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作为一种培养思维能力、锻炼口才的训练形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这种唇枪舌剑的活动中,想要取得胜利,可是大有门道,必须运用智慧,用巧妙的辩论方法让对方无言以对,从而辩倒对手。
了解辩论规则的重要性
——掌握辩论规则的要求
马克思曾说:“真理是从争论中确立的。”辩论的作用就在于探索真理,明辨是非。它是通过参与谈话的双方,就同一个问题,站在对立的角度上,针锋相对地展开争论。在争论中,双方通过质疑、诘难和驳斥等手段,揭露对方的矛盾,从而占据优势,确立自己的论断,最后取得正确的认识,肯定共同的见解。
要想进行一场胜利的辩论,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
旗帜鲜明
在辩论中,你一定要做到观点正确,旗帜鲜明。对一些原则性问题,要做到语言明确,毫不含糊。自己支持什么,反对什么,都一定要鲜明地体现在自己的言辞之中。逻辑的力量在辩论中是不可低估的,想要在辩论中取得胜利,就必须要有正确的论点、充足的论据和有利的论证。当然,在辩论中还要注意语言艺术,要让自己的言辞表达尽善尽美。
逻辑严密
辩论中要善于使用逻辑利器,或攻其命题,或驳其论据,或揭其论证的荒谬,充分体现辩论语言的思辨特征,让对方无暇思索,更没有机会反驳。
快人快语
辩论口才的形态与对话、问答一样,都具有临场性的特点。面对来势凶猛的攻击,辩论者根本没有过多的思考时间,这要求你必须反应敏捷,一定要在瞬间选用简洁、凝练的话语回击对方,出口成章,应对自如。在针锋相对的激烈舌战中,你必须要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本领,要使用锋利、明快、夹枪带棒的语言,迫使对方频频后退,难以招架。
幽默风趣
幽默在辩论中有着神奇的力量,试想在剥去对方的伪装,或者戳穿对方的漏洞时,寓刀枪锋芒于说笑之中,以辛辣的讽刺,痛快的驳斥,让对手不得不在一片哄堂大笑中,狼狈地败下阵来,那将是一件多么痛快的事情。
准备充分才能气场十足
——搜集辩论资料
一说到辩论,首先出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定是辩论的双方在台上唇枪舌剑,“打”得不可开交。
其实,想要在辩论中取得胜利,需要有很多条件。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有好的辩论材料。在辩论中,辩论材料是构成命题和辩辞的依据。没有材料,你的命题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辩辞也言之无物,难以让人信服,自然很难取得辩论的成功。所以在辩论前,一定要做好材料的搜集工作,尽量让搜集到的材料广泛一些,不怕多,就怕不够,要做到有备无患。
材料是为你的辩论服务的,只有材料收集全了,在辩论时才不会担心捉襟见肘。
收集辩论材料也是需要点小技巧的,一般来说,收集的材料有下面几类。
理论性材料
俗话说,说话要“摆事实,讲道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所以必须收集理论材料,它是构成辩论的最基本材料。但在搜集理论材料时,一定要让这些材料与自己要辩论的主题的观点相符合,并要切实地理解材料的含义,否则在用的时候弄错了,就会闹出笑话。
事实性材料
事实胜于雄辩,几乎在任何辩论中,我们都需要举用一些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在收集事实性材料时,可以多收集一些新闻、杂志,或者历史材料等,这些材料用起来都比较得心应手。
专业性材料
有时我们的辩论要涉及一些专业性问题,如果你对这一行业不是很了解,但又需要在辩论中使用,那就必须要查阅相关的文件,多收集一些有关的资料,使之能为自己的辩论服务。
反面性材料
在辩论中,反面性材料也是你应该准备的。它们也能够用在你的辩论当中,为你的论点服务。同时,通过找反面材料,你还可以分析对方的辩论战术,找出对方理论的弱点,这在你的辩论中,可以帮你更有针对性地抗击对方的进攻,变被动为主动。
寓理于事的材料
辩论中也会用到一些民谣、寓言、神话、统计数据等,这些材料的好处就在于它们能够将事例和道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避免了空讲事例的片面,也消除了空讲理论的抽象,使你的辩论论证更有力度。
反守为攻先发制人
——巧设立论
在1986年的亚洲大专辩论会上,新加坡国立大学队和中国香港中文大学队就“外来投资能够确保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成长”展开了辩论。
当时中国香港中文大学队为正方,新加坡国立大学队为反方。从论题上看,对中国香港中文大学队来说显然是不利的。因为“确保”一词是个值得推敲的中性词语,如果把“确保”理解成绝对保证的话,那么中国香港中文大学队几乎是无理可辩。
事实上,中国香港中文大学队也不含糊,他们采取了巧妙的立论方法,开场就提出“确保”并非百分之百地保证。比如在中国内地的客车里,广播员常说:“为了确保旅客安全,请不要扶车门。”但这并不是说只要不去扶车门,就可以保证旅客的安全。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队率先在立论上做了文章,为自己论点的展开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而反方新加坡国立大学队没有令人信服地证明“确保”就是百分之百地保证,结果中国香港中文大学队化不利为有利,牢牢地把握了辩论场上的主动权,最终获胜。
在辩论中,一旦确定了自己的辩题,就应当坚持立定己方论点,不能左摇右摆,否则就会给对方以可乘之机。但是有时候,如果辩题非常不利于自己,就要巧妙地进行立论。
如何在辩论中巧设立论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相关的技巧。
立论准确
我们都知道,辩论是一种围绕特定主题进行的语言互动,所以你不能仅凭主观想象随便辩论,你说的每一句话,都是在为你的论点服务,都要做到有理有据,紧扣辩题。所以你的语言一定要准确恰当,尤其是在使用一些专业术语和专业资料时,更应做到精确无误。
立论新颖
即使面对的是一个很老套的论点,你也要做到能够结合实际,有所创新,尽量不拘泥于前说,人云亦云。只有在辩论中提出新主张,解决新问题,才更能表现出你的远见卓识,让你的立论基础更坚实、巧妙。
立论鲜明
在立论时,一定要把自己的论点与对方的论点区分开来,这样你才有展开攻势的空间。这就要求你在立论时做到旗帜鲜明,赞成和反对都要非常明确,不能带有半点含糊。
立论尖锐
在立论时,一定要让自己的论点尖锐起来,甚至与对方针锋相对。对方赞同的,我就反对;对方反对的,我就赞同,这一定能够让你的辩论效果更明显。当然,前提是必须在不影响你的观点的情况下。
立论灵活
如果发现辩论很不利于自己的论点,那么在限制辩题中不利因素的同时,要看看有没有可能进一步化弊为利。比如在上述的例子中,把“确保”定义成“不是百分之一百地保证”,不但极好地避开了题面的定势,还为自己的论题另辟了道路。
以情动人攻心为上
——如何用辩论赢得听众
兵法上言,“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意思是“攻心”才是真正的上策。辩论也和打仗用兵一样,攻心也很关键。辩论中的“攻心为上”就是要摸透对方的心理,注意辩论对策的合理性和合意性,让对方心理发生变化,这样就能够成功瓦解对方的斗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丘吉尔曾赴美国,希望说服美国人和英国人联盟,立即对德宣战,以扭转英国所面临的危机。可是当时不少美国人对英国人不抱好感,反对介入对德战争,这无疑让丘吉尔说服工作的难度大大增加。但丘吉尔不愧是著名的辩论家,他在进行说服工作时十分注意攻心技巧的运用,用情感来打动美国人的心,化解了他们对立的情绪,使他们把英国人当做“自己人”,从而转变了态度,支持政府援助英国,参加对德作战。
丘吉尔是这样说的:“我远离祖国,远离家园,在这里欢度这一年一度的佳节。但我并不觉得寂寞孤独。或许是因为我母亲的血缘关系,或许是因为我在这里得到的许多友谊,让我根本不觉得自己是个外来者。我们的人民和你们讲着同样的语言,有着同样的宗教信仰,追求着同样的理想。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和谐的、亲密无间的气氛。
“此时此刻,在一片战争的混乱中,今晚,在每一颗宽容无私的心灵中都得到了灵魂的平安。因此,至少我们可以在今晚,把那些困扰我们的各种担心和危险搁置一边,并在这个充满风暴的世界里,为我们的孩子准备一个幸福的夜晚。那么,此时此刻,在今天这个夜晚,讲英语世界中的每个家庭都应该是一个有阳光普照、幸福和平的小岛。”
丘吉尔从两国人民间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宗教信仰、共同的理想及长期的友谊切入,将这些共同点作为彼此相信、相互了解的基础,并把它提出来,用讲英语的家庭都应过一个和平安详的圣诞节这样的话语,打动了无数美国人的心,使他们改变反战立场,转而与英国结盟。
其实无论是在辩论中,还是平时与别人的交谈中,心理定势都会对对方产生很大的影响。只有辩论中一方辩手的观点、主张、辩论方法、辩论语言等,都比较符合听众的心理定势,才容易得到大家的支持和认可。
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在辩论中“抓住”听众的心呢?
贴近听众的语言习惯
在辩论时,一定要使用听众能够接受的语言。用词要浅显易懂,并多使用一些口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会更加贴近听众。而且说话一定要清晰流畅,语句连贯,让听众跟上你的思维。
顺应听众的看法
要是你能在辩论时,将自己的论点、主张、信念等,都顺应听众,那么就一定能够抓住听众的心。但同时你也要注意,在辩论中,一定要善于为听众提供充分而有效的论据,并且要具有巨大的说服力,要让听众听得心服口服;其次你还要始终保持一种掌握真理的气势,就算听众听不明白你的观点,但也始终“感觉”你的观点是正确的。
用情感打动人
在辩论时,无论是发起进攻,还是反驳对手的观点,都一定要兼顾与听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听众是希望辩手在辩论时能够自信有力的,这时你就要注意保持充足的自信。同时,还要对听众保持亲切感,时时留意着他们,而不是对他们视而不见,只顾自己在台上自导自演。
精彩的表现
当听众看到精彩绝伦、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思想深刻的辩论时,他们便会自觉地报以掌声和喝彩,对你表示支持和鼓励。相反,如果你的辩论混乱无力,那么他们也会产生厌恶之情,甚至会以嘘声或退场来表示抵制和失望。所以,一个优秀的辩手一定要时刻照顾听众的心理,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处变不惊,自信有加。
反踢皮球巧妙应答
——辩论“踢皮球”的技巧
美国一家电视台派人采访中国知青出身的著名作家梁晓声,待采访快收尾时,记者让摄影机停止拍摄,并对梁晓声说:“下一个问题,希望您做到毫不迟疑地用最简短的字,例如‘是’或‘否’来回答。”梁晓声点头认可。
当摄影机再度开拍时,记者立刻将麦克风拿到梁晓声的嘴边,问:
“没有文化大革命,可能也不会产生你们这一代的青年作家,那么文化大革命在你看来,究竟是好还是坏?”
梁晓声略微一怔,没料到对方竟会问这样的问题,但他立即镇静下来,随即反问道:“没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你们就没有以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著名的作家,那么你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好还是坏呢?”美国记者当下不由得一怔,摄影机也立即停止了拍摄。
在美国洛杉矶召开的一次中美作家会议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请中国作家蒋子龙解个“怪”谜:“把一只5斤重的鸡放进一个只能装1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您怎么放进去,我就怎么拿出来。”蒋子龙微笑道。
在辩论中,有时是需要用点这样的技巧的。当对手向你发起进攻时,不妨将皮球巧妙地反踢给他,让他自己来圆自己的问题。这样让你的论据在听起来更有力的同时也狠狠地打击了对方。不过在回答时一定要确保准确无误,无懈可击。当球回转到对方脚前,对方已很难再发起攻势了。
那么怎样进行反踢皮球呢?
仿构法
在辩论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对方对问题作各种不科学的联系。一旦对方发难,你便可以利用仿构法做出与对方有切身利害关系的结论。比如一位白人牧师向一位黑人领袖提出诘难道:“先生既然有志于黑人解放,非洲黑人多,何不去非洲?”这位黑人领袖回答道:“阁下既然有志于灵魂解脱,地狱灵魂多,何不下地狱?”“有志于黑人解放”并不意味就一定要去非洲,所以这样的说法显然是没道理的。但对于怀有敌意的白人牧师,你做解释是没用的,所以黑人领袖机智地仿构出相应结论,将其错误的论调反驳得淋漓尽致,让牧师哑口无言。
逆推法
有一次,拿破仑对他的秘书说:“你知道吗?你也将永垂不朽了。”秘书不明白拿破仑的意思,拿破仑解释说:“因为你是拿破仑的秘书呀。”秘书笑笑说:“请问,亚历山大的秘书是谁?”拿破仑答不上来了。秘书的意思是既然拿破仑都答不上来,那么,后人谁记得拿破仑的秘书。这就是逆推法的妙处所在。
归谬法
有个病人对住院处的护士说:“你把我安排到三等病房吧,我没钱。”“那没有人能帮助您吗?”护士问道。“没有,我只有一个姐姐,她是修女,也没钱。”护士听了生气地说:“修女富得很,因为她和上帝结婚。”“是吗?那您就把我安排在一等病房吧,把账单直接寄给我姐夫就行了。”护士说“修女富得很,因为她和上帝结婚”这句话明显是非常荒谬的,但病人却没有直接地指出其荒谬之处,而是据此推出“把账单给我姐夫寄就行了”这个更荒谬的结论。如此巧妙地否定对方的言论,就显得幽默而风趣。
巧避陷阱迂回反击
——辩论躲避“陷阱”的技巧
在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纪晓岚陪皇帝聊天。乾隆皇帝突然问道:“纪晓岚你给朕解释一下‘忠孝’之意。”纪晓岚回答道:“禀告皇上,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谓之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谓之孝!”乾隆又说:“嗯,说得好,那现在朕就以君的身份要你去尽忠,你愿意吗?”纪晓岚一惊,少顷,回答说:“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