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控制的作用
安全是企业生产的内力节点。没有安全保障,事故频发,人心惶惶,企业就无法形成正常生产的内力。所以,安全生产管理被称为企业的“第一管理”。
安全控制,就是通过对生产中重点环节的管理,使企业的安全生产成为一种常态。安全控制的作用,一是凝聚内力,二是防范事故,三是稳固效益。生产总监要通过对生产安全的控制,发挥好这三方面的作用。
一、凝聚内力
任何一起安全事故,都会给员工带来负面的心理影响。
事故频发,必然会搞得员工心神不宁;久而久之,企业生产的内力就会涣散,继而影响到生产的正常进行。通过安全管理来降低事故的发生率,就可以增强员工的安全感,使员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从而保证企业生产发展的内力得以凝聚。
二、防范事故
任何一起安全事故,都会引出相关的岗位责任问题。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最后都以追究个人责任、依法处置而告终。以2003年重庆市开县的井喷事故为例,这次事故共造成243人死亡,其中原因很复杂,责任也是环环相扣的。比如钻具中防止井喷的回压阀在检修后被卸下、起钻时没有按规定灌注泥浆、没有及时发现溢流征兆、没有及时对高浓度硫化天然气进行焚化处理等,这些疏漏在规范的生产管理中是完全可以提前查防的。通过安全管理,可以从根本上堵塞事故隐患,从而有效地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稳固效益
任何一起安全事故,都会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据统计,我国一年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超过70万起,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元,相当于1000多万员工创造的财富化为乌有。对企业而言,这种损失造成的利润流失也相当严重。英国安全卫生执行委员会的研究报告表明,在英国,由于伤害、职业病或非伤害意外事故造成的损失,占企业获利的5%~10%。中国目前还缺乏这方面的数据,但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通过安全管理,可以防患于未然,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减少事故损失,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以稳固。
安全控制的对象
安全控制的对象,包括人员、设备、物料、场所。生产总监在进行安全管理时,应该针对四个对象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安全隐患防范措施,以确保生产的安全运行。
一、人员的主客观因素
造成事故的人员因素,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人员安全管理,就是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入手,力争把人员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
1、主观因素。表现为技术不过关、责任心不强、判断和操作失误、不良习惯或疲劳作业等。解决的方法包括提高人员素质和规范生产行为。
提高人员素质。主要集中在生产技能和岗位责任两个方面,要使每个员工掌握良好的操作技能,熟悉设备性能和工作环境,了解与设备及生产流程相关的知识,知道发生异常情况时的处理方法,同时要明确每个员工的岗位职责,增强责任意识,遵守劳动纪律。
规范生产行为。主要集中在规章执行和过程监控两个方面,要使每个员工严格执行各项操作程序,避免员工违章作业,同时要加强对作业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和改变不规范的作业方法,避免各种由生理、心理、社会因素所引发的不安全生产行为。
2、客观因素。表现为生理原因、环境影响等。解决的方法包括增强岗位配置的科学性和改善工作环境的安全性。
增强岗位配置的科学性。主要分生理和心理两个参照条件,要根据岗位特点避免安排身心条件不符的人员从事相关工作。比如有眩晕症或癫痫病史的人要避免从事高空作业,有贫血症的人要避免从事重体力作业,有气管炎的人要避免从事有毒、有害气体或粉尘作业,有风湿痛的人要避免从事寒冷环境作业等;同时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岗位心理测评工作,通过对智力、注意力、反应力、危险感受力以及安全态度、意识、动机等项目的测试和评估,安排更适合的员工负责相应岗位,从而减少安全隐患。
改善工作环境的安全性。主要侧重噪声治理、温湿度控制、照明调整、尘毒防护,要通过技术和行政手段努力减少噪声、降低温湿、合理照明、净化空气,把环境的安全风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
案例一:某电厂检修工小王检修380伏直流电焊机。检修完成后,小王在没有确认是否断电的情况下,开始拆除电焊机电源线的中间接头,当拆除第二相时触电身亡。
案例二:某注塑厂操作工小杜在进行废料粉碎时,嫌使用操作工具麻烦就用手去塞料,右手突然被卷进粉碎机的入料口,手指当场被削掉。
案例三:某水泥厂包装工小张在进行倒料工作时,发现不下料,于是站在螺旋输送机上用钢管敲打库底。通料后准备下来,不料却因脚穿泡沫拖鞋,行动不便重心失稳,左脚踩进螺旋输送机上部10厘米的缝隙内,被绞进了正在运行的机器中,导致高位截肢。
案例四:某制酒公司领导为了快出酒、多出酒,指使操作者随意将锅炉工作压强由082mpa提高到1、33mpa,致使锅炉明显超压,发生爆炸。事故导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酒库一座被炸毁,工厂停产两年。
四个案例,员工或伤或亡,都是违章操作、不遵守劳动纪律所致。小王虽然已经工作十多年并有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但由于安全意识淡薄,不遵守操作规程,在电源线带电又无绝缘防护的情况下作业,导致身亡。按规定,粉碎机在作业中必须使用木棒将原料塞入料口,严禁用手直接填塞原料,但小杜在多次用手操作没出事故的情况下,再次违规操作,结果导致手指被削掉。小张工作时间不按规定穿着劳动保护用品,却只图方便穿着拖鞋,最后失去了左腿。
这三起因违章操作而引发的事故,说明了规范生产行为的重要性。如果小王能够在作业前确认机器是否断电并采取相应措施,小杜能坚持按规定用木棍送料,小张能按规定穿着劳保用品,这三起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案例四有些个别,但同样是违章操作。如果没有制酒厂领导的违规指挥,锅炉就不会爆炸,工人也不会伤亡,工厂也不会因为酒库炸毁而停产两年。
二、设备的安全缺陷
事故的设备因素,大多源于设备的安全缺陷。这些缺陷主要包括性能缺陷、防护缺陷、信号缺陷。设备安全管理,就是要从弥补这三个缺陷入手,严格控制设备的事故发生频率。
1、性能缺陷。表现为设计不到位、稳定性差、操纵器不合理、制动器不灵敏等。解决的方法主要有,在设备选购时严格把关和依据设备的故障周期进行管理。设备选购要以符合安全要求为前提,使用时要遵循设备运行的规律,针对故障的初发期、偶发期、频发期,采取不同的对策,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的性能始终符合正常生产的要求,对不能修复的设备要及时更新。
2、防护缺陷。表现为缺少防护、防护不当等。解决的方法是,根据不同功能配备不同的防护装置,包括隔离、超限、制动防护装置。要通过隔离防护装置来控制操作人员与设备的非正常接触,阻挡外界不明物体如坠落物、飞溅物、反弹物等对操作人员的伤害;要通过超限防护装置来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在不超压、不超载、不越位的安全状态下使用;要通过制动防护装置来控制设备的突发状况或异动,当出现漏电、剧烈震动、人员进入危险区、误操作等危险情况时,设备能及时制动,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3、信号缺陷。表现为无信号、不能示警、显示不准等。解决的方法,需要通过建立示警设施来实现。要保持安全监测装置与示警设施的连接顺畅,当设备的参数接近事故临界点时,及时发出警报,并要保证示警设施始终保持良好状态,信号发布准确、清晰、有效。
案例一:日本福岛核电站在9级强震后爆炸,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核泄漏,损失和危害难以估量。专家初步认定的原因是抗震不力、设备老化和低估海啸。东京电力公司也承认,核电站的6个机组的33个部件和1个配电装置,近11年来从未接受过检查,从1977年起,福岛第一核电站在199次例行检查中篡改检测数据,隐瞒反应堆故障。
案例二:某亚麻厂发生亚麻粉尘爆炸,死亡5人,重伤8人,轻伤7人。爆炸起因是除尘室内集尘罩亚麻粉尘大量聚积,局部空间已达到爆炸浓度,风机叶轮与集聚风机内的麻絮摩擦燃烧起火,瞬间引发了爆炸和火灾。
案例三:某机械厂钣金工汪某,使用风动砂轮打磨工件焊缝,在加工过程中砂轮突然破碎,碎块飞出击中距操作点约3米的另一名钣金工的头部,造成其死亡。事故原因有两个,一是砂轮尺寸太大,造成线速度超标,同时设备本身没有安装超限防护装置;二是操作场地没有安装防护屏。
案例四:某化工厂重氮盐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5人受伤。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装置自动化水平低,没有示警和制动系统。
这四个案例,说明了设备安全隐患的多重性和复杂性。福岛核电站的抗震设计只预估了7、9级的地震,设备已经运行40年,超出了使用年限,应急电源在关键时发生故障,因为没有考虑到海啸能够高达10米,而致使增加应对海啸的防护装置的建议(如设备防浸水、入水口防沙堵等)未被采纳,甚至为了公司利益长期不进行检修、人为篡改数据。这些原因除了管理层的责任外,基本上都可以归纳到性能缺陷类,既有设计的问题,也有使用和维修的问题,还有改造和更新的问题。
亚麻厂爆炸也属于性能缺陷,一是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够,没有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二是对设备的检查不仔细,事故当天当工人反映有异味时,虽然也进行了检查,但在没有检查出问题的情况下安排了继续生产。
机械厂砂轮破碎,主要是防护缺陷的问题,一是缺少限超装置,二是没有防护设施。
化工厂爆炸,既有信号缺陷也有防护缺陷,当温度明显超出工艺参数时,不能发出警告和自动停止工作。
此外,设备安全隐患经常与人员安全隐患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化工厂爆炸,如果当班工人及时发现温度不断升高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灾难就有可能避免。又比如,上节案例中提到的水泥厂事故,如果当时设备的空隙上安装了防护罩,小张的脚就不会被卷进设备,不幸也许就不会发生。再比如,制酒厂的锅炉安装了限压装置,也就可以避免员工伤亡和酒库炸毁的悲剧。
三、物料的多重疏忽
事故的物料因素,反映在物料运输、使用和存放环节上的疏忽。物料安全管理,就是要从运输、使用、存放入手,堵塞可能出现的管理漏洞。
1、运输疏忽。主要是运输工具不合要求。解决的方法,就是要做到按要求配备专用运输工具。同时,要对易燃易爆物料的运输进行全程监控,要按规定装卸物料,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严禁摔拖、重压和摩擦,同时严格限制运输的车速、路线和时间,尽量减少意外发生时对周边人员、设施、环境的危害。
2、使用疏忽。主要是在使用中忽视物料特性。解决的方法,就是要确保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工艺流程。要把温度、压力、流量、物料配比等工艺参数控制在安全限度范围内,做好新工艺、新设备投产前的安全测试,为保证安全必要时也可以采取改变工艺、用其他原料替代的方法,防止危险物料的跑冒滴漏,在现场配备阻火或防爆泄压装置,消除物料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3、存放疏忽。主要是在存放时缺乏安全保障。解决的方法,就是要落实安全措施。要按照物料特性安排存放地点,危险化学品应当单独贮存,堆垛不得过高、过密,留出一定间距、通道及通风口。存放易燃易爆的物料,必须采取降温和隔热措施。对于性质不稳定、容易分解、特定条件下容易引起自燃、爆炸的化学品,应该定期进行检查、测温、化验,并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如根据危险物品的性质,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确保在岗员工能懂会用,以防物料在存放期间因为存放条件不达标而发生意外事故。
案例一:某公司两名装卸人员从汽车上卸载氧气瓶入库,违反气瓶运输和装卸规定,将氧气瓶从车上往下滑,气瓶相撞引发爆炸,造成这两名装卸人员当场死亡。
案例二:某化工厂根据杂志上的简要说明,自行设计了黄磷酸洗新工艺并投入生产,投产不到5天就发生了黄磷酸洗锅在生产中爆炸的事故,死亡8人,伤9人,炸塌厂房300余平方米,全厂因此停产。
案例三:某县油棉加工厂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在仓库安装避雷装置,导致棉垛遭雷击起火,烧毁皮棉137、3万公斤,造成近500万元的重大经济损失。
案例四:某化工有限公司将二氯异氰尿酸钠存放在由礼堂改建的半成品的仓库内,突遇大雨,周围积水通过北侧中部门槛进入库内,将仓库存放的二氯异氰尿酸钠半成品浸湿,引起化学反应剧烈放热并发生自燃,产生了大量有害化学气体,造成中毒死亡4人,重度中毒6人,轻度中毒127人。
这四个案例,分别讲述了因为物料在运输、使用、存放中的疏忽所造成的事故。如果那两名装卸工在装卸氧气瓶的过程中按规定执行,轻拿轻放,他们就不会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黄磷酸洗是提高黄磷纯度的新工艺,应该推广,但前提是必须对此有充分的研究和论证,还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果化工厂事先了解黄磷和硫酸在特定条件下的反应会引发爆炸,并在投产前为酸洗锅安装防护设施,那么这场灾难也就不会发生了。如果相关工厂能为仓库安装避雷针或将危险品存放在有安全保障的库房,棉垛遭雷击起火、危险品遇水发热自燃的事故则完全可以避免。
四、场所的不利影响
事故的场所因素,包括作业空间和有害介质的影响。场所安全管理,就是要从作业空间布置和有害介质防治入手,减少作业环境对安全生产的不利影响。
1、作业空间影响。表现为作业现场的秩序、设备工具的位置、工作场所的颜色、光照的状况等。解决的方法,就是在现场管理方面要做到整洁有序,在设施布局方面要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为操作提供便利,在工作场所的色彩调剂方面要考虑颜色对人生理和心理的影响程度选择最适宜的视觉效果,在光照方面要做到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的有机统一。通过对作业空间的合理布局,为员工创造一个干净、便捷、舒畅、明亮、有安全保障的作业环境。
2、有害介质影响。表现为现场的温湿环境、振动噪声、粉尘毒物、各种辐射等。解决的方法,就是重点防治。高温高湿、振动噪声、粉尘毒物、电离质和其他辐射这些有害介质,轻者可以引发人的不适感,继而影响情绪和效率,重者会侵蚀人的机体,继而危害员工生理健康。