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她,你儿子没有感兴趣的事吗?她说,孩子最爱看电视,我又不能老跟着他。这是许多家长的无奈,孩子打不得,骂不得,一旦有问题不知道如何是好。其实,孩子之所以什么都不在乎,那是他对那些事情不感兴趣。有些家长就是这样,亲身感受到了竞争的激烈,看到了知识对孩子今后发展的重要,望子成龙心切,恨铁不成钢,把自己对未来的梦想,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无形中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这是欲速则不达的。
我想,解决类似的问题,应当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入手,循序渐进,不能一棒子把孩子打死,要让孩子看到希望。
柯兰说,她特别想让她的儿子做一个优秀的男孩。听了她的陈述,我很能理解她的心情。可是,好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针对这个问题,我给她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一个没多少文化的农民,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有出息,节衣缩食供他上学。可是,儿子并不争气,总是贪玩,对学习一点都不用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到四年级,他的学习成绩从来就没有及格过。这位父亲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办法想了不少,就是不管用。
这天,儿子期末考试结束后,低着头回到家里,等待父亲的责骂。这位父亲和蔼地问儿子:“这次考试得了多少分啊?”儿子胆怯地说:“50分。”父亲听了,没有生气,而是亲热地把孩子拉到自己的怀里,拍拍他的脑门说:“儿子,下次你能不能多得5分?”儿子愉快地回答:“我一定能!”结果,第二年考试,儿子得了60分,他的学习成绩终于及格了。这位父亲高兴地不得了,对儿子说:“好样的,我的儿子就是棒,你要接着努力,下次咱再多得5分,行吗?”儿子再一次答应了父亲。当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学习成绩已经在80分以上了。
就这样,父亲每一阶段都给儿子制定一个很小的目标,一点点地培养他的学习兴趣,而不是采用责骂和其它手段,让孩子看到希望,在轻松和愉快中实现既定的目标。等到儿子初中毕业的时候,他已经是全年级学习成绩最好的孩子了。后来,这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当回忆起这段经历的时候,他特别感谢父亲。他说:“如果不是父亲当年的启发和鼓励,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我的父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柯兰女士听了我讲的故事,十分惊讶,她感慨地说:面对儿子的不争气,真的要冷静对待。其实,孩子都是好孩子,好多时候是家长没做好,或者没做到位,怨不得孩子。面对孩子的问题,不能操之过急,要想你的孩子成为有用的人,就需要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有针对性的方法。
独生子女,是家长的掌上明珠,但过分溺爱无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过分严厉,又往往事与愿违,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形成不了教育的合力。要把握好其中的“度”,最关键的是要促成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良性互动,永远让孩子看到希望,使孩子在希望中获得收获。
让孩子学会分享
我们知道,九个月大的小婴孩就会紧握着手里的小甜饼不愿与人分享。在孩子两三岁时,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判断能力,还不能正确区分“自己的”和“别人的”东西,当他们认为“自己的东西”被侵占时,他们就会大发脾气,因为他们只知道现在拥有,没有了就是没有了,不管你现在还给我或是将来还给我。
其实此举是孩子在一定年龄阶段固有的特征。但我们看到此举也不能熟视无睹,让孩子任意为之。一天,全家人做在客厅里看电视,两岁的清清正拿着她最爱吃的饼干吃着。奶奶说:“乖乖,来给点阿婆吃。”清清很快走过来,拿着饼干往奶奶觜里送,奶奶假装咬了一口,说:“乖乖真乖,奶奶不吃,你吃吧!”清清得到了奶奶的表扬,喜滋滋的走开了。
不一会儿,小姨来了,清清看到小姨,兴高采烈地跑到小姨身旁,亲了口小姨。刚坐下,清清又手拿着饼干往小姨觜里送,边送边说:“阿姨,吃。”小姨看到外甥女这么热情,可高兴啦:“清清真乖,小姨爱你!”说完,张开大嘴一口把清清递过来的饼干给吃了。清清的笑脸刹时不见了,“哇”的一声哭出来:“饼饼没了,我不要,我不要……”
奶奶忙走过来帮忙,假装着一边轻打小姨一边给清清说:“小姨不好,打她。乖乖,不哭啊!”说完,抱起清清出去了,剩下小姨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我吃错了饼干,做错了事儿……
案例中的清清和家人玩惯了“假吃真表扬”的游戏。常此以往,在清清的意识中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好吃的东西大家都让给我吃,还常表扬我。今天,清清突然棋逢对手,遇到了信以为真的小姨,出尽了洋相。如果清清的家人常此以往的对其进行着这样的教育,无形中就会助长了孩子自私的心理,从而让孩子养成不愿与人分享的行为。当然,孩子的分享行为不是自发生成的,大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怎样做。如:饭后吃水果时,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将水果分发给大人,告诉孩子好吃的要和大家分享,还可以尝试着让孩子把好的、大的先给别人吃,而大人在欣然接受孩子给你的东西时,别忘了说“谢谢!”让孩子感受到真实的分享,同时也在无形中让孩子学习了礼貌待人。
让孩子明白等待是必要的
经常有妈妈抱怨,说宝宝脾气很大,稍不如愿就会又哭又闹,大发脾气。其实,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要求有任何的不合理,在他的经验中,以为问题可以通过哭闹来解决。要让孩子改变急脾气,家长必须教孩子学会等待。
大清早,李女士还在迷迷糊糊的时候,两岁的儿子又开始嚷嚷:“奶粉,奶粉,宝宝要吃奶粉,妈妈泡,妈妈泡。”边嚷边急切地哭起来。李女士一边坐起来穿衣服,一边安慰说:“好了,好了,别哭了,妈妈这就去泡了。”奶粉泡好了,李女士摸了一下,有点儿烫,于是说:“宝宝,奶粉烫,我们等一会儿吃。”可儿子就是不听,越哭越响:“宝宝吃,宝宝吃。”李女士不睬他,开始做自己的事情。一会儿,儿子不哭了,坐在床上开始自己玩起来。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孩子边哭边要某样东西,而家长一边手忙脚乱地找,一边还要哄孩子:“好了,好了,马上好了。”要知道,耐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培养。
延缓满足孩子的需要也能培养孩子的等待意识,不少年轻父母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看见一件价格较贵的玩具,吵嚷着要家长买,可买来没几天就弃之一旁,这就是所谓的来得容易去得快。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欲望的满足程度与期待心理成正比。期待之情越迫切,其欲望的满足程度就越强烈。因此,家长对孩子不必有求必应。逛商店时,告诉孩子为什么有的东西要现在买,有的东西现在不能买;星期天自己要加班,就告诉孩子去公园玩只能放在下个星期。任何事情都有轻重缓急,父母可以有意制造一种时空的距离,适当吊吊孩子的“胃口”。这种间接的等待能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爱惜财物的习惯。
有一次,沈女士跟五岁的儿子约好上午要去他的阿姨家玩。刚吃完早餐,儿子就来催沈女士:“妈妈走呀,到阿姨家去。”
“妈妈还要洗衣服,等妈妈洗好衣服,我们再去。”
儿子不答应了:“不要,不要,我要到阿姨家去。”
“现在不洗衣服,明天就没有衣服换了。你先去玩一会儿,等20分钟,妈妈洗完了,我们再走。”
“不,不,我要现在就去。”
沈女士了解儿子此刻的心理,知道他等不及了。为了让儿子明白什么是等待,沈女士不再理他了。
过了大约20分钟,儿子又来催沈女士了:“妈妈,衣服洗好了,我们走吧。”
这时,衣服的确洗好了,但为了使儿子有耐心,沈女士并没有立刻动身,而是让他再等一等:“妈妈的车需要充一会儿电,你再等一会儿。”
儿子不乐意了,大哭大闹起来:“妈妈坏,妈妈坏,我就要现在去。”
“扬扬,你要学会等。你再这样的话,妈妈就不带你去阿姨家了。”
又过了10分钟,沈女士推好车,对儿子说:“好了,电充好了,我们可以走了。”
儿子不声不响地走过来,爬上车,也不跟沈女士说话。沈女士知道儿子还在生气,于是对他说:“扬扬,你要知道什么事都不能太着急,必须有一定时间的等待。刚才没到时间,所以我们不能走。现在我们走了,是因为时间到了。你要记住,做任何一件事都要等到能做的时候才能做好。”
孩子的要求是很多的,如果我们想满足他的每一个要求,那么就会成为他们的奴隶,就算是忙得四脚朝天也不会让他们得到一半的满足。让孩子懂得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要求,即便父母非常爱他,也不能让他认为自己的要求总排在第一位。
当然,家长在引导孩子时,自己必须有耐心。如果自己都没耐心,那结果就可想而知了。只有让孩子学会等待,那么,孩子才会更健康地成长。
让孩子懂得回报
人们常说,母亲是最无私的,不要求孩子回报。我觉得,对于今天的独生子女,母亲应该要求回报,并要教会孩子怎样去回报自己的妈妈和家人,怎样去回报别人。中国有句古话:“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有一对年轻夫妇,平时生活十分节俭,但对4岁的儿子却有求必应。一次,年轻的母亲带儿子外出玩耍,并为儿子买了可口可乐。可儿子喝了几口就不愿再喝了。口干舌燥的母亲刚拿起可乐送到嘴边,儿子就冲过来夺过瓶子摔到地上,高声尖叫:“这是我的,不准你喝!”看着深色的液体汩汩而出,年轻的母亲背过身去,伤心的泪水簌簌滚落下来……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最无私的,无私到不图孩子的任何回报。然而,这种爱缺乏教育性,容易使一些孩子变得极端自私,不知道关心父母,甚至于目中无人。其实,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需要得到精神和物质上的回报的,一旦孩子懂得了回报,父母的爱才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