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他看见别人家的大门上装着一个铃铛,有人来敲门的时候,只要伸手摇一下铃铛,里面的人就会马上出来开门。 他觉得这个东西不错,决定自己家也弄一个,可是他自己没有钱买,所以他决定把邻居家的铃铛偷过来。
怎么偷这个铃铛可让他犯了难,他知道,只要用手去碰这个铃铛,铃铛就会“叮零叮零”的响。 门铃一响,就会被人发现,那就偷不到了。 想来想去,他也没有想到好办法。
一天风雨大作,天上轰隆隆地响起了雷声,他害怕得捂住了自己的耳朵。 这时,他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既然捂住自己的耳朵就听不见打雷的声音,那么自然也就听不到铃铛的声音啦。 他兴奋极了,觉得这下铃铛可以到手了。
于是,等到晚上,他借着月光,蹑手蹑脚地来到邻居家的大门前。 他伸手想摘铃铛,可是,铃铛挂得太高了,怎么也够不着,他只好扫兴地回家了。 可是他并没有死心,第二天晚上,他带着凳子,又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口。 他踩上凳子,一手掩住自己的耳朵,一手去摘铃铛。 他刚碰到铃铛,铃铛就响了,邻居马上从院里出来开门。 这个人捂着耳朵,以为自己听不到,别人也听不到,他正大摇大摆往家里走的时候,被邻居一把抓住。 被抓住的时候,他还在纳闷,自己明明已经捂住耳朵了,为什么邻居还会知道呢?
故事寓意:
那个人自作聪明,想出这么一个“好办法”。
他哪里知道,自己能听见铃铛响,耳朵只起了接收的功能,真正发出声音的是铃铛。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想事情要考虑到根源,要掌握事情的客观规律,不能光凭着自己想。
十二、刻舟求剑
古时候有个楚国人,他和自己的朋友到外面办事。 途中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他们只好乘船过河。 船行驶到一处激流的时候,小船剧烈地摇晃起来,楚人随身的宝剑从腰上滑到河里去了。
大家都很着急,可是他本人却一点也不着急。 只见他掏出一把小刀,在刚才宝剑掉下去的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 他的朋友很不理解,对他说:
“宝剑掉进水里去了,你不马上去捞,反而不慌不忙地在船舷刻记号,这是为什么呢?”
楚人回答说:“这里的水流这么急,又这么深,找宝剑一定很不容易,我只要记住我的剑是从这里掉下去的就行了。 等到了岸边,水流缓和,又很浅,那我不是很容易就把宝剑捞上来了吗?”
他的朋友什么也没说。 等他们到了岸边,大家都走了,可是那个愚蠢的楚人,还在自己刻记号的船舷下面的水里找宝剑,结果什么也没找到。
故事寓意:
虽然船已经走远了,可是宝剑还在原来的地方,即使从宝剑掉下去的地方去找,也是不可能找到的。 这告诉我们,事情已经发展了、变化了,如果还用不变的方法去解决问题,那么很可能会失败。
十三、拔苗助长
古时候宋国有个人,他是个急性子,什么事情他都觉得太慢,只想着一下子成功。 他也不愿付出艰苦的劳动,总想着走捷径。
他的家里种了几亩田,春天的时候,妻子催促他去播种。 他把种子种下去以后,天天都到地里去看,总盼望着种子能马上发芽长大。 好不容易,种子发芽了,长出了嫩小的禾苗,他又嫌禾苗长得太慢。
这天早上,他又到自己的地里去看禾苗。 他发现和昨天比起来,禾苗一点也没有长高。 他非常着急,心想:如果是这样,那什么时候才能收获啊?想来想去,他决定帮禾苗长高点。 于是,他动手把禾苗一株株地都往上拔高了一节。 整整忙了一天,他才把所有的禾苗都拔高,虽然他自己累得抬不起胳膊,但是看着自己丰硕的“劳动成果”,他还是感到非常高兴。
晚上,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里的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
不过咱家的禾苗长了很多啊。”妻子并不知道怎么回事,听完之后非常高兴。
第二天,妻子到田地里一看,地里的禾苗已经全部枯萎了。
故事寓意:
有的时候,虽然我们是出于一片好意去做某件事情, 但是因为我们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结果造成不好的结果。 做事情不能急功近利,一定要循序渐进,否则就会受到惩罚。
十四、井底之蛙
在一口浅井里生活着一只青蛙,它从来没有出去过,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大。
有一天,它碰见一只来自东海的巨鳖。 巨鳖从遥远的东海来,因为走得太久,所以在井边休息了一会儿。 青蛙坐在井里,对巨鳖夸耀说:“我在这里过得可真是快活啊!我高兴的时候,就在井里跳来跳去,有的时候就差点跳出井口了。不高兴的时候呢?我就躲在井壁的窟窿里,舒舒服服地休息休息。 我跳进水里时,井水刚刚好浸没我的前腿,轻轻地托住下巴;井里的稀泥刚刚没过我的双脚,软软的很舒服。 看看周围的那些小鱼啊、小虾呀、小螃蟹呀,谁也没有我快乐。 我一个人就占了一口水井,可以尽情地享受其中的乐趣,这样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你为什么不进来看一看呢?”
巨鳖听了青蛙的话,很想到井里去看一看,感受一下青蛙所说的美好生活。 可是它刚把自己的左脚放进去,右脚就已经被井里的栏杆绊住了,无奈它只好又慢慢地退了回去。 青蛙在井里问巨鳖:“你是从哪里来啊?也是在一口井里吗?那里有我这儿大吗?”
于是, 巨鳖就站在井旁边给青蛙讲述自己住的地方:“我住在大海里,我也不知道大海究竟有多大,因为我从来没有走完过。 海有多大呢?
即使用千里之遥也不能形容出大海的壮阔;即使是万丈高山也比不上大海的深度。 我记得很久以前的时候,天上接连下了九年的大雨,地上的大水泛滥成灾,可是却没看见海面有丝毫增高;后来大地连续七年干旱,土地都裂了缝,可是却没看见海面有丝毫降低。 大海是不会因为时间的长短而改变的,也不因为雨量的多少而增减,生活在大海,那才真正是快乐呢!”
井里的青蛙听了,吃惊得好半天也没有说出话来。 它这才知道,原来自己生活的地方是那么渺小。
故事寓意:
井里的青蛙常年生活在狭小的地方,所以它以为那里的生活很美好,也很满足。人也一样,如果我们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那么我们的志向和理想也会被局限住,因此我们应该到更广阔的地方去看看,让自己的胸襟更开阔。
十五、邯郸学步
在中国古代,燕国和赵国是两个毗邻的国家。 在燕国寿陵有这样一个人,他非常自卑,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 但是他又很好面子,总是想学点什么向别人炫耀。 他看见别人弹琴弹的好,他就去学琴;看人家画画得好,他就去学画画……总之别人做得好的他都想学,但是他却什么也没有学会,终究是一事无成。
有一天,他来到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人生活非常悠闲,很懂得享受生活。 邯郸人更是如此,大街小巷上的人来来往往,人们气定神闲,悠然自得,就连走路的样子都很美。 他太羡慕了,因为自己国家的人走路太快,急匆匆的,就像赶路的人一样。 他想:这个不错,走路简单好学,学好之后可以回家炫耀一番。
于是,他在邯郸住下来开始学习走路。 他看见邯郸的年轻人走路很美,步履轻盈欢快,他就跟在别人的后面学。 别人抬腿他也抬腿,别人迈步他也迈步,但是他不能掌握好节奏,快一步或者慢一拍,一不小心就摔倒在地。他觉得年轻人走路太难学了,于是又去学老人走路。老人走起来很平稳,很悠闲,于是他又跟在老人后面学。 但是他还是学不好,走着走着就会被自己的脚绊倒。
就这样,在邯郸的街头,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个人跟在别人的后面滑稽地走路,大家都纷纷讥笑他。 过了一段时间,他终于放弃了,想想自己还是回家去吧,在这里没有学到走路却摔了很多跟头。 他懊恼地往回走,谁知道没走几步就摔了一个大跟头。 他已经不记得原来自己是怎么走路了,没办法,他只好连滚带爬地回家了。
故事寓意:
学习别人的长处,补足自己的短处,本来是让自己提高和进步的好事,但是如果只是盲目地模仿他人,不得要领,生搬硬套,甚至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忘得一干二净, 那么只会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十六、东施效颦
春秋时期,越国有一位美女叫西施,她长得非常美丽。 有一次,她去河边洗衣服,她俊俏的身影倒映在清澈的河水里,显得更加美丽多姿。 这时候,河里的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
有一次,西施感到自己心口很痛,就用一只手捂住自己的心口,紧锁着双眉。 谁知道她的样子被大街上的邻居看见了,他们都纷纷称赞西施美丽。
人群里有一个丑女叫东施,她非常嫉妒西施,所以经常模仿西施的样子。 那天她也看见了西施皱眉的样子,她听见大家都夸赞西施美丽,所以也想学学。
东施回去以后,也学着西施的样子,捂住自己的着心口,紧锁着双眉,想让别人也夸她漂亮。 谁知道村里的富人看她这个样子,赶紧把大门关上;穷人见了她的样子,也拉着自己的妻子儿女远远地躲开。
故事寓意:
东施认为是皱着眉头的样子好看,却不知道人们称赞的是西施本身。 有些事情要和谐才会美,要讲究条件和环境相配合,如果只是盲目地模仿别人,不顾自身的条件,就很容易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十七、亡羊补牢
从前,有个人养了一群羊。 一天早上,他把羊从圈里放出来,准备到山坡上去放。 这时,他发现羊少了一只。 他又仔细数了几遍,确实是少了一只。他赶紧四处查看,发现羊圈的角上破了个窟窿。他猜测一定是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邻居们上来劝告他说:“抓紧时间把羊圈的窟窿堵上吧,不然狼还会来的。”
这个人却不以为然地说:“堵上还有什么用啊?我的羊已经丢了,就那么放着吧。”邻居见他不听劝告,只好无奈地摇着头走开了。
第二天早上,他把羊从圈里赶出来一数,发现又少了一只羊。 原来,夜里狼又从窟窿里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如果当初听了邻居的话,那么就不会再损失一只羊了。 于是,他赶紧把那个窟窿堵上,然后又把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被狼叼走过。
故事寓意:
如果犯了错误,就要吸取教训,要立即改正,这样就可以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我们不听劝告,还是让错误继续下去,那么就会失去更多。
十八、南辕北辙
从前有一个人,他非常迂腐,凡事总是固执己见,不肯听别人的劝说。 有一次,他想要去楚国,他带足了干粮,拿足了盘缠,把自己的马车套好,然后朝着北方准备赶路。
这时,他的一个朋友赶紧把他拦住,问他:“你要往哪里去啊?”
他回答说:“我要去楚国。”
朋友说:“你去楚国,楚国在南面,您为什么把马车往北赶呢?”
他回答说:“没关系,我的车好,马也快。”
朋友说:“你车虽然好,马虽然快,可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你不是越走越远吗?”
他又说:“走远了没关系,我的路费很充足,干粮也很多。”
朋友很无奈地说:“就算你的路费再充足,干粮再多,可是你是在往相反的方向走啊。”
那个人还狡辩说:“给我驾车的人本领很高。”他的朋友实在没什么可说的了。 于是那个人沿着相反的方向去楚国了。
故事寓意:
他的车好,马快,盘缠干粮都充足,驾车的人本领也高, 这些本来都是去楚国的有利条件,但是他却不明白,自己的方向选错了。方向错了,那么那些有利的条件就成了不利条件。 因此,做人做事,必须有正确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条件越好,离自己的目的地就越远。
十九、惊弓之鸟
有一天,更羸和魏王去外面打猎,正好天空飞过一群大雁。 魏王对更赢说:“别人都说你的箭法出神入化,那么你能不能给我展示一下你高强的本领啊?”
更羸抬头望着天空中的大雁, 指着离雁群比较远的大雁说:“大王,我可以只拉弓不发箭就把那只大雁射下来。”
魏王不相信地说:“难道你的本领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吗?”
更羸什么也没说,他对着那只离群的大雁,拿起弓拉了一下空弦,只见那只雁先是飞到高处,然后就一下子栽落到地上。
魏王惊叹不已,他赞叹说:“射箭的本领居然可以达到这种地步!”
更羸说:“大王, 不是我的箭法高明, 而是因为这是一只受伤的孤雁。”
魏王问:“先生是怎么知道的呢?”
更羸回答说:“它飞得很缓慢,叫声很悲惨。 飞得慢,是因为旧伤疼痛;叫得惨,是因为长久失群。 它一听见弓弦响,以为猎人要射它,就会拼命往高处飞,结果伤口破裂,就从高空掉下来了。”
故事寓意:
“惊弓之鸟” 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就惶恐不安。 我们受过教训之后,记住是应该的,只要吸取经验,不要再犯就行。但是不用诚惶诚恐,遇见困难就害怕,那是没有必要的。
二十、夜郎自大
秦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居住着许多部落。 汉朝初期,朝廷忙着平定内乱和抵御北方匈奴,无暇顾及遥远的西南地区,而西南的部落也从来没有走出过他们生活的地方。 在这些部落里,有一支叫“夜郎”的部落,它在西南地区是最大的部落。
夜郎部落的首领叫多同,在他眼里,夜郎无疑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
一天,他骑着马,带着随从,到外面去巡查国土。 他们来到一片开阔的土地上,多同指着远方说:“你们看!我的疆土一眼望不到边,世界上有哪一国能比它大呢?”
旁边的随从赶紧讨好说:“大王您说的很对,世界上哪有比夜郎更大的国家呢!”多同心里美滋滋的。
接着,他们来到一大片高山脚下,多同仰起头,看着巍峨的高山说:
“天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峰吗?”
随从随声附和说:“当然没有,世界上哪有比夜郎的山更高的山呢!”
后来,他们来到一条江边,多同跳下马,指着滔滔江水说:“你们看,这条江又宽又长,还有比这条江更宽更长的江河吗?”
随从们齐声说:“那是当然的,我们夜郎的河流是最宽最长的!”
这次出游以后, 多同和夜郎国的人都以为自己的国家是最大的,因此都非常骄傲。 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家繁荣富强,汉武帝派使者出使印度,路上经过夜郎国。 夜郎的首领多同根本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个汉朝,甚至连中原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 于是他派人把汉朝的使者请进部落里,多同非常得意地问汉朝使者:“汉朝是个什么国家?能比我们夜郎大吗?”
汉朝使者听了多同的问话,不禁哈哈大笑起来,他回答说:“夜郎和汉朝是完全不能相比的。 汉朝有好几十个州郡,每一个州郡都比夜郎大得多,你说,哪一个更大呢?”
多同一听,不禁目瞪口呆,满脸羞愧。
故事寓意:
那些见多识广的人往往都很谦虚,而那些见识短浅的人却总是盲目自大。 这也说明,如果想让自己学会谦虚,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见识广大的世界。
二十一、田忌赛马
古时候,齐国流行赛马,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大臣,都喜欢赛马。齐国的将军田忌就经常和齐威王赛马。他们赛马的规矩很简单,三局两胜,谁能赢得两场胜利,就赢得了整个比赛。 然而齐威王的马要好一些,因此每次比赛,田忌总是输。
那次,田忌又和齐威王赛马,结果三场都输了。 当时田忌的军师孙膑也在现场观看,他对垂头丧气的田忌说:“看起来,你的马和大王的马差距并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