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一般的家庭中,也有父母会这样做:在孩子的拥有物上写上孩子的名字,或是在玩具箱上写上孩子的名字,使孩子强烈地感觉到“我”的存在。
可是今天有不少父母,常常忘记自己应该严格管理自己的东西,虽然父母已让孩子管理自己,可是却让孩子随便侵犯父母的东西,像这种单向式的做法,效果必然大减。
父母的寝室、食物、衣服、道具……都应由父母自己去管理,而不让孩子插手。像这样把孩子的所有物和父母的所有物,清楚地区分,并且互不干涉对方,是促使孩子确立自我极其有效的方法。
父母仔细考虑后再回答孩子的问题
“为什么爸爸、妈妈常常骂我?”一个四岁男孩大概常被爸、妈责骂,所以在睡前提出这样的问题。
“因为房间太窄了,你把它弄得乱七八糟,容易绊倒,很危险。”
“那么房子大点,我就不会被骂了。”
“房子要是大点,你就不会在电视前面或危险的地方玩,也就不会被骂了。”
这种回答不算好,房屋的大小是大人的责任,也是经济能力的问题,告诉孩子并没有用。
关于“为什么要骂我呢?”你可以回答他“因为你太顽皮,一不小心就会受伤的。”无需告诉他房子大小,只要带他到公园去玩,或是把危险的东西拿开,将房子整理干净后,孩子再怎么顽皮捣蛋也不会发生危险。
“妈妈,你今天怎么对我这么好?”当六岁的阿美卧病在床时,这样问她妈妈。
“妈妈一直对你很好啊!因为你有时候不听话或做错事,妈妈才对你凶。”
“哦!那是阿美的不对喽,以后要做个听话的好孩子。”
这样回答如何呢?生了病不能玩是好孩子,孩子会误认方以后常生病不乱动,就是好孩子。失去孩子活泼好动的本性,所以不是好的回答。生病的孩子会说些真心话,做母亲的是否常常喜欢骂人或生气,应该好好的反省。
“为什么爸爸和妈妈是我的爸爸、妈妈呢?”一个四岁孩子提出这样的问题时,他妈妈不知应该如何回答。
“你是爸爸和妈妈结婚后,从肚子里生出来的。”
“为什么是结婚呢?”
“长大后,跟自己喜欢的人生活在一起,就像爸爸和妈妈这样。”
这种回答,表示对孩子问话的用意不了解。如果他是问“为什么生下我”才是这样回答,并且可以顺便告诉他“隔壁陈昆就是伯伯和伯母生的。”让他多了解一点。此外,这孩子之所以会这样问,是否他的心里认为爸爸和妈妈很凶,而阿昆的爸爸和妈妈很和蔼。或是他看到图画中的画像不像自己的爸爸、妈妈才提出质问。在我们还不太清楚时,应该先了解孩子的想法再回答。下面所要举的例子跟前面说过的类似,一位四岁女孩子阿玉,晚上睡觉时问“妈妈为什么生阿玉呢?”
“因为爸爸和妈妈觉得很寂寞,所以才生你啊!”
这质问不晓得是因何而起。是否因为双亲既然经常骂他,又为什么要生下她,或者看到电视中爸爸、妈妈很疼孩子才问。无论原因是什么,应该这样回答“爸爸和妈妈喜欢阿玉,才生你的啊!你是我们的宝贝。”来缓和小孩子的情绪。
“我长大后变成什么样子?”一位五岁女孩看到电视上的美女、明星后这样问。
“你会跟他们一样漂亮。”
“但是我这么黑、毛又多。”这小孩像爸爸毛多。
“长大后会变得跟我一样。”
对于自己的皮肤产生烦恼,只有女孩子才会。一个五岁大的孩子就担心到将来,为人父母者应该给她鼓励,让小孩子对将来抱着信心,充满希望,才不至于流于悲观。有时候我们不明白孩子提出问题的原因,所以不太容易回答他,即使回答了,孩子也不见得满意。因此要仔细的考虑问题,观察孩子的行为、动作、场合,再做答复才会贴切。
让孩子观察实物自寻答案
有些问题怎么解释也不容易懂,所以不如让孩子看实际的东西,他较能了然于心,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就是这个道理。
“狗熊的耳朵、鼻子、脚全都是黑色的吗?”一个小孩子提出这问题。
“对啊!狗熊爸爸、妈妈的耳朵、鼻子、脚是黑色的,所以生下的小孩也是黑色的。”
“小孩都像爸爸、妈妈吗?”
“是啊!例如你像爸爸。”
如果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立刻找个机会带他到动物园去,孩子就能很容易地接受“狗熊的耳朵、鼻子、脚都是黑色”的事实。
“为什么象的鼻子那么长?”一个小孩子实在搞不懂人的鼻子为什么那么短,而象的鼻子那么长,所以才这么问。
带孩子到动物园实地观察,会是很好的作答。并且一边观察一边告诉他“象的鼻子很长,而且有手的功能,会拿食物到嘴里,或伸高向人们打招呼”,孩子自然就能了解。
要是没有机会和实际的东西接触,我们还可以透过电视的协助作解说,因此当孩子所提出的问题,无法回答时,妈妈们应该记下来,等电视上谈到时再向他作说明。如:
“有一次你不是问到雪车是如何铲雪的吗?你来看看电视,雪车就是那样铲雪的。”
这种利用电视说明的方式比看图画、照片的解释来得更清楚。此外由于妈妈对孩子的问题很重视,孩子受到鼓舞,就更会提出问题了。
带孩子实地去亲身观察是一种崭新的体验,每天待在同样环境会造成求知欲的降低,不过也不一定要有什么大旅行,例如每天上街买东西的时候,就可以顺便带他出去走走。孩子可以从购买的过程中得到很多知识,例如和妈妈去买菜,可以学到什么样的季节生长什么样的菜。
“哇!今天有好多南瓜。”
“对啊!现在已经过冬至了。”
“什么是冬至呢?”
“冬至是一年里白天最短、晚上最长的一天。”
“为什么冬至会有很多南瓜?”
“嗯!很久以前有这么一个传说……”
像这样边买东西边告诉孩子一些常识,不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机会吗?或者让小孩子帮忙做家事,也有获益匪浅的效果。
“为什么花、树要浇水?”
“花、树从根部吸水才会大,就像你吃饭一样。”
“那就给它浇很多水。”
“不可以,浇太多水会把花和树泡死,就像我们吃太多东西会腹泻。花草树木除了水外,还需要阳光。”
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告诉他一些有关于植物方面的知识。像这种引发孩子好奇心,然后更深入的回答也是一种很好的说明法。
多为孩子设想
当母亲要孩子为她端盘子,结果一不小心摔落在地,母亲便骂道:
“你真是笨哪!连这种事都做不好!”
这种说法未免太不公平了。这时候应该道歉的是母亲,因为母亲未经考虑,让孩子端可能会摔破盘子,错的当然不是孩子。
“没关系,没关系。对不起啊!是妈妈不好,要你帮妈妈的忙。”
只要母亲能这样对孩子说,孩子就会得到安慰,在他心中不知有多么遗憾未能将事情做好呢!孩子帮忙做家事会出错的情况,多半是母亲叫孩子做些越帮越忙的事而引起的。这就提倡家庭分工合作,比方说:“派给老大收拾报纸的工作,派给老二浇花的工作。”在这么规定下来后即开始进行。可是多半的孩子都很没耐性,往往做了两、三天之后,便忘得一干二净,母亲看在眼中便骂:“做事怎么这么没耐性啊!”
这种态度简直就是官僚作风,父母千万不可摆出当孩子法官的态度来。
孩子之所以不能守约,多半是发生在父母考虑不周的情况下。
比方说,孩子脱口说出:“在放暑假时,我要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这时父母千万不能以揶揄的口吻说:“哇!你可真了不起呀!”父母有责任为孩子设想,他这样做会不会负担太重,并非只要多一点的努力就能做到的承诺。如果那样的约定顶多维持三天,那么,父母不妨告诉他说:
“你如果真那么早起,妈妈一定受不了,你改成七点起床怎么样?”
在和孩子约定时,为了让孩子体验到稍做努力就能达成约定的舒畅感,最好不要将所约定事项标准提得太高。
如果这样还不能顺利达成约定,孩子心中也会觉得“糟糕”,而父母此时若再追骂道:“看吧!我就知道你还是做不到!”这么一来,孩子就更难过,所以应该对孩子说:“那真是太可惜了。”就是应站在孩子的立场为他惋惜。
如果说:
“你已经连续做好三天,只是今天稍微不顺利,这次试试能连续做五天吧?”
或说“如果你忘记了,妈妈能不能提醒你呢?”
这时孩子可能会回答:“不!我自己会想起来。”或是:
“好,妈妈你提醒我吧!”如果孩子要求“提醒”,母亲可以“是不是到了你做事的时间啦”的方式提醒,这样不会引起孩子的不悦感。
如果孩子能够按照约定持续一星期,不妨在家小庆祝,并说:
“太好了!你可以持续一星期。”
“为了你这一个礼拜每天都能按照约定去做,大家给你拍拍手!”
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了解,在他做好约定的事后,会给全家带来喜悦。
不要让孩子感觉到,若是事情做不好就会受到指责的讨厌心理,而是要让孩子体会到大家都为他高兴的舒畅感才行。
教孩子不要盲目攀比
北京的闹市区有一所小学,每天上下学期间,送接孩子的汽车门庭若市。有一个高年级的孩子,接连三天在傍晚放学后迟迟不肯走出校门。爸爸有些纳闷,第三天就问孩子:“怎么每天都是你最后出来?”孩子开口说:“人家爸爸妈妈都开着奔驰、奥迪、福特什么的,而你却开着破普桑,我哪有脸早出来?”
令人忧虑的是,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当下在孩子们中间,比爸爸“官”的大小、“权”的重轻、“车”的好差、“钱”的多少的现象,已经司空见惯。
如此比来比去,很容易使孩子们滋生不良观念,形成不正确的价值判断,对他们的未来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我们应当对孩子们的这种比较提出批评和引导,但却不能过多责怪他们,原因更应该从父母身上找。
“孩子的行,大人的影”。在很大程度上,孩子之间比爸爸的官、权、车、钱,与父母这第一任老师的熏陶、与家庭氛围有着直接关系。大凡父母的“官”念强、“权”欲重,孩子必然会受到影响;车接车送、票子随要随给,孩子必定要比车好车次、钱多钱少。极个别父母甚至有意在孩子面前炫耀自己的“官位”“权势”“钱财”,能不对孩子产生恶劣的影响吗?
当然,更多的父母是出于对孩子的疼爱,生怕孩子受委屈才去攀比的。如今,许多独生子女成了家庭里的“小皇帝”“小太阳”,“含在嘴里怕烫着,捧在手上怕冻着”,成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父母宁可自己勒紧裤带,也不能让孩子在同学面前丢面子。父母的这种观念和做法,不仅有害孩子的现在,而且还会贻误孩子的未来。一个不会自强自立的孩子,是不会有太大出息的。
其实,孩子之间相互比较、相互羡慕,看到别的小朋友有的东西,自己也想拥有,这是经常发生的事,也是很正常的事。作为父母,完全没有必要为此而大惊小怪,忧心忡忡。你应该明白,处于成长期的孩子,还未懂得满足和珍惜眼前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总是看别人的东西都好,所以,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你可试着让孩子想一想:你自己是不是也有很多值得让别人羡慕,让自己快乐的方面?然后让孩子说出来。一家三口在回忆这些让别人羡慕,让自己快乐的方面时,既可以让孩子明白,尽管自己的家境可能不如某些同学家富裕,但同样也会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也可使父母就此了解孩子对现实生活的满意程度,以便日后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相关的教育。
在对孩子进行不要盲目攀比教育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说:“爸爸、妈妈就指着你长大了努力挣钱了。”或许这样的说法其动机可能是激励孩子只要自己上进,未来生活就可以得到改善和提高,但却于不知不觉中向孩子灌输了“富有等于快乐,赚钱才最重要”的错误价值观念。假如孩子把这种错误的观念深深地根植于头脑之中,那么,一旦孩子长大,步入社会,就只知道埋头挣钱,将会失去很多其他人所得到的人生乐趣,再加上孩子一直羡慕别人,以为贫穷的自己没有什么长处,这样,孩子只会慢慢地变得自卑、甚至自惭形秽,自我形象大大降低,由此而丧失自信心。相信这绝不是父母所希望看到的吧?
小学四年级学生张虎,经常和同学进行四驱车比赛,他发现自己的车比不上人家的原因是因为车是在小摊上低价买的,没有人家的高级。当他向爸爸提出要买新车时,爸爸说:“你这么热衷车啊,我也想知道这四驱车内部是什么样儿。”后来,父子俩小心地将车拆开……从此张虎经常查阅资料,一心想自己组装新车……再后来,爸爸还支持儿子参加了学校的航模小组。
这位爸爸的做法是比较机智的。在孩子攀比新车时,爸爸显然是看到了孩子攀比中的一个闪光点:对车的兴趣。于是,他用“我也想知道”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的攀比心慢慢地被科技兴趣所替代,形成了学习和探究的动力。用这种方法来改变孩子的攀比行为,需要找到很好的结合点,才能把孩子的攀比行为变成某种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改变的过程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点滴可能到成功希望的过程,如果一下子跨度太大,要求太高,超越了孩子的发展度,孩子就会减弱兴趣,甚至失去信心。细心的父母,对于有攀比心理的孩子,只要找到切入点,就不难解决攀比问题。
“会痛吗”和“不痛对不对”
如果曾仔细观察母亲们对孩子的问话,应不难听到这样的话语:“会痛吗?”“头痛不痛?”“会不会热?”……譬如当小孩子在路上跌倒,飞奔而至的母亲,把孩子抱起时一定会问:“会不会痛?没关系吧?”发现孩子不太有精神时,一般的母亲也大都会问:“头会不会痛?”
如果说这种日常毫不在意的措辞,会造成孩子撒娇的个性,大概有很多母亲都会感到很惊讶吧!其实道理很简单,以“会痛吗?”或“头会痛吗?”的方式询问,所得到的答案,通常都是“嗯!好痛!”
提问方式会左右答案,是心理学上常被谈到的事实。譬如一张抽象的图形,本来并没有男性或女性的区别,可是因为问者的问法不同,听到的答案也迥然不同,像“这看起来像什么?”与“这看起来像女性吗?”所得到的答案就绝对不同,后者的问话方式,往往使答“这是女性的姿态”的回答者,占压倒性的多数。
姑且不论跌倒后是否会痛,母亲那样的问话方式,往往把孩子的回答导向“会痛”之路,本来孩子对那些微的疼痛颇有忍耐的决心,可是因为母亲的问话方式,就激起撒娇的意念了。“撒娇环境”愈佳的孩子,虽然根本不痛,但是因为说痛会倍受怜爱,所以回答“好痛”就不足为怪了。
为何父母会用这种引诱孩子撒娇的方式问话呢?其实这只是他无意识的心理反应而已,父母在对孩子实行严格教育之前,都隐含着希望孩子撒娇的潜意识。“会痛吗?”这句话,是父母想得到“好痛”之答案的无意识心理表现,我们不妨将之归为“诱导询问”的一种。父母有这样的态度,孩子会躲入弱者的世界里接受怜爱,当然就无可厚非了。
所以,碰到这类状况时,问话的方式就该特别注意,譬如不问“痛不痛”而说“不痛对不对”,这种问活方式所得到的答案,通常都是“嗯!不痛!”要封锁孩子撒娇的欲望,日常生活中的措辞就应小心注意。
让孩子看到希望
昨天下午,有一位叫柯兰的女士,向我咨询孩子的教育问题。她说,我的儿子马上步入初中了,他好像对什么都不在乎,在学习上一点儿也不着急,我应该怎么引导他呢?还问我有什么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