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相传, 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所以,学习成语是青少年学习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成语就是有道理的词语,它奠基着我国的文化之熙。
一、磨刀不误砍柴工
从前有一户人家,他们祖祖辈辈都靠砍柴为生。家里的老父亲在临死时给儿子留下两把斧头,从此兄弟两个也开始砍柴过日子。
那两把斧头都已经用了很多年,斧刃已经被磨平,有的地方还蹦了大口子。哥俩分家时,哥哥和弟弟每人分到一把斧子。哥哥很勤劳,天刚蒙蒙亮就拿着很钝的斧子上山砍柴。 他看到一棵小树,拿起斧子开始砍起来。斧头太钝了,第一斧只砍掉一小块树皮。哥哥又用力砍第二斧,结果小树只留下一道浅浅的伤疤……就这样哥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一棵小树砍倒。 哥哥累得满头大汗,但是他知道如果砍得少就会挨饿,所以只好继续砍。
弟弟和哥哥一起起床,但是他没有着急上山,而是在家磨自己的斧头。 哥哥临走时看到弟弟还在做和砍柴无关的事情,唉声叹气地说:“不抓紧时间砍柴,磨刀有什么用呢?”弟弟没有生气。他用了很长时间,终于把斧头磨得锋利无比。
等弟弟上山砍柴时,哥哥已经砍好了两捆柴。 弟弟找到一棵大树,抡起斧头开始砍,一斧头下去,树干就被砍掉很大一块,紧接着再砍几斧,一棵大树轻轻松松就被砍倒了。
到了晚上回家的时候,哥哥累得抬不起胳膊,砍了六捆柴;弟弟轻轻松松就砍好了八捆柴。哥哥很不服气,决定第二天起得再早一点。第二天哥哥天不亮就上山砍柴,结果还是不如弟弟砍得多。弟弟走过来对哥哥说:“哥哥,这就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啊!”
故事寓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完成一项工作,必须先准备好所用的工具。做任何事情都一样,不一定要立即着手,而是先要进行一些筹划、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步骤安排,做好充分准备,创造有利条件,这样才会大大提高办事效率。
二、郑人买履
从前,有个郑国人,他的鞋子破了,于是他打算到集市上买双新鞋。
他先在家把自己的脚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 不过,临走时候他把尺子忘在了家里的凳子上。
他来到集市,找到卖鞋的地方。 正当他要买鞋时,才发现没带尺子。
他对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 等我回家拿来再买。”说完,他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他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拿了尺子,又慌慌张张地跑到集市。 这时,天色已晚,集市已经散了。 他白白地跑了两趟,却没有买到鞋子。
别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他:“你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去试试鞋子,而偏偏要回家去拿尺子呢?”
故事寓意:
鞋的尺码是根据脚的大小来决定的,可是郑人却只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 这个人墨守成规,不管事物的客观规律,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结果闹出笑话,实在可笑。
三、画蛇添足
从前有个楚国人,他家里很有钱,他对仆人们也很好。
有一次,他把一壶酒赏给自己的仆人喝。 仆人有好几个,但是酒只有一壶。 大家望着这壶酒,不知道该怎么办。 如果大家每人喝几口,那么就只能尝尝味道,不能开怀畅饮。 那样的话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可以喝得痛痛快快。 可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仆人们商量出一个好主意,他们每个人在地上画一条蛇,谁画得最好、最快,那这壶酒就归谁。 大家觉得这个办法很公平,就都接受了。
于是,他们每人拿一根小木棍,开始在地上画蛇。 有一个人画得最快,只一小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 他拿着酒壶,看见其他人还没画完,感觉十分得意。 他拿起小木棍,自言自语地说:“让我来给蛇画上几只脚,就算这样他们也未必比我快。”
不料,这个人的蛇脚还没画完,另外一个人就画好了。 他一把夺过这人手上的酒壶,嘲笑他说:“蛇本来是没有脚的,而你偏偏要给它添几只脚,现在这壶酒归我啦!”说完就仰起脖子,咕咚咕咚把酒喝光了。那个给蛇画脚的人,眼巴巴看着本来应该自己喝的酒让别人喝光,后悔不已。
故事寓意:
蛇本来就是没有脚的, 干吗要给它添上呢?
有些人就是这样,喜欢卖弄自己,自以为是,结果往往弄巧成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切合实际一点,不要做那些多余的事情。
四、滥竽充数
古时候,齐宣王非常喜欢听人吹笙,他的宫殿里有 300 位善于吹笙的乐师。齐宣王喜欢热闹,爱摆排场,所以每次都让300位乐师一起演奏,他觉得这样更能体现齐国的强大。
有一位南郭先生,他并不会吹笙,但是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 于是他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吹嘘说:“大王,我听说您喜欢听人吹笙,所以特意赶来。 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花草虫鱼也不例外。 花草听了我的乐声,会合着节拍颤动,虫鱼鸟兽听了我的乐声也跟着鸣叫。 我愿意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齐宣王非常高兴,很痛快地收下了他,并把他编进那支300人的吹笙队伍里。
这以后,南郭先生就跟大家一起演奏给齐宣王听。 每逢演奏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笙混在队伍中,别人鼓起腮帮子,他也鼓起腮帮子;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脸上还装出一副陶醉的样子,别人还以为他真的有吹笙的本领呢。 就这样,南郭先生混在队伍里骗过了一天又一天,不劳而获地拿着报酬。
过了几年,齐宣王死了,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 新君王也喜欢听吹笙,但是他不喜欢听很多人一起吹奏,他更喜欢听一个人演奏。 于是他发布了一道命令,要300位乐师轮流演奏给他听。 其他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地练习,只有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他根本不会吹笙,如果单独演奏,马上就会被发现。 他想来想去,觉得以后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行离开了齐国。
故事寓意:
南郭先生本来不学无术,是用欺骗的手段进入了乐队, 但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骗得了一时,却骗不了一世。 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那些有真本领的人,才能禁得住实践的检验。
五、狐假虎威
老虎是山中之王,所有的动物见了老虎都会吓得四处逃命。 有一天,一只老虎正在深山老林里寻找食物,突然发现了一只狐狸。 狐狸吓得想逃命,但是却被老虎抓住了。 老虎发出巨大的咆哮声,心想今天中午又可以美美地享受一顿美餐了。
狐狸虽然害怕,但很快又镇定下来。 他生性狡猾,知道被老虎逮住以后,一定会被吃进肚子,于是就想出了一个鬼主意。 只见狐狸镇定地对老虎说:“你不能吃我,我是百兽之王,是天帝派到山林中来领导你们的,你要是吃了我,天帝是不会饶恕你的。”
老虎对狐狸的话很怀疑,但是看狐狸那么镇定,就问:“谁不知道我才是百兽之王,你说是天帝派你下凡,有什么证据?”狐狸说:“好吧,既然你不相信, 那么你就跟我走一趟, 看看百兽看见我会不会吓得四处逃命。”
老虎想这个办法倒是不错,于是就让狐狸在前面带路,自己跟在后面。 森林中的小鹿啊、野猪啊、山羊、野兔、黑熊等动物远远地就看见老虎朝着森林走来,一个个吓得魂飞魄散,赶紧四下逃命去了。
老虎跟着狐狸在山里转了一圈, 看到所有的动物都是望而生畏,四处逃窜,老虎有点相信狐狸的话了。 狐狸得意洋洋地对老虎说:“现在你该相信了吧?我才是森林中的百兽之王。”
老虎并不知道百兽们害怕的其实是它自己, 因此相信了狐狸的谎言。
故事寓意:
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是个聪明的家伙。但是一时的伎俩并不能使狐狸弱小的本质改变,要像让别人尊敬和敬畏,还是要提升自己的实力。 狐假虎威,也比喻那些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别人的人。 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绝不会有好的下场。
六、守株待兔
宋国有个农夫,他种着几亩地,地头上有一棵大树。 一天,他正在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兔子箭一般地飞奔过来,猛地撞在那棵大树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断了,蹬蹬腿就死了。 这个农夫飞快地跑过去,把兔子捡起来,高兴地说:“这真是一点劲没费,白捡了个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顿了。”
他拎着兔子一边往家走,一边得意地想:“我的运气真好,没准明天还会有兔子跑来,我可不能放过这样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干活,只守着那棵大树,等着兔子撞过来。 结果,等了一天什么也没等到。 他不甘心,从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树下等着兔子来撞死。 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庄稼都高了,连个兔子影也没有再见到。
故事寓意:
兔子撞死在木桩上是一次意外, 是偶然,但是农夫却把他当成必然。 他心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结果不但没再等到兔子,还让自己的田地荒芜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丰硕的成果,不要因为一次偶然的收获,就放弃了勤劳的美德。
七、愚公移山
传说在很久以前,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有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山非常高,占地七百平方公里。
在山的北面,住着一位老汉,他年纪大了,大家都叫他愚公。 因为他的家就在两座大山的山脚下,出门办事得绕道,很不方便,所以愚公下定决心要把这两座大山移走。
一天,愚公把家人全都叫在一起,对他们说:“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挡住了我们的门口,咱们大家一起努力,把它挖掉,你们看好不好?”
大家都表示同意,他的妻子说:“太行、王屋这么高大,我们把挖出来的那些石头、泥土送去哪里呢?”
大家说:“可以把泥土、石块扔到渤海边上,渤海那么大,再多的泥石也放得下。”
第二天一大早,愚公就带领全家开始挖山。 邻居家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儿子,听说愚公要把大山挖走,也蹦蹦跳跳地前来帮忙。 黄河边上住着一个老汉,人们管他叫智叟。 他看到愚公他们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挖山运土不止,觉得很可笑,就去劝告愚公:“你已经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活几天?就算你挖一辈子,恐怕连山上的草都挖不完,更别说搬动这么大的山了,所以你还是不要干傻事了。”
愚公叹口气说:“人家都管你叫智叟,可是这次怎么犯傻了呢?我看你还不如我邻居家的寡妇和小孩呢!不错,我是老了,活不了几年了,可是,我死了还有我儿子,我儿子死了还有我孙子,我孙子又生儿子……子子孙孙传下去,是无穷无尽的。 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长高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它们挖平呢!”
听了这些话,智叟无言以对,只好回到黄河边上。 这件事被太行、王屋的守护山神知道了,他们害怕愚公一直挖下去,所以赶紧向玉帝禀报。
玉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于是就派了一位天神下凡。 天神用一根扁担,一头挑着太行山,一头挑着王屋山,把两座大山挑走了。 所以现在冀州南面,河阳北面就没有大山阻隔了。
故事寓意:
愚公说的话很有道理, 只要有顽强的毅力,坚定的决心,能够一直为了目标努力奋斗,那么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一定会挖走的。在学习和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息,那么不管多大的困难,都能够克服。
八、疑邻偷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有一天他把自己的斧子弄丢了,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 于是,他暗地里观察邻居的儿子,觉得他怎么看都是个贼:他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说话的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总之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像是偷斧子的。
后来,丢斧子的人在山上打柴的时候捡到了自己的斧子,他才明白:
哦,原来是自己不小心丢了。 他回到家里非常高兴,正巧遇上邻居的儿子,他再留心察看,觉得他一点也不像贼,他走路的样子不像是偷斧子的,他说话的表情也不像是偷斧子的,总之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像偷斧子的。
故事寓意:
当我们丢失东西的时候,先要想想是不是自己弄丢了,不能随便怀疑别人,更不能先入为主地认为别人都是坏人。主观的猜测会导致我们错误的判断,那样好人也会被看成坏人。
九、杞人忧天
古时候有一个国家叫杞国。 这个国家生活着这样一个人,他整天担心天会掉下来,那样的话自己就没有地方睡觉了,为此他总是愁得吃不好饭,睡不好觉。
他的一个朋友很担心,于是就关切地问他:“你有什么忧愁的事吗?”
这个人叹了口气说:“唉!我担心天会突然塌下来,地会突然陷下去,那么我到哪里去躲藏呢?”
他的朋友开导他说:“天,不过是一团气积聚起来的,咱们的四周到处都是气啊,你伸展身体、俯仰、呼吸,每时每刻都在天中活动,你为什么还担忧天会塌下来呢?”
这个人还是很忧虑地说:“如果天真的是一团气积聚起来的,那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不是都要掉下来了吗?”
他的朋友又开导他说:“太阳、月亮、星星,都是那一团气体中会发光的一部分,即使掉下来,也不会把你砸坏的。”
这个人又追问:“那么,如果大地陷下去了,我又怎么办呢?”
他的朋友说:“大地不过是堆积起来的土块,它把四面八方所有空虚的地方全部塞得满满的,没有一个地方没有土块,你走路、跳跃,每时每刻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还要担忧地会陷下去呢?”
这个人听后放心下来,开导他的人也放心下来,两个人都非常高兴。
故事寓意:
故事里那个杞国人是可笑的,天怎么会塌下来,地又怎么会陷下去呢?故事告诉我们,为那些不会发生的事情担心苦恼, 只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也告诉我们劝导别人最重要的是把真相讲出来,把道理说明白。
十、利令智昏
从前有一个齐国人,他是一个穷光蛋,但是却一心想发大财,总是希望得到很多金子。
有一天清早,他穿戴得整整齐齐,到集市上去赶集。 他什么也不买,而是直接跑到卖金子的地方,他看见那些黄澄澄的金子,伸手抓了一把,然后就想转身离开。
卖金子的人一把把他抓住,然后就把他扭送到官府。 县官很奇怪,就问他:“集市上来来往往的人不计其数,光天化日,众目睽睽,你为什么公然拿别人的金子?”
这个人的回答让县官哭笑不得,他说:“我拿金子的时候,根本没有看见别人,我的眼睛里只有金子啊。”
故事寓意:
做事情专心是对的,但是像那个齐国人一样就糟糕了。 我们可以喜欢钱财,但是我们必须要通过劳动,用正当的手段去获取。 当我们把钱财看得太重的时候,我们就会失去理智,作出错误的举动。
十一、掩耳盗铃
从前,有一个很愚蠢的人,他好吃懒做,还特别喜欢占小便宜。 有的时候,他喜欢上一件东西,总是千方百计去弄过来,有时候还不惜去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