“炸”了。后来由秉和、秉然、文中等人从滑县道口用单架抬回濮阳老家进行治疗休养。待病痊愈后,一九五三年考入本县新习初级师范学校。后迁移濮阳东关师范。一九五五年师范毕业后,一直在本县小学、中学从事教学工作。
三哥是个孝子,对父母的话可以说是百依百顺、言听计从。从没有和父母顶过嘴、抬过扛。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好吃的东西总是先想着父母亲。三哥与我们兄弟姐妹之间也十分团结,尤其是对我大哥,三哥处处维护兄长的尊严。我们兄弟多在外地工作,不在父母身边,都是三哥协助二姐照顾着父母。几十年如此,而他从未说过一句埋怨的话。
三哥一生讨厌拉关系“走后门”、谋私利。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有一个朋友当时主管全县的教育工作,在当时拉关系“走后门”猖獗的时代,三哥如果通过这一关系走动走动,在他的教育生涯中,完全可以得到好一些的待遇,但他不会这样去做。不仅如此,他也不会为孩子的工作托人情。外甥女星梅因教师名额有限,被列入编外,她去找三哥,让他再去找他的那位主管教育的朋友说说,列入编内,而三哥就是不去。为此外甥女小星还哭了一场。
三哥与三嫂李玉娥于一九五四年结婚。三嫂是本乡周庙村李东贵之三女。她是解放后第一批上学的女生。所以,她十五六岁才上小学。她在酸庙完小上学时,曾与后来成为我妻子的孙金英同是一个班。和我四妹玉姣也同学一年。
三嫂性情温和,和三哥生活几十年,从未骂过三哥一句,也不骂孩子,更不会骂公婆。在处理家务事中,她总是听从我二姐的,所以和家人相处很和谐。三嫂生有五男一女。
长子风慧,配本乡赵庄村赵保增之女秀玲。生一男一女,子瑞博,配清丰舒南村费姗姗,生一子起皓。
次子风勇,配本乡柳合砦胡群英,生一女婧菲。
三子风伟,配本乡马坊村郭玉玲之三女爱红,生一男瑞晓。
四子风功,配八公桥西张砦村张爱芝,生二女:长女丹丹,次女沉沉。
五子风颂,配于砦村于伟玲,生一男一女,子瑞梓,女心若。
女儿萍,配本乡荒庄村王勇。
三哥“多子多福”的传统思想较重。孩子多给他的生活带来不少压力和困难。所以说三哥的一生是艰苦的一生,节省的一生,刻苦自己的一生,也是没有享福的一生。艰苦的生活严重的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致使晚年重病在身。孩子们个个都已成家立业,本应该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但为时晚矣。二〇〇四年十月十五日病逝在广东惠阳儿子凤勇那里。
当我得知三哥去世时,十五日当天夜里,我从北京乘夜晚十一点五十二分的一〇五次火车急忙赶赵广东惠阳。十七日凌晨到达惠阳车站。上午十一点在惠东殡仪馆参加了三哥的追悼仪式。
这里须说明一件事。二〇〇三年初夏,三姐、四妹和我去广东惠阳探望重病的三哥。他十分清楚,他的时间已不长了。一天,躺在病床上对我说:“我死后和咱二姐葬在一块”。我听后,马上说:“好!咱们四人都葬在一起”。于是我把三姐、四妹叫到三哥床前商量此事。四人一致同意。四妹回到濮阳后,和运竹操办此事。各家拿出五千元,在濮阳县烈士陵园修建了一座“王氏兄妹之冢”。实现了三哥的遗言。
侄子给三哥的祭文
三年之后,侄子风慧、风勇,将三哥的骨灰从广东惠阳送回老家濮阳。将其安葬在濮阳烈士墓园王氏兄妹墓穴之内。
下边是风慧他们兄弟在安放他父亲骨灰时的一篇祭文:
祭文
(说给父亲的话)
父亲:今天我带领我的弟弟、妹妹、弟妹及全家亲人泣跪在您的灵前,向您说几句心里话。
二〇〇七年九月四号夜晚九点,我和母亲、二弟、三弟从广东惠阳出发,由我和二弟轮换开车,日夜兼程,途径广东、江西、湖北、安徽、江苏、山东六省,行程四千余里,历时二十二个多小时,终将您的骨灰送回了您日夜思念、魂牵梦绕的故乡,让您回到了久别的故土,看到了久别的亲人。亲人们熟悉的面孔又都展现在您的面前。我和弟弟及全家人,用我们的虔诚和孝心,告慰您的在天之灵,了却了您重返故里,落叶归根的临终遗愿。
历史竟如此的相似。您生前曾多次告诉我们,我的爷爷,十八岁,只身一人,脚踏布鞋,怀揣干粮,忍饥挨饿,风餐露宿,步行几千里,历时近百日,从长城以外的古北口把我祖爷的遗骨运回故乡。现在这一幕又仿佛浮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只有一种解释:叶落归根,回归故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您的儿子又一次以实际行动,千里护归,让您和故乡的亲人永远在一起,永不分离。
父亲:您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您即没有显赫的职位,也没有卓越的功绩。您只是一个在教育战线默默耕耘几十年的普通教师。但您对教育事业充满着爱,辛勤工作,兢兢业业。对待学生像对待您的孩子一样。如今您的学生桃李满天下。他们越来越多的成为建设家乡的主要力量。而您如同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为人民的教育事业献出了宝贵的一生。
父亲:您是我们的父亲,也是我们大家庭的普通一员,上有父亲、哥嫂、姐姐,下有弟弟、妹妹。您尊老爱幼、和蔼可亲。从我记事时候,您时时都尽着对父母亲的孝道。在生活困难时期,您朴素节俭,把节省下来的一点钱都拿来孝敬自己的父母。我永远不会忘记,您再郭庄教书期间,由于生活困难,您和我天天吃不饱饭,每个月学校炸一次油条,而您和我都不舍得吃,省下来星期天回来带给我奶奶。当时由于年龄小,我曾多次哭闹,你曾为这事还打过我……可我现在终于明白了这是一种大孝。您对父母百依百顺,我从未见到过您跟我爷爷、奶奶顶过一次嘴,红过一次脸。把最好吃的让给父母,把最好用的孝敬母亲,把最好的房子让父母居住。对兄嫂、姐姐更是尊重有加,尤其对我的大伯,处处维护大伯的尊严。就是在明知批评不对的情况下,也从不顶撞,委曲求全。您特别注重兄妹情谊。经常和外地的兄弟姐妹联系,一有机会相聚,显得特别激动、开心。尤其在晚年病重期间,由于相隔遥远,每次给我姑姑和叔叔通电话都是热泪满面。我记得你在史家楼住院期间,我四姑打电话说去看你,由于坐车来晚,您两次落泪。在惠阳,我四叔去看你,兄弟俩喜极而泣,促膝长谈,国事家事、彻夜不眠。
父亲:您和睦乡邻,与人为善,团结友爱,生活节俭。你虽为人民教师,却和普通百姓打成一片。不管三里五乡,不论富贵贫贱,你一视同仁,助人为先。你一生中不知资助了多少落难的乡邻,不知成全了多少对大龄男女的美好姻缘。由于您品德高尚,在病重期间结识了远在安徽的张玉,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张玉认您为义父,您去世时不远千里赶赴广东为你送行。今天又带领妻子千里迢迢为您吊唁。你的同事评价您是难得的好同志,你的学生评价您是有父爱的好老师。在你住院期间几十个学生,开几部汽车到医院多次探望。街坊四邻,三里五乡的乡亲评价您是难得的好人。你得到三里五乡众乡亲的爱戴和思念。
您的晚年,由于病重,不得不在南方就医。但您虽身在南国,却心系家乡。每次见到您都询问家乡的情况。为家乡的建设发展而高兴,也多次为家乡受灾把心担,为村里每年出了几名大学生而激动,也为你的孙辈未能考入大学而汗颜。特别是当你知道自己的生命已快到终点时,你给远在千里家乡的同事、朋友、乡亲每次打一个电话,就问一声平安。尤其在病危的最后几天,给生前一些曾有过矛盾和误会的同事打个电话,表示歉意,消除隔阂,更显示出你的高风亮节和博大胸怀。
父亲:您对子女的教育更是费尽心机。谆谆善诱,每次教导我们,遵纪守法、努力学习、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和睦乡里、团结同志、掌握技术、自食其力、发愤图强、积极进取、光明磊落、一身正气。虽说您的子孙有些让你失望,但我们都在按照你的教诲做人做事。无论职位高低,无论岗位贵贱,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身在何处,我们一定遵照您的教诲,以您为榜样,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同时我们也用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育和影响着我们的下一代。让我们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今天可以告慰您的是。我们全家人、团结一心、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我们兄妹几个都事业有成,您的孙女,王倩菲、王路各相继考上大学。王博、王晓也各自有了自己的事业。
亲爱的父亲,您安心的走吧。虽然病魔夺走了您的生命,但永远夺不走您在我们兄妹中的光辉形象。我们一定继承您的遗愿,发扬光荣传统,共同维护我们家的尊严,让我们的就家庭更加兴旺。
亲爱的父亲,您安息吧。我们会尽全力照顾好我们的母亲、照顾好伤残的三弟,我们一定让我母亲安享晚年,让她老人家永远幸福、健康、长寿!让你的子孙后代,前仆后继、茁壮成长。
亲爱的父亲:
您安息吧!
二〇〇七年九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